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一科學論斷有了更為深切直觀的認識和體會。
2020年4月22日,
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主題是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4.22」世界地球日宣傳片《我們屬於大自然》
為什麼會有世界地球日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
每年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每年至少有6萬種生物滅絕
近30億世界人口受到水資源匱乏影響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在這繁衍生息
我們同生存 共成長
我們必須保護好我們的地球
2020年的開端,註定是讓人難忘的。澳洲連續4個月的山火,非洲和中東等地區的蝗災,我們全球正在遭遇的新冠肺炎。這無疑給了人類一次次刻骨銘心的教訓。其實不難發現,各類自然災害和當今的疫情爆發,都是因為身為人類我們對於生態沒有敬畏之心,破壞了自然的和諧關係,導致災難發生。
氣候變化對我們影響之大,不僅關乎人類的未來,也決定地球是否宜居。
氣候變化,改變自然的人類行為,以及破壞生物多樣性的種種「罪行」,如毀林、土地使用變化、集約化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日益嚴重的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等等,都可增加動物與人類的接觸,並使傳染病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即產生動物源性疾病,例如新型冠狀病毒病的機率隨之增長。
聯合國環境署的數據顯示,在人類每4個月出現的一種新型傳染病中,有75%來自動物。
我們人類、動物與環境健康之間有著非常密切關係。
無論是空氣品質改善,還是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所帶來的明顯、積極的環境影響都是只是暫時的,因為它們是在經濟放緩和人類痛苦的背景下產生的。
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地球
成為當前和未來的重大課題之一
保護環境
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如何珍愛我們的藍色家園?
下面這些生活中的舉手之勞
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
隨手關燈 電力資源不浪費
由於疏忽大意或覺得麻煩,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忘記關燈或關閉電源。目前我們生活中用的電,60%依靠燃燒煤炭,每發1度電就要燃燒400克煤炭。
燃燒煤炭,不僅消耗地球資源,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塵,嚴重汙染環境。養成隨手關燈小習慣,對於不用的電子設備,及時拔掉電源,既能省電,也能保護自然資源。
綠色低碳出行 環保又健康
這幾年,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是有車一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嘗試步行或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減少使用機動車。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大家也可以多去戶外騎車、健步走等,既鍛鍊了身體,放鬆了身心,也降低了能耗。
節約用紙 讓森林更多更茂盛
日常工作、生活中,紙張的消耗驚人。我們都知道,紙是由樹木製成的,紙張消耗越多,樹木的數量減少就越多。
節約用紙從點滴做起,如列印文件可以雙面;用過的紙張可以反面利用;合理用紙,拒絕過量使用(如抽紙、廁紙等);衣服口袋裡裝塊手帕,減少紙巾使用等。
少用塑膠袋 保護土壤和大氣
塑膠袋對土壤的汙染不言而喻。保護地球環境,我們應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出門常備布兜或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同時,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一次性碗、筷、杯子)。
垃圾分類 讓生活環境更清新
我們每天都會生產很多垃圾,無序的混堆不僅導致臭氣蔓延,填埋還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體。這幾年,垃圾分類廣為提倡,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積極響應,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變廢為寶。
節約用水 藍色星球一滴都不能少
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天可以浪費1至6升的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天要浪費3至25升的水。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節約用水,我們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洗漱、洗澡、做飯、洗車、洗衣服等)做起。
舉個簡單例子,衝水馬桶是家庭用水的重點設備,過去很多家庭把廢水直接排掉,如今很多人開始存留廢水用來衝馬桶。
參與植樹 為地球多添幾抹綠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約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生活中,多參加植樹活動,為地球多添幾抹綠。
購買節能電器 省下的不止是電費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同一瓦數之下,一盞節能燈比白熾燈節能80%,平均壽命延長8倍,熱輻射僅20%。而這僅僅是電燈泡,如果我們將家中的高耗能電器都換成節能電器,或者在購買家電時直接買節能型,不僅可以節約電費開支,也減少了電力的耗費。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因為保護地球
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責 編:相裡志強
網 編:王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