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輿論場 | 珍愛生命 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2020-12-01 樂學網

  清明將至,很多家庭早就已經開始祭祖或悼念逝去的親人,而此時,也是一個給孩子教育「死亡」的好時機。

  「死亡是什麼?」這對於成人來說難以解釋。「媽媽,什麼是死亡?」對於孩子的提問家長更是難以回答。實際上對孩子進行死亡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能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能讓他們懂得人間的愛意。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直面的一個問題,可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避諱。《百年孤獨》裡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父母在的時候,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離去,你就直面死亡。父母不可能陪我們走一輩子,人生的大部分長度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度量的,因此為孩子開展死亡教育也是為他們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做鋪墊,人也不可能永遠在象牙塔中待一輩子,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死亡教育是生命價值的直接體現。

  對親人的思念是人之常情,讓孩子知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盡頭,遺忘才是。因此,我們要常懷思念,更要樹立熱愛生活、積極勇敢的人生態度,珍惜時光,讓生命綻放精彩。

  其實,死亡教育不僅僅應在家庭發生變故的時候才開始,而是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昆蟲、離去的寵物、清明時節祭拜故人,這些都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好機會。

  對於稍微大些的孩子,家長可以講述祭祀的人,和自己的一些情感,並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但是過去的感情,將永遠存在。對於更大些的孩子,家長可以側重說祖輩的「傳奇」故事,讓孩子的關注點轉移,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更為重要。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正視死亡教育,也許就能幫助孩子對生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敬畏,也多一份珍視。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在於給別人帶去快樂,讓孩子珍愛生命。

相關焦點

  • 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很多孩子會有「不尊重生命」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有一個生命的教育,孩子的表現和家長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對孩子沒有進行一個生命的教育,就會讓孩子從小對於生命沒有一個概念,對於寵物來說,沒有把寵物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② 唯成績論忽視人格培養。
  • 當孩子虐待動物,是時候進行「生命教育」了
    2、懂得珍愛生命孩子進行了生命教育,孩子對於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懂得生命的珍貴,懂得了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能夠去隨意揮霍的,也不能夠去隨意踐踏他人的生命。孩子懂得了珍愛生命,能夠讓孩子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做法。
  • 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學會尊重生命,讓孩子懂得宅在家的意義
    一、孩子久宅在家無事可做,不如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在網課的教育下,這種特殊的時期,不能讓孩子只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做的事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到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不能模糊的告訴孩子只是肺炎,所以不能出門。
  • 湖北一幼兒園開學第一課:讓孩子了解生命意義
    湖北一幼兒園開學第一課:讓孩子了解生命意義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1日 16:53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1日電 (潘小婷)2020新學期如約而至,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在後疫情時代更加了解生命的意義?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能不能請您談談,從事殯葬行業的真實感受?您會害怕,或者不習慣嗎?您覺得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近年來,生命教育等名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相關教育是否必要、教學內容如何設置、教育開展現狀如何?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校內外專家和研究人士。生命教育知識更像一個工具、一部字典張偉從事殯葬工作已有8年,對於生命教育的意義,他有著獨到見解。
  • 孩子對生命的認識,父母要趁早教育,別讓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
    生命教育真的刻不容緩,也許家長對於這個話題比較陌生,那麼什麼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家庭向孩子進行圍繞生命的這個話題講述,生命的孕育和發展知識的講解。教會孩子學會尊重一切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生命,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儘可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追求,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這個話題似乎很沉重,尤其是在中國的傳統裡,一般很少跟孩子,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討論跟生命有關的話題,比如「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擔心孩子們無法理解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傳統文化對「死」的忌諱,覺得不吉利。所以,長輩們一般都會選擇用善意的謊言暫時欺騙著。
  • 綻放生命之花 湖南舉行2017未成年人 「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劉進能講話長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柏林主持雨花區委書記、區文明委主任張敏致辭湖南省2017未成年人「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情境舞蹈《珍愛生命》節目《愛塑心靈》紅網時刻12
  • 珍愛生命,生命之花才能開得無比鮮豔,無比燦爛……
    受朋友邀請,吃了晚飯,聊天到深夜,與夫人沿馬路漫步回家,途中,兩輛摩託車飛馳而過,發出刺耳的「噠噠噠」的聲音……,「又碰到亡命之徒,誰家生出這樣的孩子真可悲啊!」夫人又發出喊嘆,好多次了,我們經常會碰到有年輕人坐摩託車開快車,有幾次親眼目睹開快車而發生車禍。
  •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2020年河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宣傳互動活動...
    9月24日下午,由團河源市委、市文明辦、市衛健局主辦,團連平縣委協辦,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承辦位開展「熱愛生活·珍愛生命」2020年河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宣傳互動活動走進連平縣油溪鎮油溪中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伍小燕老師面對70餘位同學,結合2020年重大疫情,採用真實案例引發學生們的深思,教育學生要珍惜愛護生命,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磨鍊自己的意志,以積極的態度來關愛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珍惜生存的機會,實現生命的意義。 在活動中還發放了12355和市輔導站的宣傳單張,鼓勵同學們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心理困惑時可以拔打電話尋求專業的指引,以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 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正視死亡教育,就會發現它並沒有那麼可怕。何況,也不是你怕,就一定不會遇到的。清明節給孩子做死亡教育,時間剛剛好日本學者谷口雅春曾說過,生命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最可怕的人,就是對生命沒有敬畏。眼下到了清明節,可能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們無法像以前一樣去祭奠逝去的故人,但這剛好是給孩子做死亡教育的時間。現在剛好是春天,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大自然中,看花開花謝,跟他說各種生命的形態變化,就像我們的生命過程一樣。
  • 青山小學開展「珍愛生命,健康成長」主題教育活動
    12月1日,一次有關生命的接力活動正在青山小學開展,學生們紛紛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一起喚起對生命的關愛。 活動中,師生一起觀看視頻課《人生旅程之我們與你同在》。跟隨視頻,線下的同學一起冥想、思考,並開展了接力活動「我們一起努力」。老師細心的講解,貼近生活實際,通俗易懂、極具知識性、趣味性,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與脆弱,從而今後會更加珍愛生命,生活學習中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
  • 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小鳥的葬禮》是本好教材
    因為媽媽那一次帶我很認真地處理蠶寶寶的「後事」,讓我深深地理解了生命,特別是當我看到《小鳥的葬禮》這個繪本後,讓我又回憶起童年那段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故事。美國童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和插畫師克裡斯蒂安.魯濱遜聯合創作的圖畫書——《小鳥的葬禮》中,同樣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的美好故事。
  • 以《獅子王》為例,從3個角度淺析「生命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獅子王》之所以能夠受到全世界各國家長的推崇,和它背後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密不可分。這不僅僅是一部成功的動畫,更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片。 在大多數孩子眼中,死亡是充滿神秘和童話色彩的,他們往往會忽略死亡的真相,即死亡便是與愛的人就此告別。《獅子王》中就包含了對孩子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並不是讓孩子不畏懼死亡,而是讓孩子更好地生活。
  • 青少年教育探討:家長如何正確地讓孩子理解死亡和對人生的意義
    白巖松曾說過,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像小學生,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如何正確認識死亡,早已不是醫學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社會議題。近年來,關於青少年自殺身亡的報導比比皆是,有數據顯示,自殺已經成為了18歲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所以青少年應該及時、有效地接受死亡教育,培養正確的生老病死觀念,從而更加尊重和愛護生命,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 敬畏自然 珍愛生命
    人的智慧本是自然智慧的一小部分,人的活動即自然機體的運行,人類在某一領域的發現在自然看來就像螞蟻搬了一次家,人類的戰爭在自然看來就像她眾多子女中幾個不聽話的孩子吵了一架,實在不值的大驚小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居裡夫人發現鐳,對於自然而言簡直是冰山一角,只是揭開了她美麗容顏上的一層面紗而已,要想真正認識自然還遠遠不夠。
  • 理解生命的意義,活出精彩的人生
    所謂意義療法,我理解的就是,著眼於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對這種意義的追求,致力於讓患者直面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根據意義療法,努力發現生命的意義正是人最主要的動力。尼採說過一句很有智慧的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這句話中的「為什麼」就是生命的意義。
  • 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開展「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講座
    為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於12月7日晚在中心校區開展了「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主題講座。講座由哲學社會學院李聰老師主講,首先從教育的育人本位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從培養對生命的人文關懷探討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 珍愛生命手抄報資料:珍愛生命愛護地球
    珍愛生命愛護地球  ——讀《假如地球剩下三天的壽命》有感  最近我讀了《假如地球剩下三天的壽命》這篇文章感受很多。這篇作文講述的是:地球已只剩下三天的壽命。「我」十分驚慌,平時連昆蟲都害怕的我現在卻要面對死亡的來臨,非常害怕。到這時,「我」才知道世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但我一直沒有發覺。在這三天裡我接觸了許多事物,漸漸地變得堅強起來。
  • 探尋生命教育之道
    在此,我們可以將方方面面的生命教育主張概括為兩類,即有關生命的教育和生命化教育。有關生命的教育,可謂狹義的生命教育,是指圍繞生命所展開的多維多層教育,如生命、人生、生死、安全、健康等教育。雖然不同維度的生命教育,其內涵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均直指人的生命議題,如生老病死、進退取捨、悲歡離合、喜怒哀懼等,是立足於人生學問的教育,其核心價值與意義在於關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