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命的意義,活出精彩的人生

2020-12-06 十點家長匯

如果說到現在為止哪本書讓我讀過之後受益匪淺,獲益良多,毫無疑問非《活出生命的意義》莫屬。它是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的著作,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歷;第二部分是他開創的意義療法。

所謂意義療法,我理解的就是,著眼於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對這種意義的追求,致力於讓患者直面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根據意義療法,努力發現生命的意義正是人最主要的動力。尼採說過一句很有智慧的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這句話中的「為什麼」就是生命的意義。

本書作者弗蘭克爾就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那麼他為什麼能克服重重磨難活下來呢?因為他有未完成的目標,他的手稿被毀了,他需要重寫,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在一定意義上,一旦找到了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在上個世紀,戰爭不斷,磨難不斷,而在現代,世界和平了,生活也好了,相對沒有那麼多困難了,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尤其是年輕人甚至青少年放棄自己的生命,為什麼呢?我想是這些人把自己生命的意義理解錯了,所以一但遇到別人否認他生命的意義,就完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件事,那時正值麥收時節,農村人都在莊稼地裡忙得熱火朝天。我高中大休回家,我媽告訴我,我們村頭那誰家的小閨女喝農藥死了,我嚇了一跳,那可是我同學的妹妹,都十四歲了,我同學曾向我說過,妹妹是他們家的寶貝蛋子。我問為什么喝藥,我媽說聽說當時他們全家人都在地裡忙,她不知提出了什麼要求,她爸說了她兩句,然後她自己就氣呼呼地回家了,等他們家人幹完活回家,那個最活潑可愛的孩子已經離他們而去。

我到現在都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受:不是同情,不是難過,而是憤怒!怒其不知道珍惜自己這如花的生命,怒其不知道體會一大家子親人的感受。可能是我怒其不爭的態度讓我媽很欣慰,她後來告訴我,看到我的反應她放心了。

我現在好像理解了我同學妹妹的選擇,她是生活太「順」了,她認為的生命的意義就是被寵著,被慣著。從來沒有聽過別人對她說「不」,所以當聽到爸爸對她說「不」的時候,她覺得生活中的「順」沒有了,生命的意義也沒有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裡出現了「小公主」「小皇帝」,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提出的要求從來沒被父母拒絕過。其實現在包括一些大學生也是溫室裡的花朵,從來不知道風吹雨打是什麼,所以一但遇到室友關係不和,工作不順,感情受挫,就尋死覓活,仿佛失去了生命的全部意義。

從這本書裡我學到了,我們不但要在逆境中追尋自己為什麼而活,還要在順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人生如潮起潮落,要勇敢活出生命的意義
    一麥家《人生海海》是當代中國著名小說家麥家先生的最新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與命運抗爭的上校的傳奇人生故事。品讀上校傳奇人生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們不僅體會生活的殘酷,也能理解人性,還能夠關照現實,勇敢過好自己的人生。這篇文章我就從親情、友情、愛情三個角度來分享一下我對這部小說的淺顯解讀。
  • 人生的繁花似錦,願你活出精彩
    這個世界最平常的人,是那些跌倒次數最多的人,最勇敢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都能站起來的人,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單能站起來的人而且還能堅持走下去的人,不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相信自己,別讓那些坎坷和挫折將你打敗,更不要被某一件失誤過的事情將你擊倒,人生沒有對與錯,只有去選擇堅持不後悔的走下去,走著走著花就開了,苦著苦著果就接了,血和汗流過之後,你就會得到收穫
  • 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因為我們選擇的是一條充滿艱難與風險的道路,也是世間性價比最高的一條路,只要把我們小小的生命精力投入進去,就能產生非常大的功德力。「空」,是積極的人生智慧佛陀,辭親割愛,為了我們,選擇出家。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惟賢長老94歲圓寂,12歲出家,做出家人80多年,監獄裡關了二三十年,到世間來示現的種種就是跟我們結緣,圓寂時就跟佛一模一樣。表面看來,眾生雖健康卻是病態,所謂師父生病了,那不是病,師父功德力最大的時候就是他圓寂的時候,圓寂表示已完全進入了佛光狀態。
  • 《詩經》專題:生命即使短暫如浮遊,也應該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與人類相比,浮遊的生命顯得很短暫。可是與高山,與江河,與日月相比,人的一生不也是很短暫嗎?大自然看我們,不就像我們看浮遊嗎?可是,生命即使短暫如浮遊,我們也應該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國風·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人到中年,活出自我的人有這四個特徵,讓生命更有意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不珍惜就會發現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人生的進度條已經快要拉滿。但正是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要竭盡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朵浪花。雖然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但不同的人過法也不同。有的人抓緊時間,有的人悠閒自在;有的人為自己而活,有的人為別人而活。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本無意義,其意義是活出來的
    價值觀是基於人在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時常講,要做正確的事情,但你想過嗎?「正確」本身,其實很可能並沒有什麼價值!
  • 品味人生的苦,才能讀懂生命的意義!
    我們一直都覺得生活不容易,人生很苦,拼命的工作、拼命的維護人際關係、拼命地讓自己活得精彩!似乎我們逃不出這個怪圈,你把正常的苦當成黃蓮那樣的苦,不苦才怪。其實很多時候苦難中反而能找到樂趣,苦有時是需要用心去品味的!
  •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本書解決你有關生命意義的所有困惑
    當生活又重新回歸平靜,弗蘭克爾在回顧這段經歷時驚訝地發現,一個人不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只要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就能激發出內在力量,從而改變外在的命運。這並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弗蘭克爾在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過程中感悟出來的生命真諦和心理治療方法,他將之命名為「意義療法」。意義療法,就是為生命找到意義,讓生活更有價值。
  • 教育輿論場 | 珍愛生命 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實際上對孩子進行死亡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能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能讓他們懂得人間的愛意。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直面的一個問題,可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避諱。《百年孤獨》裡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父母在的時候,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離去,你就直面死亡。
  • 希望和光明在前方——讀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全體國人的正常生活被驟然按下了暫停鍵,而我也停下匆忙的腳步,靜心思考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我在2006年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後購買的一套心理學叢書。在書後半部分中,弗蘭克爾提出了尋找生命意義的三個方式。第一:創造或者從事某項能體現人生價值的工作。自己喜歡並能體現價值的創造性的工作,能極大地提升個人的生存意義感。人會變得充實而且幸福。在納粹集中營中,弗蘭克爾重新編寫起自己遺失的心理學手稿,這是他能夠堅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它讓弗蘭克爾的堅持變得更有意義。第二: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積極的人生態度。
  • 人生無法重來,請珍惜當下,無懼未來;活出自己的精彩
    自己的兒女也在慢慢的長大,是否給予了他們人生中最好的一切。哪怕過去的人生寫滿了失敗,也要明白那些都過去了,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哪怕是失敗的人生歷程,給予我們的也是恩賜與教訓。人生沒有如果,時間沒有重來。
  • 人生的意義 不是生命的長短 而是豐富的經歷和內涵
    人生,是個很寬泛的課題,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這不能單單從生命的持續來考量,而要從生命的意義來分析。一個人活得再長久,但沒有做一件讓自己滿意的事,沒有做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那也是空活百歲,而有的人,雖然生命的時間並不長,但他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他留下了為人們所稱道的業績,他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就是有意義的。
  • 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讓我理解關於生命的意義
    並不是他的語言有多麼華麗,也不是故事情節有多麼的精彩。相反的是,書裡面並沒有華麗的詞藻,整本書的語言基調樸素淳實,通俗易懂。或許就像我們的生命本身,褪去各種華麗的外衣,名利權貴,留下的才是生命的最初模樣。也正是因為這樣,讀完後才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是否與「活著」的意義一樣。
  • 武志紅:所謂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活出自己的人生
    文/學乃身之寶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說:「人生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活出自己的人生。」 但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那需要勇氣,既有做出選擇的勇氣,也有敢於拒絕的勇氣。
  • 打開心結 活出意義
    人也許只有經歷過死裡逃生,才可能體悟到生命的寶貴。有一本叫做《活出意義來》的書中寫到「活著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任何人只要活著,就有理由去懷抱希望,不論經歷了什麼困境,便要由痛苦中找出意義。」這就是關於人活著、關於人生命的意義。所以說「活著是美麗的」,「生命是寶貴的」。 今天,我們依然還面臨著「生存挫折」問題。
  • 什麼才是你所理解的生命的意義?
    2小學到初中的時候我要像電視裡面一樣做好事,要去給窮苦的山村蓋學校,要去賺很多錢,做一個慈善家,我理解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然後將自己的零花錢放在啤酒瓶裡存起來,把自己的舊衣服也存起來,後來等我想起的時候,
  • 《活出生命的意義》之「社畜」拯救者
    為了,我無意間翻開了有本書慢慢拼湊起一些那段歲月的映像,這本書的名字叫《活出生命的意義》,猛一聽還以為是本雞湯書,但看了簡介之後還是決定把這本書看完。作者是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集中營的倖存者。有意思的矛和盾的問題出現了,當極端的精神困局發生在優秀的心理治療導師身上會發生什麼後果?維克多·弗蘭克爾交出的是一份標準答案。
  • 《追逐著人生的狗》一部冷門電影,卻道出了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在這世界上有意義嗎?這些話很像是有些人百無聊賴時會想的問題也很像是一個什麼哲學家的議題,不過問出今天這幾個問題的"它"甚至都不是人,而是一條狗,這就是我今天要帶給各位的影片,《一條狗的使命》是的,你沒聽錯,我們的主人公不是圖片上的小男孩,而是那條狗。
  • 大學必看十大經典書籍,從《活出生命的意義》到《做最好的自己》
    《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作者: [奧地利] 維克多·弗蘭克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誰能給出一個好答案
    有人說,生命是無意義的,人生於虛無,最終還要歸於虛無,每個人到最後都要死去,納入到宇宙的塵埃之中。有人反駁說,這怎麼可能?人作為萬物的靈長,怎麼能沒有意義呢?如果這樣我們不就白活了嗎?我們存在的價值不就煙消雲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