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學會尊重生命,讓孩子懂得宅在家的意義

2020-12-01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從一月份爆發的新型肺炎,也是讓我們過了一個居家年。

面對這樣的疫情,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呆在家裡,不出門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貢獻,不給社會添亂,不走親戚,在網絡上支持著這些在前線的工作者,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最好的事。

所以我在家除了必要的生活購物,都不出門,並且也沒有因為放鬆警惕讓家裡人出門散步。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已經二十多天沒出過門了,想想平時我們在家的時候,吃完飯就會全家一起去散步,有的時候我們還會一起出去公園玩。

孩子之前的寒假也是和小夥伴在小區樓下玩到飯點才回來,所以在家裡我們還能看電視玩手機熬一熬,面對天生活潑好動的孩子可是坐不住了。

這幾天天氣都非常好,我們都在陽臺上曬太陽,這個時候就看到樓下有幾個人在活動,結果孩子就坐不住了,怎麼說都要下樓去玩。

可是孩子本身體質就弱,我擔心孩子的抵抗力不足,並且這個時候都是非常時期,不知道在樓下的人是什麼身份,還是不能直接輕易行動。

在面對寒假延期,呆在家裡的孩子,我們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的活動,而不是要讓孩子變得想要衝出去的蠢蠢欲動。

一、孩子久宅在家無事可做,不如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

在網課的教育下,這種特殊的時期,不能讓孩子只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做的事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到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不能模糊的告訴孩子只是肺炎,所以不能出門。

我們要科學解釋這種情況是一種疫情,是由於人們吃了野生動物最後把身上的病毒傳染到我們人體身上,然後人體之間再互相傳染。

同時我們要告訴孩子這些生命是屬於大自然的,可是是我們破壞了大自然,才成為如此。不能讓孩子在家裡單純的認為這是一種病,要讓孩子認識到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的脆弱。

二、敬畏生命的孩子,才能敬畏自然

當孩子明白我們疫情的原因,知道我們不應該破壞自然。

只有當孩子能夠珍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才會對生命有獨特的認識。

同樣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貴,要讓孩子知道生命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不應該破壞他們,傷害其他的生命,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能夠理解自然。

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多野生動物存活的時間比人類還要久,他們有很多都是從恐龍時期久開始一直存在於今天,所以我們應該敬畏他們,而不是選擇傷害他們。

既然我們前一輩的人無法做到,那我們這一輩,甚至我們下一輩就需要做到正確的引導,明白生命的意義,以及自然的重要性。

三、利用這次久宅在家的機會,家長如何做好給孩子的「生命教育」

1、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在家的時候,可以給孩子看一些關於自然的紀錄片,明白自然界的偉大,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有的時候孩子對自然只是停留在花花草草,這樣單純和片面的認識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的生物,甚至有很多生命,都需要我們和諧相處,互相尊重。

2、教育孩子生命的脆弱

在這個疫情中,我們的生命可能就是由於呼吸到了一種飛沫就生病了,我們不能不把這種嚴重性傳達給孩子。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脆弱,之所以不讓孩子出去玩,就是擔心孩子的脆弱一下就被感染了這種病毒。

讓孩子能夠明白生命的脆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理解生命,珍惜生命的永恆課題。

3、讓孩子明白珍惜生命

不管是否要等到疫情的結束,我們都要讓孩子學會珍惜生命。不僅是這次是否要出門玩,還是等疫情結束以後帶孩子玩的時候還要重視安全。

所以歸根結底就是要讓明白生命的意義,讓孩子懂得生命的價值。

我們現在能夠為家庭做的,就是保護好我們的家人,一定要叮囑好他們不要讓他們外出,記得戴好口罩,為社會做的就是少添亂,不要感染到這種病毒,為這個國家做的就是要多一份信任,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能夠度過這次難關。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很多孩子會有「不尊重生命」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有一個生命的教育,孩子的表現和家長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對孩子沒有進行一個生命的教育,就會讓孩子從小對於生命沒有一個概念,對於寵物來說,沒有把寵物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② 唯成績論忽視人格培養。
  • 當孩子虐待動物,是時候進行「生命教育」了
    對於孩子虐待動物的行為,我們要給予糾正,要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讓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貴,對於孩子的生命教育是必須的以及是急切的。對於孩子進行生命交易是必要的,能夠增強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去積極生活,去過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讓孩子以後的人生更有光彩。生命教育能夠讓孩子認識到生命的珍貴以及生命的意義,能夠讓孩子尊重地對待生命,能夠去善待他人的生命,不會肆意踐踏生命。
  • 教育輿論場 | 珍愛生命 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清明將至,很多家庭早就已經開始祭祖或悼念逝去的親人,而此時,也是一個給孩子教育「死亡」的好時機。  「死亡是什麼?」這對於成人來說難以解釋。「媽媽,什麼是死亡?」對於孩子的提問家長更是難以回答。實際上對孩子進行死亡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能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能讓他們懂得人間的愛意。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近年來,生命教育等名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相關教育是否必要、教學內容如何設置、教育開展現狀如何?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校內外專家和研究人士。生命教育知識更像一個工具、一部字典張偉從事殯葬工作已有8年,對於生命教育的意義,他有著獨到見解。
  • 從學前兒童到大學生,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當你這樣帶領孩子觀察與思考的時候,孩子是會隨著你的引導去感受,也許不用你多說其他的話,孩子就不再要求換寵物,並且更加細心的照顧自己領養的寵物了!這就是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告訴孩子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2、以身作則,親身示範,繪本引導。
  • 孩子對生命的認識,父母要趁早教育,別讓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
    生命教育真的刻不容緩,也許家長對於這個話題比較陌生,那麼什麼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家庭向孩子進行圍繞生命的這個話題講述,生命的孕育和發展知識的講解。教會孩子學會尊重一切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生命,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儘可能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追求,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這個話題似乎很沉重,尤其是在中國的傳統裡,一般很少跟孩子,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討論跟生命有關的話題,比如「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擔心孩子們無法理解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傳統文化對「死」的忌諱,覺得不吉利。所以,長輩們一般都會選擇用善意的謊言暫時欺騙著。
  • 以《獅子王》為例,從3個角度淺析「生命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獅子王》之所以能夠受到全世界各國家長的推崇,和它背後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密不可分。這不僅僅是一部成功的動畫,更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片。 在大多數孩子眼中,死亡是充滿神秘和童話色彩的,他們往往會忽略死亡的真相,即死亡便是與愛的人就此告別。《獅子王》中就包含了對孩子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並不是讓孩子不畏懼死亡,而是讓孩子更好地生活。
  • 生命教育當融入日常生活
    據媒體報導,在不久前安徽省生命教育講師團舉辦的一場生命教育論壇現場,面對孩子們關於從事殯葬行業的真實感受、生與死的意義等話題,講師團成員、「90後」殯葬禮儀策劃師張偉和盤託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為見過很多人生的「最後一程」…
  •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5日 09:29 來源:光明日報     5月25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衛生部、全國愛衛辦組織開展的第四屆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活動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
  • 感恩生命敬畏生命,孩子需要生命教育,《小鳥的葬禮》是本好教材
    因為媽媽那一次帶我很認真地處理蠶寶寶的「後事」,讓我深深地理解了生命,特別是當我看到《小鳥的葬禮》這個繪本後,讓我又回憶起童年那段難忘而又有意義的故事。美國童書作家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和插畫師克裡斯蒂安.魯濱遜聯合創作的圖畫書——《小鳥的葬禮》中,同樣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的美好故事。
  • 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文|全文共1524字,閱讀時間3.5分鐘古代有個成語,叫「向死而生」,成語的意思是,只有清楚認識到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可貴。也從側面說明,不敬畏死亡和生命的人,向上的力量和動力不足。當我們正視死亡教育,就會發現它並沒有那麼可怕。何況,也不是你怕,就一定不會遇到的。清明節給孩子做死亡教育,時間剛剛好日本學者谷口雅春曾說過,生命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最可怕的人,就是對生命沒有敬畏。
  • 探尋生命教育之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很多時候被迫「宅」在家中,每天面對疫情信息,生發了一系列的生命思考。近日,教育部等部委在部署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要點時,均將生命教育列為重要內容,一些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將生命教育作為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社會多方人士也在呼籲開展生命教育,一些中小學校長、教師也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並積極將生命教育作為本學期工作的重要內容。
  • 孩子的海洋汙染教育可不是說說而已,用一個有生命意義的玩具來表達
    不如換個方式,讓我們用有意義的玩具來表達教育的初心。一個名為海洋守護者的組織發起了一項專為兒童建立的創意活動並專為孩子們設計了一款名為「pollutoys」的毛絨玩具,讓北鼻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體會尊重生命,愛護海洋的真正含義。「pollutoys」家族公仔表面可愛的毛絨玩具,肚子裡卻充斥著人類因不文明行為而隨意丟棄的垃圾。除了心痛還應該行動!
  • 音樂促進孩子成長,開展「音樂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餵孩子的未來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開展音樂教育,家長該怎麼做?刻板的書本知識讓孩子們懂得更多的基礎教育內容,從一無所有要讀書寫字,這些是傳統教育給予孩子的培養。而音樂教育讓一個人知道如何去突破瓶頸,「藝術無邊界」,說的就是這麼回事。
  • 《少年的你》:魏萊曇花一現的生命,讓人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意義
    可是,生命本來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這種意義和價值並不應該被所謂的物質和財富來定義。 財富只是改善我們生活水平的一種工具,而不是用來衡量生命的刻度尺。真正衡量一個生命價值的刻度尺,應該是生命的質量。我們可以不擁有財富,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內涵和質量。
  • 藍蝶任誌慶:專注生命教育培養生命領袖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地生存、健康地生活與獨立地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 東夏教育·報恩祭祖——父母是我們生命源頭
    我們的生命是個組合體,不僅有父母的血液,還有祖宗的精神在裡面。祭祖能夠幫助我們連結生命的源頭。我們所有的財富和成功都離不開父母、祖宗的護佑。~~~~~~~~~~~~~~~~~~~~~~~~~~~~~~~~~~~~~~~~~~~~~~東夏教育懷著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份情懷,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和了解祖先文化,重視家風家規,特在全國巡迴開展報恩祭祖體驗課,東夏教育核心講師吉原老師帶領團隊成員目前已經走過了山東濰坊、山東聊城、山東煙店、山東淄博、雲南玉溪、廣西桂林、山東威海、江西贛州等城市。
  • 激發生命潛能
    ,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激發孩子的生命潛能。    生命不是一個靜態獨立僵化的過程,是相對的,因時因地因人而時刻發生著變化。父母教養孩子的過程尤為如此,一個小小的細節和表情可以給孩子無盡的溫暖,也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隱性的傷害,留下創傷和印痕。而這些溫暖和傷害直接關係著孩子是否能在陽光下健康地成長,是否能達到自我與社會我的平衡,能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我們要不停地學習怎樣做好父母,完善自己的人格,從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 讓學生明白生命含義 成都推廣生命教育
    本網訊 (四川新聞網記者 代朗) 生命是什麼,怎麼樣才能活出價值來?這對於中學生們來說也許並非那麼容易理解。4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命教育現場研討會在成都市石室中學舉行。針對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當天研討會舉行的兩堂示範課不但在同學中獲得了良好反應,也得到與會教育專家們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