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啟示錄
///
回歸信仰 敬畏自然
馬太福音的末日描述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這世界的末了、有什麼預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我不是一個足夠合格的基督徒,從我記事開始,總是在信與不信之間來回搖擺。最近在家再次拜讀《聖經》,夜深人靜之時,看至《啟示錄》中的千禧年及末日預言,聯想起這世界末日一樣的2020年,又知聖經記錄至真至善,心頭驀然被打動。
關於信仰
從我記事開始,奶奶便帶著我做禮拜,我的幼年是在一排排紅色禮堂,釘在牆上的十字架,禮堂院子裡的大樹以及教會每次發的水果糖,作為教會裡最年幼的信徒,姊妹們都把自己手裡的糖給我。從小到大,冥冥之中,神總是安排了許多的姊妹來幫助我在信仰的道路上前進,8歲時教會牧師來我家中曾問我是否接受,我無法理解這世界萬物竟都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都是被他牽強的歸於神。
奶奶不識字,幼時在奶奶的信仰中我未曾見過真理,長大讀書後在無神論與有神論的對立中我未曾堅定信仰。19歲讀大學時,遇見了廣東的教會姊妹,他們帶領我重新走上信仰之路,四年大學,很大一部分時間在教會的敬拜和相聚當中度過,慢慢長大方知神便是信仰,信仰便是只管相信,不加質疑。
總是要回歸
因為相信才能存在,因為見證更加深信。對自然對未知都是如此,失去了對自然對宇宙的敬畏,在已知的世界裡坐井觀天,而殊不知我們之於第三視角,不過蜉蝣一日。自去年9月份開始,澳大利亞山火肆虐,大火燒死了近10億的野生動物,考拉、袋鼠無一倖免於難。蔚藍的大海、紫色藍楹花、牛羊成群的農場、這座漂在大洋洲上的綠色大陸,曾經承載著我對家園的所有美好希冀和憧憬。然而還尚未等我身臨其境,它的美麗就隨著一場大火泯滅殆盡。
緊接著,便是新年伊始的新型冠狀病毒,乙亥年末,庚子年初,荊楚大疫,數萬人染疾,眾人皆恐,足不出戶,時天下震動,南山抵守江南郡,率白衣軍眾數萬,九州一心,舉國防疫,能者皆竭力。
禍不單行,巴基斯坦蝗災一步步逼近中國邊境,1平方公裡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南極冰雪融化,血色極地雪藻大肆繁殖,遠古生物,甲烷爆發,古老病毒復活。
在敬畏之中重生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烏倫古湖上,當地漁民鑿冰、下網、穿杆、冰下水線傳遞,一道道繁瑣的工序在漁民手裡駕輕就熟。這種捕魚的方法,當地人叫做踏雪尋魚。長達2公裡的大網在絞網機的牽引和幾十位漁民的協作下被有序拉出。大魚被依次裝車,而小魚將被放入放生孔中,重返冰下。
「世界上再強大的政府,也沒有辦法獨立治理好汙染,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個,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意志。只有信息公開,才是一切公眾參與的基礎。」還記得2015年柴靜自費百萬的個人調查《穹頂之下》嗎?發布12個小時,600萬次的播放總量,大氣汙染問題像一聲驚雷打在6億中國人心頭。
2020年無法重啟,我們也無法回到疫情之前,中東戰爭已起,蝗災火災肆虐,但是從今天開始,請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走出辦公室,選擇堂食替代外賣;在萬裡山河的遊歷中,帶走汙染留下足跡;在環保標準不足的城市中,電話舉報代替視若無睹。對於自然,心存敬畏,回歸信仰,在不斷索取的同時也要予以保護或者回饋。
長
按
關
注
微信公眾號
gh_ec85ac47bc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