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那些年發表的論文 (SCI論文少 照拿諾貝爾獎!)

2021-02-22 超卓學術

♥屠呦呦,樓之岑.半邊蓮的生藥學研究.見:中藥鑑定參考資料(第一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252-260.

♥屠呦呦,銀柴胡.見: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主編.中藥志(第二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520-526.

♥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合編.中藥炮炙經驗集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屠呦呦,張衍箴,張定媛等.青蒿.見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主編《中藥志》(第四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441-449.

♥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屠呦呦.中藥鑑別經驗的學習心得.中醫雜誌,1962,(6):32-35.

♥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科學通報,1977,(3):142.

♥劉靜明,倪慕雲,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結構和反應.化學學報,1979,37(2):129-142.

♥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Antimalaria studies on qingha

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

osu.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16.

♥青蒿研究協作組.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研究.藥學通報,1979,14 (2):49-53.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協作組.青蒿素的晶體結構及其絕對構型.中國科學,1979,(11):1114-1128.

♥屠呦呦.抗瘧新藥——青蒿素.世界發明,1981,(1):6.

♥屠呦呦,倪慕雲,鍾裕蓉等.中藥青蒿素化學成分的研究(Ⅰ).藥學學報,1981,16(5):366-370.

♥屠呦呦,倪慕雲,鍾裕蓉等.中藥青蒿的化學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簡報).中藥通報,1981,6(2):31.

♥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al.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of artemisia annua Part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5.

♥肖永慶,屠呦呦.蒿屬中藥南劉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鑑定.藥學學報,1984,19(12):909-913.

♥吳崇明,屠呦呦.蒿屬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Ⅱ)——艾葉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鑑定.中藥通報,1985,10(1):31-32.

♥吳崇明,屠呦呦.白蓮蒿化學成分研究.植物學通報,1985,3(3):34-37.

♥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中藥青蒿化學成分的研究(Ⅲ).中草藥,1985,16(5):8-9.

♥吳崇明,屠呦呦.蒿屬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鑑定.中草藥,1985,16(6):2-3.

♥屠呦呦,朱啟聰,沈星.中藥青蒿幼株的化學成分研究.中藥通報,1985,10(9):35-36.

♥肖永慶,屠呦呦.中藥南劉寄奴化學成分研究.植物學報,1986,28(3):307-310.

♥屠呦呦.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為國爭光.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174-177.

♥屠呦呦.中藥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藥通報,1987,12(4):2-5.

♥肖永慶,畢俊英,劉曉宏,屠呦呦.地丁化學成分的研究.植物學報,1987,29(5):542-536.

♥屠呦呦,陳妙華.苦杏仁的炮製研究.中藥通報,1987,12(7):23-28.

♥尹建平,屠呦呦.南牡蒿化學成分的研究.中草藥,1989,20 (4):5-6.

[超卓學術平臺]系專業的學術資訊、論文寫作、期刊投稿、職稱評審、課題申報等經驗分享平臺,可提供各種學科國家級/省級/核心/EI/SCI論文發表、檢測、翻譯、修改等服務。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屠呦呦再次落選院士:沒有博士學位,論文數量不夠
    來源:說談大學 搜狐新聞 2020年的兩院院士評選,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選。 愛因斯坦先生在1905年裡僅僅發表了5篇論文,這5篇論文是劃時代的,改變了整個物理學界,所以1905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區區5篇論文,數量上跟現在動輒成百上千的SCI論文沒法比,但內中凝結的卻是愛因斯坦先生前期多年的研究心血。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論文是國際核心論文,隨著學術國際化的發展,發表sci論文成為一項常見的要求。但sci論文發表,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努力著、爭搶著要發表,肯定是有原因所在。那麼,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 屠呦呦落選院士,主要因為SCI論文稀少,SCI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多次申報中國科學院院士,但結果總是被拒,評委會給出三點原因,想想也可笑:1.屠呦呦沒有博士學位;2.屠呦呦沒有國外名校留學背景;3.屠呦呦SCI論文數量稀少。其中,屠呦呦SCI論文數量稀少是主要原因。與她有相似經歷的,還有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曾經三次落選院士評選,幸運的是,他終於在第四次評選中成功入選!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sci期刊,是領域內級別比較高的期刊,能夠成功發表sci論文,代表了個人學術水平非常高,其認可度,要比國內的一些核心論文還要高,在發表難度上肯定低不了,否則無法保證發表論文的質量。總之,sci論文的發表難度非常大。
  • 那些SCI論文發表率高的大佬們原來他們都這麼做
    在好不容易寫完一篇論文後,緊接著就是投稿,在這過程中,等待論文取得成功發表更是一個難熬的過程,而且也不知道具體的審稿時間。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的是要如何提高我們的SCI論文發表率呢?一.對自己的自信一篇論文的完成已是不易,所以首要的還是要對自己的論文有一定的信心,如果你對自己寫的論文都沒有一點點相信,甚至懷疑,那麼審稿人又怎麼會對你的論文感興趣呢,就更別提發表這件事了。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
    在線發表後的sci論文,難免被發現個別錯誤,比如一處數據錯誤、作者名字寫錯等,有了錯誤,作者第一反應是修改,但往往是初次遇到從而不知道如何辦。那麼,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在線發表即online,是論文出版方式之一,是期刊為了追上數字時代變化而做出的改變。過去文章只在紙質期刊上印刷出版,即見刊,現在會先讓文章在線發表,然後再見刊,甚至還有一些文章只進行線上發表。在線發表和見刊都屬於sci論文發表方式,但屬於不同的階段,對文章內容更改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sci一區論文發表有難度麼
    SCIsci一區論文發表有難度麼?按照美國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的JCR期刊影響因子分區情況,將SCI收錄同一學科中的期刊按影響因子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學科影響因子前5%的期刊為An1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前20% 為An2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前50%的3區為An3區期刊;學科影響因子後50%的為An4區期刊;EI收錄核心期刊源為An5區期刊,在以上分區中所對應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分別稱為An1類、An2類、An3類、An4類和An5類的論文。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sci論文的審核標準比較高,不僅加大了論文學術水平上的要求,還非常重視論文的查重率。
  • 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拿諾貝爾獎
    屠呦呦簡介  屠呦呦,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願。她認為生藥專業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藥領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這個說不準,關鍵是本單位認不認。單位不同,認可sci論文的標準不同,有的online就認可,有的見刊後才認可,還有的檢索後才認可。Online步驟在sci論文見刊和檢索之前完成,是指sci論文線上發表,也是sci論文發表中的一個重要的步驟。sci論文online後,會有相應的DOI號,說明該篇論文成功發表,因為只是線上發表,尚未印刷出版,尚未在web of science檢索到。再加上單位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認可標準,對於sci論文online認不認可上,有了不同的答案。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中國高校為何重視畢業論文?中國第一個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心酸歷程
    第一個諾貝爾獎的心酸歷程2015年世界生物醫學諾貝爾獎被來自中國的屠呦呦、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聰大村共同分享了該獎項。這也是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第一個諾貝爾大獎,然而屠呦呦的獲獎卻遭受很多的質疑,因為屠呦呦僅是青蒿素的發現者而已,而且還是來自古代中國的中草藥配方中,並沒有真正闡述青蒿素的作用機理,因此青蒿素最早被中國古人應用在臨床醫療中,也是最早被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蒿素化合物。1972年屠呦呦帶領研究團隊從中藥青蒿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