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把苔蘚成功養死的朋友,都會有一種困惑:明明按照網上介紹的方法養的,為啥會養死呢?
其實,養死苔蘚並不是網上的方法有問題,而是不對症。世界上的苔蘚有兩萬多種,從赤道到兩極,從高山到平原,都有苔蘚的身影。不同的氣候環境,造就了不同習性的苔蘚。養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養的是什麼蘚?它的生長習性是什麼?下面,我說說幾種常見的蘚,看看你有沒有?
一、耐旱蘚
耐旱的苔蘚都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缺水環境,一到兩周澆一次不會旱死。反而是澆的過勤容易死亡。通常耐旱的苔蘚對陽光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接受短期陽光照射。常見的耐旱蘚有刺葉牆蘚、砂蘚(也叫星星蘚)、南亞灰蘚、綠色白髮蘚。




耐旱的苔蘚,一般不必悶養,常採用開放、半開放環境養護。在養護過程中,要注意不可過於頻繁澆水,保持土壤潮溼即可,過多的水分會導致苔蘚腐爛死亡!
二、喜溼苔蘚
這裡所說的喜溼,是指對空氣溼度要求較高、甚至是全溼狀態。喜溼的苔蘚品種最多,可以說大部分苔蘚都是喜溼苔蘚(上述耐旱的除外哈)。常見的喜溼苔蘚有泥炭蘚、溼地葡燈蘚、尖葉葡燈蘚、鳳尾蘚、萬年蘚、暖地大葉蘚。


幾乎所有的喜溼苔蘚都可以轉水(水草種植術語),簡單地說,就是把陸生苔蘚轉成水生苔蘚,水生苔蘚也叫莫斯。喜溼苔蘚對空氣溼度要求很高,北方地區通常要採用悶養,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就算是空氣溼度較大南方地區,也要半開放模式才好。所以好多北方苔蘚玩家用開放、半開放方式,養上述苔蘚會出現發黃、乾枯、死亡的現象。喜溼苔蘚除了單獨做微景觀以外,還常常被應用到水陸缸、雨林缸的造景中。轉水以後可以有效解決保溼的問題,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藻類,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就不再多說了。
還有部分苔蘚,介於耐旱和喜溼之間,比如葫蘆蘚、金髮蘚、羽蘚等,可以根據玩家當地氣候特點,採用開放模式或半開放模式,每周一次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就可以了。關鍵的一點,幾乎所有的苔蘚都喜歡弱酸性土壤,切記!每半個月滴上幾滴白醋在水中,澆到土裡,不要噴到苔蘚葉片上,對於改良土壤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