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養雞,放養土雞後為啥變得光禿禿的?雞的破壞力到底有多強?

2020-12-04 皖農小夥

摘要:雞的破壞力有多強?山林地放養土雞,為何雞活動的地方光禿禿的?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年年底的時候回老家山裡祭祖的時候,發現自家原來的山林子被人承包了,做了個養雞場,我父親告訴我說是我家二叔辦的,以前山那邊的,儘管這樣,我也並不是很熟悉。看這二叔的養雞場規模還是不小,從他們聊天的口中得知,這是他養雞的第三年,目前有了快兩千隻,每年也有小几萬收入,確實不錯。

這個養雞場還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不僅是因為處在進山的路邊上,更是因為遠遠望去就可以看到養雞的那塊圓形山頂,光溜溜的,就只有些零散松樹。原來的樣子可全是一些樹和草,進山都需要帶把鐮刀開路。

那為啥在山裡養雞,雞活動的地方都會變得光禿禿的呢?雞的破壞力這麼強嗎?

其實不僅在山林間養雞,在山下自家院子裡圈養雞,其放養的地塊都會變得光禿禿,而且硬邦邦的結成塊,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簡單和大家說明一下其中的原因:

1.雞的生活習性導致

家養過雞的朋友都知道,雞是雜食性家禽,食譜很廣,葷素不挑,特別是放養狀態下,土雞能在白天一時不歇的找食吃,於是就到處在地上刨食沙土,找草根,找蟲子,找種子,甚至是啄沙石,因為啄食這些硬物可以幫助食物消化。長期這樣頻繁的刨食周邊土壤,自然也就很少植物能夠生長出來了。

其次,雞嘴的特殊形狀,在啄食的時候會有一部分唾液流出,而這些液體對植物的生長也是有抑制作用;並且雞會隨處排糞,長期堆壓,加上雞的踩踏,會形成板結,隔絕了氧氣和陽光,自然也就沒有植物生長了。

2.養雞技術不當

其實,養雞的規模只要滿足環境容納量的情況下,也是很少出現這樣寸草不生的情況的。近些年來,林下養雞的低成本高利潤的模式,讓好多人都盲目擴大養雞規模,雞的密度一大,樹和草都來不及生長,最後還不是用飼料養大,這樣和工廠養雞模式又有啥不同?所以,林地養雞一定要注意好密度問題。一般情況下,一畝地放養的密度在30-50隻,根據植被和雞齡合理分配,這樣才比較符合生態養殖。

3.人工處理

山林養雞的地區也是比較需要滿足空曠的要求,總不能野草都一人多高,人都不敢住,卻放養幾千雞在裡面,假如有什麼毒蛇野獸,那不就是賠本的買賣?所以,在安排養雞的時候,養雞主人會進行鐵絲網圍出一個範圍,然後儘量減少高大的野草,讓範圍儘可能的明朗,這樣也方便養殖。所以大草大樹沒了,看起來也比較光禿。

綜上所敘,對於養雞地塊光禿的情況還是非常常見的,這與雞的習性離不開關係,但合理安排養雞密度,增加放養面積,這樣的情況還是可以緩解的,這樣才比較滿足生態養殖。

對此,你們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山雞、土雞、生態雞有什麼差異?養雞戶分得清嗎?
    現在鄉村許多地區都開展了養雞,在養雞過程中,不懂得人常會被弄得頭大,如許多人就不清楚土雞、野雞、山雞、生態雞的差異, 這個問題相信許多養雞戶也不了解,下面就給我們介紹一下。1、山雞其實山雞跟野雞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山雞就等於野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雉雞。
  • 「雞博士」姜和平:讓貧困戶家的土雞「飛」得更遠
    如今,村民們了解到生態養雞的好處,基本都開始散養「溜達雞」。幫助村民改變養殖思路的,正是武川縣山林蟲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創始人姜和平。「散養不是隨便養,而是以更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什麼時候放到山林中,什麼時候收回來集中養殖,小雞除了吃蟲子還要補餵什麼飼料,都是有講究的。」姜和平說,山林放養的雞以蟲草為食,夏秋季可節約飼料30%到50%,雞群回歸自然後品質更好,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 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你是否和很多人一樣都這樣認為: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不不不大錯特錯土雞≠散養雞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就是土雞是一個種類的統稱,而不單單指養殖方式。我國有記錄的地方原種土雞共有幾十種,比較有名的如泰和烏雞、仙居雞、狼山雞、清遠麻雞、惠陽鬍鬚雞、固始雞、北京油雞、茶花雞、瓢雞、大骨雞、藏雞、矮腳雞、浦東雞、溧陽雞、文昌雞、河田雞、邊雞、金陽絲毛雞、靜原雞、林甸雞、懷鄉雞、鹿苑雞、蕭山雞、龍勝鳳雞、汶上蘆花雞、閩清毛腳雞、長順綠殼蛋雞、拜城油雞、雙蓮雞等等。
  • 在農村散養雞養殖密度你知道應該如何計算嗎?
    1、散養雞一畝多少只一畝地可以散養多少只土雞,這和你的飼養要領,飼養技能,以及你的飼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從意見上講,一隻雞的活動空間0.25平方即可,算下來一畝地至少可以養2600隻雞。而今全國的專業土雞養殖戶,多採用自由牧放的體式格局,一般養殖土雞200-500隻/畝。而採用生態鏈卷裡飼養牧放體式格局,經益生菌處理,一般養殖1000以上/畝,以1000隻/畝為好。土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土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汙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應求,非常暢銷。
  • 養雞都要用什麼藥防止雞生病?
    比如,冬天裡,房子四面漏風,吃不飽、穿不暖,只吃預防感冒的藥有用嗎? 養殖土雞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相扣,涉及到很多環節,比如場地選擇、場地規劃與建設、育雛期管理、育成期管理、成雞管理、出欄後管理等等,而養殖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涉及到如何做好養殖管理,如何進行疾病防治等問題。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雞生病。
  • 雞肉價格的下跌,如何抓住養雞創業好時機,土雞養殖的未來之路
    土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咱們經常去農貿集市購買的一種肉類食品。具有肉質鮮美,是逢年過節餐桌上不可少的肉類,家裡來有客人了,宰殺一隻土雞,顯示了人們待客的熱情之道!雞也是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之一,排在了第十位,第九位是猴,第十一位是狗。「雞」是一種華夏文化的記錄與表現。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民間就已經有「鬥雞」的文化活動了,到了唐朝就非常的盛行。
  • 啥叫土雞,不是所有農村養出來的雞都叫土雞
    啥叫土雞逢年過節,無雞不成宴。爆炒、火鍋,油炸、清蒸。從天南到地北,用雞做出來的菜,可能有一百種。可是,真正的土雞,卻只有寥寥數種。土雞,又叫草雞、柴雞、笨雞。三黃雞,麻雞,杏花雞則是土雞裡的貴族。三黃雞雞中皇族,由朱元璋欽賜其名「三黃雞」。顧名思義,喙黃、爪黃、羽毛黃,故稱三黃,體型較小。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從而享譽世界,主產於江西寧都及其周邊地區。麻雞之所以叫麻雞,是因為母雞背側羽毛有細小黑色斑點。原產於廣東清遠,又稱清遠麻雞、清遠走地雞。體型較小,其外貌特徵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
  • 「放養的土雞」用英語怎麼說?
    「放養的土雞」用英語怎麼說?用Yahoo知道「放養土雞」怎麼說說實話,我和你一樣,「放養的土雞」「土雞更好吃用英語怎麼說我也不會。但是,我和你又不一樣的是:我具備用Yahoo把「放養的土雞」找出來的英語能力。
  • 廣西「飛雞」帶大山獨臂貧困戶年賺8萬
    龔立勤在檢查雞的健康。 王以照 攝中新網柳州12月30日電 (王以照)柳州市融安縣位於廣西北部大石山區,地處滇黔桂石漠化地區,可耕作土地較少,2020年5月9日才退出貧困縣的行列。當地根據山地較多的特點,大力發展林下養殖,一種會飛的雞「大坡飛雞」開始走俏市場。
  • 這幾種適合放養的土雞品種,品質優良好飼養,農民朋友可以嘗試下
    仙居雞是一種蛋雞品種,原產地在浙江仙居、臨海等地,因此稱為仙居雞,是我國八大優良雞種之一。體型雖小,但很結實。仙居雞的性情活潑,覓食能力極強。蕭山雞屬肉蛋兼用型品種。又名「越雞」、「沙地大種雞」。原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分布於杭嘉湖及紹興地區。
  • 「飛雞」上樹,會飛的富硒雞,廣西最土的三烏雞
    俗話說「雞飛上樹,喜上眉梢!」,雞有翅膀但為什麼不能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會飛的雞,它們是廣西最土的雞,廣西東蘭三烏雞,這裡的雞和其它雞真的不一樣,不僅會飛,還會上樹,不僅如此哦,它們身上還有寶。
  • 每隻土雞都有合格證、二維碼!
    正面有主體信息,即主體名稱:重慶市南川區程張家庭農場,主體地址:重慶市南川區福壽鎮農勝村,還有主體身份碼等。「有了這個二維碼,我的雞就有了身份證。」張碧林說。張碧林說,他的土雞賣得很火,公雞每斤25元,老母雞每斤28元。為啥能賣得好?
  • 兒子生病住院,萬隻土雞無人照顧,愁壞這對老夫妻,誰有意向都賣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江文輝這兩天,70歲的台州溫嶺市松門鎮長興村困難老人莫賢林,和68歲的妻子林梅香心情低落:兒子患病,不得不去上海住院醫治,他兒子放養的近萬隻生態土雞也沒人打理。夫妻倆年歲高,體力跟不上,眼看著萬隻土雞心裡發愁。
  • 葡萄樹下養雞,是巧妙還是坑人?
    都知道,葡萄樹下養土雞,土雞雞糞當肥料!葡萄掉下來的還可以被雞吃掉,這個看起來很完美的生態鏈,事實上到底可行嗎?其實在莊稼地裡沒,或者其他水果地理面養雞,早已成人們很熟知的東西,也有很多人嘗試過很多次,當然結果如何,我們只是來分析一下,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各個環節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但是實際上呢,我們真的能夠很好的把控嗎?事實上很難。
  • 土雞市場前景大好,掌握這些養殖技術要點,提高土雞經濟價值
    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對肉質的需求以追求風味、野味、回歸自然為時尚,以往室內平養的快大型肉用雞在市場上銷路漸差,取而代之的家雞倍受青睞。這幾年,我市利用果園、山地、閒田、荒灘養雞,由於其具有省工省力、管理粗放、肉質近似土雞。
  • 戶育鄉叫響「膠園香雞」品牌
    美麗的戶育鄉雷弄山上,勤勞的景頗族群眾用雙手為這裡的大山披上了一件綠色的橡膠林「皮草」,在這片橡膠林裡,由戶育鄉退休老黨員帶動雷弄村民小組黨支部成立的瑞麗市膠園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協調全村150畝連片橡膠林作為養殖基地發展膠園生態雞養殖
  • 農村俗語:「養雞沒技巧,添雜少不了」,養雞如何「添雜」?
    老牛養了一千多隻土雞,原本是放養的,後來,因為環保問題被迫進行了籠養。一般來說,籠養雞必須飼餵購買的飼料,否則,不但會影響生長速度,而且還容易出現健康問題。然而,老牛飼餵的土雞在不飼餵購買飼料的情況下卻依然能夠長勢良好而且非常健康。對此,我感到非常奇怪,於是,便找到老牛探究養雞的秘訣。
  • 南方農村常見的雜草,過去用來養雞,卻不知它是治蛇毒的良藥
    一般來說在長江以南的各個省份都有它的足跡,多生長在潮溼潤溼的環境下,如農田裡、溝渠旁等。黃色的小花看起來還是比較靈巧的,如果不考慮對莊稼地的破壞,還是頗有觀賞價值的。當然田基黃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可是深受雞、羊等家畜的喜愛。
  • 土雞怎麼辨認:賣的土雞都是真貨?滿足三個基本條件才是真
    國外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工業革命後,農牧業開始了具有工業性質的發展。譬如養雞,有喜歡吃肉的,有喜歡下蛋的,還有喜歡觀賞的。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有研究機構繁育出相應的品種。到目前為止,國外雞的品種已經有2000多個,我們還是那幾種,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