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2020-12-05 牧希山貨

推廣#中華傳統美食#,尋古探今,展示中華民族吃貨的智慧結晶。

你是否和很多人一樣都這樣認為: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不不不

大錯特錯

土雞≠散養雞

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就是土雞是一個種類的統稱,而不單單指養殖方式。雖然很多人知道土雞,也知道土雞營養好,還知道土雞貴,但現在的土雞就是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樣。

這個從目前很多美食菜譜就可以看得出來。

比如近期熱播的《鹿鼎記》,韋小寶到雲南吃的是汽鍋雞,宮廷御廚推薦的。原來的汽鍋雞用的是武定雞,可憐現在的汽鍋雞使用用武定雞的可能是1%不到。

還有整個河北的柴雞,歷史上赫赫有名,現在應該是保種中。

現在大家所理解的土雞,可能是指農村散養的土雞,事實上大都雜交了洋雞基因,它只是養殖方式「土」,品種並不「土」。

更何況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村的土雞還有沒有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可以用一個類比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可能有點強詞奪理,但也是實際情況:中國人是黃種人,難道去了非洲、美國不同的環境下,就能改變其黃種人的本質了嗎?

顯然是不行的。

土雞是指從古代家養馴化而成,從未經過任何雜交和優化配種的,也就是我國的本土品種雞,同時它是長期以自然覓食或結合粗飼餵養而成,具有較強的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的雞。

粗暴的講也就是:土雞=本土品種+原生態散養

這樣的養殖的雞才能稱之為土雞!

我國有記錄的地方原種土雞共有幾十種,比較有名的如泰和烏雞、仙居雞、狼山雞、清遠麻雞、惠陽鬍鬚雞、固始雞、北京油雞、茶花雞、瓢雞、大骨雞、藏雞、矮腳雞、浦東雞、溧陽雞、文昌雞、河田雞、邊雞、金陽絲毛雞、靜原雞、林甸雞、懷鄉雞、鹿苑雞、蕭山雞、龍勝鳳雞、汶上蘆花雞、閩清毛腳雞、長順綠殼蛋雞、拜城油雞、雙蓮雞等等。

中國地方原種土雞血統純正,出生名貴,數量較少,每年出欄數大約2000萬隻,而中國一年消費掉70億隻雞,也就是說你只有千分之三的機會買到原種土雞;這些原種土雞裡有很多品種甚至面臨著滅絕的境地,因此更顯珍貴。

一般來說,原種(土)雞血統純正,生長周期長(4-6個月),成年雞個頭小(1.5kg以內),養殖成本高,味道極好,營養和藥用價值高;

白羽肉雞(洋雞)生長速度快(35-45天即可出欄),體型大(40天齡重達2kg以上),養殖成本低,屬優質蛋白質,口味相對較差;

雜交雞繼承了土雞的外觀、兼備白羽肉雞的生長速度,具有生長周期較短、體型相對較大、養殖成本較低、外形與原種土雞相近的特點,口感一般。農村飼養的「土雞」和市面上流通的「土雞」主要就是這種,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雞。

所以,我們再提「土雞」的時候,需要結合兩層含義看:是不是原種雞?是不是自然放養?不能再把土雞等同於自然放養的雞了。

古人把「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作為幸福的參考標準,這裡的「開江魚」,魚米之鄉的朋友應該都明白,冬天雨水小,河流清澈,氣溫低,魚兒在整個冬天積蓄營養,是為了春天繁育後代,所以開江魚最肥美。

那麼「下蛋雞」就這土雞一樣,被大家誤解了,說什麼老母雞營養高的大有人在,有沒有你?

其實這裡有一點要說明的是,「下蛋雞」一直十分珍貴,很多農村成長的80後小夥伴們,都有過撿雞蛋換零食的經歷吧。以前沒有什麼養殖公司,都是農戶自繁自養的,公雞會閹了,只允許它長肉,以便過年有足夠的肉食來招待客人,佐證的源頭是華佗的青囊術。

母雞則是留下來,產蛋,改善生活水平,或者以物易物來交換其他的生活物資。只有母雞不能生蛋了,浪費糧食還不長肉時,才殺了或賣掉。真正奢侈的是把正在下蛋的母雞燉了吃,這種情況只存在於給做月子的媳婦補身體。

大家覺得我講得對的可以來波關注。

相關焦點

  • 張家川原生態山林散養土雞,正宗跑山雞,為健康而生!
    關於農村土雞養殖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養場的出現,傳統的農村老品種土雞養殖已經慢慢的沒落。下面我們 來對比一下兩個養殖方法的優勢和劣勢。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大型的養殖場的那個成本,還有那個養殖的時間也就是周期。
  • 啥叫土雞,不是所有農村養出來的雞都叫土雞
    啥叫土雞逢年過節,無雞不成宴。爆炒、火鍋,油炸、清蒸。從天南到地北,用雞做出來的菜,可能有一百種。可是,真正的土雞,卻只有寥寥數種。土雞,又叫草雞、柴雞、笨雞。三黃雞,麻雞,杏花雞則是土雞裡的貴族。三黃雞雞中皇族,由朱元璋欽賜其名「三黃雞」。顧名思義,喙黃、爪黃、羽毛黃,故稱三黃,體型較小。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從而享譽世界,主產於江西寧都及其周邊地區。麻雞之所以叫麻雞,是因為母雞背側羽毛有細小黑色斑點。原產於廣東清遠,又稱清遠麻雞、清遠走地雞。體型較小,其外貌特徵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
  • 吃過這種「童子雞」,再也不想肯德基,餵五穀,散養的就是好吃!
    吃過這種「童子雞」,再也不想肯德基,餵五穀,散養的就是好吃!肉類食材種類很多,其中雞肉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它的味道好吃,營養豐富,滋補效果好,而且脂肪含量低,健康美味,好吃還不怕發胖,並且老少皆宜,深得大家的喜歡。
  • 在農村,一隻「飛雞」要賣150元,為何農民卻不敢多養?
    在農村,一隻「飛雞」要賣150元,為何農民卻不敢多養?在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農村,土雞由於都是散養的,不僅飛得高,而且飛得遠,也被稱為會飛的雞,簡稱「飛雞」。不過售價150元一隻的「飛雞」,農民卻不敢多養!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很多農民家庭都有養一些土雞的習慣。為什麼農村的土雞很好吃,但是卻很難賣出去?在農村有句老話說「無雞不成席」,就少不了殺一隻雞。
  • 算一筆帳:農村養500隻雞,種5畝地,能年入50000元嗎?
    回鄉創業是很多年輕人在想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農村子弟來說,手裡的資金不多,家裡僅有幾畝薄田。在這個時候,該通過什麼樣的創業方式,讓自己能夠在農村繼續待下去呢?其實,我自己也是一個紮根農村的人,也一直在考慮著怎麼減少投入,獲得滿意的收益。
  • 雞肉價格的下跌,如何抓住養雞創業好時機,土雞養殖的未來之路
    在這裡,簡單說一下文昌雞的特點吧,文昌雞是海南省著名的品種之一,大約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其體型方圓、腳脛細短、皮薄骨酥、肉質香甜嫩滑,營養豐富,用其做餐具有色、香、味、型、營養俱佳,百吃不厭等特色,而「雞肉串」,就是超市大家常買的商品雞的裡脊肉,可以炒吃,烤串吃,湯鍋吃等。
  • 「雞博士」姜和平:讓貧困戶家的土雞「飛」得更遠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5日電(記者魏婧宇)在內蒙古武川縣白彥山村,一群群土雞在山林間溜達,不時低頭捉幾隻蟲子吃,有的土雞還撲稜著翅膀跳上樹枝。白彥山村以養雞為主要產業,十幾年前家家戶戶都是集中養殖,看到這種散養雞,村民們會說「這是不懂技術的人這種養法,小雞苗撒在外面就不管了」。
  • 一天訂出上百隻,散養土雞遠銷上海江蘇
    養雞戶受傷,土雞無暇照料尋買主》後續瀏陽日報訊(記者何正章)因妻子意外受傷,大圍山鎮大圍山村村民何春生要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妻子,無暇照料散養的上百隻土雞。日前,他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3830000求助(詳見11月26日《瀏陽日報》07版)。得知他的情況後,「圍山公社」電商平臺和長沙農意興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決定幫他售賣土雞。
  • 土雞怎麼辨認:賣的土雞都是真貨?滿足三個基本條件才是真
    真正的土雞,具有三個必須的條件:本土品種、不餵全價飼料、散養。缺一個就不是真正的土雞。先說品種雞的祖先,也就是最早的品種,叫「紅原雞」。我國幾個地方都出土有雞骨化石物證,均有萬年歷史。紅原雞在我國生存至今,南方的雲南、兩廣和海南還有野生存在,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原雞的特性是個頭小,體重在500-1050克之間。
  • 速成雞「圍城」:45天是常識 洋雞土雞都在快速生長
    速成雞「圍城」:45天是常識 洋雞土雞都在快速生長 原標題 [速成雞「圍城」:45天是常識 洋雞土雞都在快速生長]
  • 真正的農村土雞應該賣多少錢一斤才合適?
    真正的農村土雞應該賣多少錢一斤才合適?農村土雞買20元左右每斤比較合適,對於養雞的農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我來聊聊最近買雞吃雞肉的事兒,通過這事兒看看農村土雞的價格問題。
  • 在農村散養雞養殖密度你知道應該如何計算嗎?
    1、散養雞一畝多少只一畝地可以散養多少只土雞,這和你的飼養要領,飼養技能,以及你的飼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從意見上講,一隻雞的活動空間0.25平方即可,算下來一畝地至少可以養2600隻雞。而今全國的專業土雞養殖戶,多採用自由牧放的體式格局,一般養殖土雞200-500隻/畝。而採用生態鏈卷裡飼養牧放體式格局,經益生菌處理,一般養殖1000以上/畝,以1000隻/畝為好。土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土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汙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應求,非常暢銷。
  • 農村養殖的魏大姐,竟然給雞餵牛奶喝!
    農村魏大姐的就這麼丟了,這對於魏大姐來說無異於一個驚醒的信號,必須儘快找到偷雞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究竟誰是偷雞賊呢?跟著狼群養雞,難道魏大姐養雞就不怕狼嗎?如果說過說雞不怕狼,可是這雞怎麼還被狼吃掉了呢?那麼她究竟養的是什麼樣的雞,是不是真的就不怕狼呢?
  •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何不大規模養殖?
    所以農村土生土養的土雞蛋和土雞都備受老百姓的喜愛,甚至有一些城裡人專門到農村裡來收購農村土雞和土雞蛋,一隻雞要一兩百塊錢,雞蛋也要十幾塊錢一斤。農村的土雞和土雞蛋比正常養殖的雞和雞蛋都要貴出不少,如果大規模養殖的話,對於農民的收入肯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為什麼農村裡面卻很少有人規模養殖正宗的土雞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 大山裡飛出的「鳳凰」,它叫天等土雞
    原標題:大山裡飛出的「鳳凰」,它叫天等土雞  天等土雞作為「廣西名優特產」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優勢,以及無汙染的生長環境,使肉質越煮越嫩,滋味鮮美。被譽為「雞中鳳凰」 它的生長需要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生長周期長,故產品稀少。早期作為宮廷貢品,非常珍貴,在當地有極好的口碑。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犬不八年:村裡養狗,大多都是粗放式散養,包括我家養殖過的幾條狗,真的很少能夠活過6年。我小時候養殖的第一條中華田園犬,養殖有4年吧,突然有一天死了,據說是吃了「毒死的死老鼠」,被毒死了;第二條狗養殖有5年,主要栓著它,沒敢放出去,有一天我放它出去溜溜,結果再也沒有回來,估計被誰給弄走了;後來陸陸續續養殖過幾條狗,有的突然生病死了,有的就是丟了。現在家裡養殖的一條中華田園犬,已經有6年了,白天栓著它,晚上放到院子裡隨便它溜達,看家護院挺好。
  • 山雞、土雞、生態雞有什麼差異?養雞戶分得清嗎?
    現在鄉村許多地區都開展了養雞,在養雞過程中,不懂得人常會被弄得頭大,如許多人就不清楚土雞、野雞、山雞、生態雞的差異, 這個問題相信許多養雞戶也不了解,下面就給我們介紹一下。1、山雞其實山雞跟野雞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山雞就等於野雞,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雉雞。
  • 農村散養的鴨子下河用嘴巴往洞裡找食物,不怕洞裡有蛇咬到嘴巴?
    農村散養鴨子下河用嘴巴尋找食物吃,難道不怕有蛇咬到嘴巴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養鴨子的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靠近水源的地方,基本上都會養殖幾隻鴨子。而且農民養鴨子,和養雞的模式是一樣是,採取的是散養的。不過,土雞往往都是往山上跑,而鴨子就是往水源地。
  • 魚禽肉蛋-到底是農村散養的好還是集中養殖的好
    她說這是土雞蛋,值這個價,打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對土雞蛋還比較了解,這個蛋除了個頭像之外真就沒有土雞蛋的「氣質」。晚上打了幾個雞蛋在碗裡,徹底破案了,蛋液微黃,炒出來的雞蛋也是發白,就是飼料蛋。之是把比較小的蛋挑出來,或者馬上要被淘汰的蛋雞下的最後一茬蛋,因為長得小,冒充一下土雞蛋,有不認識的就花高價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