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苔蘚總養不活,你可能少了這一步

2021-01-14 苔蘚生活

這幾年,隨著苔蘚漸漸走近人們的生活,養苔蘚也成為很多人的喜好。看著那一抹綠,心情也會得到舒暢。但是很多人抱怨,為什麼苔蘚本來好好的,養著養著就死了呢?苔蘚在溫度適宜、澆水及時、散射光養護的情況下,不久還是死了,原因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來分析分析。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種經歷,到了新的環境,因為適應不了新環境,會水土不服,所謂「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同樣的苔蘚到了新的環境,也會「水土不服」。製作苔蘚微景觀的苔蘚,大部分人會選擇網上購買或者從野外採集。如果將剛購買回或者野外採集回來的苔蘚直接做成微景觀,苔蘚會因為無法適應新環境而出現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要將動物從野生狀態改變為家養狀態,要經過人工馴化過程,同樣的苔蘚也可以進行馴化,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栽培,使網購的苔蘚或者野外採集來的苔蘚能適應新的自然環境和栽種條件(這裡主要指室內環境)。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擔心自己不是專業的,完成不了苔蘚的馴化。事實上苔蘚的馴化比動物的馴化簡單多了。這裡介紹一種比較常規的方法,即使你是植物小白也可以輕易掌握。

首先取一個能讓你苔蘚完全平鋪的扁平容器,比如像託盤、扁平花盆、臉盆,實在沒有的話,廢棄的鍋蓋都能用。

育苗託盤

然後鋪上一層厚厚的赤玉土,將赤玉土表面耙平,並用噴壺將赤玉土噴溼。赤玉土可以選擇1~3mm規格的。

接著將買來的苔蘚或者野外採集來的苔蘚平鋪在赤玉土上,最好往下壓一壓,讓苔蘚的根部與赤玉土貼合,可以使苔蘚更快適應新的環境,縮短馴化時間。同時用噴壺將苔蘚噴溼。

最後在容器上覆蓋一層薄膜,並將其放在陰涼有散射光的地方靜養一段時間。等到苔蘚抽出新芽之後,馴化完成,這時候你就可以放心的去製作你的新作品了。

馴化完後的苔蘚更容易適應室內環境,同時對室內環境微弱變化會有更強的抵抗性能,在室內環境下更不容易產生病變。

另外如果苔蘚是從野外採集回來的,最好帶點原生環境的土壤,這樣會提高苔蘚的成活率。

如果你養的苔蘚也經常無緣無故死亡,不妨試試將苔蘚馴化,或許這是苔蘚死亡的根本原因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的苔蘚總養不活?全面認識和了解夏天苔蘚的養護
    摘要:苔蘚雖然是最低等的高等植物,夏天看似野外到處都是,實際上真正養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它怕強光也怕陰暗,怕乾燥也怕水澇,養護上哪一步做不好,都可能直接導致死亡。想要養好苔蘚,牢記四個詞語就行:溫暖、溼潤、通風、半蔭。夏天是養苔蘚的好時間,一則溫度高,雨水多,空氣溼度相對高一些,有利於苔蘚生長。
  • 苔蘚總是死?你可能沒掌握苔蘚的養殖技巧
    養殖這類蘚要保證基質溼潤,同時,還要保證局部微環境的空氣溼度保持在較高水平。所以,森林蘚要採用半開放狀態養,才能保證養出狀態。現在比較流行的水陸缸就屬於這種半開放養殖環境。沼澤蘚有尖葉匍燈蘚、小鳳尾蘚、大鳳尾蘚、牛角蘚、泥炭蘚等。沼澤蘚多生長在沼澤地區或空氣溼度很高的地區,比如我國浙江省、江西省等部分地區。其它地區也會有上述幾種蘚,通常不是大規模存在。
  • 苔蘚的種植小妙招,你知道嗎?
    原創|雨中的谷玉,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苔蘚,我們家裡可能都沒有草原,但我們可以在心裡種出一片Mini草原,那我們今天就要介紹這一片苔蘚,你看不要看苔蘚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但我們不太會正眼去看他一眼,你不要看苔蘚這麼弱小,它其實在地球出現生命的時候
  • 小苔蘚也能玩出大花樣,常見的苔蘚你了解嗎?一起來學
    我們家裡面可能都沒有草原,但是我們可以在內心種出一小片迷你的草原。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片,它就是苔蘚。你們不要小看這苔蘚,它其實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但是我們可能不太會正眼去看它一眼。那你不要看它那麼的弱小,它其實在地球出現生命的時候最早的一個陸地植物了。
  • 小小苔蘚,向你致敬
    這是人們對苔蘚植物的初識。這種地球上最古老的高等植物,真的如此乏善可陳?浙江自然博物館日前開啟了「植物『小精靈』苔蘚」展,專門把在自然界中極不起眼的苔蘚,作為大主角展出。這是一個從展覽前期準備、到布展、到觀展,都要人類放下身段的展覽:展廳裡的每一張苔蘚的照片,都是攝影者匍匐在地上,用微距鏡頭拍攝而成;每一片你能夠親手摸到的苔蘚,由科學家從不同的地點,跪在地上採集而來;每一個來參觀的人,要彎腰低頭幾乎低到塵埃裡,才能藉助放大鏡看清楚它的模樣。而當你重新直起身時,也許會感嘆:小小的苔蘚,人類要向你們致敬。
  • 種植的百香果只開花不結果,這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少了這關鍵一步
    導讀:種植的百香果只開花不結果,這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少了這關鍵一步百香果是一種熱帶植物,也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水果,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且風味獨特,具有消除疲勞等神奇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它比較皮實好養,很多人習慣在自家院子或露臺上搭設一個棚架,之後種上百香果,夏季不僅能夠遮陰,還能品嘗到酸甜可口的百香果,可是相信很多種植百香果的人,都遇到過只開花不結果的情況,可是這究竟為什麼呢?
  • 苔蘚養殖新技法,讓你輕易做綠色創意小盆景 全是乾貨
    浸水大法1、對付臺友們家裡的苔蘚球感受已經變輕,那根基上就算是一級警報了。此時就要毫不遲疑地立即祭出浸水大法。浸水大法更簡單,就是找一個能完全裝下臺友苔蘚球寶物的容器,什麼大海碗啊、沐浴盆啊、垃圾桶之類的,裝滿清水,然後將苔蘚球用力摁進水裡去。為什麼要用力摁?當臺友你實際把持過了就曉得,那時你不消力摁下去,她會變成一個懸浮球,不息水上漂。
  • 為什麼當年很火的苔蘚微景觀現在沒那麼火了
    當年為了了解微景觀的情況還特地跑到南京去參觀了下可以說是苔蘚微景觀的鼻祖的夫妻店,叫易格自然今天梳理了下苔蘚微景觀的一些弊端和如果真的要種又該如何去做的問題。很多朋友估計買回來後養不過一個月基本上就開始死了,用不了多久就只剩玻璃容器了。這也就是導致很多人買過一次苔蘚微景觀以後就不想再買了,並沒有像商家說的那樣好養。其實商家並沒有騙你。
  • 苔蘚生存環境探秘,原來苔蘚真的很耐旱
    到了老家之後,房前屋後轉了幾圈,旮旮旯旯兒翻了一遍,一塊苔蘚也沒有找到。以前到處都是,現在連個影子都看不到,難道是太乾旱?找不到苔蘚,也不能閒著,先幫老媽收大蒜吧!我們這裡的種大蒜的習慣是,先鋪一層地膜,很薄一層塑料布的那種。最近這段時間,我們老家非常地旱,地上裂開了大口子。我分析,這是苔蘚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找來鐵叉、鋤頭等工具,開始幹活。撕開地膜以後,看到了我想找的目標!
  • 關於苔蘚的8個真相
    多肉相框、多肉花環、多肉組盆禮盒以及多肉盆景是最常用到苔蘚的地方。很多時候,苔蘚比黃金萬年草這樣的護盆草更加方便,因為黃金萬年草將來會長得很長,需要修剪和打理,但是苔蘚不會,她們總是那麼高。苔蘚可以在房前屋後採集到,也可以通過萬能的某寶方便的買到,品種繁多。但是常常會有花友們抱怨說苔蘚實在不好養,總是不知道為什麼就養死了。
  • 什麼是扁平苔蘚病 患了扁平苔蘚怎麼辦
    什麼是扁平苔蘚病?口腔疾病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扁平苔蘚就是其中的幾種。由於其皮損表現千變萬化,常常被誤診。那麼,扁平苔蘚的症狀有哪些呢?扁平苔蘚病怎麼治療?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扁平苔蘚病扁平苔癬,中醫病名為「紫癜風」,臨床並不罕見,且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高趨勢。
  • 苔蘚植物賞析
    苔蘚的種類千差萬別,仔細觀察它們就像是一個微縮的「森林」,有的苔蘚像「青青草地」,有的苔蘚像「小型灌木」,還有各種直立生長的高低不同的苔蘚,像是森林中高低不同的樹木
  • 苔蘚畫?地衣畫?你還傻傻分不清?
    這不,在歷屆上海植物園的陰生植物展中,就有這樣的一類展品,常被大家稱為苔蘚畫。在今年的秋季花展中,更是用苔蘚拼出了一幅中國地圖,通過起伏的微地形和不同種類的苔蘚,使祖國的綠水青山躍然紙上。除了苔蘚畫,還有另一種很相似的展示形式——地衣畫。在本次的陰生植物展上,從一帶一路、經典國粹、築夢藍天等角度展示了6幅地衣畫。
  • 壓力大身上長苔蘚 皮膚越抓越厚像硬皮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壓力大身上長出了苔蘚。31歲的小謝竟然患上了神經性皮炎,身上長出了厚厚一層「苔蘚」。107醫院皮膚科楊道秋為小謝作了檢查,診斷是神經性皮炎,「患者最先出現劇烈瘙癢,夜間加劇,抓撓之後會長出丘疹,皮膚逐漸變厚,就像長出了一塊苔蘚。」像小謝這樣壓力大,睡眠狀況不好,情緒焦慮的人,就容易誘發神經性皮炎。  楊道秋提醒,精神因素是神經性皮炎的重要誘因,應注意調節情緒放鬆心情。感到局部瘙癢時,要儘量避免抓撓,儘早就醫,以免因反覆抓撓導致繼發感染。
  • 苔蘚到底怎麼種!央視來教你!
    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是一類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自養植物,一般生活在陰溼的環境中,是水生到陸生過渡的代表植物. 我國藥用苔蘚植物有21科、33屬、43種.主要藥用植物有:地錢,清熱解毒,祛瘀生肌;大金髮蘚,清熱解毒,止血涼血;蛇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暖地大葉蘚,養心安神,清肝明目.
  • 植物的另類生活:為什麼大城市苔蘚變得罕見了?
    19世紀中期,植物學家們發現,在一些臨近大城鎮的地區,地衣和苔蘚變得罕見了,這些低等植物為什麼不喜歡城鎮生活呢。地衣、苔蘚從城市消失了,1866年芬蘭博物學家威廉尼蘭德首次把地衣的消失與空氣汙染聯繫起來,他注意到生長在法國巴黎盧森堡公園內的某些第一種類在巴黎城內的另外一些地方已經看不見了,他認為這是城內地區空氣品質不同造成的。科學家們由此展開跟蹤調查,發現在此後的30年裡,隨著巴黎城內工廠煙囪的增多,空氣持續惡化,盧森堡公園內所有的地衣也都絕種了。
  • 無敵一流詳細的DIY苔蘚微景觀製作教程攻略哦^_^
    Missing微景觀DIY造景,讓你不出門一樣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樂趣,把自然童話裝進小瓶子裡帶回家,讓你隨時隨地都處在旅行當中,在這裡就像走進了鳥語花香的山林裡,靜靜地聆聽著山澗裡的 滴 答 滴 答 的溪水聲!
  • 蒸魚只用鹽醃可不行,少了這一步,不管你怎麼做,魚腥味都去不掉
    蒸魚只用鹽醃可不行,少了這一步,不管你怎麼做,魚腥味都去不掉雖然說現在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了,很多人已經是步入了工作崗位,但是相信很多人準備的年貨也是還沒有吃完的吧,那麼在準備年貨的時候,很多家庭也是準備了一些魚,我們在做魚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吃紅燒魚
  • 那麼不起眼的苔蘚 卻是高等植物
    這是人們對苔蘚植物的初識。這種地球上最古老的高等植物,真的如此乏善可陳?浙江自然博物館日前開啟了「植物『小精靈』苔蘚」展,專門把在自然界中極不起眼的苔蘚,作為大主角展出。這是一個從展覽前期準備、到布展、到觀展,都要人類放下身段的展覽:展廳裡的每一張苔蘚的照片,都是攝影者匍匐在地上,用微距鏡頭拍攝而成;每一片你能夠親手摸到的苔蘚,由科學家從不同的地點,跪在地上採集而來;每一個來參觀的人,要彎腰低頭幾乎低到塵埃裡,才能藉助放大鏡看清楚它的模樣。而當你重新直起身時,也許會感嘆:小小的苔蘚,人類要向你們致敬。
  • 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你會區分嗎?
    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你會區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