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苔蘚漸漸走近人們的生活,養苔蘚也成為很多人的喜好。看著那一抹綠,心情也會得到舒暢。但是很多人抱怨,為什麼苔蘚本來好好的,養著養著就死了呢?苔蘚在溫度適宜、澆水及時、散射光養護的情況下,不久還是死了,原因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來分析分析。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種經歷,到了新的環境,因為適應不了新環境,會水土不服,所謂「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同樣的苔蘚到了新的環境,也會「水土不服」。製作苔蘚微景觀的苔蘚,大部分人會選擇網上購買或者從野外採集。如果將剛購買回或者野外採集回來的苔蘚直接做成微景觀,苔蘚會因為無法適應新環境而出現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要將動物從野生狀態改變為家養狀態,要經過人工馴化過程,同樣的苔蘚也可以進行馴化,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栽培,使網購的苔蘚或者野外採集來的苔蘚能適應新的自然環境和栽種條件(這裡主要指室內環境)。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擔心自己不是專業的,完成不了苔蘚的馴化。事實上苔蘚的馴化比動物的馴化簡單多了。這裡介紹一種比較常規的方法,即使你是植物小白也可以輕易掌握。
首先取一個能讓你苔蘚完全平鋪的扁平容器,比如像託盤、扁平花盆、臉盆,實在沒有的話,廢棄的鍋蓋都能用。
然後鋪上一層厚厚的赤玉土,將赤玉土表面耙平,並用噴壺將赤玉土噴溼。赤玉土可以選擇1~3mm規格的。
接著將買來的苔蘚或者野外採集來的苔蘚平鋪在赤玉土上,最好往下壓一壓,讓苔蘚的根部與赤玉土貼合,可以使苔蘚更快適應新的環境,縮短馴化時間。同時用噴壺將苔蘚噴溼。
最後在容器上覆蓋一層薄膜,並將其放在陰涼有散射光的地方靜養一段時間。等到苔蘚抽出新芽之後,馴化完成,這時候你就可以放心的去製作你的新作品了。
馴化完後的苔蘚更容易適應室內環境,同時對室內環境微弱變化會有更強的抵抗性能,在室內環境下更不容易產生病變。
另外如果苔蘚是從野外採集回來的,最好帶點原生環境的土壤,這樣會提高苔蘚的成活率。
如果你養的苔蘚也經常無緣無故死亡,不妨試試將苔蘚馴化,或許這是苔蘚死亡的根本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