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這條「錦鯉」,轉發這道「彩虹」,甚至是轉發這張「楊超越」,讓朋友圈許願成為一門玄學,而近日,一場轉發許願再度刷屏,以直播的形式、引發了超百萬名網友在朋友圈看「流星雨」。
12月13日晚上9點,在攝影師李政霖的微信視頻號裡,他開啟了一場「陪你去看雙子座流星雨」的直播。
這是一場已經有預告的流星雨。
早在半個月以前,各大媒體就紛紛已經開始宣傳這場流星雨,從「2020年最後的天文盛宴」、「全年流量最大的流星雨」到「最美流星雨」等等。
而在開播以前,李政霖也提前在視頻號連續發布了2個直播預告視頻。視頻預熱帶上了「直播間歡迎大家來許願」,在李政霖的視頻號頂部也早早地掛上了「直播預約」按鈕。
當晚9點20分,李政霖和其團隊在雲南香格裡拉的巴拉格宗開啟直播,空曠靜默的星空點點,偶爾划過或大或小的流星。
但沒想到的是,當天這場直播成為了朋友圈爆款,好友們你紛紛轉發這場流星雨,並留言「希望2021年能成功上岸/脫單成功/找到喜歡的工作/世界和平......」
憑藉一場流星雨,李政霖當晚直播間累計在線人數超過百萬,最高峰值時同時在線人數1.5萬+,點讚量超過230萬;評論達17.9萬次,分享次數12.7萬次。
同時,除了在直播間裡和轉發朋友圈許願外,還有許多網友直接聯繫李政霖的微信帳號,至今在李政霖的視頻評論下方,仍有評論寫到「怎麼微信還沒通過......」
李政霖在出圈後接受媒體的採訪中也表示,「我個人微信號無法承載這個流量,就現在加我的很多,還有包括視頻號來私信的,已經炸了,私信的我根本就看不完。」
而此時距離視頻號直播,才剛剛過去2個多月,這場許願流星雨,也成為了視頻號第一個破圈的爆款直播。
上線2個月,熟悉的套路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李筱懿:3小時成交190萬
11月10日,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千萬暢銷書作者李筱懿也在視頻號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
這場直播帶貨的首秀數據有更直觀的銷售額數據,也刷新了前一天劉筱的成績:直播3小時觀眾達到6.5萬人,喝彩達34.1萬,訂單量達近兩萬單,碼洋(圖書銷售總額)價格在190萬左右。
「時光雕刻大師傅」:視頻播放量5500萬
12月初,「時光雕刻大師傅」展示一位母親照片修復對比的一條視頻,播放量達5500萬,點讚量達225萬,引流6000人至個人微信號。
據了解,「時光雕刻大師傅」有5年老照片修復經驗,曾在抖音快手做內容,目前帶著10個人的團隊已正式轉戰視頻號,僅幾個月時間,共累計粉絲8.8萬粉絲,變現30萬元。
「一禪小和尚」:視頻號粉絲數破200萬
12月8日,視頻號「一禪小和尚」粉絲數突破200萬。數據顯示,自「一禪小和尚」入駐微信視頻號以來,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接近3億,點讚量已超過1000萬次。
在2015年之前,國內行動支付市場領域還是支付寶一家獨大。但是就在2015年春節前10天,微信上線了一款有小團隊打造的輕量級產品——新年紅包!
那年春節,智慧型手機用戶幾乎都在向朋友討新年紅包,各種群聊裡也充滿了瓜分拼手氣紅包的歡樂。
根據騰訊(0700.HK)官方公布的數據,從除夕到初八,超過800萬用戶參與了搶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到5個紅包。
而這一被馬雲稱之為「珍珠港偷襲」的打法,讓微信在行動支付市場站穩了腳跟,後續又通過打車補貼等一系列手段,慢慢在行動支付市場形成與支付寶分庭抗禮的格局。
當然,這場流星雨並沒有達到當年「全民傳播」的效應。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騰訊在直播上做了諸多嘗試,但視頻號的直播功能上線僅2個月,從傳播上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產品。
「微信紅包」的玩法之後會不會出現在視頻號上?小紅也不敢設想,畢竟背靠「萬物可聯」的微信生態,視頻號已經勢如猛獸。
相比於其他的短視頻產品,視頻號的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主要原因在於,隨著直播電商逐漸常規化、抖快攫取用戶規模速度加快,留給視頻號的時間也不多了。
對於視頻號到底能不能成,業內也有不同的觀點。
「我們還是很看好視頻號的。」某家機構負責人告訴小紅,「雖然起初的直播體驗,可能相比其他直播平臺來說沒那麼好,但勝在調整改版速度很快。而且流量入口對我們這類(私域流量為主的)機構來說,轉化也更方便了。」
12月8日晚,「亂翻書」作者潘亂和「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一起出鏡做了一場視頻號直播,直播結束後,張小龍更是在最後發出了「連麥」的邀請,也被許多人理解為秀場直播「連麥」。
「隨著未來可能像打賞、連麥等等這些功能的不斷完善,可能視頻號的內容也會迎來一次大爆發。」另一家機構運營人員CC表示,「這個時候,能夠沉澱的社交屬性就顯得十分優越了。」
此外,對於原本就長期駐足在微信公眾號的圖文內容創作者來說,視頻號的出現,也為他們適應視頻化趨勢提供了轉型的機會,同時也不用放棄已有的流量陣地。據小紅觀察看到,目前已經有多個訂閱號大V在發稿中帶上了視頻號插片。
但也有反對的觀點,很多公會和機構對視頻號的觀感並不好,認為騰訊系直播「調子都比較高,很難接地氣」。
而更令人疑惑的是,視頻號似乎在內容和電商上搖擺不定,打法也相當保守——
一方面,視頻號似乎並不想那麼快把「商業化」放上檯面,追求「打通生態」。
此前有接近官方的知情人士透露,視頻號做直播並非一時起意,「把直播功能當做串聯器,將視頻號、小程序、公眾號等串聯起來,打通微信生態。」
沒有個性化的用戶偏向, 直播功能面向12億微信用戶,以達到「讓他們需求在整個產品生態鏈中能得到滿足」的目的,「電商、娛樂、記錄生活等都可成為開播的內容。」
但就漲粉和變現來看,近段時間內,微信視頻號上也湧現出一些以公眾號轉型、微商、甚至是MCN機構在視頻號上取得成功的案例,或許跟視頻號所期待的大相逕庭。
有商家也向小紅透露稱,「視頻號上的農產品也很好做,類似以往的公眾號『助農』。通過商店申請後掛連結就行,一天少說能買個幾百單,好一點幾千單也沒問題。」
可以看到,用戶與視頻號在整個產品走向上或許還差點默契。產品想走生態路線,但電商為主的用戶卻按耐不住,也創造了大量流量和變現。
另一方面,微信視頻號做內容步子又很慢,本質上也沒有差異化內容出現。
視頻號雖然目前已經開放了內容服務專區,但仍未公開地對外招募機構、商家,同時內部還在不斷打磨產品,也得以看到它對UGC內容價值的堅持。
而此前7月,視頻號曾在廣州召集了一批短視頻MCN機構,也被業內視為視頻號搶佔內容創作者的信號。但外界更看重的,或許還是怎麼漲粉、怎麼變現,這一點上視頻號又給不了太多實質性的幫助。
但更糟糕的是,無論是UGC還是PGC,在視頻號上並沒有出現差異化內容,甚至很多內容都是從快手和抖音上分發而來。
此外,12月9日晚,官方發布消息稱,紅包功能支持滿足已開通視頻號、並完成視頻號認證的個人創作者定製專屬紅包封面,專屬紅包打開後可點擊跳轉到創作者的微信公眾號主頁。
也有猜測,隨著新春佳節的到來,或許你的群裡將會迎來一大波視頻號百年紅包,以實現視頻號的裂變推廣。
但無論如何,當年那場「行動支付」爭奪戰,能否再次重演,也相當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