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流星雨直播,抖音號村上隆帶貨,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出現新生態?

2021-01-07 上觀

最近,網際網路平臺上出現兩場高流量直播:先是雙子座流星雨直播成為微信視頻號上的熱門話題,再是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在抖音上的國內直播首秀。熱鬧的背後,是視頻號和抖音這兩大直播界「後起之秀」全然不同的運營邏輯,它們將如何影響未來網際網路直播生態?誰又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流星雨VS村上隆

13日晚上,記者的朋友圈被一則「流星雨直播」給刷屏了。風光攝影師李政霖,在自己開設的微信視頻號上直播雙子座流星雨全過程,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策劃這場直播,把攝影器材架在海拔4000多米的雲南巴拉格宗地區,拍攝不時有流星划過的深藍色夜空,與網友們分享美妙時刻。

這場直播讓李政霖一夜走紅。令他沒想到的是,直播開始前,預約觀看人數僅有500人,但開播一小時後,觀看人數直線飆升,總人數超過102萬,最高峰值時同時在線人數1.5萬,點讚量超過230萬評論達17.9萬次,分享次數12.7萬次。

「我的視頻號私信已經爆滿了,大家都把我當做許願池,願望一條接一條發送過來。「李政霖說,直播給他的視頻號帶來超過2萬粉絲,也有公司找上門希望商業合作。他覺得,視頻號直播的傳播環境日益成熟,直播推流等工具也在逐漸完善。

而在這場「直播流星雨」的許願號召下,視頻號內帶有「#一起許願2021」的話題下現在已經有近千條視頻號動態,許多用戶自發用這個話題為2021年的到來祈禱祝福。上海姑娘趙蕾蕾說,流星雨直播浪漫而美好,她一看就動手分享到朋友圈,這種熟人間的傳播鏈頗有爆發力,第二天她發現自己的200多名朋友圈好友都為李政霖的視頻點了贊,相熟的朋友還在朋友圈熱烈討論起來。

就在流星雨直播的前一天,抖音上的一場直播也有些與眾不同。雙「12」當天,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現身直播間,快60歲花白鬍子的村上隆頭戴卡通太陽花頭飾,和嘉賓蔡康永和蜷川實花一起,與網友們探討當代藝術觀點,他不僅互動點評網友們的畫作,還直率地說:「我不是像那朵小太陽花一樣的『快樂的藝術家』 。」

村上隆因為和國際大牌LV的合作以及創作的笑臉太陽花而獲得一大批中國粉絲。但與流星雨直播不同的是,他的話題中除了「陽春白雪」還有直播帶貨,當天他銷售自己的三本套裝書和藝術品周邊,這天的直播帶貨超過77萬元。

這場村上隆的國內獨家首播,有近80萬人次觀看。為了給觀眾更即時的體驗,抖音還用上了同聲傳譯「黑科技」,藉助AI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技術,實時將日語語音轉化為「中文+日語」雙語字幕。而村上隆一周前入駐了抖音平臺,吸粉16.9萬,他的「商品櫥窗」已上架五件商品,累計銷售量超過2000件。



微信派對VS帶貨閉環

兩場直播背後,是視頻號和抖音號在直播領域全然不同的布局思路。

李政霖此前多次拍攝流星雨,如今第一次嘗試直播,並且獨家選擇了視頻號。在抖音用有9萬粉絲、在視頻號擁有7萬粉絲的他,覺得自己在視頻號的影響力選超抖音。「這是因為,我可以通過朋友圈和社群把連結轉發給家人和朋友,得到的回應也更加正能量。」他還說,有朋友建議他上抖音直播,因為光靠打賞或許就能賺很多錢,視頻號則沒有這項功能,但他並不想急於變現、消費粉絲。

「通過視頻號直播更像是在微信圈子中開一個party。」 中國網際網路創新者組織「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這句話或許更加形象,他在12月8日晚上和科技自媒體人潘亂一起出鏡做了一場視頻號直播,直播結束時,圍觀直播的微信創始人張小龍還發出「連麥」邀請。而對於潘亂來說,他此前的視頻號直播就吸引過馬化騰、張小龍、王興等大佬圍觀,他對視頻號有一個直觀的畫面:「它將天上的星星全部點亮,並將它們全部串起來。」不過他也表示,視頻號現在只提供了最初級的功能,只能算一個產品的demo(原型)版。

從2020年1月開始內測的視頻號,背靠12億微信月活用戶。儘管從未主動公布過影響力數據,但被業內推測出不到半年就突破2億日活量的數據,無疑是增長最快的短視頻產品,僅用幾個月時間就走過了抖音、快手長達數年的增長過程。據業內人士分析,2020年下半年,視頻號開通直播功能,並與微信小商店進行打通,還與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更進一步密切聯動,運營者可以充分享受到微信的私域流量紅利。

而記者也看到,第一批原生創作者已在視頻號上積累了可觀的粉絲數量。從內容上看,覆蓋泛生活類的美食、旅行、攝影,泛娛樂類的舞蹈、體育、遊戲、運動,此外,知識類、新聞類等內容也廣受用戶歡迎,不少品牌和媒體用戶正在陸續入駐,一些創作者利用「視頻號+直播+微信小商店」,賺到了視頻號的第一桶金。

當視頻號不緊不慢布局直播時,短視頻平臺抖音通過直播帶貨進軍電商界的路徑越來越清晰。今年雙「11」期間,抖音創造了187億元成交額,而在今年8月的活動中,這個數字還只是80億。

對抖音來說,對直播的主導玩法並不是「藝術家談理想」,而是以商家入駐為目標。在去掉淘寶外鏈、提高抖音小店開店門檻等一系列電商生態篩選之後,抖音小店商家數量增加到20萬,日均電商成交6個億。

「抖音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吸引一批更有實力的商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許多商家對「上抖音開店」的想法轉變也很快,不過短短半年時間,就從質疑抖音小店變為了布局線上運營必選項,尤其是上海、寧波、杭州等電商核心區域的品牌商家,布局抖音的意識更是強烈。如今進入抖音直播電商的品牌,基本做法就是「官方帳號開店自播+帳號矩陣直播+達人直播」,由於平臺以社交內容為核心,許多品牌都會選擇達人帶貨方式,由內容到達人最後再觸及產品。而像村上隆這樣自帶IP的名人,則無需開店只要通過「個人帳號+商品櫥窗」的方式就可以直接帶貨。

對於以社交為底層邏輯的直播電商來說,誰將成為未來贏家?如今業內的普遍看法是,社交巨頭微信參與的視頻號,以及偏重「內容+社交」的抖音以及玩法類似的快手,恐怕會成為直播領域新巨頭,真正的答案或許要到新的一年才會揭曉。

相關焦點

  • 「流星雨」直播刷屏,視頻號殺入抖快直播深水區?
    而這場流星雨,讓行業意識到,微信視頻號的功能體系在逐漸走向成熟,爆款視頻號直播出現,讓它看起來有了與快手、抖音直播抗衡的能力。國內的直播市場並不比短視頻市場更平靜,各大平臺廝殺手段層出不窮,鬥魚、虎牙佔領遊戲直播市場,背後B站、快手在虎視眈眈,淘寶直播掀起了電商直播風潮,抖音、快手、蘇寧、京東等平臺迅速跟上,YY、映客、陌陌等秀場直播的前輩,日漸疲態,而微信視頻號直播的出現,是一個還未展現具體生態的新物種,因為尚不全面,也沒有誰能預料它會最先攪動哪片風雲。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優質的直播sdk還可以實現高清的直播畫質、延遲低且穩定的直播間、可以實現碼率自適應。2. 開通支付渠道直播帶貨系統的優勢就是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直播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購物界面,也可以對主播進行打賞,所以,對於直播商城平臺或者視頻直播,都是需要完善的支付系統做支持的。3.
  • 直播帶貨「侵蝕」短視頻?有人開始懷念海草舞|觀潮
    但並不是所有的短視頻內容生產者都能創造出這樣的效果,那些在頭部以下踟躕的短視頻紅人們,在廣告投放縮減、內容拍攝製作暫停、成本壓力等現實問題面前,紛紛選擇轉戰當下正火的直播帶貨。疫情來襲,百業轉型,直播帶貨席捲全網,你喜歡的網紅、內容創作者,一個個都開始帶貨了。
  • 快兒雜談|微信視頻號可以直播帶貨了
    在直播電商成為風口的今天,上線8個多月的視頻號幾乎完成了其他短視頻平臺幾年進展。2020直播帶貨元年,今年商業化腳步加快,動作頻發的流量巨頭微信終於放大招了,近日,微信向部分視頻號用戶推送了「視頻號直播帶貨」的內測資格。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刷爆朋友圈:還是微信老套路
    上線2個月,熟悉的套路 今年10月初,微信視頻號上線了直播功能,彼時小紅曾向接近視頻號內部人員求證,直播功能還在灰度測試階段,內測覆蓋範圍較小,隨機開放。 雖然不能打賞、沒有美顏,但能點讚、能帶貨,還能無限制轉發到群聊和朋友圈,視頻號的功能很快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詳情可見:最新!微信視頻號內測直播,將上線打賞,搞秀場還是賣貨?)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刷爆朋友圈!還是微信老套路!
    除了這場流星雨,之前視頻號也有一些帶貨的案例出現——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李筱懿:3小時成交190萬 11月10日,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千萬暢銷書作者李筱懿也在視頻號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 這場直播帶貨的首秀數據有更直觀的銷售額數據,也刷新了前一天劉筱的成績:直播3小時觀眾達到6.5萬人,喝彩達34.1萬,訂單量達近兩萬單,碼洋(圖書銷售總額)價格在190萬左右。
  • 0粉帶貨608萬,私域才是視頻號直播帶貨的財富密碼?
    視頻號直播帶貨又破新紀錄了!據禾葡蘭官方戰報,昨天(12月2日),在經過8小時的不間斷直播後,銷售額突破608萬。更關鍵的是,用於這場直播的視頻號「禾葡蘭美膚專家團」還是一個零粉帳號,從準備到開播也只用了2個星期。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首次突破100萬人觀看
    網友們通過選擇同流星雨這一美好事物深度綁定的李政霖完成美好願望的表達。數據顯示,李政霖13日-14日直播當晚,累計觀看人數超過百萬,最高峰值時同時在線人數1.5萬+,點讚量超過230萬。評論達17.9萬次,分享次數12.7萬次。新增粉絲2.1萬,並且帳號數據仍在上漲中。視頻號「流星雨」影響力仍在發酵,目前微信平臺基於直播的話題互動,有500+參與。
  • 一場流星雨,讓視頻號直播首次突破100萬人觀看
    一夜醒來,整個朋友圈都在轉發李政霖視頻號直播流星雨片段,李政霖火了,一場直播引來100多萬人集體許願。直播間裡留言許願、添加李政霖微信,甚至有無數網友直接把願望私信給李政霖視頻號帳號。昨晚的李政霖,既是許願池、也是錦鯉。網友們通過選擇同流星雨這一美好事物深度綁定的李政霖完成美好願望的表達。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直播帶貨從年初的爆發,到幾乎全網參與,再到泡沫湧現、問題頻出、飽受爭議,最後以辛巴停播、認罰90萬元作為重要節點告別了2020。站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長廊中,回看這一年直播電商所演奏的冰與火之歌,無疑將影響之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格局和脈絡。直播帶貨,未來將走向何方?野蠻瘋長這一年,視頻號也入局?
  • 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直播帶貨競爭格局加速演變
    其中,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劉志華、研究員陳麗撰寫的《直播帶貨:2019移動電商新風向》一文認為,2019年,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在平臺競爭、主播成長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呈現出諸多重要特徵,同時也暴露出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問題。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直播前的準備1. 了解四種主流直播運營方式從品牌的直播營銷手段來看,以淘寶直播平臺為例,目前有四種主流的方式:找主播帶貨、參加PGC欄目、自建直播團隊、直播代運營。主播帶貨優勢為見效快、帶貨快;劣勢有成本高,有投放風險。
  • 直播帶貨概述
    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沉澱自己的直播帶貨的經驗和技能,形成可以複製的知識體系。在全國,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有龐大的公會聯盟圈子,大家都在各自的基礎和資源上,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一些有實力的公會,甚至徹底轉型直播電商,建立直播電商基地。也有不少公會兼做帶貨培訓。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風頭正盛的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假貨的幫兇,「所看未必是所得」,直播間看到的品牌正品到手卻可能是山寨貨。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關於直播售假的投訴高達20多萬起。今年3月31日,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者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有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誇大其詞」「假貨太多」「魚龍混雜」「貨不對板」成為消費者的集中吐槽的問題。鉛筆道在眾多消費者血淋淋的教訓中,篩選出100種最常出現在投訴名錄中的商品,排名不分先後。假貨泛濫透露著直播帶貨的商業隱憂。
  • 短視頻紅人轉戰直播帶貨,是變現升級?還是徒增消耗?
    今年的618,儼然一副明星直播的盛宴,300+明星登錄淘寶直播平臺;快手電商官宣代言人張雨綺;在抖音擁有 6800 萬粉絲的陳赫更是開啟了規律性的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帶貨有多熱自不必我多說了吧。在卡思數據統計的抖音粉絲量最高的 100 位內容帳號中(不包括政務號、媒體號和明星),發現開過直播的佔比64%,其中有57.81%有直播帶貨的行為,周直播頻率在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半夜放水(ID:wobushikol),作者:晴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
  • 中山市直播電商協會賦能直播新經濟
    會員由直播電商平臺、品牌企業、物流倉儲、培訓機構、策劃運營、特色園區、MCN、融投資機構、5G行業、人工智慧等領域單位組成。    中山市直播電商協會執行會長單位:IT快車科技股份(股票代碼:872498),作為私域電商直播鼻祖公司,在直播帶貨行業屢創技術先河。2016年公司先後引入虛擬技術,為多家企業試行VR直播,多平臺聯動直播。
  • ​ 直播帶貨良性發展還需跨部門監管
    近年來,「直播帶貨」漸成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新風口。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一季度,世界電商直播超越400萬場,各大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帶貨模式。受疫情影響,2020年直播帶貨更加火爆。在紅火的背後,消費者反映虛假宣傳、售後無保障、假貨等問題出現,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直播帶貨莫讓「騙」字帶偏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自媒體行業風生水起,人們紛紛通過自媒體了解世界,分享生活,網絡直播帶貨也應運而生,其初衷是使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滿足購買慾望。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常有主播為多賣一單貨而把「賣場」變「秀場」,譁眾取寵,以誇張的表演吸引眼球,達到售賣的目的;更有甚者將商品價格惡意標高,再以「打折、血漏」的形式促銷,實則高價出售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