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莫讓「騙」字帶偏

2020-12-06 河北新聞網

□蘇紹瑋

針對「辛選主播帶貨即食燕窩被打假人王海質疑是糖水,燕窩成分僅0.014%」一事,11月27日,認證為廣州和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辛選官方微博」進行回應,並提出先行賠付方案,「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品牌燕窩產品,承擔退一賠三責任」。此外,辛選會依據合同及法律規定追究品牌方的責任。(11月28日《中國青年報》)

某網紅主播在直播間賣燕窩的行為備受爭議。事件初期,其團隊振振有詞宣稱自家產品質量有保證,任何對該產品的詆毀言論均系謠言,而後由於大眾試驗論證和媒體輿論壓力,其團隊不得不公開道歉,作出相關賠償,但仍然一口咬定是品牌方產品的問題,與主播無關。有打假人士稱,這是對公眾的再次欺騙。

該團隊直播「售假」行為,不僅是對道德倫理的違背,更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而他們卻仍然狡辯成僅僅是代為銷售,不滿意可退貨,如此「天真」的行徑,讓人不禁對其職業素養和專業性產生疑問。然而這僅是網絡直播亂象中的冰山一角,在媒體觸及不到的地方,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自媒體行業風生水起,人們紛紛通過自媒體了解世界,分享生活,網絡直播帶貨也應運而生,其初衷是使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滿足購買慾望。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常有主播為多賣一單貨而把「賣場」變「秀場」,譁眾取寵,以誇張的表演吸引眼球,達到售賣的目的;更有甚者將商品價格惡意標高,再以「打折、血漏」的形式促銷,實則高價出售給消費者。而產品售出後產生的一系列質量問題,卻無人理睬。由於是網上支付,出現問題僅僅通過在線客服進行受理,消費者常常投訴無門,維權無力。網絡帶貨亂象叢生,直播環境亟須淨化。

要加大直播間商品質量的監管力度。網絡直播賣場與實體商店賣場不同,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很難找到商家進行現場理賠,那麼就更需要國家及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加大對直播間銷售商品質量的監管力度,設立網絡直播專管小組,對直播產品進行質量抽查,在售貨前期「把好關」,做好產品源頭的質量保障。

要加大對網絡直播產品質量造假的打擊力度。自媒體平臺應當做好統籌管理,加大對造假行為的懲罰力度,對不合格商家進行嚴厲處罰,直播網紅承擔連帶責任。在平臺內公示責令整改,嚴重者予以封號處理。對於受到投訴的問題產品,平臺應設立專項人員介入參與調查解決,在售貨中期「控好度」。

要強化網絡直播消費的維權意識。消費者自身應深化維權意識,擦亮眼睛理性消費,不能盲目跟風購買產品,發現違規直播及時舉報。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堅定維權信念,積極尋求幫助,必要時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在售貨後期「維好權」。

網絡直播帶貨環境雖有待淨化,但也不能「一刀切」。在網絡直播間也不乏有正能量的主播,如在疫情期間,實體店鋪經濟遭受嚴重打擊,各類商家紛紛轉戰網際網路,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無接觸式銷售,打開了受疫情束縛的消費市場,挽救了一批批瀕臨倒閉的企業;在脫貧攻堅期間,貧困鄉村農產品由於銷路有限而導致「供不知何求」,各地扶貧幹部紛紛化身「帶貨主播」,將本地的特色產品在網絡直播間展示給全國人民,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媒體打通了貧困人民的「致富路」,使消費扶貧上升了新高度。這樣正能量、有作為主播的帶貨方式,是值得提倡和發揚的。

打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直播間,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用得順心,買得安心。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支持平臺運營者或者商家在帶貨平臺添加產品到商品池,如果商家要開啟直播進行帶貨時,去商品池中找到需要帶貨的產品連結,輕鬆實現用戶邊看直播邊購物的體驗。5. 分銷系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支持人人分銷功能,可以增強商品曝光率,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推廣,助力平臺和商品的推廣,提高商品轉化率。
  • 直播帶貨概述
    直播帶貨,是去年我們MCN機構不得做的業務。公會旗下少數主播從2019年年中,開始陸續轉型賣貨,而我從2016年,就非常看好直播行業未來擁抱商業化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近1年來,雖然主要業務還在泛娛樂直播,但是對於帶貨意願強烈的主播,我們也給予重點的關注和扶持。
  • 直播帶貨就是打價格戰?談談直播帶貨的主要特徵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好像很火,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特點可能只是東西賣的比較便宜,或者主要就是打價格戰,但是直播帶貨雖然許多的東西可能賣得比較便宜,但是個人認為直播帶貨確實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銷售的方式。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4月20日晚上,曾經的演員李小璐,現在的網紅主播,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直播當晚引來了近1600W網友關注,榮登抖音熱度榜一。而帶貨數據更是讓人驚訝,當晚她們直播間的銷售額是四千七百多萬,最高同時93W網友在線圍觀,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抖音帶貨一姐也不過分。現在的直播帶貨市場這麼好麼?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2019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338 億元。有機構預測, 2020 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 9000 億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直播正處於風口,但是「天」卻不是人人都能觸及的。隨著直播帶貨不斷成熟,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我決定做電商直播了。」短短9個字成為羅永浩昨日個人微信號推文的標題。從手機到電子菸,追著風口的羅永浩這次入局,再次證明了直播電商如今的火熱程度。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新媒體部 新聞周報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風口」,而直播帶貨儼然是當下的那陣風。從5分鐘賣出15000支口紅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到直播賣火箭第一人的薇婭,再到退出手機行業轉戰抖音直播帶貨的錘子科技CEO羅永浩,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直播帶貨的風口浪尖。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我偶然劃到了李誕直播帶貨,他真的靈魂都在搞笑,好像不是在直播,是在做節目,真的快要無腦下單了。」有網友激動分享觀看李誕直播的感受。邊講段子邊賣貨、在歡聲笑語中主動剁手,「誕式直播間」結合脫口秀的形式打造了有別於傳統的內容消費場景,模糊了綜藝和直播的界限,與羅永浩帶貨異曲同工,為「脫口秀演員直播帶貨」提供了一個榜樣示範。
  • 官員直播帶貨熱能延續多久?
    為幫助村民和企業儘快走出困境,全國多地官員開展直播帶貨活動。 近日,陝西省城固縣開展「縣長直播帶貨」活動,並要求幫扶幹部每人最低消費50元,引發關注。針對此事,城固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回應,相關文件中的這一要求是錯誤的。南都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在復工復產背景下,官員直播帶貨的頻度和廣度較之前有大幅提高。
  • 「直播帶貨」「秒殺」用英語怎麼說?
    在直播經濟主宰的今天,「直播一哥」李佳琦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奇蹟,而「直播女王」薇婭竟然在直播間裡賣起了火箭。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直播帶貨」「秒殺」如何用英語表達嗎?首先,「直播帶貨」這個詞是近幾年興起的,意思是在直播間裡開直播賣東西。「直播」是live,帶貨說直白點就是「賣東西」,正式說法就是「貿易」。所以帶貨可以說是commerce,那麼連起來,「直播帶貨」也就是live commerce。
  • 15個「反直覺」問題,揭秘直播帶貨的真相
    從名人明星、頭部大咖、甚至店員導購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湧入直播間帶貨,但帶貨好的或者對品牌有價值的有以下幾類:1)專家類,跟著他買絕對沒錯,偏導購性質2)有強勢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價格非常有優勢3)特別好的選品能力,新奇特的產品符合短視頻年輕用戶需求及衝動消費場景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明星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有的明星帶貨創造了銷量奇蹟,有的卻頻頻翻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展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文丨鉛筆道記者 希言3000拿貨,3萬賣出,有網紅直播賣假貨年入千萬;直播間售賣的「超低價奢侈品」,是進價15元的假貨。近日南京警方端掉一個直播帶貨造假團隊,假冒某國際潮牌服飾,現場警方查獲30萬件假貨,成本20元的套頭衫售價500元,成本50多元的衛衣賣800元。
  • 淨化直播帶貨環境(消費萬花筒)
    主播代言、優惠促銷、限時「秒殺」……目前,各類直播帶貨激起人們消費熱情,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網絡直播銷售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分析,歸納出虛假宣傳、退換貨難、誘導交易等七大類問題,建議相關部門不斷淨化直播帶貨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一個重要的節點是,羅永浩於3月26日發布了最新的微博和抖音視頻,正式宣布抖音成為其獨家直播帶貨平臺,同時預告將在4月1日晚8點開啟首場直播。隨後其直播帶貨首秀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一時間,明星、企業家、線下店鋪、KOL,甚至縣長紛紛效仿下場帶貨,直播帶貨迎來高光時刻。
  • 為什麼你的直播帶貨賠錢了 | 李檬相對論
    一邊是主播頻發戰報、品牌方狂秀戰績,另一邊是直播帶貨造假、刷量、欺詐新聞不斷,從年初持續到年尾,也讓越來越多的商家陷入不安。特別是在雙11之後,這種兩面性愈發凸顯,這可愁壞了眾多老闆們,直播帶貨難道最後只是帶了個寂寞?主播們也不講武德了?最後,有朋友實在忍不住了,就跑來問我,「李檬,都說你們是紅人新經濟第一股,那你告訴我,直播帶貨到底有沒有用?」
  • 從下一個風口到口碑雪崩,直播帶貨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但要找能夠被討論一整年的熱點話題,必須有直播帶貨的姓名。01驚豔的開始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所構築的渠道、成本、技術等優勢的積累,以及年初疫情的影響導致線下消費萎縮等原因。直播帶貨在今年上半年可謂風光無限。素人、明星、企業家、官員相繼出現在直播間,一時間,直播帶貨成為了下一個風口。直播帶貨在上半年到底有多麼火熱?
  • 直播帶貨刷量售假被中消協點名 這風口還能吹多久
    這其中,「直播帶貨」扮演了重要角色。星圖數據資料顯示,僅預售期間,全網直播帶貨銷售額就達到243億元,佔全網銷售額的12%。  不過,喧囂過後,直播帶貨近日卻接連被曝出刷量、售假、售後服務差等問題,一些直播網紅還因此被中消協點名批評。直播帶貨到底是應運而生,還是資金助推?是消費噱頭,還是有價值的消費場景? 行業問題頻出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原因?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董明珠在快手直播間,3小時創下3.3億元的銷售成績。快手直播帶貨一哥辛巴(辛有志)回歸後,5個小時帶貨10億元。「快手一姐」小伊伊與寺庫的專場直播,官方發布的最終戰報顯示,該場直播的成交總額為1.05億元。羅永浩在抖音上直播首秀,帶貨1.1億元。  「現在一場直播沒有幾個億都不好意思發戰報寫新聞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