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一個風口到口碑雪崩,直播帶貨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2021-01-0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知頓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科技和資訊加速的時代。熱搜、緋聞等等以周甚至是天為周期的熱點幾乎佔滿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

不過,總有一些能夠引發人們深度討論的話題會持續更長的熱度,比如四川理塘那位令人驚鴻的俊美少年,或者是太平洋對岸那兩位古稀老人為了一份工作而爭得你死我活。

但要找能夠被討論一整年的熱點話題,必須有直播帶貨的姓名。

01

驚豔的開始

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所構築的渠道、成本、技術等優勢的積累,以及年初疫情的影響導致線下消費萎縮等原因。直播帶貨在今年上半年可謂風光無限。素人、明星、企業家、官員相繼出現在直播間,一時間,直播帶貨成為了下一個風口。

直播帶貨在上半年到底有多麼火熱?撥開令人眼花繚亂的平臺補貼、明星扎堆入駐與大額成交戰報,或許一組數據可以非常直觀的進行詮釋,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上半年直播帶貨人才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直播帶貨」業態主要崗位的人才需求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3.6倍,湧入行業的求職者規模也達到去年同期的2.4倍,「618」期間,帶貨主播和直播運營兩大崗位的需求量高達去年同期的11.6倍。

02

虛浮的野蠻生長

據天眼查日前發布的《2020電商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截止10月份,我國今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超過2.8萬家,為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的5倍。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業進入賽道,最直接的原因是直播帶貨所促成的天文數字成交額在網際網路上的瘋狂傳播。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消費者對主播的認可、直播流程運營得當、以及商家為了提升銷量或者清庫存,在直播間以極大的優惠力度進行促銷等因素合力的結果。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如今頻頻被吐槽的直播帶貨翻車,可不是最近才有的,甚至可能比各位看官想像的更早。去年十月,就有商家支付知名主持人巨額坑位費直播帶貨,雖然觀看人數眾多,但成交量慘澹的新聞。到了今年,這種情況更是數不勝數。坑位費,這個電商圈的專業術語,在商家的極大落差感之下,只剩下了「坑」。

(明星翻車太多,找個特殊點的,財經作家吳曉波直播帶貨翻車,只賣出15罐奶粉)

那麼商家退而求其次,在直播帶貨中不求成交,只求曝光以達到廣告效應呢?看到這,【數據造假】微微一笑,說到:「終於輪到我了,直播帶貨三巨頭(淘寶、抖音、快手)從直播觀看次數、真人互動、在線人數、真實uv進店、寶貝點擊、點讚、成交量等等等等,只要有的我就能刷,要是刷的不像騙不了你,算我輸」。

憑藉著從PC電商誕生以來就出現的「深厚積澱」,數據造假也迅速在直播帶貨領域形成了完整的收割商家產業鏈,對此,淘寶對其平臺上售賣「刷單機器人」的商家進行過多輪打擊。字節跳動也在去年攔截黑產刷量註冊抖音帳號請求9199萬次,攔截黑產刷贊、刷粉類刷量請求5.51億次。快手官方最新發布的《快手對違規用戶及內容的處罰通報》顯示,快手官方11月封禁黑產帳號19476個。平臺對黑產的打擊不可謂不努力,效果嘛,還是「從業人士」最有資格回答:

知頓君認為直播帶貨成功的關鍵是,在主播擁有真實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自己的產品的特點製造與競品的差異化,讓這種差異化在直播中有所體現。但有的時候,在直播中體現的差異化卻脫離了商品本身,出現了以衝突、矛盾、甚至離婚出軌家暴為題材的「劇本式帶貨」,本應是在直播中體現商品與競品差異話,現在卻成了體現主播在劇本編寫和演技上與其他主播的差異化,雖然大量主播和商家的湧入確實導致直播內容和商品陷入同質化,但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實在是捨本逐末。

(快手對劇本式帶貨的打擊)

「直播」是手段,「帶貨」才是目的,目的達不到,手段越是光鮮亮麗,就越顯得虛浮。

03

燕窩門

上面講了老闆們被收割,那打工人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吃瓜呢了?

並不是,還有假貨在等著你。

2020年11月,有消費者質疑快手頂流直播辛巴的徒弟在直播間售賣的燕窩是糖水,11月9日,知名打假人王海介入,12月,廣州、廈門兩地市場監管部門亦對此事進行調查,同時據媒體報導,爆料辛巴團隊燕窩網友稱遭遇網暴。目前,廣州市場監管部門已將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對辛巴旗下和翊公司罰款90萬元,對銷售主體融昱公司罰款200萬元。快手也對辛巴的帳號進行了封禁60天的處理。

糖水燕窩事件引爆了對直播帶貨所出售商品打假的熱潮,隨後,老羅賣假羊毛衫、二驢因虛假宣傳叫王海爸爸等新聞相繼出現,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講,上面提到數據造假收割老闆的新聞雖然層出不窮,但是此類新聞只能戳中在人群中佔少數的企業主的痛點,而假貨的新聞,則是戳中了數量龐大的消費者的痛點,再加上老羅這個人、叫爸爸這種事都具備極高的話題度討論度,所以引起了巨大的輿論反響,直接造成了「假貨」與「直播」成為了強相關詞,進而使直播帶貨的口碑雪崩。

04

直播帶貨的未來

那麼直播帶貨要涼了麼?知頓君認為不必如此悲觀。

在今年六月知頓君發布的《直播帶貨的前世今生》一文中已經提到,企業切勿將直播帶貨當成能夠一步登天的雲梯,這樣反而更有可能一頭扎進韭菜地。而是應當將其作為品牌運營的常態化形式進行深耕。因為一切的成交,都是信任。雖然市場中的「劣幣」正用數據造假和假貨不斷消耗著商家和消費者的信任。但無法改變直播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生活場景,是一個很好的讓企業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方式,通過直播的互動性、即時性,讓消費者構建起對企業、對產品的信任,再通過這份信任來帶貨,才是直播帶貨在未來正確的打開方式。

同時,政府機構肯定不會對直播帶貨的亂象坐視不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規範行業亂象,將直播帶貨從野蠻生長引導向規範發展。

當然了,對商家來說,通過直播構建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若沒有構建品牌信任的耐心,只是試圖通過捷徑來獲得眼前浮華,也終會「得之易時失之易」。

相關焦點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直播帶貨從年初的爆發,到幾乎全網參與,再到泡沫湧現、問題頻出、飽受爭議,最後以辛巴停播、認罰90萬元作為重要節點告別了2020。站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長廊中,回看這一年直播電商所演奏的冰與火之歌,無疑將影響之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格局和脈絡。直播帶貨,未來將走向何方?野蠻瘋長這一年,視頻號也入局?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明星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有的明星帶貨創造了銷量奇蹟,有的卻頻頻翻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展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 2020年直播帶貨潮:品牌是否需要抓住主流直播風口
    疫情期間,國內出口企業受到威脅,紛紛轉變經營和銷售模式自救,去庫存,穩經濟已成為主流,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2021年最大的風口,30秒帶貨數百萬,一場直播帶貨過億的消息屢見不鮮。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的確帶來了天量的成交,直播帶貨的火爆甚至帶動了直播帶貨培訓課程的熱銷,據國內「直播帶貨」專業領域資深網紅提供商環亞兄弟總裁毛志明介紹說:「直播帶貨創造了商業的奇蹟,重構了商品交易模式,近一年內很可能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 劉興亮丨2017直播「已死」,2020帶貨「重生」
    、背景、性別和區域,這期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場景下被普及了直播,這已經成為一股席捲全民的新力量。因為直播沒有什麼技術壁壘,更多屬於一個變現工具,任何產品都能加入直播,所以淘寶、快手等擁有海量活躍用戶的平臺也開始發力直播,直播生態開始有了新的變化。
  • 直播帶貨風口降溫,聚划算卻玩得還挺high啊
    今年上半年,「直播帶貨」有多火,你只要看看多少人在帶貨就好了。 八姐甚至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但凡是個明星都在帶貨,感覺明星都不夠用了。 不過到了下半年,八姐的明顯感覺是,直播帶貨這波風口好像真的降溫了。
  • 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帶貨面前,還剛得起來嗎?
    當下直播風口,紅人明星紛紛奔向直播電商,開設個人直播間做主播帶貨,做主播憑人氣帶貨,不亦樂乎。但水土不服者有,得心應手者也有,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行業到底能不能帶來預期效果呢?誰都知道直播是個風口,誰都想往裡扎。各路明星也不例外,無論是實力派演員還是當紅主持人,都開始了直播帶貨之路。
  • 直播帶貨概述
    而且,從社交娛樂的IP屬性,轉化到帶貨屬性的IP,雖然比重新打造一個帶貨IP要簡單的多,但是,它也需要一定的IP運營技術含量和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2020年,直播帶貨一直處於這個轉化的空檔期。通過以上兩個步驟,就會逐漸打破當前這種壟斷局面,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越早進入越佔先機。第三、 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2019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338 億元。有機構預測, 2020 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 9000 億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直播正處於風口,但是「天」卻不是人人都能觸及的。隨著直播帶貨不斷成熟,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帶貨面前,絕大多數公司都在起跑線上,知道它,理解它,接受它,實踐它。它所涉及的環節遠不止100個。直播前需要考慮平臺選取、直播形式、主播風格、分傭方式、選品維度……直播時要增加直播間活躍度、粉絲粘性……直播後還要復盤+二次轉化……為此,鉛筆道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的100個建議,送給創業新起步的羅老師,也送給所有疫情下正堅持的創業者。
  • 鈦媒體專訪李小璐直播帶貨操盤手:我們再一次踩在了抖音風口
    4月21日0點30分,演員李小璐結束了在抖音的首場直播帶貨,據小葫蘆的帶貨紅人榜顯示,李小璐的直播銷售額在4734萬,是第二名290萬的近16倍,這在抖音已經是絕對的領先位置。在李小璐的直播間,還出現其抖音平臺運營的服務機構「印特瑪特」的logo,天眼查顯示,印特瑪特為願景娛樂與萬達傳媒的合資公司。
  • 直播帶貨「侵蝕」短視頻?有人開始懷念海草舞|觀潮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為線下產業、內容行業帶來了希望和轉型出口,越來越多的紅人和機構的商業化進程被推進,但當直播帶貨泛濫、變現成為核心驅動力,內容產業還會健康發展嗎?去年MCN都是以廣告模式為主,春節後廣告主在廣告方面的預算縮減,廣告主把大量的預算轉移到了以賣貨等效果為導向的方式。」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火星文化CEO李浩透露。短視頻行業,一個可見的趨勢是,從平臺到MCN到紅人都在追逐直播帶貨,不管是長期的還是試水體驗。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新媒體部 新聞周報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製造了一個又一個「風口」,而直播帶貨儼然是當下的那陣風。從5分鐘賣出15000支口紅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到直播賣火箭第一人的薇婭,再到退出手機行業轉戰抖音直播帶貨的錘子科技CEO羅永浩,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直播帶貨的風口浪尖。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高並發承載目前直播帶貨平臺已經有了很強大的受眾群體支撐,直播間同時湧入用戶的數量達到百萬級千萬級也已經不是稀罕的事,所以這就對直播平臺承載高並發有很大的挑戰和考驗,在開發時就要做好工作。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無疑,直播電商的強勢崛起,是最近一年國內消費市場的最大一隻黑天鵝。 此前的廣州地方政府出臺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近期的杭州餘杭發布的「直播電商12條」,都顯示地方政府在下大力氣發展本地的紅人經濟生態,尤其將優質的紅人主播視作這個商業創新的絕對C位,廣州決心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杭州餘杭甚至支持一流的直播電商人才可以按照最高B類人才享受相關政策。
  • 直播還是門好生意嗎:平臺大批關停,頭部主播卻一年帶貨千億
    直播電商迎來風口  「主播帶貨」成為變現渠道依靠粉絲打賞依然是老牌直播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而今年以來,直播+電商的模式則正式迎來風口,「主播帶貨」成為行業不可忽視的變現渠道。主播 一晗:人數特別多的時候,我們的運營都得上陣回答問題了。刷屏太快,會有一些客人的新消息,甚至在屏幕上都不展現出來。4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個特別不可思議的事情,我經手了一個80多萬的祖母綠裸石。沒想過從網上能賣這麼貴的東西,還是挺震驚的。 用直播展示產品似乎更容易獲得顧客的信任感。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據光大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規模預計為4400億。是不是現在只要有流量,就可以直播帶貨賺錢了啊。直播帶貨需要哪些條件呢,直播帶貨背後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啊,這種模式背後需要一個網紅+好的貨物+好的平臺。好的平臺先來說平臺吧,真正最早帶貨火爆的平臺是快手。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郭廣昌直播不帶貨背後,拼的是什麼?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走進薇婭直播間 直播不帶貨,拼什麼 早在4月1日,郭廣昌嘗試了一次微信端直播間線上直播帶貨,10分鐘內,化身「吃播」,全程互動不停,並打趣「疫情期間生意難做,只好老闆親自上場」。當場松鶴樓螃蜞餛飩秒賣出624隻(39盒),開啟他在直播間「帶貨生涯」的第一單。隨後還「帶貨」出了一隻價值28800的LANVIN女包。
  • 直播帶貨刷量售假被中消協點名 這風口還能吹多久
    對於直播帶貨的存在價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首先還是要肯定直播帶貨的正面價值。尤其是在疫情的時候,直播帶貨在帶動銷售方面還是有積極可取的價值,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疫情期線下銷售的不足。之所以會有刷量和各方面的問題,總體說是因為行業還沒有成熟起來,但不能因為問題而否定直播帶貨。」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從熱度上講,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的風口。但從商業價值角度,直播帶貨未來會成為新的商業業態嗎?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16、銀手鐲消費者在直播平臺買了2個銀手鐲,試戴了一下,手鐲瞬間全部崩裂,並且掉下黑色的沫沫,一看才是用黑色的什麼膠粘到一起的,一股刺鼻的味道,顏色是黑青不鏽鋼那種顏色,沒有開發票。17、文玩核桃消費者在快手直播間買了文玩核桃,拍的商品與發來的商品不一樣,根本就不是在直播間裡賣的貨,並且商家說7天無理由退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