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侵蝕」短視頻?有人開始懷念海草舞|觀潮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楊雪梅

疫情期間,全網粉絲過億的李子柒沒有下場直播帶貨,她的螺螄粉卻幾次賣到缺貨。

但並不是所有的短視頻內容生產者都能創造出這樣的效果,那些在頭部以下踟躕的短視頻紅人們,在廣告投放縮減、內容拍攝製作暫停、成本壓力等現實問題面前,紛紛選擇轉戰當下正火的直播帶貨。

疫情來襲,百業轉型,直播帶貨席捲全網,你喜歡的網紅、內容創作者,一個個都開始帶貨了。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為線下產業、內容行業帶來了希望和轉型出口,越來越多的紅人和機構的商業化進程被推進,但當直播帶貨泛濫、變現成為核心驅動力,內容產業還會健康發展嗎?

有人說,打開快、抖,滿屏都在帶貨,深耕內容的口號淡了,補貼、供應鏈成為關鍵詞;有人懷念海草舞、學貓叫等好內容頻出的時候;也有人感嘆喜歡的博主垂類種草內容在減少,直播預熱類內容增多……

2020年以來,直播短視頻內容產業也進入變現年,這是機會還是洗牌的開始?

7成MCN上半年不盈利

與線下不同,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流量大增。

根據Trustdata數據最近發布的5月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月活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後復工,長視頻平臺月活出現明顯下滑,短視頻平臺則保持增長態勢,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其中,抖音月活4.64億,環比增長0.63%;快手2.62億,環比增長1.12%。

上述數據中,並沒有明確區分有多少是直播貢獻的,有多少是短視頻貢獻的,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受風口帶動,直播帶來了大部分流量。

表面上,短視頻作為網生內容,在這場疫情中應該屬於收割者。但在直播帶貨浪潮中的短視頻生產者們,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苦。疫情確實帶來了流量,能享受到流量福利的卻只是少數,在特殊的大環境之下,大部分內容生產者看得到流量,不一定能摸到錢。甚至很多MCN機構開始裁員、業務調整、解散。

「7成MCN上半年都是不盈利的。因為環境變化,過去一年MCN數量增加了1萬多家,增長太快。去年MCN都是以廣告模式為主,春節後廣告主在廣告方面的預算縮減,廣告主把大量的預算轉移到了以賣貨等效果為導向的方式。」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火星文化CEO李浩透露。

短視頻行業,一個可見的趨勢是,從平臺到MCN到紅人都在追逐直播帶貨,不管是長期的還是試水體驗。

據卡思數據統計的抖音粉絲量最高的100位內容帳號中(不包括政務號、媒體號和明星),發現開過直播的佔比64%,其中有57.81%有直播帶貨的行為,周直播頻率在2.29次。這其中不乏深耕短視頻內容許久的創作大號,從泛娛樂到細分垂類,大家都開始嘗試在直播帶貨領域布局。

生活不易,多才多藝。這其中,有人順應趨勢、有人追逐風口,更有人是被迫轉型。

「從我們投資的企業來看,很多做IP、內容的企業必須要迅速轉型來適應新生態,很多企業原來在自己的平臺上做內容,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網頁端做。但是今年因為直播太火了,大家被迫轉型。」

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談到,轉型確實是趨勢。但轉型勢必會影響產品形態、日常經營生產方法,大家在內容方面的創作肯定是要下降的。

「從宏觀來看,直播正處在爆發性的風口,大家喜歡追逐風口,但是每一次風口來了之後,大家總是追求現象,而不是本質。」楊歌表示。

今年直播雖然很快爆發,但是預計熱度很快會下去,大家過度地解讀了這個風口的重要性,而內容行業還需客觀看待,最終要回歸內容本身。

楊歌認為,一般來看,轉型可屬於業務補充,幫助其主營業務多出一個營銷方式,要客觀理解轉型直播這件事。不轉不行,但也不能過度依賴。

內容產業被帶貨「侵蝕」?

「短視頻紅人並不是那麼容易轉型到直播紅人做直播,今年上半年對很多內容創業者來說,其實也是在很痛苦地轉型。」李浩告訴新浪科技。

從內容角度,雖然直播+短視頻已經成為內容新常態,但短視頻與直播之間,從內容到粉絲到變現,都存在較大的差異。

李浩提到,短視頻內容創作者轉型直播帶貨,還是存在很多挑戰。首先,短視頻紅人,更像是演員。只有5%左右的短視頻紅人適合做直播;其次,用短視頻內容積累起來的粉絲,未必是直播內容的粉絲,直播內容未必對粉絲具有吸引力;第三,短視頻紅人不一定具有帶貨屬性。

有一定內容基礎的短視頻紅人,要建立帶貨屬性,一方面需要在產品方面拿到低價,且有穩定的供應鏈,供應鏈要做出優勢,只靠粉絲體量並不夠,還要能沉澱下來做好直播帶貨產業鏈條;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很高的用戶信任度,才能引導粉絲轉化購買。

李浩建議,對創作者來說,還是應該做好各自擅長的事,並不一定非要轉型。短視頻的廣告盤暫時是放緩的,但是整個廣告盤的體量從中長線來看依然是上漲的,依然會有空間。

不過,沒有穩定的商業化模式,也無法供給內容生產。最微妙的是,如何平衡好內容與商業,如何在時代和風口的浪潮中抓住機會不被淘汰。

從平臺角度,始終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內容和商業的平衡。所有的平臺都需要考慮商業利益訴求。而另一方面,內容是一切商業變現的基礎。

據新浪科技觀察,國內MCN 機構主要以內容生產和運營為核心,涉及廣告、電商、版權等多種形式,分為短視頻內容生產型;直播電商型;社群/知識付費型;廣告營銷型等幾類。其中,直播電商類分為紅人電商和內容電商,其他類型更多以內容為核心。

李浩表示,抖音等平臺,會越來越依靠算法去平衡內容和商業。如果商業化的內容是用戶喜歡的也不會被排斥,內容和商業在找到更好的融合點。

直播帶貨不會是常態?

「直播帶貨肯定是直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在的狀態並不是以後的常態,其在當下的作用,被疫情的特殊性放大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直播、短視頻都會有商業邏輯的迭代,各平臺之間要靠向上拉升內容產品線,才能走出差異化的路線,等疫情穩定,生活恢復正常後,其內容會逐漸好轉。

他提到,不要過於誇大直播帶貨的作用,在其中是存在數據造假的。短視頻內容也要創新,得打破圈層,向不同圈層拓展。網生內容已經進入到了大階段性的頂部區間,在用戶增量上限已被圈定的情況下,就必須在存量市場中殘酷競爭,向不同圈層提供差異化內容。必須要精耕細作,這是被商業模式升級所倒逼出的一定要做出的求生式行業創新。

不過,直播帶貨的風口,也會影響短視頻領域的發展趨勢。

其一,MCN更傾向於培養更具有商業化空間,以及更加垂直領域的紅人或者帳號。

李浩就表示,今年在內容領域非常需要結構化的供給側改革,泛娛樂品類已經完全飽和了,但是在具有較強商業價值的垂類領域,紅人還是比較稀缺的,這在未來有很大空間。

其二,資本更傾向於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去看MCN或者整個內容行業。

楊歌告訴新浪科技,資本市場更多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去看直播短視頻內容領域的投資價值,如果你能通過營銷、流量、線上線下結合等模式把公司做大做強,做成長期變現的模式,也可以,內容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方法;如果把內容平臺化做好,也是商業變現的一種方式。

他同時表示,在階段區間,有一些投資人是想培養下一個李佳琦或者薇婭,這是一種風口型思路。「我們不會從這種風口型思路去思考,還是從模式出發去思考,看哪種模式長期穩定,並且整合做大,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並不是說再做一個李佳琦、薇婭出來,這都是有偶然性的,而且不可複製。」

其三,從平臺角度,對直播型的平臺來講,電商的發展肯定是一個競爭點,誰的帶貨能力強,誰的電商佔比相對較大,誰的經營能力穩定,肯定對其以後上市是有幫助的。

而對於內容驅動的平臺來講,追逐直播帶貨時,直播帶貨會在內容驅動的平臺中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沒有內容是肯定不會變成一個長期穩定的商業模式的,內容一定是必要條件。

最後,MCN的收入結構或許將發生調整。目前雖然短視頻內容的變現方式仍然以廣告營銷變現為主,但電商、直播的持續爆發,在各大MCN機構的收入結構中所佔比重將會逐漸提升。

相關焦點

  • 短視頻紅人轉戰直播帶貨,是變現升級?還是徒增消耗?
    但在人們將注意力都集中於明星帶貨的同時,殊不知,另有一群嗅覺明銳、網感卓絕、擁有極強粉絲號召力、有大量品牌合作經驗的帳號,同樣在直播帶貨領域快馬加鞭的前進中,他們就是短視頻內容創作紅人。這其中不乏深耕短視頻內容許久的創作大號,從泛娛樂到細分垂類,大家都開始嘗試在直播帶貨領域布局。直播帶貨為何這麼香從上面提到的數據來看,目前有超 6 成的超頭部紅人在抖音開啟了直播,其中又有近半數在試水直播帶貨或已經規律化開啟帶貨,這些在短視頻內容端已成氣候的超頭部大號為何對直播帶貨如此趨之若鶩呢?卡思數據分析有以下四點原因。
  • 藉助抖音短視頻洗腦般蔓延 《海草舞》為什麼那麼火?
    》MV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隨風飄搖;海草海草海草,浪花裡舞蹈……」今年過年後,一首《海草舞》開始洗腦般蔓延。《海草舞》是通過新興短視頻平臺「抖音」走紅的歌曲之一,此外還有《我們不一樣》《佛系少女》《123我愛你》……繼廣場舞之後,抖音成為新一代「神曲製造機」。藉助抖音這個平臺,《海草舞》一直火到臺灣、香港,臺灣媒體把這首節奏歡快的歌曲形容為「療愈系」。這批「新生代神曲」似乎正逐漸洗去「神曲」的「土味」標籤,變得更受年輕人歡迎。抖音如何造就這一批「新生代神曲」?
  • 快兒雜談|微信視頻號可以直播帶貨了
    在直播電商成為風口的今天,上線8個多月的視頻號幾乎完成了其他短視頻平臺幾年進展。2020直播帶貨元年,今年商業化腳步加快,動作頻發的流量巨頭微信終於放大招了,近日,微信向部分視頻號用戶推送了「視頻號直播帶貨」的內測資格。
  • 直播帶貨概述
    直播帶貨,是去年我們MCN機構不得做的業務。公會旗下少數主播從2019年年中,開始陸續轉型賣貨,而我從2016年,就非常看好直播行業未來擁抱商業化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近1年來,雖然主要業務還在泛娛樂直播,但是對於帶貨意願強烈的主播,我們也給予重點的關注和扶持。
  • 短視頻平臺源碼:「短視頻+商城」帶貨成為新趨勢
    短視頻進行電商營銷,可以將短視頻發到各大直播平臺,增加曝光度,隨著點讚轉發的增多,會增加傳播度,同時短視頻更具有視覺衝擊性,能夠吸引用戶注意,以提高商品轉化率,同時宣傳效果會更好。短視頻通過幾秒到幾十秒的視頻展示,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對應的商品連結會顯示在短視頻下方,粉絲可以點擊了解商品信息並支付購買,滿足用戶邊看邊買的需求。
  • 0粉帶貨608萬,私域才是視頻號直播帶貨的財富密碼?
    視頻號直播帶貨又破新紀錄了!據禾葡蘭官方戰報,昨天(12月2日),在經過8小時的不間斷直播後,銷售額突破608萬。更關鍵的是,用於這場直播的視頻號「禾葡蘭美膚專家團」還是一個零粉帳號,從準備到開播也只用了2個星期。
  • 視頻號流星雨直播,抖音號村上隆帶貨,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出現新生態?
    但與流星雨直播不同的是,他的話題中除了「陽春白雪」還有直播帶貨,當天他銷售自己的三本套裝書和藝術品周邊,這天的直播帶貨超過77萬元。這場村上隆的國內獨家首播,有近80萬人次觀看。為了給觀眾更即時的體驗,抖音還用上了同聲傳譯「黑科技」,藉助AI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技術,實時將日語語音轉化為「中文+日語」雙語字幕。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而資本對這個領域仍在不斷加碼,這時,新入局者視頻號也來了。接近年底時,微信視頻號也做了一系列的更新。一方面,微信在最新版本中,圍繞著視頻號更新了8大功能,其中5大功能都與直播業務息息相關,包括直播間支持用戶給主播打賞、發現頁「附近的直播和人」等;另一方面,視頻號與小程序打通,視頻號的帶貨場景越來越完善。同時,還有消息稱視頻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在目前的平臺中,淘寶、快手更具有帶貨性質,如果與合適的主播合作,可以快速進行帶貨轉化;而京東和拼多多也開始發力直播業務,尤其是2019年底開始發力的拼多多,對於下沉市場村播和農產特產品類,更加匹配。8.
  • 15個「反直覺」問題,揭秘直播帶貨的真相
    但仍然需要這麼長時間,可見企業對短視頻和直播的理解並沒有到位,換個角度看,今天大家想跑步進入直播賣貨仍然有無數功課要補。六、有人說,現在的直播是「病態」的,那健康發展的直播是什麼樣子?什麼樣的投放策略才合適?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節目中,羅永浩數度表達了希望拉楊笠等演員「入夥」電商帶貨的意向。有網友調侃,他去節目不像是去做點評嘉賓,更像是去挑選「賣貨員」。一來二去,羅永浩和李誕在脫口秀和短視頻兩界都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為兩人後續的深度合作建立基礎。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事件二:2020年1月20日,拼多多的多多直播上線 不過在2019年,拼多多就已經開始試水直播帶貨,2020年正式開展而已。 事件三:2020年1月31日,薇婭開始復播;2月5日,李佳琦也在淘寶直播宣布復播 由於疫情的爆發,大家被困在家中,無所事事,對於直播帶貨這一新型的購物形式,大家開始嘗試給予信任,薇婭和李佳琦再次爆火。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優質的直播sdk還可以實現高清的直播畫質、延遲低且穩定的直播間、可以實現碼率自適應。2. 開通支付渠道直播帶貨系統的優勢就是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直播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購物界面,也可以對主播進行打賞,所以,對於直播商城平臺或者視頻直播,都是需要完善的支付系統做支持的。3.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2019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338 億元。有機構預測, 2020 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 9000 億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直播正處於風口,但是「天」卻不是人人都能觸及的。隨著直播帶貨不斷成熟,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谷歌內部創業項目ShopLoop:瞄準短視頻帶貨,與Youtube協同
    ShopLoop的短視頻與TikTok和Instagram平臺的短視頻較為相似,消費者可以將視頻收藏,也可以直接通過所附連結直接購買同款商品,還可以對博主進行關注、分享等操作。 相比國內,海外巨頭的短視頻帶貨最近才開始有持續的動作。 Amazon推出了Amazon Live,Facebook和Ins推出了Shop模式來開啟平臺新業務,YouTube也在今年上線了視頻帶貨模式,讓消費者可以通過視頻下方的購買連結進行同款購買。這背後有疫情影響的原因,更多的是巨頭之間在商業化上的競爭。
  • 直播帶貨就是打價格戰?談談直播帶貨的主要特徵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好像很火,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特點可能只是東西賣的比較便宜,或者主要就是打價格戰,但是直播帶貨雖然許多的東西可能賣得比較便宜,但是個人認為直播帶貨確實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銷售的方式。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你還沉浸在李佳琦浮誇帶感的直播風格裡,有人已經在朱廣權的朗誦式直播裡敲下了無數個「哈哈哈哈」——全民直播時代似乎就要到來。除了主播,誰也來帶貨?A.主播×明星隨著直播帶貨的模式越來越火爆,簡單的主播一人介紹和推薦產品的形式漸漸不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而與此同時,一種主播+明星合作的嶄新方式開始興起,眾多明星紛紛走進直播間,與主播互動,參與直播帶貨。其中既包括朱一龍、周震南、王源等流量眾多的當紅明星,也有胡歌、高曉松、劉嘉玲等資歷深厚的老牌明星。
  • 飛瓜數據上線抖音直播數據!快速發現強帶貨力直播播主?
    飛瓜數據上線抖音直播數據!快速發現強帶貨力直播播主? 從淘寶直播雙 11 單日交易額近 200 億,到拼多多、小紅書開啟直播功能,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各大平臺電商帶貨的新趨勢。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明星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有的明星帶貨創造了銷量奇蹟,有的卻頻頻翻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展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