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2021-01-11 i黑馬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2021-01-05 13:16 直播帶貨 視頻電商

作者|楊雪梅   來源|新浪科技(ID:techsina)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

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在線消費新熱點不斷湧現,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這得益於疫情的倒逼,也得益於網絡、視頻、行動裝置等基礎設置的完善。直播帶貨從年初的爆發,到幾乎全網參與,再到泡沫湧現、問題頻出、飽受爭議,最後以辛巴停播、認罰90萬元作為重要節點告別了2020。

站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長廊中,回看這一年直播電商所演奏的冰與火之歌,無疑將影響之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格局和脈絡。直播帶貨,未來將走向何方?

野蠻瘋長這一年,視頻號也入局?

今年的元旦夜,小米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雷軍以直播帶貨方式,賣出了小米在2021年的首個1.88億元,當晚整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3849萬。

同樣是在跨年的節點,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財經作家吳曉波、明星、主播、縣長鄉長紛紛現身直播賣貨,甚至在各種綜藝晚會現場,直播帶貨也依然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不同於去年的「風口」論,如今直播帶貨的形式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往年大家都是看晚年跨年,今年,一部分人是邊看節目邊下單跨年,而這種態勢,似乎要延續到往後的每一個重要節日。

這是直播帶貨經過一年野蠻瘋長後留下的痕跡。

實際上,直播電商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就火爆一時,李佳琦、薇婭也早已打下一方天地。報告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約超3000億,未來有望達到萬億體量。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受阻,不是新事物的直播帶貨成了「解藥」,越來越多的平臺和名人湧入進來。

一個重要的節點是,羅永浩於3月26日發布了最新的微博和抖音視頻,正式宣布抖音成為其獨家直播帶貨平臺,同時預告將在4月1日晚8點開啟首場直播。隨後其直播帶貨首秀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

一時間,明星、企業家、線下店鋪、KOL,甚至縣長紛紛效仿下場帶貨,直播帶貨迎來高光時刻。據新浪科技統計,在CEO扎堆直播的一季度,親自出鏡直播帶貨的企業家就超過40位,領域涵蓋旅遊、家電、餐飲、美妝個護、體育、服飾、數碼產品等多個行業,甚至還包括了重型卡車。

隨後疫情逐漸平穩,企業家、明星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軌跡,但是直播帶貨的模式卻一直延續了下來。據《2020電商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截止10月份,我國今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超過2.8萬家,為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的5倍。

而資本對這個領域仍在不斷加碼,這時,新入局者視頻號也來了。

接近年底時,微信視頻號也做了一系列的更新。一方面,微信在最新版本中,圍繞著視頻號更新了8大功能,其中5大功能都與直播業務息息相關,包括直播間支持用戶給主播打賞、發現頁「附近的直播和人」等;另一方面,視頻號與小程序打通,視頻號的帶貨場景越來越完善。同時,還有消息稱視頻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

視頻號基於微信的大流量池和背後的社交裂變,在直播帶貨方面的想像力不可小覷。

前愛奇藝副總裁李文就曾表示,視頻號走向直播帶貨的方向幾乎是一定的。目前視頻號還是在培養用戶習慣和粘性方面,長期看,視頻號直播帶貨必然是一個變現的可選項,也符合微信生態圈的進化思路;而且也是部分微商轉型短視頻,流媒體帶貨的更便捷手段。

「視頻號和朋友圈生態進一步打通,功能增加也都在測試和準備上線的過程中,微信自帶支付和分期業務,也已經在金融屬性上補足,用戶購物體驗某種程度上會更為流暢,不習慣豎屏內容的用戶可以在橫屏體驗下完成購物過程,也滿足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他認為。

王海炸開假貨冰山一角,泡沫開始破裂

走過了爆發期,直播帶貨已然成為電商、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基本配置。從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等電商平臺,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到鬥魚、虎牙等垂直直播平臺,甚至百度、搜狐等內容資訊平臺,無一不將直播帶貨作為布局賽道。

但同時,進入下半年,直播帶貨的翻車頻率也在逐步上升,泡沫開始被消費者戳破。

辛巴假燕窩事件,是投向直播帶貨場中的一枚重磅「炸彈」,炸出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實際上,在此之前直播帶貨就小問題不斷,不少聲音也提醒過謹防直播帶貨騙局、假象。首先是主播銷量下跌嚴重,吳曉波直播一款奶粉僅賣出15罐,頭部主播銷售額相比首場跌了80%多;明星直播帶貨下單20多單、退貨高達16單……其次是刷單、數據造假問題,中消協就在《「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直接點名了汪涵、李佳琦和李雪琴,其中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

進入11月,有消費者質疑辛巴團隊所售燕窩「是糖水而非燕窩」,職業打假人王海現身打假,直接引爆了直播帶貨打假熱潮。隨後,老羅賣假羊毛衫等新聞相繼爆出。

最終,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事件,以市場監管部門對辛巴方罰款90萬元,對燕窩銷售方融昱公司罰款200萬元,快手封停了辛巴個人帳號60天、對涉事主播「時大漂亮」在內的辛巴系主播不同程度的封停處罰而完結。

但直播帶貨的假貨問題卻遠遠沒有完結。

低價、補貼模式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一直都是流量、獲客利器。直播帶貨也是。用戶看頭部主播或名人直播,要麼衝著主播IP,要麼衝著低價。

從人的角度看,主播在其中擔任了好物推薦官的角色,對於消費者來說是能卸下心理防備,才會去繼續了解和購買產品的。但是如今假貨頻現、主播人設倒塌,主播IP的價值還需要重估。

從低價的角度看,價格競爭日漸激烈,各種促銷節不斷,低價的誘惑力早已不如往昔。

顯然,高昂的坑位費+低價模式已經無法長久,隨著消費者直播消費疲軟、產品質量嚴重,銷售方也很難拿到可觀的利潤。

被風口堆積起來的泡沫,如今正在一點點破裂。

2021年將會是視頻電商布局的最後一年

進入2021年,圍繞直播帶貨的競爭格局將如何變化?

星涵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認為,網際網路的第一代流量是以圖文為背景的流量;第二代流量是以視頻為基礎的流量。

第二代流量很快佔領了市場,但是從2020年7月份開始,第二代流量開始掉頭,成本開始變高。很明顯,幾大公司「打鬥」得非常嚴重,包括淘寶電商、抖音和快手。

現在,第二代流量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而且ROI開始下降。楊歌表示,從投資人的角度看,第二代流量的投資效益是1:100,就是投入100塊錢,可以收入10000塊錢,而這種產出速度在迅速下降。隨著ROI迅速下降,預計在後年,這個數據會下降到和第一代流量一樣。

「也就是說,在快手和頭條上市之後,整個流量市場將會退去,泡沫會被擠出來,所有的浪潮都將過去,網際網路宣告告一段落。我們對於整個第二代流量是看好,作為這兩年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視頻電商非常好,但是它的時間周期很短,2021年將會是視頻電商做布局的最後一年,後年視頻電商就會逐步成為MCN的一個工具。」楊歌表示。

視頻電商流量走完第一代圖文流量的老路後,既以最開始的流量競爭轉型為直播電商開始大量變現。

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張正認為,直播和帶貨這兩個事物,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是技術的發展,使得直播和帶貨越來越便捷;二是直播帶貨符合人性的底層需求,相對於文字圖片,消費者更喜歡活的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三是新冠疫情,加速了直播模式的形成。

他同時提醒行業內外,直播帶貨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新,是人人都可以來快速掌握的推銷手段。就像在大街上擺攤,一開始大家都不會吆喝,後來都學會了叫賣一樣,有人還連唱帶跳地吆喝加入了花樣。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於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規範行業亂象,將直播帶貨從野蠻生長引導向規範發展。

因此,當直播帶貨走過了流量階段後,最終還是會回歸商業本質。正如張正所言,「當大家都學會了直播帶貨,競爭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上。那麼競爭是在競爭什麼呢?還是質量、品牌、信譽等等吃功夫有門檻的要素。」

[本文作者新浪科技,i黑馬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techsin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
    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題:「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作者 王堅近來廣受關注的「辛巴帶貨燕窩」於23日一錘定音,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該事件的處理結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
  • 從下一個風口到口碑雪崩,直播帶貨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但要找能夠被討論一整年的熱點話題,必須有直播帶貨的姓名。01驚豔的開始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所構築的渠道、成本、技術等優勢的積累,以及年初疫情的影響導致線下消費萎縮等原因。直播帶貨在今年上半年可謂風光無限。素人、明星、企業家、官員相繼出現在直播間,一時間,直播帶貨成為了下一個風口。直播帶貨在上半年到底有多麼火熱?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支持平臺運營者或者商家在帶貨平臺添加產品到商品池,如果商家要開啟直播進行帶貨時,去商品池中找到需要帶貨的產品連結,輕鬆實現用戶邊看直播邊購物的體驗。5. 分銷系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支持人人分銷功能,可以增強商品曝光率,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推廣,助力平臺和商品的推廣,提高商品轉化率。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4月20日晚上,曾經的演員李小璐,現在的網紅主播,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直播當晚引來了近1600W網友關注,榮登抖音熱度榜一。而帶貨數據更是讓人驚訝,當晚她們直播間的銷售額是四千七百多萬,最高同時93W網友在線圍觀,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抖音帶貨一姐也不過分。現在的直播帶貨市場這麼好麼?
  • 直播帶貨概述
    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沉澱自己的直播帶貨的經驗和技能,形成可以複製的知識體系。在全國,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有龐大的公會聯盟圈子,大家都在各自的基礎和資源上,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一些有實力的公會,甚至徹底轉型直播電商,建立直播電商基地。也有不少公會兼做帶貨培訓。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帶貨面前,絕大多數公司都在起跑線上,知道它,理解它,接受它,實踐它。它所涉及的環節遠不止100個。直播前需要考慮平臺選取、直播形式、主播風格、分傭方式、選品維度……直播時要增加直播間活躍度、粉絲粘性……直播後還要復盤+二次轉化……為此,鉛筆道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的100個建議,送給創業新起步的羅老師,也送給所有疫情下正堅持的創業者。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通過合作直播過程中的種種互動,明星和主播頻頻登上熱搜,話題不斷。前有2G少年周震南不知包郵為何物,後有「人間喇叭」宋茜道別後又無限返場,並順走李佳琦的零食,還有「口播達人」賴冠霖搶盡風頭,讓李佳琦「主播事業出現危機」,如此諸多的話題在為觀眾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為明星和主播賺足了流量和熱度。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風頭正盛的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假貨的幫兇,「所看未必是所得」,直播間看到的品牌正品到手卻可能是山寨貨。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關於直播售假的投訴高達20多萬起。從熱度上講,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的風口。但從商業價值角度,直播帶貨未來會成為新的商業業態嗎?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 官員直播帶貨熱能延續多久?
    為幫助村民和企業儘快走出困境,全國多地官員開展直播帶貨活動。 近日,陝西省城固縣開展「縣長直播帶貨」活動,並要求幫扶幹部每人最低消費50元,引發關注。針對此事,城固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回應,相關文件中的這一要求是錯誤的。南都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在復工復產背景下,官員直播帶貨的頻度和廣度較之前有大幅提高。
  • 直播帶貨就是打價格戰?談談直播帶貨的主要特徵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好像很火,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特點可能只是東西賣的比較便宜,或者主要就是打價格戰,但是直播帶貨雖然許多的東西可能賣得比較便宜,但是個人認為直播帶貨確實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銷售的方式。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2019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338 億元。有機構預測, 2020 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 9000 億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直播正處於風口,但是「天」卻不是人人都能觸及的。隨著直播帶貨不斷成熟,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電商直播邊界在哪?
    今年8月20日,當辛有志在鳥巢體育館舉辦那場有42位明星參加的婚禮時,他也許不會想到這場盛宴短短幾個月後就已然結束。12月23日,廣州市監局公布「辛巴帶貨燕窩」處理結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90萬元。
  • 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直播帶貨競爭格局加速演變
    其中,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劉志華、研究員陳麗撰寫的《直播帶貨:2019移動電商新風向》一文認為,2019年,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在平臺競爭、主播成長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呈現出諸多重要特徵,同時也暴露出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問題。
  • 郭廣昌直播不帶貨背後,拼的是什麼?
    在這場長達3個多小時的直播中,郭廣昌僅出現15分鐘,而在實景直播和一大波好禮衝擊下,累計觀看人次超1900萬,點讚超1200萬。 郭廣昌語速緩慢,誠意十足,「我今天來不賣貨,只送禮。」 事實上,這場直播是「515復星家庭日」系列活動中的一場。而通過直播,不難看出郭廣昌背後的復星集團應對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需求,正在積極尋求改變。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10月14日晚,李誕在抖音開啟他的第二次帶貨直播,這是繼9月24日直播首秀後他的「二度出山」。據壁虎看看數據顯示,本次直播GMV達到2308.09萬,累計上架商品53件,銷量7.15萬,基本延續了他首秀直播的上佳表現。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但親自下場後,吳曉波才知道直播帶貨的水有多深,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創造出薇婭、李佳琦的帶貨神話。「因為它處於野蠻生長期,600%的複合增長,亂象叢生。」吳曉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局剛剛起來,呈爆炸式增長,肯定會沉渣泛起,許多模式有待驗證,也有許多沒有想明白就入場的人,「電商直播,是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直播還是門好生意嗎:平臺大批關停,頭部主播卻一年帶貨千億
    去年底,擁有6000萬用戶的網易薄荷直播宣布關停。今年3月底,熊貓直播正式宣布解散。不僅如此,因為經營業績不佳,資本難以為繼,大批中小直播平臺正在逐步退出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在結束了前兩年的爆發期後,直播行業的發展已逐步進入平穩期。
  • 0粉帶貨608萬,私域才是視頻號直播帶貨的財富密碼?
    視頻號直播帶貨又破新紀錄了!據禾葡蘭官方戰報,昨天(12月2日),在經過8小時的不間斷直播後,銷售額突破608萬。更關鍵的是,用於這場直播的視頻號「禾葡蘭美膚專家團」還是一個零粉帳號,從準備到開播也只用了2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