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聚焦燕園,新聞匯總,資訊盡數瞭然。
「
11月18日,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了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李豔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魯安懷/李豔課題組在我國雲南騰衝陸地熱泉中採集自然硫礦物,模擬地球早期陸地熱泉的介質條件,實驗研究發現自然硫礦物受到波長小於280nm的紫外光激發時,在從酸性至鹼性的寬鬆介質條件下,均可持續還原大氣二氧化碳形成典型有機小分子物質之一的甲酸。
」
「
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劉雄軍教授課題組和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尤建功教授及周麒教授等合作,提出一類基本的精確可解準周期模型,並提出可以基於拉曼光晶格實現。這類模型出現數目可控的偶數條遷移率邊,其基本特性超越過去已知的具有精確遷移率邊的其它模型。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
「
11月7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孫育傑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程課題組合作在Protein & Cell雜誌上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作者結合三維基因組組學技術和多種細胞核內標記成像技術,特別是對活細胞單染色質位點的標記追蹤,揭示了在人源細胞中核纖層蛋白laminB1對染色質高級結構及運動狀態的調控機制。
」
「
2005年10月,由財政部、教育部和北京大學共同設立的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為檢視過去15年間在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和尚存在的問題,為我國教育財政政策的完善和教育財政學術水平的提升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北大財政所自2020年10月起組織了成立15周年慶典活動暨第六屆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和2020年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財政專業委員會年會。
」
「
11月6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商學院、日本一橋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戰略研究院建立的「BEST商學院聯盟」第九屆聯合研討會落下帷幕。此次研討會首次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來自中日韓三國的學者就相關學術主題闡述觀點,並分享前沿管理課題的研究成果。
」
「
北京市第十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在朝陽區規劃藝術館舉辦,活動現場對第十一批「首都市民學習之星」進行了表彰,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傅增有教授獲此殊榮。
」
「
11月11日至15日,由中國僑聯主辦,北京大學、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中國僑商聯合會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僑聯新僑雙創研修班」在北京大學舉行。
」
「
11月13日上午,聯合國糧農組織前副總幹事、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特聘教授、數字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城市與環境學院1994屆博士校友何昌垂先生受邀在「大國青年」北京大學國際組織主題月高端講壇發表主題演講。
」
「
11月14日,「記憶、傳承和發展:慶祝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暨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召開。
」
「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
」
「
11月14日,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組織舉辦了「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發展與體制內外合作」專題研討會。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的會議模式。
」
「
「燕園遊韻」北京大學2020年戲曲晚會於11月15日晚舉辦。當晚的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眾多曲藝名家、青年學生粉墨登場,千餘名師生、校友代表濟濟一堂,共同享受一場傳統曲藝的饕餮盛宴。
」
「
11月15日下午,由中國指揮控制學會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全國性賽事「2020第二屆全國多智能體對抗博弈挑戰賽」在北京舉辦頒獎典禮,北京大學與鵬城實驗室聯合團隊獲得同構系列賽第一名。
」
「
11月17日,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的「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首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
」
「
11月17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北京大學工學院郭少軍研究員應邀出席見面會。
」
「
11月17-21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北大取得一金一銀一銅的成績,獎項數量、獎項等級相較於去年均有所提高。
」
「
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
11月21日,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科學中心的成立可以進一步推動北大天文專業的發展,匯聚更多優秀的科學研究團隊,充分利用空間站巡天空間望遠鏡的寶貴資源,結合北大天文專業的學科優勢,取得重大的、國際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創新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
內容來源: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成立儀式舉行……【北大發布(11.16-11.22)】》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