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關媒體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青海省海西州政府日前共同籤署了《關於「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這也就標誌著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正式落地青海茫崖冷湖。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合作建設,於2018年3月1日啟動。預計於2021年建成,建成後將成為北半球具備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學時域巡測設備。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建的「雙一流」學科平臺,望遠鏡口徑2.5米,採用國際先進的主焦光學設計,提供大視場、高精度和寬波段巡天能力,性能先進。配備大面陣7.5億像素拼接CCD探測器,具備強大的巡天能力,能夠每3夜巡天整個北天球一遍。

大規模時域巡天是國際天文學科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我國天文學科發展難得的機遇。WFST建成後可獲取高精度位置和多色亮度觀測數據,高效搜尋和監測天文動態事件,預期可以在時域天文(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等)、太陽系天體普查、銀河繫結構和近場宇宙學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WFST科學巡天數據,同時可用於開展空間碎片監測,服務國家航天安全的戰略需求。
項目選址的前期,經過了多次調研勘察。最後中外天文界一致認為茫崖市冷湖鎮所處地理位置、氣候、空氣潔淨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對天文觀測研究具有獨特優勢,具備世界級優良天文臺址的發展前景,是中國天文學的核心戰略資源。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員表示,賽什騰視寧度為0.7角秒的天數佔監測總天數的比例超過50%,天文晴夜佔比超過60%,風和沙塵影響幾無,這意味著冷湖具備開展光學天文觀測的優越條件。後期還會有其他重大天文望遠鏡項目落戶冷湖賽什騰山。
另外,據了解:今年賽什騰山還將建設望遠鏡項目4個,這些項目總投資26455萬元人民幣。項目的陸續落地,標誌著冷湖將建成國內最大的天文觀測基地,成為世界級的天文研究中心。
(註: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供閱讀參考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