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位天才一路狂飆獲獎無數,設計的武器,阻卻想來犯之敵

2021-01-09 騰訊網

40年前,一位天才少年在科技之路上一路狂飆,成為了殲-20總設計師,設計出中國首款隱身戰機,他是怎麼做到的?

殲-20隱身戰機的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楊偉,除了殲-20,楊院士還參與了殲-10和梟龍的研發,獲獎無數,最高的是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因為梟龍,巴基斯坦總統親自頒發的「卓越之星」國家榮譽勳章。

楊偉院士的成就大部分關注軍事的人都有所了解,1963年出生,15歲西北工大本科,30歲任航空工業成都所九室主任。

根據公開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殲-10是1994年開始研發的,2003年首飛,楊偉院士在殲-10項目中任副總師。殲-20具體立項的時間沒有公開,網上說是1997年,但是首飛是2011年,如按這個時間推測,楊偉院士在1997年開始主持殲-20的研發,當時他只有34歲。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亮眼的開掛的人生。很多人這個時候在想,未來我到了34歲時會是什麼樣的?或是我34歲時正在幹什麼?包括小龍鴿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只能總結出一條,我同大佬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男同胞。

看過2018年9月26日楊院士參加的一期央視節目《百家講壇》人都會被震撼,楊院士15歲中考,6門功課,5門100分,1門99分。然後複習了一個月的高中課程,參加高考,成績距離清華北大就差個一兩分,因為色弱問題,以及西工大老師們的伯樂之心,最終進了西工大。

這位天才少年之後一路狂飆,成為了殲-20總師,帶領團隊設計出了全球第三款隱身戰機,中國首款隱身戰機,現在正在祖國的天空中翱翔,阻卻想要侵犯的來敵。

實際上,小龍鴿想要延伸一個話題,就是中國軍工領域的天才。中國14億人口,不缺乏天才,為海軍設計電磁彈射系統以及獨立系統集成化發供電技術的馬偉明院士,被國際頂尖科技期刊《自然》譽為「量子之父」的潘建偉院士等等。

楊偉院士、馬偉明院士、潘建偉院士都是上世紀末大學畢業的頂級人才,也是為數不多留在國內發展的頂級人才。

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教育部旗下學信網2010年8月援引《羊城晚報》的報導,「自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高科技專業畢業生80%去了美國,北京大學這一比例則為76%。」報導稱,留美的學生將近九成的中國高科技專業博士會選擇留在國外。截至2008年,留學生139萬人中,只有28%回國。

這一數據未必完全100%準確無誤,但可見上世紀末,我國高校培養的高科技人才流失多麼嚴重。

好在中國人口基數大,有足夠多的天才,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去了國外留學不回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下美國的人才掠奪政策。上世紀一直以來,美國高校都處於世界前列,擁有最好的大學教育資源,也因此吸引了全球優秀的天才們聚集在美國,造就了美國不可一世的科技領先。

同老牌的霸主英國不同的是,美國並不直接殖民其他國家,也不會從其它國家直接掠奪財產。而是掠奪其他國家的人才,一旦其他國家的人才到美國留學之後,美國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優秀的人才留在美國,為美國所用。核心的頂級人才一旦想要回自己的祖國,美國人會百般刁難,當年錢學森等不少留學生回國建設祖國之際,美國人不知道使了多少絆,最終通過國家的努力才得以成行,也才有了往後的兩彈一星的重要成就。

但是有意思的是,因為中國非常獨特,按照美國人的說法,就是有超級大國的潛質,美國人對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既想用,又防範。這就造成了在美國的中國天才們遭遇很「尷尬」,以至於有人說,在矽谷有20000名清華學子在這裡為美國科技努力,但是領導清華學子的卻都是印度人。

其實在美國一些頂級實驗室也是這樣,美國人需要華裔研究人員為他們做研究,但是他們又不信任華裔,以至於很少有實驗室的負責人是華裔。

不過,中國頂級人才流失的現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有所好轉,2000年後,中國頂級高校的畢業生留學的比重正在呈下降趨勢,頂級人才留學歸國的人員也越來越多。

從媒體報導的2018屆清華大學畢業生出國深造佔比數據看,目前清華留學最高的兩大專業為交叉信息院和藥學院,畢業生佔比高達70%,這也是正常現象,誰讓美國在該領域處於絕對的領先,想要強大,就必須去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關鍵是,希望這些留學生能夠留學歸來,國內的企業單位能夠為這些歸國的留學生創造出他們需要的研究環境。

以前咱們窮,有些事情出現沒有話說辦法不多。現在咱們經濟條件改善了很多,不能任由別人掠奪了。

實際上咱們都知道,殲-20同F-22對抗,看上去是兩款隱身戰機在對抗,實際上比拼的是兩國科技實力,誰科技領先進步得快,誰就佔上風。

相關焦點

  • 《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原標題:《一路書香》泉州尋鄉愁 竇文濤對老奶奶狂飆英語 以書會友,以文沁心,《一路書香》攜移動書屋走上「求知」之旅,帶領觀眾一起探索書中背後的故事。節目首站來到了泉州,移動書屋「店長」竇文濤、「店員」張星月共同邀請知名藝人任賢齊探訪余光中的舊居,可謂趣事連連。就連竇文濤都忍不住打趣道「仿佛上了一檔農業節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蔡英文力推「潛艇自造」計劃,叫囂可嚇阻敵艦
    而且臺軍在島內頻繁的開展軍事訓練,還試圖施行所謂的「軍備升級計劃」,從美國購置一大批軍事武器。 近日蔡英文更是表示要推行「潛艇自造」計劃,叫囂要嚇阻「敵艦」。
  • 中國什麼武器最強?美國公開稱讚解放軍這款武器:攻擊性無人能敵
    我們總會在不同的新聞上看到中國的先進武器,並且如今中國的軍備武器已經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很多國家甚至想盡辦法也想從中國手中購買到先進武器裝備。但我們總有一個疑問,中國有那麼多的先進武器設備,那麼最強的武器究竟是什麼?當然,針對不同武器運用的領域不同,很難說明哪種武器最強。
  • 強5後輪擠掉掛架是設計糟糕?錯!顏值、彈倉都有 自製3d模型
    強五彈倉,來自網際網路為什麼要設計彈倉呢?狂飆核彈也是掛在機腹下的,不過是半埋式掛載,也是利用了機腹彈倉儘量減小阻力。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我們面臨的對手的機械兵團有著完善的防空火力,強五作為應對北方機械集群威脅的主力,實際上是在有限的能力下做了一個選擇題。A.多帶彈藥降低生存機率B.少帶彈藥提高生存機率基本上大家都會選B,因為A是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的。
  • 清華學霸2019跨年演講: 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天才, 其實不過是。。。
    我曾無數次踏上這片舞臺,那時,我是「鄧稼先」的扮演者,演繹著60年前馬蘭基地的奮鬥歲月。有時,走上舞臺前我會想:在技術全面封鎖、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鄧老他們用心血與汗水澆灌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盛開,中國從此站了起來!而今天的同學們,又是否能體會那個年代,那些前輩的心境與意志? 現在,我可以自豪、自信地說:清華人從未忘記。時代變遷、風雲動蕩,我們深知:人外有人,唯有拼搏永存。
  • 愛迪生的一生之敵——特斯拉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我一定用「特斯拉」命名。」----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被稱人為現實版鋼鐵俠,他完成了少年時的諾言。讓「特斯拉」這個幾乎要被世界遺忘的名字,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只是很少有人了解這三個字背後代表的是如何天才的一個人。
  • 蘋果樹下的牛頓,一位從「笨蛋」到「天才」的科學家
    人們往往傾向於把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科學家看作是天才和聖人,無數榮譽和光環圍繞著他們,各種奇聞軼事也為他們賦予了傳奇的色彩。關於艾薩克·牛頓最廣為人熟知的傳聞,想必非「蘋果落地」事件莫屬了。相傳有一次,他一邊讀書,一邊煮雞蛋,等他揭開鍋想吃雞蛋時,卻發現鍋裡竟然是一隻懷表。雖然成績平平,又備受同學們的冷落,但牛頓並沒有自暴自棄,依然堅持讀書和發明創造。他最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從中受到啟發,並自己動手製作。比如他做的燈籠在風箏的牽引下上了天,他精心製作的水漏,計時準確。簡單的材料,經他之手就變成了精細又別致的小玩意。
  • 2019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之一位了不起的天才
    A Remarkable Talent   一位了不起的天才   "Did you know I could tell time by the piano?" asked one friend of another.   「你相信我可以由鋼琴知道現在幾點鐘嗎?』一位老兄向他的朋友問道。
  • 揭秘「魔法武器」:幹擾操控大腦 令敵僵硬發燒
    自從人類有計劃地應用武器進行戰爭的數千年來,各色武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消滅敵人。方法也只有一個:如何把毀損能量弄得更強、更遠、更準。  工業革命的到來更是給這一論斷增添了無數創造空間。殺死他、殺死他們、殺死他們全體……  克勞塞維茨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強調「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較早釐清了「暴力」和「意志」的關係。
  • 熊出沒裡又出來一位天才般的反派人物,是代替大馬猴和二狗
    大家對熊出沒不是很陌生了吧,在熊出沒的大電影系列中,最大的壞蛋是老闆級的人物,有馬戲團老闆,也有光頭強的同學,也有一位帥氣的少年反派人物,在探險日記裡的反派角色大馬猴和二狗最後一集去蹲監獄了,天才威是在《熊出沒之探險日記2》裡代替他倆的。
  • 40年前,那位11歲考上中科大,立志拿諾貝爾獎的謝彥波,結局怎樣
    40年前,那位11歲考上中科大,立志拿諾貝爾獎的謝彥波,結局如何說到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相信各位一定會脫口而出是楊振寧。不過,楊振寧在1957年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諾貝爾獎時,他其實已經是美國國籍。直到2015年,他才主動放棄美國國籍重回中國。所以,楊振寧這個諾貝爾獎,只能算是華人界第一個,並不能算是中國人第一個諾貝爾獎。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為此丁香園微博發文稱,此乃天才少年建議破格錄取,網友紛紛表示質疑,知乎甚至有人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一位腫瘤專家表示,「明眼人一看,這種項目就不是小學生能完成的,高中生都不一定做得出來。」也有北京某高校教授認為,小學生經過訓練是可以按指導完成相關實驗操作的,應該鼓勵學生參與科研,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他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實驗室如何設計的?
  • 2018年iF設計獎— 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日前,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iF設計獎公布了2018年度獲獎名單。
  • 天才發明家灰太狼?盤點灰太狼使用過的武器
    《喜羊羊與灰太狼》距今已經開播十幾個年頭了,承載了我們童年無數的歡樂,在這部動畫片中最可憐就要數灰太狼,被小羊各種欺負,回到家還要吃老婆的平底鍋,然而灰太狼其實是一個天才,他發明了許多傳奇性的武器,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灰太狼的武器吧。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Stacy Jupiter:海洋科學家  結合當地文化習俗與實地研究設計保護策略,保護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沿海社區的福祉。在自20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創作的成名作《天書》系列中,他親自設計刻印數千個「新漢 字」,以圖象性、符號性等議題深刻探討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國後陸續創作《新英文書法》、《鬼打牆》、《地書》等。此外,本世紀以來徐冰的創作面向更為豐富,特別是其日益關注的藝術介入社會的題材,《菸草計劃》、《木林 森》、《鳳凰》等均是頗具深度的代表作品。
  • 高速路上狂飆160邁
    被查獲後,車上下來一位女司機,用香菸不斷向交警示好。不為所動的民警戲謔:「你從北京來淮南,『飛』得太低! 」  當日下午,交警發現這輛黑色現代車速超過160邁,全程狂飆在應急車道上,便一路尾隨。由於前者速度太快,交警不得不放棄追逐,隨後通知前方同行進行攔截。  在高速西下道口,超速車輛被交警攔截下來。一位妙齡女子下了車主動認錯,並說:「我從北京來淮南看朋友。
  • 男主穿越成龍,在無數宇宙橫行霸道,無人敢阻
    男主穿越成龍,在無數宇宙橫行霸道,無人敢阻現在喜歡看小說的網友越來越多了,同時每看完一部小說就鬧書荒的網友也很多,小編有試過那種鬧書荒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所以今天小編通過精挑細選後選出了4本古武機甲爽文,看男主會有怎樣的境遇,又會在異世掀起一股怎麼樣的浪潮!第一本男主男主穿越成龍,在無數宇宙橫行霸道,無人敢阻,一本無敵流神作。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女性獲獎
    安德烈婭·米婭·蓋茲(Andrea Mia Ghez)人們歷來認為航空航天領域是男人的天下,但安德烈婭·米婭·蓋茲(Andrea Mia Ghez)從不這麼想。我告訴媽媽我想成為一位女太空人。」蓋茨的母親並沒有認為她是異想天開,而是支持她堅持自己的夢想並鼓勵她學習科學。如果說母親是蓋茨夢想的守護神,那麼她的高中化學老師就是她最初前進的標杆。這位女化學老師嚴謹的邏輯以及理性的思維讓蓋茨看到從事科學的女性的魅力所在,並讓她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
  • 蘇聯打造的可摺疊飛彈艇,堪稱暴力美學,水上能狂飆到111千米時速!
    冷戰時期,蘇聯在武器設計上總是令人印象深刻,出現了很多堪稱「暴力」美學的武器裝備,在海軍方面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到巡洋艦,小到飛彈快艇。圖為蘇聯時期設計的可摺疊飛彈艇。
  • 解放軍這六種武器讓它長記性!
    如何維護有效掌控12海裡是每個國家軍隊都必須解決的問題,那麼現代武器中有哪些「利器」可以應對來犯之敵呢?一、岸艦飛彈在現代海戰中,反艦飛彈是為攻擊水面艦艇量身打造的「撒手鐧」。因此,很多國家以反艦飛彈為基礎,開發出了岸艦飛彈,它們可以在陸地發射,攻擊幾十公裡乃至上百公裡外的海上目標,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