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纏光子拍出「薛丁格貓」悖論照片

2021-01-09 人民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常麗君)最近,奧地利物理學家設計出一種新奇方法,無需光與拍攝目標相互作用,利用量子效應也能拍出照片。這聽起來似乎顛覆了傳統物理的成像原理,他們用一個鏤空的貓圖案進行了實驗,雖不是一張同時「要死要活」的貓照片,卻是粒子能同時處於兩種狀態的證明。相關論文發表在8月28日的《自然》雜誌上。

    據自然網站8月27日報導,量子成像要用成對光子,也就是糾纏的「孿生光子」,其中一個光子的量子態會與另一個連在一起。一個光子以某種概率可能地通過拍攝目標,另一個則進入探測儀。但進入探測儀的光子卻「知道」它孿生兄弟的命運,研究人員就是根據它「知道」的情況構建出圖像來。

    通常人們要收集從物體上反射來的光子才能拍照,該研究負責人、奧地利科學院物理學家安東·澤林傑說:「現在,你第一次不用這麼做了。」這種技術的一個優點就是,兩個光子的能量不一定要相同,這意味著接觸目標的光與檢測信息用的光可以有顏色差異。比如,一個量子成像儀可以發射低能光子通過微量生物樣本,而用可見光波段的光子和傳統照相機來拍照。

    澤林傑和同事在1991年提出了這項技術的理論,實驗系統包含把每個光子轉變為一對糾纏光子的晶體,讓每個光子有兩條飛行路徑,但只有一條路徑通過拍攝目標。

    論文合著者、奧地利科學院的伽布裡拉·萊默斯說,按照量子力學法則,如果不對光子通過了哪條路進行檢測,它實際上相當於通過了兩條路,在每條路上同時產生一個光子對。在第一條路徑上,光子對中的一個光子通過了拍攝目標,而另一個沒有。那個通過目標的光子會與另一個「概率自己」——也就是可能選擇了第二條路徑而沒有通過目標的光子——重新結合,然後繼續飛開;其餘從第二條路徑通過的光子也會與它第一條路徑上的自己重新結合,然後直接進入攝像機,攝像機就利用這些光子來構建圖像,雖然這些光子從未與拍攝目標相互作用過。

    研究人員拍了一張幾毫米寬的鏤空貓圖樣,還有幾張蝕刻在矽片上的其他圖樣。他們用攝像機無法檢測到的光波長來探測到了圖形。「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量子成像確實起作用的證據。」澤林傑說。

    澤林傑解釋說,選擇貓形是為了紀念薛丁格1935年提出的著名思想實驗。他假設了一隻貓在盒子裡同時處於死活兩種狀態,因為沒人知道盒子裡的毒藥是否釋放。同樣,在新實驗中,沒人知道光子選擇了哪條路徑,由此產生了光子對中那個走兩條路而不通過目標的光子。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運用全新理論論證「薛丁格的貓」悖論
    薛丁格的貓(英文名稱:Erwin Schrdinger's Cat)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dinger,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
  • 物理學家首次利用「薛丁格的貓」原理拍攝照片
    最近,奧地利物理學家設計出一種新奇方法,無需光與拍攝目標相互作用,利用量子效應也能拍出照片。這聽起來似乎顛覆了傳統物理的成像原理,他們用一個鏤空的貓圖案進行了實驗,雖不是一張同時「要死要活」的貓照片,卻是粒子能同時處於兩種狀態的證明。相關論文發表在8月28日的《自然》雜誌上。
  • 人類拍到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孿生光子組成的指環
    原標題:英國團隊拍到了「量子糾纏照片」:孿生光子組成的指環量子糾纏在愛因斯坦的口中是一種「鬼魅般的遠距離作用」,兩個粒子無論相隔多遠,都存在關聯感應,一個變化另一個也變化。有些人用這樣的比喻來幫助理解量子糾纏:如果你從上海到北京出差,打包時遺漏了一隻手套。你到北京取出了一隻左手手套,瞬間就可以確認遺漏在上海的那一隻手套一定是右手的。
  • ...被誤解的寵物|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薛丁格|尼爾斯·玻爾|薛定
    參考文章:對薛丁格的貓的簡要說明。藝術家對薛定貓的描繪。 (圖像:快門)被稱為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著名和被誤解的概念之一。 通過深入探索,研究人員對物質現實有了驚人的了解。根據《量子》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施洛德(Erwin Schrodinger)幫助發現了量子力學這門學科,他於1935年作為對最初由愛因斯坦提出問題的評論,首次構思了他的貓難題。在發展對亞原子領域的新認識時,大多數愛因斯坦和薛丁格的同事已經意識到,量子實體表現出極其奇怪的行為。
  • 《自然》子刊:往薛丁格的貓箱裡加個人,客觀現實還存在嗎?轉載
    《自然》子刊:往薛丁格的貓箱裡加個人,客觀現實還存在嗎?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358.shtm薛丁格的貓已令人暈頭轉向這是著名的「維格納朋友」悖論,直指量子力學最根本的觀測問題。對維格納的朋友而言,貓是生是死一目了然,對箱外的維格納而言,貓和他的朋友在箱子打開前都處於疊加態中。兩人對世界的認知分歧了,那客觀現實還存在嗎?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把這個腦洞視為哲學上的胡言亂語。
  • 《自然》子刊:往薛丁格的貓箱裡加個人,客觀現實還存在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薛丁格的貓已令人暈頭轉向,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維格納(Eugene Paul Wigner),更是喪心病狂地把他的朋友也塞進那隻虛擬的箱子,和貓關在一起。這是著名的「維格納朋友」悖論,直指量子力學最根本的觀測問題。對維格納的朋友而言,貓是生是死一目了然,對箱外的維格納而言,貓和他的朋友在箱子打開前都處於疊加態中。兩人對世界的認知分歧了,那客觀現實還存在嗎?
  • 《自然》子刊:往薛丁格的貓箱裡加個人,客觀現實還存在嗎?
    薛丁格的貓已令人暈頭轉向,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維格納(Eugene Paul Wigner),更是喪心病狂地把他的朋友也塞進那隻虛擬的箱子,和貓關在一起。這是著名的「維格納朋友」悖論,直指量子力學最根本的觀測問題。對維格納的朋友而言,貓是生是死一目了然,對箱外的維格納而言,貓和他的朋友在箱子打開前都處於疊加態中。
  • 如何偷窺薛丁格的貓而不打擾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4日消息,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神秘行為。現在,通過一種新方法,我們或許可以在不殺死這隻(假想中的)貓的情況下,對它進行觀察。
  • 思想實驗中的薛丁格貓是什麼?
    本文所描述的薛丁格貓就是一種經典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是一個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有時被描述為悖論(Paradox),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dinger)於1935年設計。這說明了他所看到的量子力學在日常事物中的哥本哈根詮釋(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問題。
  • 薛丁格的貓,著名的思想實驗,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它設立的初衷!
    在那一小時裡,鈾的粒子遵守量子力學定律,有一定的機會釋放出輻射,然後被蓋革計數器收集起來,蓋革計數器依次釋放鐵錘並砸碎小瓶,使貓因氰化物中毒而死亡。根據玻爾等人的說法,在打開盒子並「測量」貓的狀態之前,它將保持在生者和死者的疊加狀態。
  • 名聲大噪的薛丁格的貓,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同時還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如果不打開盒子,整個系統將處於一直不確定的波態,即貓將處於生和死的疊加態。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悖論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設想在一個封閉的匣子裡,有一隻活貓及一瓶毒藥。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二)
    這是因為你自身的前後在運動中糾纏在了一起。當你停止轉動,你的前後就一目了然了。如你面朝南方,你就一定背朝北方。這時,你可以分辨你自身的二象疊加和二象糾纏。差異相對的二象性的疊加和糾纏,不僅屬於量子的屬性,而且是一切物質的屬性。
  • 比黑洞照片更震撼!人類拍到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
    科學家首次拍到「量子糾纏」的照片再次引爆網際網路!黑洞和量子糾纏的照片哪個更酷?來新智元和群 發表觀點吧!還記得前段時間發布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嗎?可謂是瞬間引爆全網。而近日,又一張轟動網絡的照片誕生,它就是有史以來第一張量子糾纏的照片。
  • 人類第一次看見量子糾纏!科學家終於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
    1965年,當時在歐洲核子中心研究高能物理的年輕研究人員約翰·貝爾(John Bell)發表論文指出,對於EPR悖論,其實是可以做實驗來驗證的。對於量子糾纏的兩個粒子來說,量子力學得到的統計關聯性結果比定域性隱變量理論要強很多。因此,實驗是可以分辨出這兩種理論的。
  • 「薛丁格的貓」有了新答案?日本物理學家稱可讓貓「死而復生」
    薛丁格的貓是一種著名的以貓為基礎的思維實驗,它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神秘行為。這是因為即使是一個光子也會將能量從你所看到的物體中轉移出去或轉移到它身上。
  • 薛丁格的貓能被偷看了!物理學家想出一種辦法,而且還不會殺死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薛丁格的貓是一項著名的以貓為基礎的思維實驗,它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神秘行為。不幸的是,想像中的貓在盒子裡是同時以「死」和「活」兩種狀態疊加存在的,就像亞原子粒子同時以多種狀態疊加存在一樣。但是如果你很好奇想要親眼看看盒子裡的貓,只要你打開盒子看,就會改變貓的狀態,這樣貓就會處於或者活著或者死去中的一種狀態。現在物理學家想出了一種偷看薛丁格的貓的方法,而且還不會讓這隻神秘的貓永遠的死去。
  • 中國物理學家成功實現相距50公裡光纖的存儲器間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我們今天使用的網際網路確實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它通過信息將世界聯繫在一起,使我們能夠分享各種各樣的照片。薛丁格的貓在古典計算世界中,信息用值為0或1的比特表示。物理學家歐文·薛丁格(ErwinSchrdinger)的「貓在盒子裡既死又活」的悖論對此進行了著名的描述。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它們可以以重疊狀態存在,在該狀態下它們同時具有1和0的值。量子位以不確定狀態存在,直到觀察者對其進行測量,將其壓縮為0或1的確定狀態。如果將兩個或更多的量子位配對在一起,它們就會糾纏在一起。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難以理解的糾纏態
    隨著這些年穿越電視劇的影響,蝴蝶效應和薛丁格的貓開始被大眾廣泛流傳。本篇文章就來講一講薛丁格的貓。實驗內容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粒子探測器就能接收到衰變放射出的粒子,然後發出信號讓錘子打碎裝著劇毒物質的瓶子,那麼貓就會死。如果粒子不衰變,貓就會活著。白話說明如果不打開容器觀察貓的狀態,就不能判斷這隻貓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亡。那麼不能判斷貓是死是活,這個時候貓就處在既死又活的糾纏態。如果一旦觀測了,那麼貓就會只處在死亡或者存活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稱為本徵態。
  • 為什麼不抓一隻貓去做薛丁格的貓實驗?
    量子力學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立起來的科學大廈,給人類展示出一幅全新的科學景象。微觀粒子具有明顯的波粒二象性,在量子世界中可用波函數描述一個粒子的狀態,波函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以展開為多個本徵態的疊加。就好像一個粒子既處在位置A又處在位置B,既是自旋向上又是自旋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