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近期陝西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造成42人死亡。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在其網站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如被蜂蜇,檢查有無皮膚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衝洗傷口。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陝西省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現住院治療206人,死亡42人。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緊急部署醫療救治和防範宣傳等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胡蜂(Vespoidea)隸屬於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組,亦名馬蜂、黃蜂、草蜂等,目前全世界已知約有5000多種。胡蜂毒素中包括生物源胺(如組胺、多巴胺等)、激肽、肥大細胞脫粒多肽、神經毒蛋白、磷脂酶A2、透明質酸酶等多種成分,被胡蜂蜇傷後局部傷口可出現疼痛、紅腫、丘疹及紅斑,或黑釘頭似的壞死性病灶,可伴有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全身多系統的損害,嚴重中毒者可死亡。

  文件指出,夏秋季是胡蜂活動較多的季節,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區域,到郊外遊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長袖衣褲。如與蜂群相遇應儘快躲避,不要主動拍打和驅趕。一旦招惹蜂群,要馬上採取保護措施,如躲進建築內關好門窗、就地趴下減少暴露面積,用衣物或其他膜狀物覆蓋身體,尤其做好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護。如被蜂蜇,檢查有無皮膚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衝洗傷口。非專業人員不要觸動馬蜂巢。

  文件提醒,一旦被蜂蜇,儘快拔除蜂刺;皮膚局部的酸性液(如食醋)處理;充分水化;有專家建議當蟄傷皮膚紅腫明顯時,可使用氫化可的松200 mg/日,療程3 – 5天。目前尚無法證實上述治療的有效性,建議根據患者病情謹慎使用。

  文件還介紹了四項一般處理原則,分別為:(一)局部處理:胡蜂不留刺在人體,蜜蜂有可能將刺留在體內。如有刺應用黏性大的膠帶拔除,清水徹底衝洗。冰敷對減輕局部反應有效。過敏嚴重者,可用0.1%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局部可敷用水調的季得勝蛇藥;(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有嚴重過敏反應、溶血時使用,對蜂蜇傷的其他影響也有減輕的作用;(三)血液淨化治療:血液灌流能較好清除血中毒素。重症患者可連續2次灌流治療;(四)對症支持治療:根據患者表現及病情,採取相應的對症支持措。

  此外,文件還指出,蜂蜇傷屬於非感染性疾病,早期無需使用經驗性抗生素,重視各種感染控制措施,有效預防醫院獲得性感染。

相關焦點

  •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膜翅目 激肽 磷脂...
    胡蜂,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屬昆蟲的統稱。又名紙巢黃蜂,俗稱黃蜂。  東方網10月4日消息: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近期陝西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造成42人死亡。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在其網站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如被蜂蜇,檢查有無皮膚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衝洗傷口。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陝西省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現住院治療206人,死亡42人。
  • 駐馬店兩人被胡蜂蜇死 胡蜂蟄人這些事需注意
    二是氣候變暖,蠕蟲類昆蟲的增加,為胡蜂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造成胡蜂大量繁殖。三是夏秋季溫度偏高、乾旱少雨,致胡蜂活動頻繁。四是胡蜂活動時間與農忙及核桃、板慄等林產品的收穫季節衝突,農民無意識驚擾胡蜂,遭到襲擊。2、襲人特點胡蜂一般不主動攻擊人、畜,只有在受到驚擾時或環境中其他化學品氣味刺激時才會襲擊人、畜。胡蜂毒刺上無毒腺蓋,可對人發動多次襲擊並排放毒液。
  • 陝西安康市胡蜂毒人 3個月內230人被蜇21人死
    毒蜂蜇人後留下的傷痕  閩南網9月27日訊 據陝西安康市3家大醫院統計,安康地區3個月內已有230餘人被毒蜂蜇傷,21人不幸殞命。被蜇者多集中在農村及偏遠山區。據了解,當地蜇人的毒蜂是胡蜂(又稱馬蜂、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人被蜇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昨天下午,針對胡蜂傷人事件,安康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部署防治工作。
  • 衣物晾曬陽臺上野蜂藏身蜇傷人 被蜇傷請及時就醫
    直到下午3時許輸液完後疼痛才減輕,第二天才不痛。李小姐說,家裡晾曬衣服的陽臺沒有封閉,她收衣服時也沒有抖一下,直接疊好放衣櫃裡。蜇傷她的胡蜂估計是在衣服晾曬時鑽進褲腿的。雖然傷處已經消腫,但李小姐仍有些後怕。因為在貴港的表弟聽說此事後稱,一熟人的老爸被毒蜂蜇傷致病危。
  • 陝西胡蜂蜇人得到控制 已摘除重點區絕大部分蜂巢
    人民網北京10月5日電 據陝西省安康市政府網消息,目前,陝西安康胡蜂防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胡蜂蟄傷患者大幅下降,從9月初每天三、四十例下降至10月4日14例,蜇傷患者治癒率大幅提高,已連續3天無死亡病例。
  • 警惕致命胡蜂
    幾天前一位25歲的小夥子在室外作業時被胡蜂蜇傷後從6米高的樹上摔下出現煩躁不安、頭痛蜇傷後數分鐘至 24h,尤其是 6h 內及時處理傷口,處理原則:一拔、二洗、三就醫服藥(1)暴露蜇傷處,一般無毒刺,如果有,用針挑出,不可擠壓。若蜂刺附帶有毒腺囊,不要用鑷子夾,以免擠出毒液加重中毒。
  • 母親為保護兩個兒子被胡蜂蜇230口:小孩沒事就行
    ,母親本能地趴在兩個兒子身上護住,叮囑他們不要動後,拼命跑開引走蜂群,被蜇230餘口。9月10日,為保護兒子被胡蜂蜇傷的母親黃彩霞已經出院回家,她告訴澎湃新聞,8月31日11時許,在湖北十堰竹山縣寶豐鎮白沙河村,她帶6歲的大兒子和4歲的小兒子在村道準備回家,遇見胡蜂群,她護住孩子後想起胡蜂會跟風跑,所以迅速跑10餘米引開蜂群,「我無所謂,只要小孩沒事就行」。
  • 馬蜂兇猛 華西醫院國慶收診6例蜂蜇傷 有人被蜇身亡
    驚心:野外被蜇傷 送入重症監護室5日,家住郫都區的曾雄其(化名)夫妻倆正在地裡忙活,不知怎麼地,不小心「招惹」到蜂群,對夫妻倆發起了「進攻」。在被蜇後,50多歲的曾雄其和妻子一起被家人送到了川大華西醫院急診科。「來的時候已經出現了醬油色的尿液,也就是橫紋肌溶解的症狀。」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2020-10-18 15:47:01  來源:時間視頻   16日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
  • ​陝西胡蜂襲擊41人喪命讓人唏噓,其實避開胡蜂襲擊並不難
    陝西胡蜂襲擊41人喪命讓人唏噓,其實避開胡蜂襲擊並不難來源:蟲蟲2021-01-06 06:00黃蜂過境,哀嚎遍野。2013年,在陝西南部秦嶺山區胡蜂成災,短短一個月1675人受到胡蜂的襲擊,其間傷重死亡41人。
  • 男子遊玩時驚動馬蜂 腦袋被蜇致腎衰竭(圖)
    人體受蜂蜇後,最初只是出現受蜇部位的腫脹、充血,皮膚溫度升高,有燒灼感,但這只是蜂毒產生的局部作用,而對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會迅速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過敏性休克表現,嚴重的因呼吸、循環衰竭導致死亡。所以,被馬蜂蜇傷之後,患者應該在第一時間趕往就近的醫院就診,切勿在家用一些所謂"土方"自行治療。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父親傷情最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
    10月16日,陝西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三十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丈夫傷情最為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醫生稱,近一個月該院已接診胡蜂蜇傷患者5例,如遇到胡蜂襲擊,應儘快遮蔽身體裸露部位。
  • 一男子野外遊玩,被蜂蜇了險喪命!這些救命知識趕緊學
    如果在野外不幸被蜇,輕者出現發紅腫脹、瞬間強烈的刺痛和瘙癢,嚴重還會頭暈、噁心嘔吐、全身水腫、血壓下降、呼吸麻痺甚至死亡。為什麼被小小的蜂蜇了一下會有這麼大的危害?被蜇後又該如何自救?趕快來學!被蜂蜇了為啥危害這麼大?
  •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中山醫院回應稱,施先生被馬蜂蜇到後,詢問門診大廳的護士,檢查後發現有腫痛不適,沒有其他副作用,不需要打針。護士告訴施先生到急診室開藥,急診護士進行敷藥治療。中山醫院表示,醫院是開放式場所,加上醫院旁邊有不少樹木,可能有個別馬蜂飛入室內,這樣的情況是沒辦法避免的。從醫院的角度來說,一般情況下沒有包治療的說法。針對施先生反映的問題,醫院會致電施先生跟他解釋清楚。
  • 5歲女孩被蜜蜂蜇傷後,媽媽第一時間這樣做,被醫生稱讚有智慧!
    於是,媽媽趕快把童童帶到旁邊的空地上,發現女兒的腿上扎著一根「毒刺」,更加確定女兒是被蜜蜂給蜇傷了。媽媽並沒有慌亂,因為平時經常上網學習育兒知識,專門學習過被蜜蜂蜇傷後的處理方法。媽媽蹲下來,用指甲把「毒刺」先拔了出來。然後到公園附近的便利店,買了一塊肥皂,買了兩瓶水,趕緊用肥皂給女兒搓洗蜇傷部位。
  • 3萬蜜蜂蜇死3頭水牛:蜜蜂毒性有排名 遇蟄巧處理
    &nbsp&nbsp&nbsp&nbsp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最強。&nbsp&nbsp&nbsp&nbsp毒蜂尾端都有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注入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螫針有逆鉤,螫人後螫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螫針,雌蜂螫針無逆鉤。
  • 馬蜂藏身襪子中 漳州一市民手指被蜇傷
    閩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黎斌 文/圖)馬蜂又稱黃蜂、胡蜂,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冬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其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加快。12月24日,家住漳州市區的黃女士,一想起這次被馬蜂蜇傷的經歷,仍然有些心有餘悸。據悉,事情發生在12月21日那天傍晚,當時她剛將晾曬好的衣務收起來,襪子拿在手裡,在她準備開門進屋時,手一抓緊門把手便感到被針刺了一樣。後來,黃女士翻開襪子一看,發現裡面竟然藏了一隻馬蜂。因症狀較輕,通過對症處理,目前已無大礙。
  • 被蜜蜂蜇了怎麼辦?
    蜂尾部末端有一對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膚時即將蜂毒注入傷者體內。若為蜜蜂蟄傷,其毒刺留於刺傷處,黃蜂蟄傷人後其毒刺可收回,繼續蟄人。蜂毒進入人體後,可與體內的免疫球蛋白結合,產生一系列反應,從而引起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壓下降。
  • 女生軍訓被馬蜂爬嘴一動不動,教官回應:驅趕可能會被蜇,她意志力很強
    視頻截圖教官稱,當時正在站軍姿,隊列要求不能動,蜜蜂飛過來後女生紋絲不動,覺得她意志很強,班級教官隨手拍下來,當時沒有更好辦法,直接驅趕反而可能會被蜇。網友評論:延伸閱讀:遭遇馬蜂襲擊怎麼辦蜜蜂和馬蜂的區別馬蜂學名胡蜂,也稱黃蜂。與蜜蜂不同,蜜蜂的刺上面有倒勾,蜇人之後會將刺留在被蟄的人身上,自己的部分內臟也被帶出來,蜜蜂過不了多久就死了。
  • 保潔員被蜇後暈厥 近期市中醫院每天接診馬蜂蜇人10多例
    這是它們活動最頻繁的季節  馬蜂又稱為「胡蜂」,毒性比蜜蜂大得多。最近馬蜂為什麼頻頻傷人?  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莫建初教授說,6月到9月是馬蜂築巢的高峰期,又要準備越冬的糧食,所以活動比較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