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父親傷情最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10月16日,陝西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三十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丈夫傷情最為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醫生稱,近一個月該院已接診胡蜂蜇傷患者5例,如遇到胡蜂襲擊,應儘快遮蔽身體裸露部位。

延伸閱讀:

醫囑蜂蜇儘早送醫

太和醫院急診科ICU住院總醫師曾桓超介紹,胡蜂尾部長有螯針,人被蜇傷後,傷口往往腫起小水泡並呈同心圓壞死,特別嚴重的在3小時內就會因蜂毒導致休克和喉頭水腫窒息。一般人被胡蜂蜇30口以上死亡率就非常高,如構成重症,就需進行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防止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預防保護肝腎損傷,防止呼吸系統衰竭。

曾桓超分析,這個季節是胡蜂繁殖季,毒性相對較弱,若是10月底和11月份,則毒性大增。他建議,市民不要主動捅馬蜂窩,招惹胡蜂,儘量不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去山林地帶,外出旅遊儘量不帶香、甜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和化妝品,避免胡蜂追蹤氣味而蜇人。

 

 

(原標題:揪心!一家三口被胡蜂蜇傷 五歲孩子未脫險 父親仍在ICU)

來源:綜合@時間視頻、楚天都市報

流程編輯:u010

相關焦點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2020-10-18 15:47:01  來源:時間視頻   16日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0-19 10:26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 衣物晾曬陽臺上野蜂藏身蜇傷人 被蜇傷請及時就醫
    蜇傷她的胡蜂估計是在衣服晾曬時鑽進褲腿的。雖然傷處已經消腫,但李小姐仍有些後怕。因為在貴港的表弟聽說此事後稱,一熟人的老爸被毒蜂蜇傷致病危。黑色秋衣甩出黃蜂 多人稱被野蜂蜇傷無獨有偶。11月28日,家住江南區某小區11樓的邵女士也被野蜂蜇傷,而野蜂藏在她晾曬後收納在衣櫃半個多月的一件黑色秋衣裡。
  • 75秒|大巴車上一家三口被蠍子蜇傷 兒童被蜇部位紅腫
    ,報警人稱在樂陵京滬高速出口的加油站附近有3人被蠍子蜇傷,其中一名兒童被蜇傷部位已經發生紅腫症狀。「當時我們接到求救電話,在G2京滬高速樂陵是北出口附件,有三個人被蠍子蜇傷,是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兒,孩兒的胳膊上發生紅腫疼痛,我們就是派樂陵市中醫院的120急救車去救援。」 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調度組長高苒告訴記者。接到120報警電話後,樂陵市中醫院急救中心緊急出車,很快將病號接到醫院。
  • 一家7口被胡蜂攻擊,母親拼死保護女兒,卻還是被蟄成重傷
    隨後遭到胡蜂的猛烈攻擊,總共有五個人都被胡蜂蜇傷。 當媽的拼命保護孩子,自己被胡蜂蜇傷60多處,頭上胳膊上都是,而女兒雖然受到保護,全身也有30多處蜇傷
  • 十堰三歲男童被馬蜂蜇傷14處命懸一線,全力救治半個多月終脫險
    房縣一名不滿4歲的男童被馬蜂蜇傷14處,生命垂危。所幸,經過太和醫院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全力救治,患兒於10月6日成功脫險。目前,患兒生命體徵穩定,恢復良好。經過醫護人員全力救治,患兒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 馬蜂兇猛 華西醫院國慶收診6例蜂蜇傷 有人被蜇身亡
    國慶8天長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接診了6例蜂蜇傷,剛剛過去的9月,接診蜂蜇傷患者28例,「根據統計,每年8月到11月,是蜂活躍期,我們接診的蜂蜇傷病人也比較集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蔣臻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國慶期間接診的一位病人因病情嚴重,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 爺孫一家三口被毒蜂蜇傷後身亡,毒蜂大概有「兩到三公分大」
    近日,有網絡視頻傳出四川巴中市平昌縣一鄉鎮爺孫三人被毒蜂蜇傷後死亡,引發網友關注。 9月11日,記者經採訪證實,事發地點在平昌縣響灘鎮雙梁村,3名死者是該村村民魏某夫婦及其3歲孫子,系在田間收割稻穀時不幸被毒蜂攻擊。
  • 江油小溪壩一青年被馬蜂蜇傷,不治身亡!
    昨日,在江油小溪壩民政村一位29歲青年前往劉家山邊水庫釣魚不慎走入胡蜂巢範圍被胡蜂襲擊蜇傷>緊急送往江油第二人民醫院最後因為蜇傷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遭遇馬蜂襲擊的水庫周邊胡蜂又稱「馬蜂」或「黃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攻擊人。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是因為農村樹多花多,如有漫山遍野的果木林,如有高大的柿子樹,還有秋天火紅的烏桕樹,這些樹花期長,花香濃烈,適合馬蜂生存,這些樹都是馬蜂的最愛。馬蜂還愛吃柿子,因此柿子常被挖了幾個孔。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除了到處看到蜜蜂採集花蜜外,還隨時可見比蜜蜂大的黃黑色馬蜂也加入採花之中。
  •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近期陝西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
  • 秋天來了蛇蟲兇猛 被咬傷蜇傷可別大意
    核心提示近日,柳州市都樂公園、龍潭公園頻有毒蛇出沒,引發不少市民擔憂。秋季是蛇類冬眠前捕食補充營養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成為蛇傷的高發季節。專家提醒,秋季除了毒蛇外,也是昆蟲、鼠害多發的季節,更是馬蜂捕食活動最為活躍的季節之一,市民需要多加防範。
  • 母親為保護兩個兒子被胡蜂蜇230口:小孩沒事就行
    ,母親本能地趴在兩個兒子身上護住,叮囑他們不要動後,拼命跑開引走蜂群,被蜇230餘口。9月10日,為保護兒子被胡蜂蜇傷的母親黃彩霞已經出院回家,她告訴澎湃新聞,8月31日11時許,在湖北十堰竹山縣寶豐鎮白沙河村,她帶6歲的大兒子和4歲的小兒子在村道準備回家,遇見胡蜂群,她護住孩子後想起胡蜂會跟風跑,所以迅速跑10餘米引開蜂群,「我無所謂,只要小孩沒事就行」。
  • 駐馬店兩人被胡蜂蜇死 胡蜂蟄人這些事需注意
    有網友爆料,被胡蜂蜇傷致死的是一對母子,也有網友也爆料說兩人是一個村莊的。 記者隨後上網搜索,胡蜂傷人事件,發現近期已有不少地方發生胡蜂傷人致死事件。 節假日發生這類事情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記者 許靜)近年來,每到夏秋季,胡蜂蟄人事件屢有發生,一些外地報導的山區林地附近的民眾往往懼怕胡蜂襲擊不敢下地收穫,不敢上樹採摘,眼睜睜看著到手的收成化為烏有,苦不堪言。
  • 陝西安康市胡蜂毒人 3個月內230人被蜇21人死
    毒蜂蜇人後留下的傷痕  閩南網9月27日訊 據陝西安康市3家大醫院統計,安康地區3個月內已有230餘人被毒蜂蜇傷,21人不幸殞命。被蜇者多集中在農村及偏遠山區。據了解,當地蜇人的毒蜂是胡蜂(又稱馬蜂、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人被蜇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昨天下午,針對胡蜂傷人事件,安康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部署防治工作。
  •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膜翅目 激肽 磷脂...
    胡蜂,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屬昆蟲的統稱。又名紙巢黃蜂,俗稱黃蜂。  東方網10月4日消息: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近期陝西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造成42人死亡。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在其網站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如被蜂蜇,檢查有無皮膚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衝洗傷口。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陝西省多地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現住院治療206人,死亡42人。
  • 9月四川4人被蜇傷致死 馬蜂為何頻繁傷人?
    9月四川4人被馬蜂蜇傷致死接連的馬蜂蜇人致死在四川多地發生。剛剛過去的9月,瀘州敘永、宜賓珙縣、南充南部三縣先後四人被馬蜂蜇傷致死,其餘傷者難以統計。高發的馬蜂傷人事件背後,一方面是夏秋正是馬蜂大量繁殖、較於活躍的季節,另一方面,是馬蜂在這些地區種群數量的大幅增長。
  • 小區馬蜂「發怒」 六位居民被蜇傷
    記者今日從長沙市第四醫院獲悉,醫院近期接診多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人,其中,10月19日長沙某小區就發生了一起馬蜂蜇人事件,6人受傷,最小的才1歲。所幸救治及時,未有人員出現傷亡情況。 19日上午9點50分,長沙市第四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到電話,谷山路某小區有居民被馬蜂蜇傷。救護車隨後趕到現場。
  • 馬蜂藏身襪子中 漳州一市民手指被蜇傷
    在尋食和回巢的過程中,馬蜂攻擊性變強,對人類驚擾異常敏感,加上這一時期馬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屬於「尋釁滋事」期,所以冬季也容易發生蜇人事件。12月24日,家住漳州市區的黃女士,一想起這次被馬蜂蜇傷的經歷,仍然有些心有餘悸。據悉,事情發生在12月21日那天傍晚,當時她剛將晾曬好的衣務收起來,襪子拿在手裡,在她準備開門進屋時,手一抓緊門把手便感到被針刺了一樣。
  • 男童上學路上遭遇一大群胡蜂襲擊,母親護子被蟄230多口身受重傷
    無奈之下,她逆向奔跑10多米,試圖把胡蜂引開,致使自己全身上下被蟄了230多口。經過她的保護,兩個兒子也被胡蜂蜇了30多口。幸虧醫院救治及時,昨日上午,黃彩霞母子3人在十堰市太和醫院痊癒回家。9月1日上午,她帶著6歲的大兒子小明(花名)和4歲的小兒子小華(花名)去上學,上午11時許,走到寶豐鎮白沙河附近的一條村道上,村道是一條一米多寬的泥巴路,兩旁是高大的樹木和雜草,遠處還有幾條牛在悠閒地吃草。 她走在最前邊,小兒子居中,大兒子落在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