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上學路上遭遇一大群胡蜂襲擊,母親護子被蟄230多口身受重傷

2020-12-0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梁時榮 王瑋

湖北竹山農婦黃彩霞在送兒子上學途中,突遭一大群胡蜂襲擊,她把兩個兒子按倒在草叢中,趴在兒子身上,護住兒子。胡蜂越積越多,她護持不住,兒子也被蜇傷。無奈之下,她逆向奔跑10多米,試圖把胡蜂引開,致使自己全身上下被蟄了230多口。經過她的保護,兩個兒子也被胡蜂蜇了30多口。幸虧醫院救治及時,昨日上午,黃彩霞母子3人在十堰市太和醫院痊癒回家。

胡蜂來襲,母親逆向奔跑護兒受重傷

黃彩霞今年31歲,家住湖北十堰市竹山縣溢水鎮朱家灣村。昨日,她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回憶起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9月1日上午,她帶著6歲的大兒子小明(花名)和4歲的小兒子小華(花名)去上學,上午11時許,走到寶豐鎮白沙河附近的一條村道上,村道是一條一米多寬的泥巴路,兩旁是高大的樹木和雜草,遠處還有幾條牛在悠閒地吃草。 她走在最前邊,小兒子居中,大兒子落在最後面。離公路還有幾分鐘的路程時,她突然聽到大兒子痛苦地叫喊,轉身一看,只見兩三隻大胡蜂正圍著大兒子小明飛竄,小明怎麼揮打都趕不走。 她快走幾步上前,試圖幫忙趕走這幾隻胡蜂,可沒想到遠處一大群黑壓壓的胡蜂嗡嗡地飛過來。

情急之下,黃女士連忙拽著兩個兒子,把他們按趴在路邊的草叢中,自己趴在兩個兒子身上遮擋。 可胡蜂越積越多,瞬間功夫,她的頭上、背上爬滿了胡蜂,瘋狂地蜇她。而她出於本能在揮手遮擋的時候,身體就露出了空擋,奸狡的胡蜂就尋暇抵隙開始蜇這兩個孩子,孩子們發出陣陣刺心的慘叫。

「我是農村長大的,知道胡蜂會跟風跑。只要我跑開了,胡蜂就會跟著我跑,這樣就不會再傷害我的兒子了。」於是,黃彩霞起身向相反方向跑去。果然,胡蜂的注意力都轉到黃女士身上了,也如影隨形,緊緊盯著她不放。 「我奔跑了10多米,回頭一看,發現兒子身邊已經沒有了胡蜂,我這才放心了下來。」黃彩霞穿著無袖連衣裙,頭上、脖子上、背上、胳膊上扒滿了胡蜂,胡蜂瘋狂地蜇,她疼得就地直打滾,無論怎麼怕打,胡蜂就是盯著她不放。 她忍著劇痛,從背包裡掏出手機給弟弟打電話求救。十多分鐘後,弟弟和弟媳趕過來,他們折下帶葉的樹枝,在她身上拍打,這才把胡蜂趕走。此時,她的臉上和身上腫得已判如兩人。

隨後,弟弟撥打120急救電話。寶豐鎮衛生院迅速派救護車將母子3人送到竹山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 「只要是當媽媽的,當時都會這麼做的。」昨日,黃女士告訴記者,被胡蜂蟄後全身疼痛難忍,但意識很清晰,她第一反應就是要保護孩子。

縣市醫院聯手救治,傷重母親終脫離危險

經醫生檢查,黃彩霞被蜇230口,其中頭部70口;大兒子被蟄36口,小兒子被蟄32口。 而這時,十堰市太和醫院急診科ICU住院總醫師曾桓超等幾位專家正在竹山縣做講座。聞訊後,連忙聯繫竹山縣人民醫院的相關科室,讓他們按此前的指導意見先進行前期搶救。 當天下午,考慮到黃女士傷勢很重,早期出現了溶血反應,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肺功能都出現損傷,病情很可能進展加重而死亡;兩個小朋友年紀太小,初次抽血化驗已經發現了嚴重凝血功能異常,竹山縣醫院急診科主任考慮病情危重,決定連夜派兩臺救護車,將這母子3人送到十堰市太和醫院。 前期,依據太和醫院急診科撰寫的胡峰蟄傷治療方案,太和醫院急診科專家遠程指導竹山縣人民醫院對3名傷者進行了兩早、兩抗(早期識別、早期治療;抗過敏、抗休克)早期治療。

當晚8時許,3名傷者被送達十堰市太和醫院急診科ICU後,急診科對他們進行了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護肝、護胃、抗過敏抗休克、抗溶血反應,保護腎功能預防腎功衰,糾正DIC等綜合治療,經過48小時綜合治療,患者多髒衰迅速逆轉,病情得到了及時控制,使傷者轉危為安。 昨日上午,母子三人一同痊癒出院。

醫生提醒:胡蜂蟄傷需儘早規範治療

據介紹,黃彩霞是近些年十堰市太和醫院收治的被胡蜂蜇的最多的患者。幾名醫護人員告訴她,能夠活下來,她是一位偉大的媽媽,也是一位幸運的媽媽。可能是母愛的偉大力量,讓她戰勝了重傷,活了下來。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十堰當地屢見胡蜂蜇死人的悲劇。個別患者被胡蜂蜇了十幾口,甚至一口即告不治。為何黃彩霞受傷這麼重,療效這麼好? 十堰市太和醫院急診科ICU住院總醫師曾桓超介紹,胡蜂尾部長有螯針,人被蟄傷後,傷口往往腫起小水泡並呈同心圓壞死,特別嚴重的在3個小時內就可以因蜂毒導致休克和喉頭水腫窒息。一般人被胡鋒蟄30口以上死亡率就非常高,如果構成重症,就需要進行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防止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預防保護肝腎損傷,防止呼吸系統衰竭。

曾桓超分析,這個季節是胡蜂繁殖的季節,毒性相對較弱,若是10月底和11月份,則毒性大增。加上黃彩霞在受傷後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規範化治療,才沒有造成更壞的結果。 胡蜂的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劑,一旦被蜇,會進入人的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臨床表現為抽搐甚至呼吸停止。大面積被蜇十分危險,毒性發作很快,傷口疼痛灼熱,心跳加快,痙攣。曾桓超建議,市民不要主動捅馬蜂窩,招惹胡峰;儘量不穿顏色鮮豔靚麗的服裝出去山林地區,胡峰可能主動追蹤蟄人;外出旅遊儘量不帶氣味香、甜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和化妝品,避免胡峰氣味追蹤而蟄人。

據了解,十堰市太和醫院急診科應十堰市衛計委委託,正在舉辦五縣一市胡峰蟄傷專題講座,提高民眾和基層醫院的認知和救治水平。本次太和醫院專家竹山指導當地醫生早期處理重症胡峰蟄傷取得了較好成效,讓這一家三口早期得到處理,為後期三甲醫院的成功救治爭取了時間,挽救生命的同時也為患者節省了大筆的醫療費用。

相關焦點

  • 母子3人被胡蜂攻擊 母親冒死護兒被蟄230口
    黃媽媽胳膊上被蜇的傷口原標題:回家途中遭胡蜂襲擊,湖北女子冒死護兒引開蜂群被蟄230口在路邊等車回家被胡蜂突襲,為了保護孩子,母親把胡蜂引開,全身上下被蜇了230多口。所幸送醫及時,湖北十堰市竹山縣溢水鎮母子3人在太和醫院急診科經治療後轉危為安。
  • 母親為保護兩個兒子被胡蜂蜇230口:小孩沒事就行
    ,母親本能地趴在兩個兒子身上護住,叮囑他們不要動後,拼命跑開引走蜂群,被蜇230餘口。「第一次遇見這種被蜇230多口的情況,母親本能護住孩子的舉動真的很感人。」負責為黃彩霞和她兩個兒子治療的太和醫院急診科醫生曾桓超介紹,31歲的黃彩霞身上被蜇230餘口,她6歲的大兒子被蜇32口,4歲的小兒子被蜇36口。一般而言,被胡蜂蜇30口以上死亡率很高,這次三個人得以轉危為安一是因為送診及時,二是因為醫生處理專業。
  • 一家7口被胡蜂攻擊,母親拼死保護女兒,卻還是被蟄成重傷
    來源丨都市現場綜合陝西都市青春頻道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近日,陝西的一家人在爬山時不慎遭遇胡蜂,母親拼死保護女兒,女兒還是被蟄成重傷,目前仍在西安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 毒蜂襲來女校長救學生自己卻身負重傷 已透析兩次
    突然一大群黃角蜂從樹上衝向人群,正在樹下清掃的三名學生遇到了襲擊。這時,艾校長和林老師見狀立刻衝上去把學生擋在身後,並揮舞著手中的清潔工具阻擋黃角蜂襲擊學生,黃角蜂就衝向了艾校長和林老師,班上幾十名學生得到了安全,只有三名學生被蟄傷,經過緊急救治很快就痊癒出院。
  • 印度5歲女孩和媽媽散步,突遭野豹一口叼走,鑽進灌木叢重傷喪命
    據《印度快報》於當地時間8月26日晚報導,在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的錢德拉普爾電廠附近,一名5歲女孩傍晚和母親散步時遭受野豹襲擊,結果被豹子一口叼走。旁觀者跟著豹子進入灌木叢,找到了身受重傷的女孩。但不幸地,女孩未能逃出「鬼門關」,在醫院不治身亡。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2020-10-18 15:47:01  來源:時間視頻   16日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
  • 母女三人放學路上遇到一群馬蜂 不幸被蟄身亡
    ,豐都縣名山街道黃家坪村,32歲的母親甘曉梅接孩子放學,遇到了一群馬蜂。我們從當地有關部門獲悉,致命的馬蜂窩直徑約30多釐米。估計是母女三人經過時不慎碰到了馬蜂窩,才導致意外的發生。當地一位村民告訴我們,其實,這個馬蜂窩掉下來已經有3天,因為這條小路較為偏僻,平時鮮有人經過,偶爾只有放羊的人經過。前天早上,一人趕著羊群經過,馬蜂也傾巢出動,把一隻羊給蟄倒了。
  • 又到馬蜂活躍季 野外出行小心被蟄
    近日,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團建過程中遭遇馬蜂群,導致23人受傷。「有位同事被馬蜂蟄了,沒過多久,一大群馬蜂聚集過來,黑壓壓的一片,太嚇人了!」一名企業員工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據悉,該公司有70多人,共有23人被不同程度蟄傷,患者均出現蟄傷處紅腫疼痛,部分患者還有口唇麻木、頭暈、不適等全身症狀。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父親傷情最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
    10月16日,陝西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三十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丈夫傷情最為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醫生稱,近一個月該院已接診胡蜂蜇傷患者5例,如遇到胡蜂襲擊,應儘快遮蔽身體裸露部位。
  • 小學生放學路上被馬蜂襲擊至休克,直接進了ICU……看到趕緊躲開
    看↓↓小學生被馬蜂圍攻致休克,直接進了ICU近日,連雲港小學生小李在放學路上,不幸被一群馬蜂包圍,全身上下被蜇了100多下,病情危急!小李媽媽介紹,孩子是在放學後路過當地市民廣場一個馬蜂窩時,突然被一群馬蜂圍攻,瞬間渾身上下被蜇了100多下,腦袋、額頭、手和臉等部位都有被蜇。被120送到當地醫院後,小李病情開始惡化,出現了休克現象,直接住進了ICU。
  • 6歲女童遭胡蜂襲擊20多針 瞬間被蜇昏頭部腫脹
    10月7日一大早,記者從安康驅車來到漢中市中心醫院,在該院腎病內科看到病房和樓道裡住滿了被胡蜂襲的傷者,有的被蜇得眼睛腫了,有的因為過敏痛苦的呻吟,有的痛苦掙扎……醫護人員人精心的按照規範的救治流程給每位蜇傷的人耐心清洗、檢查、輸液……在這裡呈現出一派緊張有序的生死大營救的感人場面,在這裡除了醫生們忙碌的身影還有白衣天使焦急的眼神,是他們在這裡和蜂毒展開著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不分晝夜將一位位被蜇傷的無辜群眾從死神手中救回
  • 遭遇毒蜂襲擊怎麼辦 如何避免馬蜂攻擊
    馬蜂也叫胡蜂或黃蜂,它們毒性很大,脾氣也不好,一旦發起攻擊,如果被攻擊的人不知道怎麼應對,很可能中毒休克甚至死亡。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支招,如何避免及應對胡蜂的攻擊。發現蜂巢當你在野外叢林裡穿行時,一定要仔細觀察周圍是否有球狀的物體,那很可能是馬蜂或者螞蟻的巢穴。
  • 上班路上頭頂突然飛來一群馬蜂,57歲女子被蟄到多臟器衰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鮑航行飛來橫禍,用來形容鄭女士這次的遭遇最貼切不過。自己好好在路上走著,頭頂突然飛下來一群馬蜂,在她腦袋上一通亂蟄後,致使她多臟器衰竭,醫生一度還下了病危通知。上班路上,頭頂突然飛下來一群馬蜂鄭女士今年57歲,是安吉天荒坪鎮人,在天荒坪景區從事保潔工作。在景區裡幹活的人,節假日比平常更加忙碌,所以國慶長假裡,她照常上班。10月7日,鄭女士上的是下午班,吃完午飯,她與兩位同事一併去景區辦公室報到。去天荒坪玩過的人都知道,那兒植被茂密,有許多參天大樹,從景區門口到辦公區有一條石子路,鄭女士和同事們上下班都從這兒走。
  • 古老師說在磁石理療項圈,有利於身體健康,但自己卻身受重傷
    古老師說在磁石理療項圈,有利於身體健康,但自己卻身受重傷 《超豪華泳圈》 《口吐蓮花
  • ​陝西胡蜂襲擊41人喪命讓人唏噓,其實避開胡蜂襲擊並不難
    陝西胡蜂襲擊41人喪命讓人唏噓,其實避開胡蜂襲擊並不難來源:蟲蟲2021-01-06 06:00黃蜂過境,哀嚎遍野。2013年,在陝西南部秦嶺山區胡蜂成災,短短一個月1675人受到胡蜂的襲擊,其間傷重死亡41人。
  • 駐馬店兩人被胡蜂蜇死 胡蜂蟄人這些事需注意
    最適活動溫度為25℃、相對溼度為60-70%,氣溫過高、風力在3級以上時,胡蜂常暫停外出活動。一般在深秋季節,氣溫降至15-17℃時,胡蜂會離巢遷至石洞、草堆、牆縫、樹洞等相對較避風、恆溫處越冬,於次年4月初溫度到15℃時出蟄。
  • 女子被一大群蜜蜂追著叮!全身被拔出400多根刺…
    說起當時的場景,傷者黃女士仍心有餘悸:「當時我正在農田裡幹活,沒過一會兒,突然就一大群蜜蜂飛來飛去,追著我叮咬。」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急處置,醫生從傷者身上共挑出了400多根刺,目前傷者病情已經穩定。拔出毒刺、清水衝洗/蜜蜂在蟄刺過後常常會將毒刺留在傷口處,處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將毒刺立刻取出,避免毒刺內的殘留毒液再次注入體內,加重過敏反應。取出毒刺後需用清水衝洗傷口,因為襲擊死亡後的蜜蜂會在傷口處留下報警信息素,如果周邊還有蜜蜂察覺到,會變得狂躁,可能會對人進行二次蟄刺。
  • 印度男上班路上被熊襲擊,路人用長棍將熊趕走,網友:裝死可行?
    據英國《鏡報》報導,近日一名55歲的男子在走路上班時被灰熊襲擊,身受重傷。俗話說,人倒黴了喝水都會塞牙,在印度北部的布德加姆,55歲的男子古拉姆·卡迪爾·謝赫(Ghulam Qadir Sheikh)就遭遇了無妄之災。
  • 別的不說,被動物襲擊該誰負責
    10月18日,有網友爆料,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飼養員被群熊撕扯,疑似已經死亡。10月18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布通報,稱確實發生了飼養員被熊攻擊事故,飼養員已死亡,目前,園方正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件調查。很多新聞都是報導遊客被動物傷的,這一次是飼養員被熊圍攻。
  • 男童目睹母親被撕咬,女子被叼走咬死……
    而且死傷更加慘重,一共有三人遇害,其中一位還是孩子的母親,遇襲時,母親讓兒子快跑,而得救的兒子則被迫親眼目睹了母親的死狀……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17日當晚7點左右,在四川綿陽市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一名47歲的唐姓女村民送自己7歲的小兒子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