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2020-07-24 荔枝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汪偉捷 王晟

  火星,是人類星際旅行的「熱門目的地」。

  這顆紅色的行星,也是宇宙探索的「網紅打卡點」。

  截至2020年6月底,人類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完全成功和部分成功23次,成功率約53%。

  今年7月,地球與火星運行到相對接近的位置,前往火星「最經濟」的窗口再次出現,趁此良機,全球將有三艘太空飛行器試圖繼續人類的「探火之旅」。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實施「天問一號」任務的運載火箭已轉運至發射區 圖源:國家航天局

  火星,為什麼這麼「紅」?哪怕成功率只有一半,人類也要前赴後繼地向火星進發?

  回顧火星探索史,這顆星球承載著人類對生命和宇宙的想像,火星探測,是在不斷追問人類自己的「前世」與未來。

  仰望星空:火星,有人

  早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了對火星的觀測。而我國古人給這顆「熒熒如火、飄忽不定」的行星,起名「熒惑」。

  十七世紀,望遠鏡的問世。1610年,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到了火星,開創了火星觀測的新紀元。

  1840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海因裡希·馮·馬德勒和威廉·比爾,使用望遠鏡對火星進行觀測,繪製發布了第一張完整的火星地圖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兩位德國天文學家發布的第一張完整的火星地圖 圖源:NASA

  1877年,義大利布雷拉天文臺臺長,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在自己觀測繪製的火星地圖中,為火星經典地貌一一命名,被廣泛採納,沿用至今。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繪製的火星全球地圖 圖源:Meyers Konversations-Lexikon

  從這位天文臺長開始,一些天文學家認為自己通過望遠鏡,看到了火星表面上越來越多的「線性溝槽」。美國天文學家羅威爾宣稱,這些「溝槽」是火星人的「運河」。

  儘管這些「運河」的痕跡,之後被證實是視覺上的錯覺,但「火星人」存在的說法仍被廣泛流傳。「火星人」也成為此後諸多科幻作品中的常客。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帶著對地外文明與火星生命的想像,從遠距離觀測火星的時代,進入了近距離探測火星的時代。

  火星有了大頭照:原來你是這樣的火星

  20世紀50年代,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與前蘇聯開始了太空競賽。火星探測計劃,也成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960A」、「火星-1960B」號兩個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火星探測的旅程。雖然這個計劃沒有成功,但是一次偉大的嘗試。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1960年,人類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 圖源:科普中國

  1964年,美國在「水手3號」任務失敗後,成功發射了「水手4號」。8個月後,「水手4號」成為了人類第一個飛掠火星,並傳回火星照片的探測器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第一張近距離火星表面照片 圖源:NASA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第一張清晰的火星表面撞擊坑照片 圖源:NASA

  1971年,又一個「探火」發射窗口到了。這一年發射的探測器,已經不滿足於「飛越」火星,而是希望用「環繞」的方式,開展更加細緻的觀測。

  最終,前蘇聯的「火星2號」、「火星3號」和美國的「水手9號」抵達了火星。前兩者在火星全球性的沙塵暴的情況下,共傳回了60張照片。「水手9號」則堅持到了沙塵暴結束,拍攝並傳回7329張火星表面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85%的區域。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水星9號」拍攝圖片 圖源:NASA

  人類終於能近距離端詳火星的樣貌——這顆星球並沒有想像中的「運河」,而是遍布隕石撞擊坑。除了火山與峽谷,儘是荒涼與沉寂,更沒有複雜智慧生命——「火星人」存在的證據。

  但這沒有熄滅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揭開了火星大部分的面紗之後,讓探測器踏上火星,繼續找尋與生命相關的線索,成為人類的下一個目標。

  登陸火星:探測器的一小步 想像力的一大步

  1975年,NASA的「海盜1號」與「海盜2號」踏上旅程。它們利用降落傘與反衝火箭,成功著陸火星,成為人類頭兩個成功著陸火星並順利開展工作的探測器

  1996年年底,NASA「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GS)環繞器成功發射,並在次年進入火星環繞軌道。通過探測,MGS發現了火星上數百處流水形成的衝溝,這意味著火星表面可能曾有液態水流動。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火星全球勘探者號拍攝的火星表面的衝溝 圖源:NASA

  1997年,人類第一輛火星車「旅居者號」登上火星,移動了約100米的距離。火星探測走進了「在火星表面巡視」的階段。

  隨後日本、歐洲航天局、俄羅斯、印度也紛紛投身火星探測。歐空局「火星快車號」在火星表面多處檢測出了粘土等水合礦物,意味著大量液態水曾流過火星表面,甚至發現了火星地下的疑似液態水湖。

  2007年,NASA「鳳凰號」挖出了高純度水冰,堪稱「火星有水」的實錘。目前,美國「好奇號」火星車與「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仍在火星工作。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經後期處理) 圖源:NASA

  這輪火星探測新高潮,使得人類對火星的了解更加深入,火星與地球、與太陽系,甚至與生命起源的聯繫也越來越多。

  根據現有的科學發現,38億年前,火星與地球都是水的世界。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火星失去了水,讓它變成現在一片荒蕪,沙塵滿天?火星的現在,會不會預示地球的未來?探索火星,有可能為地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提供重要參考。

  地球的地質活動已將生命起始之初的痕跡抹去、深埋,但缺乏板塊構造的火星,地表狀態幾乎沒有改變。火星,能否回答生命起源的種種疑問?探索火星,同時也是追溯行星的起源,生命的萌發。

火星為什麼那麼「紅」

火星也許會成為人類的又一個家園 圖源:SpaceX

  回顧火星探索史,從單純的仰望星空,猜測地外文明是否存在,到複雜的行星探測,求證行星之間種種關聯,既是人類對宇宙的嚮往,也是對生命的思考。

  與其說人類執著於探測火星,倒不如說是我們對自身命運的執著追問。

  我們無法預測,火星是否,或者何時會成為人類的又一個家園,但可以肯定的是,到那時,火星一定會成為人類永恆探索的新起點。

  (本文資料來源:科普中國、「我們的航天」、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相關報導。本文系荔枝新聞專稿,謝絕一切刪改。)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變成了紅巨星,那麼寒冷的火星會適合居住嗎?
    從觀測數據中可以看到,火星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2.2億公裡,比起日地的距離還要多出7000多萬公裡,因此,如果將太陽能再大一些,那麼其就能縮短火星跟它的距離,從而讓更多的熱量傳送到火星上,從而達到提升這枚溫度的效果。
  • 我們都知道夕陽是紅色的,那麼,火星上的落日為什麼是藍色的
    火星日落為何呈現藍色如果一顆行星的大氣層所含氣體很少,灰塵卻很多,那麼呈現出日落的顏色和地球是不同的。首先,任何一顆大氣層以氣體為主的行星,都會遵循光的散射模式,即在日落時呈現為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顏色。
  • 為什麼在火星上看地球會那麼大?而在地球上看火星卻那麼小?
    事實上還真有這麼回事,我們都知道地球和火星的大小相似,但是如果我們在地球上看火星,看到的只是一顆普通的星星,而如果我們站在火星上看地球,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巨大的球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最大將近有4億千米,而最小卻只有5576千米,這個距離不能算是太近,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火星也只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星星,很少有人能夠分別出來有什麼不同,火星最容易分辨的一點,就是它在天空是泛著暗紅色的光,這點是和其它星星的最大區別。
  • 火星上的火山為什麼比地球上的高那麼多?
    火星上的火山為什麼比地球上的高那麼多?這與兩個星球的環境有關。火星的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2/5,同樣高度,在火星上的火山比在地球上的所承受的重力更小,這使它們不容易崩塌。有科學家曾做過計算,當地球上的山超過1.5萬米時,山體可能會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崩塌;而火星上的山理論上可以增長到3.75萬米以上。而且,火星上沒有板塊運動,這意味著火星內部的熱量只能集中從以熱點分布的火山釋放,熔巖的不斷堆積使火山越來越高。高度超過2萬米的奧林帕斯山就是由於大量熔巖噴發和熔巖層疊堆積而形成的。
  • 明明是近鄰 火星為什麼比地球小那麼多?
    火星的質量僅約地球的十分之一而已,為何相鄰的兩顆行星差異卻這麼大這件事,困惑了太陽系理論學家們很久了。在行星形成標準模型中,類似大小的天體是透過所謂的「吸積(accretion)」過程累積成長,巖石和其他巖石堆積成了山嶽級天體,山與山合併成了城邦級天體,之後以此類推。
  • 如果地球人類真的來自火星,那麼為什麼會從原始人開始進化?
    導語:如果地球人類真的來自火星,那麼為什麼會從原始人開始進化?如果說人類和大猩猩一樣是通過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這種說法也普遍被大眾所接受,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卻沒有近於兩者之間的其他動物的存在及在進化中所產生的化石。人類就如同被某種神秘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加速進化而來快速的統治地球。而且人類並不像其他地球動物那樣在地球自然災害前都有所警覺,有科學家有分析得出結論人類其實並不適合地球24小時每日的生理時間。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其他行星都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生存。那麼氣態行星為什麼不適合生存呢?因為沒有巖質表面。以木星舉例來說,進到雲層下後先是氣態氫,氣態氫下是液態氫,再往下就是固態氫。
  • 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關鍵詞1:小行星帶的發現關鍵詞2:小行星帶的分類關鍵詞3:小行星會撞地球嗎自從1766年提丟斯-波得定則發現以後,很多天文學家相信,在火星與木星之間,與太陽距離2.8
  • 為什麼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人類為什麼要移住火星?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火星的基本信息,火星的英文名叫&34;,古希臘神話裡面的戰神就叫&34;。這個溫差雖然很大,但其實和其他星球相比也沒那麼嚴重。月球的晝夜溫差有200多度。而且火星的自轉軸也是稍稍傾斜的,所以火星是有四季的。不過火星公轉一周是地球的兩年。
  • 火星離我們那麼近,為什麼飛過去要大半年?
    既然火星離地球只有 5.6千萬到 9.6千萬公裡,為什麼要飛行6-8個月才能抵達呢?地球、月亮、火星距離比較,登月用時在三天左右(圖片來源見水印)為了找到從地球到火星的飛行速度,我去搜查了很多資料。據美國宇航局(NASA)所說,一枚速度為40,234千米每小時的普通火箭需要2.5個月就能到達火星。那為什麼當我們讀到關於未來載人火星計劃的時候,都說需要6到8個月才能到達火星呢?
  • 為什麼地球上的日落是紅色而火星上的日落是藍色?大氣密度不一樣
    晚霞紅是一種自然奇觀,很美,還有什麼比這更美的現象嗎?難怪一些攝影師最嚮往的目標就是目睹那如畫般太陽越過地平線之外的景象。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日落會呈現出紅色或橙色?請坐下來,今天你會了解到地球上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日落是紅色的?而火星上的日落又是什麼顏色呢?
  • 火星男孩為何成為「全球網紅」,你知道真相嗎?
    小編寫稿子這麼多年,寫到神童的文章也有不少,也聽說過許多民間的神童,可是今天小編想寫一篇關於一個網紅神童的故事,他就是火星男孩,波力斯卡!相信這個網紅神童大家都有所聞吧。記得那時候可是非常火呢!好了,話不多說,開始步入正題!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美、俄、日、歐、印等國在內的「探火」大軍日益壯大。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
  • 今晚「火星伴月」,火星咋就那麼火紅?月球咋就那麼金黃?
    據天文專家介紹,10月3日,在東方天宇上,紅彤彤的火星將與金燦燦的明月近距離相伴,「戰神」聯袂「嫦娥」共舞蒼穹,競放光芒。火星咋就那麼火紅?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體積和質量介於地球和月球之間,體積是月球的2倍,質量是月球的9倍。火星咋就那麼火紅?這要從火星的地表說起。
  • 中國2020準備火星探測,太空投資需要那麼多,為什麼不先扶貧?
    昨天在珠海,航天局工程司的副司長趙堅透露說,中國接下來的太空探索,有2019年的月球採樣計劃,2020年的火星探測任務,更多的還有接下來的火星取樣,木星系探測等等深空探測。很多人可能對探索太空覺得沒什麼必要,美國不是早就登月了嗎?
  •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火星地震,那麼火星地震的發現,有什麼重大意義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人類的探測器,只能夠在太陽系的範圍內進行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超出太陽系的範疇,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不能夠達到,所以現在人類最主要的宇宙探索 ,主要集中在太陽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火星探索,今天美女小倩說的就是火星的一些秘密,希望朋友們能夠加我粉絲,一起進行探討!
  • 中美阿齊飛火星!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又到每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射季,中、美、阿聯齊發火星探測器。根據誰先到誰先開發的原則,迅速開展火星探測是未來開發利用火星資源的基礎。但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天問一號」著陸器和火星車(概念圖) | 中國航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火星,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為什麼選擇火星?
  • 火星那麼遠,跑去幹什麼
    這兩天不光有領事館事件,還有火星探測讓人們閒著沒事兒的時候,多了兩個談資。 那麼我們為啥要跑那麼遠去呢,跑去幹啥呢。 這個問題,首先是,告訴全世界,咱中國人現在有能力跑那麼遠了,人們能夠跑多遠,是一種能力,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時代現在可能是具備了,但是用眼睛看就能夠體會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嗎,想想就夠了吧,這就像饞著急的時候,看別人吃得滿嘴油吧。
  • 三體人科技那麼發達,為何不改造火星,非得那麼大代價佔領地球?
    比如有讀者就認為,三體人科技這麼發達,太陽系裡宜居行星改造下就可以了,為什麼非得和地球人來拼個你死我活?最後還都被超級文明摧毀了母星系!太陽系有哪幾顆行星是宜居的?而火星則是內核冷卻,磁場消失導致大氣被剝離後氣壓降低,水汽蒸發逃逸留下了氧原子,與火星地表鐵元素結合形成了氧化鐵,火星或紅色的地表就是這麼來的。火星和金星能被改造嗎?
  • 沒有火的火星今年為什麼這麼火?來聽聽她怎麼說
    各國為何近期「扎堆」去火星?火星為什麼能脫穎而出,獲得天文學家如此「青睞」?這次去火星想幹嘛?登陸火星難嗎?半數以上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可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火星採礦應該怎麼實現?移民火星靠譜嗎?送人上火星難度有多大?生活在火星上有什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