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人類為什麼要移住火星?

2020-09-11 酷貓雜談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火星的基本信息,火星的英文名叫&34;,古希臘神話裡面的戰神就叫&34;。

火星看上去就是一個紅色的星球,因為它表面全都是氧化鐵,說白了就是全都是鐵鏽。

火星的重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但是大氣非常的稀薄,氣壓只有地球的1%都不到,幾乎沒有氧氣,所有我們在火星上是不能夠呼吸的。但是植物可以,因為他們吸收二氧化碳。

由於火星的大氣十分的稀薄,所以紫外線特別的強,晝夜溫差也特別的大,赤道附近白天能達到零上20度,晚上能到零下70多度。這個溫差雖然很大,但其實和其他星球相比也沒那麼嚴重。月球的晝夜溫差有200多度。

然而火星上有一個比較好的條件,就是它自轉的周期是24小時39分鐘,和地球非常接近,所以我們人類的晝夜規律是可以適應火星的。而且火星的自轉軸也是稍稍傾斜的,所以火星是有四季的。不過火星公轉一周是地球的兩年。

從上面的一些數據大家也能夠看得出來,這個火星似乎不太適合人類居住,至少人類不能夠隨便就待在上面。但是火星上面的很多因素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是可以克服的,比如紫外線和空氣的問題。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建一個房子待在裡面,所以待在火星上是有可能的。有人要問了,那待在任何一個星球不都是有可能的嗎?其實也全是,比如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這些都是氣體星球,根本沒有地方建房子。

再一個就是火星離我們足夠近,其它的星球再好,即使我們想去,那也太遠了。所以,目前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

那麼人類又為什麼要移住火星呢?難道地球待不下去了嗎?其實這跟在地球上待不待的下去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除非地球被毀了,人類再也無法待在地球上了,那肯定得往地球之外想辦法。

我們人類之所以想移住火星,就是因為人類特別的不安。這個不安有兩個層面,一個就是人類總是在設想各種各樣的災難,就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住不了了,那總該有個地方能住吧,所以要提前準備,這是一種不安。

還有一個不安就是人類的探索欲特別的強,尤其是對宇宙的探索欲特別的強。就感覺人類就像是為了宇宙而生的,為什麼要探索宇宙不太知道,反正就是想往宇宙去。

很有可能我們就來自於宇宙,甚至我們就來自於火星,所以我們就想去那。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火星大部分小行星撞擊的隕石坑都在南半球
    2020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期,下一次需要等到26個月以後,中國、美國和阿聯計劃在這個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承載了每一位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和國人對星空的無限夢想趕往火星。截止到1月3日「天問一號」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火星還有830萬公裡。「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著陸火星。
  • 火星被人類改造成為宜居星球需要分幾步
    首先以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展開,作為一家私人科技企業,SpaceX公司2015年發射獵鷹9號火箭,完成發射任務之後成功的垂直降落回指定落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成功回收運載火箭,到今天有5年的時間了。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
    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為什麼大家都把火星當成了如此重要的一站呢?為什麼是火星?在太陽系大家庭中,火星最突出的特點,要數它的外觀。由於表面上布滿了氧化鐵,這讓火星看上去是鮮亮的橘紅色,比其他行星都具有更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
    七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就將抵達火星,擇機著陸、巡視,為中國航天事業再續新的光輝。也是在這一年,美國和阿聯也先後表達了探索火星的意願。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為什麼大家都把火星當成了如此重要的一站呢?
  • 人類為什麼要全力探索「火星」?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自古就有,但是要說到對於宇宙認識的快速發展,還是在工業革命以來的幾百年時間。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我們不斷地向太空發射衛星、發射探測器,以及發射載人飛船。人類這所有的努力無非圍繞著兩個目的而展開,第一個目的是探尋地球之外的生命,研究生命的起源;第二個目的是希望將來人類能夠走出地球,移居開發其他星球。
  • 人類即將登陸火星?火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選擇移民火星?
    最近幾年科學家還發現了火星上有水的條件,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航天局宣布,在火星冰蓋之下發現一個直徑20公裡的冰下湖。這是太空科學家在火星上探測到的首個大型液態水體,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大家都對火星產生了移民信心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嘛!
  • 為什麼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我們為何要探索火星
    人類對火星的發現與研究,自古時候就開始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是關於火星的記載,我古代叫火星稱為熒惑星,因為其熒熒如火,並且位置與亮度也讓人難以琢磨,在意義上也有國外的古文化一樣,都認為活火星是戰爭與災難的代表。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邁出地球的下一站?
    那麼,我們就將通過本文直接論證火星為什麼有足夠多的條件能滿足開發的需求。人類未來的行星際基地開發需要至少達到這些條件:充足的水源、空氣、能量、土壤和元素,能庇護生命,易於實施航天開發。雖然火星上極度缺乏有機物,但其他元素構成與地球條件類似,這也成為人類開發火星的重要前提。對於未來的人類火星基地建造規劃,可以提前發射無人3D列印探測器先期抵達,通過遠程遙控和就地取材建造未來家園。火星相對地球體積較小(15.1%)、質量較小(10.7%)、引力較小(37.9%),表面積也較小(28.4%)。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美、俄、日、歐、印等國在內的「探火」大軍日益壯大。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移民太空的首選地?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各種科幻電影裡,人類把火星當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現實中,浩瀚星空,人類都爭相選擇火星作為探測目標。2020,火星將會很熱鬧,美國、中國和阿聯都有去火星的計劃。  人類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火星?這或許要從人類的火星情結說起。
  • 為什麼人類遲遲沒有登上火星?科學家:擔心有去無回!
    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應該是人類研究最深的行星了,雖然我們早就登陸到月球了,但是對月球的探索卻依舊不如火星深入,我們發射了多顆探測衛星和火星車,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即使派遣太空人去火星也不是什麼難事,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派遣太空人去火星呢?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這時,很多人可能會問:行星探索的第一站,為什麼是火星?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目前,人類對火星實施了40餘次探測任務,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從地球說起。從太空看,這顆藍色星球是如此特別,甚至是一個很孤獨的存在。一直以來,人類都被這個終極問題所困擾: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也可以另一種形式來表述:地球是如何演變的?
  • 答案|人類為什麼要去火星?
    2020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我們認識到,看似強大的人類文明,盡然對小小病毒束手無策,一年過去了,疫情依然在肆虐,短期內看不到疫情將要終結的跡象,但我們相信,最終戰勝疫情一定是靠科技手段。在400年前,歐洲苦陷於黑死病的蔓延,歐洲某小鎮裡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病人用於治癒疾病。
  • 人類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50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可以從月球返回,那麼人類登陸火星是否也可以安全返回地球呢?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載人登陸火星,只能是一個單程車票,太空人將會留在火星上而無法返回地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他介紹,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包括地球在內,還有兩顆行星,那就是金星和火星。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天問一號」的意義
    火星計劃自從《火星計劃》出版後,接連出現了60多個計劃,由政府部門或者科學家制定,要送人類登陸火星表面。更不用說人類不需要等待26分鐘會獲得下一條指令。其實這個時間是在8-48分鐘變化,取決於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消息傳到地球需要4到24分鐘,還需要相同的時間才能傳回來。是的,火星車是靠指令行動,它們靠指令張開手臂,每一個動作都是由地球上的某個人指揮的,因此不止是傳輸過程有延遲,做出最佳行動方案也需要時間。一個人不需要指令告訴他要往前走100cm,人類是比機器人更好的操作員。
  • 【常識積累】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大氣——火星大氣密度僅為地球的1%,約相當於地球上33千米高處的大氣密度,極為稀薄,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與地球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火星表面的重力約為地球表面的0.38,磁場強度只有地球的1%等等。但火星最最最吸引人類的,是人們在這裡發現了明確的有水存在的證據。有水,就代表著生命存在的可能。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從地球飛往金星需要100天左右,而從地球飛往火星則需要180天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從距離上來看金星遠比火星更接近地球,但是火星確實人類探索最深入的行星,這是為什麼呢?返回的數據顯示金星的地表溫度為475°C,壓力為地球的92倍,在如此高的溫度和氣壓之下,這顆星球顯然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人類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登陸的。實現探測器的著陸難度也會比火星高得多,既然如此,那我們還不如去火星呢!
  • 【工悅讀】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