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全力探索「火星」?

2020-10-18 地理沙龍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自古就有,但是要說到對於宇宙認識的快速發展,還是在工業革命以來的幾百年時間。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我們不斷地向太空發射衛星、發射探測器,以及發射載人飛船。人類這所有的努力無非圍繞著兩個目的而展開,第一個目的是探尋地球之外的生命,研究生命的起源;第二個目的是希望將來人類能夠走出地球,移居開發其他星球。


地球和火星

為了上述兩個目的,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我們可能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太陽系以內天體的研究,特別是對於太陽系八大行星以及他們的衛星們進行研究。除地球以外,太陽系其他七顆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行星,沒有堅固外殼,水系、金星、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有巖石來組成的,屬於「類地行星」,擁有巖石表面。但是,水星距離太陽太近,表面溫度高達427℃,金星雖然距離太陽遠一些,但是稠密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使得金星表面的溫度更是高達460℃以上,環境十分惡劣。


火星探測器家族

這樣一來,火星就成為了七大行星中唯一剩下的一顆,火星的直徑大約為6794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一半,質量只有地球的14%,火星的自轉周期也大約為24小時,公轉周期大約為1.88年。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大約為-55℃,冬夏溫差巨大,夏季白天溫度可達27℃,冬季夜晚溫度低到-133℃,看起來條件惡劣,但是這已經是除地球外,太陽系內溫度條件最好的行星了。


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好奇號  

所以,火星是太陽系出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行星,這是我們探索火星的最重要目的。除此之外,因為火星和地球相鄰,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千米,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在1年內就能到達,這也為我們將來開展載人飛船探索火星提供了可能性。目前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等都有火星探索計劃,美國絕對是這其中的執牛耳者,目前美國的「好奇號」火星車正在火星進行探索任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人類為什麼要移住火星?
    有人要問了,那待在任何一個星球不都是有可能的嗎?其實也全是,比如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這些都是氣體星球,根本沒有地方建房子。那麼人類又為什麼要移住火星呢?難道地球待不下去了嗎?這個不安有兩個層面,一個就是人類總是在設想各種各樣的災難,就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住不了了,那總該有個地方能住吧,所以要提前準備,這是一種不安。
  • 為什麼要費力去探索火星?
    中國已經成功啟動了首次對火星的重大行星際飛行任務。發射開始了漫長的七個月,穿越深空的旅程,一旦任務到達紅色星球,中國可能會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在火星表面著陸並運行流動站的國家。然而我們為什麼要費力去探索火星? 1. 火星很有可能曾經是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可能因為失去磁場的原因,導致大氣丟失,氧氣被鐵元素耗盡(從而造成了紅色),因此研究它也利於我們更好的保護地球。
  • 為什麼火星是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我們為何要探索火星
    人類對火星的發現與研究,自古時候就開始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是關於火星的記載,我古代叫火星稱為熒惑星,因為其熒熒如火,並且位置與亮度也讓人難以琢磨,在意義上也有國外的古文化一樣,都認為活火星是戰爭與災難的代表。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天問一號」的意義
    火星計劃自從《火星計劃》出版後,接連出現了60多個計劃,由政府部門或者科學家制定,要送人類登陸火星表面。更不用說人類不需要等待26分鐘會獲得下一條指令。其實這個時間是在8-48分鐘變化,取決於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消息傳到地球需要4到24分鐘,還需要相同的時間才能傳回來。是的,火星車是靠指令行動,它們靠指令張開手臂,每一個動作都是由地球上的某個人指揮的,因此不止是傳輸過程有延遲,做出最佳行動方案也需要時間。一個人不需要指令告訴他要往前走100cm,人類是比機器人更好的操作員。
  • 地球的近親「兄弟」,為什麼人類不去探索,反而要去火星?
    今日話題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為什麼人類不登陸金星,反而要去火星?最初科學家他曾經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智慧文明,那麼為什麼人類除了探索月球以外首選的探索目標是火星,而不是離我們更近的金星?要知道,登錄一個地外行星距離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金星之所以被科學家們放棄是因為她的環境太惡劣了,把它形容為「地獄之星」也不為過。
  • 為什麼金星更近,但是人類卻更愛探索火星呢?
    2020年,是人類探索太空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來說,今年也是極有意義的一年,因為我們終於開啟了對火星的探索,它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代名詞,我們終於向它靠近了。從地球飛往金星需要100天左右,而從地球飛往火星則需要180天左右的時間。實際上從距離上來看金星遠比火星更接近地球,但是火星確實人類探索最深入的行星,這是為什麼呢?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
    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為什麼大家都把火星當成了如此重要的一站呢?為什麼是火星?在太陽系大家庭中,火星最突出的特點,要數它的外觀。由於表面上布滿了氧化鐵,這讓火星看上去是鮮亮的橘紅色,比其他行星都具有更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上火星?
    七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就將抵達火星,擇機著陸、巡視,為中國航天事業再續新的光輝。也是在這一年,美國和阿聯也先後表達了探索火星的意願。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為什麼大家都把火星當成了如此重要的一站呢?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歷經70年探索,火星移民已不再是夢
    目前,開展過或正在開展火星探測項目的國家主要有前蘇聯,美國和中國。直接或間接參與各類火星計劃的商業巨頭主要有亞馬遜,谷歌,微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及中國的百度。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人類登陸火星還有多遠的路要走,我們怎麼去,如何在火星生存?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 人類探索火星的腳步
    在人類還沒有發射飛行器,近距離觀察火星之前,人們只能憑想像認為火星是什麼樣子,19世紀之後有關火星的小說和電影就多了起來,如《火星入侵之日》為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於1963年2月14日美國上映。人類發射的第一臺火星探測器是1961年前蘇聯連發射的,因為前蘇聯太空探索一開始是保密的,因而當時不知道前蘇聯的太空飛行器都看到了什麼?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他介紹,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包括地球在內,還有兩顆行星,那就是金星和火星。
  • 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科普達人嚴伯鈞解說人類火星探索
    《六極物理》內文選圖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星際移民首選火星?為什麼天問一號是航天史上的壯舉?探測火星難在哪裡?科普達人嚴伯鈞在日前的直播中為粉絲解答這些熱點問題,帶來一場頗具科幻效果的全民科普。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我們為什麼要援助非洲
    1970年,一位尚比亞修女給美國航空航天局寫了一封信,這位尚比亞女士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那麼多小孩吃不上飯,為什麼人類每年還要還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時至今日,人類為探索宇宙的花費,每年已達到了數百億美金,而非洲的貧窮飢餓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美、俄、日、歐、印等國在內的「探火」大軍日益壯大。2020年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來了:外太空那麼多星球,為什麼大家都「認準」了火星?為什麼我們選擇火星?——火星是太陽系內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星球,也是人類最有可能登陸的下一個地外天體。
  • 探索火星遇到的4個未解之謎,為什麼人類不能在火星上生存!
    人類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探索火星以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收集的資料甚至比月球還要多,由於火星與地球類似的一年四季和每天24小時的時長,由於「好奇號」探測器傳回了許多火星上的高清照片,讓許多人覺得火星與地球如此相似,似乎未來能移民到火星上並不是誇張的幻想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一般情況下,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經過6個來月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火星。雖然火星距離地球很近吸引著人類不斷地去探索它,但火星的自然環境對於人類來講是非常的惡劣的。火星上面的環境有多惡劣呢?這三點就夠人類受得了。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前幾天我們的天問一號動身前往火星了。除了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今年還有三個探測器將要飛往火星。據有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次探測器。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頻繁的星球。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
  • 2020火星元年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
    | 人類探索火星,真正目的是什麼?作者:卡爾赫林(一)2020年可謂是「火星元年」,因為中國國家航天局、美國NASA和歐空局,都分別開啟了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派遣太空人登陸火星,甚至還要開啟「火星移民計劃」。那麼,人類探索火星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人類開啟探索火星之旅,但火星並不是人類的永久居留地和最終目的地。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無非就是有幾個常規化的原因存在第一、探索地外生命第二、尋找地外資源第三、看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為未來人類前往地外星球做好準備這就是最為基本的原因,而金星確實距離我們地球比較近,但是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 為什麼人類不親自登上火星去探索研究?食物有可能是一個大難題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再一次人類探測火星的一個時間窗口。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火星是地球的鄰居,是同樣處在宜居帶的類地行星。火星跟地球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所以,人類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開啟了火星探索計劃。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其中包括軌道探測器和著陸探測器。通過探測器對火星的不斷探索研究,如今人類對火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