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探索火星以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收集的資料甚至比月球還要多,由於火星與地球類似的一年四季和每天24小時的時長,由於「好奇號」探測器傳回了許多火星上的高清照片,讓許多人覺得火星與地球如此相似,似乎未來能移民到火星上並不是誇張的幻想,然而NASA提出了關於火星上的幾個疑問並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下面來看看這幾個未解之謎到底是什麼。
一、火星上還存在液態水嗎?
顯然吸引人類注意力的是火星上乾涸的河谷和水流的痕跡,這些痕跡似乎在告訴人們不久之前火星上曾布滿了河流,而如今寒冷乾旱的現況是由於水分和大氣層消失導致的,但是從「好奇號」發回的火星天空照片看起來幾乎與地球上的無異,很難想像火星上會找不到水,NASA的火星偵察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拍攝到一個火山口突然冒出白煙,可能就是地下存在水的證據,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也公布了火星兩極地區的冰層照片,並且分析火星的地表下面有含鹽量較高的水,並且是以液態湖泊的形式存在的。
二、為什麼火星上也能看到雲
從「好奇號」發回的火星天空照片中能看到火星上也有類似地球的雲層,然而火星的大氣層不足地球的1%,很難相信這滿天白雲的天空會在火星上出現,不過專家指出火星的大氣層雖然稀薄但還是能在某些季節的時候形成雲層,不過成分卻不是地球上以水為主的雲層,這是由於火星上空的低溫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凝結形成的雲,所以這些雲都在距離地面很遠的大氣層邊緣。
三、火星上的甲烷哪來的?
「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進入夏季時發現大氣中微量的甲烷突然劇增了十倍,在地球上這種溫室氣體通常是由生物活動時產生的,人們對於火星出現的甲烷氣體認為這是土壤中的生物在夏季復甦形成的,為了檢測甲烷情況是否屬於偶然,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也檢測到了同樣的情況,有一種解釋說是因為夏季的溫度把土壤中存留的甲烷釋放了出來,畢竟火星曾有過非常適宜的氣候和大量的湖泊,有生物活動完全是有可能的,但目前對於甲烷的來源並沒有更直接的證據,因為在土衛六上就遍布了由甲烷形成的湖泊,但這些甲烷湖泊卻與生物無關。
四、人類未來能在火星上生存嗎?
人類探索了火星這麼長的時間,顯然未來是準備載人登陸火星的,甚至會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的居住基地,然而人類是否能適應火星上的環境還是個未知數,雖然從探測器發回的火星照片來看,這顆行星上的環境幾乎就是地球上沙漠的樣子,如果能讓植物存活甚至可以逐步改造火星的環境,然而NASA的火星專家卻告訴了人們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火星上的環境對人類是極其不友好甚至是致命的。
由於火星缺乏磁場保護,大氣層和水就是被太陽風直接刮進了太空中,而且致命的宇宙射線已經深入火星土壤中,對於人類來說一旦接觸到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非常危險,最關鍵的是從火星探測器檢測出來的土壤成分顯示這是一顆非常貧瘠的星球,而且土壤中含有大量對碳基生命致命的氯酸鹽化合物,與火星的環境相比較甚至月球真空的環境都比這裡更安全,當然未來會找到方法來逐步改善火星的環境,不過這個時間將會相當漫長。
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更願意在太空中尋找另一個地球,因為現在人類的技術想要改善火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火星較低的引力卻適合做未來的火箭發射基地。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