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遲遲沒有登上火星?科學家:擔心有去無回!

2020-12-06 集集冷知識

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應該是人類研究最深的行星了,雖然我們早就登陸到月球了,但是對月球的探索卻依舊不如火星深入,我們發射了多顆探測衛星和火星車,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即使派遣太空人去火星也不是什麼難事,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派遣太空人去火星呢?其實對於這個答案,科學家是給出了解釋的,我們不去火星,完全是因為怕有去無還!

為什麼科學家會這樣說?其實科學家也給出了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引力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行星大小擁有不同的引力,我們曾經登陸月球,知道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火星的引力同樣要比地球要低,但不同於月球受到強大的地球引力,想要從火星發射火箭回到地球,就得需要3倍以上推力才行。

在地球上發射一顆去火星的火箭,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是非常簡單的,這是因為我們不會受到能源的限制,再加上對地球引力已經十分熟悉了,但想從火星回來,需要更多的燃料,這就意味著想要回來要麼帶足了顏料,要麼在火星補充能源,然而目前這兩項都是難以克服的,或者說沒有必要花費成分去研究這個。因為火星目前完全不值得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火星離地球還是過於遙遠,人類要去火星將會進行一場長途旅行,對於人類體能等方面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要知道我們去火星一來一回需要一年多的時間,然而我們目前還未有在太空生活一年的太空人記錄,到底誰去也成了一個問題。

其實說到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火星目前完全不值得科學家投入人力到達火星,假如火星擁有生命或者更加重要的能源,而人類需要親自去火星探測,小編相信再多的困難也難不倒科學家的登陸火星計劃!

相關焦點

  • 人類登月過去幾十年,為什麼還沒有登陸火星?原來難點在這裡
    縱觀人類歷史,人們對於宇宙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因此許多天文學家都想要研究宇宙蘊含的奧秘,還想要探索無垠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跡象,更想要建立除了地球以外的第二個人類基地,要知道人類第一次登月已經過去50多年了,在這之後火星一直是被討論最多的一顆星球,那麼為什麼五十年過去了人類還沒有登上火星呢。
  • 登月可以往返,但是火星只能有去無回,這是為何?
    人類的腳步自踏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和太空有了不解之緣,太空不僅僅只有行星、彗星等其他物質,還有人類留下的印跡,在月球上已經留下眾多人類的腳印,登月可以實現往返,但是火星只能有去無回,這是為何呢?
  • 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好奇號」探測任務的首席科學家格羅茨格爾表示,火星環境與地球是非常相似的,2019年,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吉爾伯特·萊文稱,40多年前,火星上就發現了生命的痕跡。根據對火星的探索,有不少科學家都認為火星遠古時期是存在生命的,因此火星很有可能會適宜人類生存。
  • 人類為什麼至今沒能登上火星?科學家:上去可能回不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還記得馬特達蒙在火星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在火星上生活知道被隊員救回地球的故事嗎?是那麼讓人心潮澎湃,其實講述人類與火星情緣的電影故事有很多很多,這表明人類對火星的興趣是很濃烈的,畢竟火星是除了地球外少有的同時存在著氧氣和水的星球。但是直至今日,我們雖然向火星發射了無數探測器,但始終沒能把人類送上火星,那麼為什麼人類至今沒能登上火星呢?原因主要有三點。
  • 科學家預言:人類將於本世紀登上火星
    一位參與火星探測任務的英國科學家預言,人類將於本世紀登上火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項目旨在揭開太陽系第二小的行星的秘密,並揭示那裡是否曾有生命存在——或者能否再次容納生命。NASA的這臺先進機器人火星車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開始了路途漫長的火星之旅,它將於2021年2月在火星登陸。
  • 科學家預言:人類將於本世紀登上火星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一位參與火星探測任務的英國科學家預言,人類將於本世紀登上火星。在此次任務中承擔重要作用的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桑吉夫·古普塔教授說,他相信,在100年內,人類將踏上火星。古普塔教授在《每日電訊報》撰文說:「現在是2020年7月,人類已經有能力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在月球表面揮舞高爾夫球桿,可以在空間站內彈吉他。但是,在火星上行走仍然遙不可及。」
  • 天問一號迎戰火星,人類離登上火星還有多遠?
    ——羅伯特·祖布林紅色星球火星是世界各國先進航天探測的終極目標。最近,「天問一號」整裝待發,開啟了中國火星探測的新篇章。可是,人類真正登上火星的那一天,似乎和十年前一樣遙遠。火星人類五十年前就到過月球,六次。登月計劃的成果,人類直到今天還在受益。
  • 人類可以往返月球,卻無法從火星返回,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也在不斷地加快,探索的範圍也從最初的近空間逐步擴大到宇宙,探險的距離也從最近的月球到更遠的火星。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人類成功實現了登月的夢想,使太空人們能夠安全地從月球返回。朋友們不禁要問,現在,距成功登月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人類如果能成功登陸火星,能不能安全返回?對此,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解釋: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登上火星之後,就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了。
  • 如果不穿太空衣,人類可以在火星上生存多久?
    其實從距離來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一開始當科學家準備為人類尋找第二家園的時候,目標也並不是火星,而是看起來更接近地球的金星,可惜金星表面溫室效應太嚴重了,氣溫超過400攝氏度人類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所以,科學家們便將火星作為了人類探測的新目標。
  • 人類何時能登上火星?
    一位參與火星探測任務的英國科學家預言,人類將於本世紀登上火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項目旨在揭開太陽系第二小的行星的秘密,並揭示那裡是否曾有生命存在——或者能否再次容納生命。NASA的這臺先進機器人火星車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開始了路途漫長的火星之旅,它將於2021年2月在火星登陸。
  • 英國科學家:「毅力號」若能登上火星,人類將在幾十年內登陸火星
    日前,一名來自於英國的科學家在8月2日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認為「毅力號」或許可以幫助人類在本世紀內成功登上火星,你信嗎?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和筆者一樣好奇,為何這名英國科學家認為「毅力號」是人類登陸火星的關鍵呢? 從資料來看,這名英國科學家是NASA「毅力號」科研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參與了「毅力號」的全過程,作為NASA有史以來技術最佳的火星車,「毅力號」除了攜帶的儀器設備更加精準之外,它還攜帶了一個特別的東西。
  • 英國科學家:「毅力號」若能登上火星,人類將在幾十年內登陸火星
    在今年7月份,伴隨著26個月一次的「火星窗口期」再次抵達地球,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也紛紛展開。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陸續順利升空後,美國的「毅力號」在7月30日也發射成功。日前,一名來自於英國的科學家在8月2日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認為「毅力號」或許可以幫助人類在本世紀內成功登上火星,你信嗎?
  • 從地球到達火星需要多長時間?科學家:人還沒抵達就已經餓死了
    人類作為目前地球上擁有最高智慧的生物,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前就已經成功登錄了月球,這也促使人類有更大的信心和興趣去對別的太空星球進行探索。從那以後,而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就成了科學家研究外星球的重點對象之一。
  • 上世紀60年代,人類就登上了月球,為何至今無法登上火星?
    一開始,前蘇聯遙遙領先,因為他們先是在1957年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後來在1961年,前蘇聯的太空人也成功進入太空之中。但不甘落後的美國也在暗中努力著,想要趕超前蘇聯,於是阿波羅計劃便應運而生了。1969年,美國太空人成功從地球出發,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人類的太空夢也由此被正式點燃。
  • 為什麼人類不親自登上火星去探索研究?食物有可能是一個大難題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再一次人類探測火星的一個時間窗口。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火星是地球的鄰居,是同樣處在宜居帶的類地行星。火星跟地球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所以,人類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開啟了火星探索計劃。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其中包括軌道探測器和著陸探測器。通過探測器對火星的不斷探索研究,如今人類對火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認知。
  • 馬斯克飛船​升​高約152米,但移居火星或有去無回
    人類真的能夠移居火星嗎?有去無回?然後攜帶物質不斷往火星上輸送,馬斯克預測到2030年將有1000名人類居民,到2050年「可能」有100萬人到火星上去,所以目標非常的大,當然大概率也是能夠移居到火上去的。不過馬斯克也表示了,首批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死在那裡回不了家,所以就看未來誰願意做首批的移居者,因為可能是有去無回。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可是火星並不是地球的衛星,它是一顆獨立的天體,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雖然火星沒有地球那麼重,但是火星的引力比月球要大得多,而且火星距離地球也比較遠,所以如果人類要登陸火星的話,那麼宇宙飛船則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多的燃料。
  • 金星離地球最近,為何科學家總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我們對於地球外的生命一向非常好奇,比如我們對火星的不斷探索就是希望尋找到生命的痕跡,在尋找其它具有生命的星球時,我們會把地球的數據作為參考標準,例如離太陽(恆星)的遠近,或者地球的大小相近,自轉周期相近等情況。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不去火星?
    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是目前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了,因為它有著適宜的重力場,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有了大氣層,就能夠通過科技手段將火星的溫度調整到與地球相似。而且近幾年來,還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存在,有了水可就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