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 包括,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範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 環境保護包含至少三個層面的意思:
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裡就涉及到了不能私採(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汙水)亂放(汙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
使之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於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依靠社區的組織教育來引導,要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齊抓共管,才能解決。
對地球生物的保護
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別、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這3個層面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側重而又統一的。3者並不矛盾、更不對立。 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於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環境,就會間接或直接地破壞了自然環境。 作為政府來說,既要著眼於宏觀的保護,又要從微觀入手,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環境保護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環境保護」這一術語被廣泛的採用。如前蘇聯將「自然保護」這一傳統用語逐漸改為「環境保護」;中國在1956年提出了「綜合利用」工業廢物方針,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三廢」處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紀70年代改用「環境保護」這一比較科學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境保護的內容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和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掌握汙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的保護環境,恢復生態,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汙染,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中國重視環保還比較晚,現在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還有差距,能夠稱得上環保政府的並不多見。所以談環保市民還為時過早。
保護環境的100件小事
1、使用布袋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膠袋, 回到家後,這些塑膠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膠袋離開了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隨處可見塑膠袋,遇到颳風的天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膠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 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每天消費一個塑膠袋(約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噸塑膠袋,僅原料就價值4萬元。小小塑膠袋的害處真 多。德國年輕人正以挎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複使用的菜籃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膠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以前的習慣。
2 、儘量乘坐公共汽車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車排放的廢氣,在每年5-10月份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學煙霧,引起眼病、喉頭炎和頭疼,還降低了大氣能見度,使車禍和飛機墜毀事件增加。如今,汽車廢氣的治理已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數量的急劇增長,使汽車仍是城市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據報導,近年國內某些大城市也出現過光化學煙霧汙染。不僅如此,製造汽車的過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資源,也要排放汙染物,汽車還產生噪聲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車給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壓力,造成交通擁堵。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我們的 生活,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
3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時尚
4 、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5 、倡步行,騎單車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煙花爆竹
8 、雙面使用紙張
9、 節約糧食
10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費肉類要適度
12 、隨手關閉水龍頭
13 、一水多用
14 、儘量購買本地產品
15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6 、拒絕過分包裝
17 、使用節約型水具
18 、拒絕使用珍貴木材製品
19 、儘量利用太陽能
20 、儘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1 、使用節能型燈具
22 、簡化房屋裝修
23 、修舊利廢
24 、不隨意取土
25 、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26 、不亂佔耕地
27 、不焚燒秸杆
28 、不幹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
29 、不恫嚇、投餵公共飼養區的動物
30 、不吃田雞,保蛙護農
31 、提倡觀鳥,反對關鳥
32 、不撿拾野禽蛋
33 、拒食野生動物
34 、少使用髮膠
35 、減卡救樹
36 、不穿野獸毛皮製作的服裝
37 、不在江河湖泊釣魚
38 、少用罐裝食品、飲品
39 、不用聖誕樹
40 、不在野外燒荒
41 、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42 、不亂扔菸頭
43 、不亂採摘、食用野菜
44 、認識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45 、不鼓勵製作、購買動植物標本
46 、不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47 、觀察身邊的小動物、鳥類並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條件
48 、不參與殘害動物的活動
49 、鼓勵買動物放生
50 、不圍觀街頭耍猴者
51 、動物有難時熱心救一把,動物自由時切莫幫倒忙
52 、不虐待動物
53 、見到誘捕動物的索套、夾子、籠網果斷拆除
54 、在室內、院內養花種草
55 、在房前屋後栽樹
56 、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57 、垃圾分類回收
58 、舊物捐給貧困者
59 、回收廢電池
60 、回收廢金屬
61 、回收廢塑料
62 、回收廢玻璃
63 、儘量避免產生有毒垃圾
64 、使用無氟冰箱
65 、少用紙尿布
66 、少用農藥
67、 少用化肥,儘量使用農家肥
68 、少用室內殺蟲劑
69 、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70 、自己不吸菸,奉勸別人少吸菸
71 、少吃口香糖
72 、不追求計算機的快速更新換代
73 、集約使用物品
74 、優先購買綠色產品
75 、私車定時查尾氣
76 、使用無鉛汽油
77 、不向江河湖海傾倒垃圾
78 、選用大瓶、大袋裝食品
79 、了解家鄉水體分布和汙染狀況
80 、支持環保募捐
81 、反對奢侈,簡樸生活
82 、支持有環保傾向的股票
83 、組織義務勞動,清理街道、海灘
84 、避免旅遊汙染
85 、參與環保宣傳
86 、做環保志願者
87 、認識草原危機
88 、認識荒漠化
89 、認識、保護森林
90 、認識、保護海洋
91 、愛護古樹名木
92 、保護文物古蹟
93 、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94 、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導
95 、控制人口,規勸超生者
96、利用每一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97 、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98、了解綠色食品的標誌和含義
99、拒絕過度包裝。如能用一個裝下,絕不使用兩個塑膠袋
100、認識環保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