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見地名裡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以南北區分的地區,那麼你知道這些地名都是用哪條河哪個湖來分隔的嗎,河南河北這一地名誕生於唐朝貞觀年間,從名稱上來看,當時的河南大部分轄區位於黃河以南固得名為河南,而將位於黃河以北的轄區則命名為河北,由此這裡的河便是指黃河。
而從分界線看來,河南河北的則是指漳河,漳河下遊作為界河將南河北分隔開來。隨著時代變換更迭,如今河南河北各自的轄區範圍也發生了改變。洞庭湖位於湖南的湖北交界的地方,將湖南湖北分隔開來,洞庭湖以南剛為湖南,洞庭湖以北則為湖北。
因此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遺憾的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洞庭湖的面積正在逐漸縮小。山西的山指的是太行山,山西東為太行,西為呂梁,但是太行山並不是山西山東的分界嶺,而是山西和河北的分界嶺,那麼山東這一地名又是由何而來呢。
古時山東的山有兩座,第一座是太行山,第二座是崤山,古時崤山以東太行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即是秦國的東邊的中原地區,這便是山東的由來。在清朝時期廣東廣西就被設為地名並沿用至今,而這一地名則是始於一個古代交通樞紐廣信(今位於梧州)。
當時漢武帝為了廣布恩信,在梧州設郡以加強對南蠻的控制,便取名為廣信,它是古代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當今被譽為嶺南古都,廣信以東則被命名為廣東,廣信以西則為廣西,後這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圖片來源網絡,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