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https://blog.presonus.com/index.php/2018/07/20/friday-tip-back-60s-preverb/
作者:Craig Anderton
編譯:Futo.斧頭
在60年代的音樂製作場景中,反向音頻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技術:需要使用磁帶錄製聲音,然後將磁帶軸翻轉,播放聲音並再次錄製反向播放的聲音。儘管如此,極富創造力的音頻工程師們,還是使用這種技術實現了一種標誌性的創意混響效果——前置反向混響。
首先,用磁帶A錄製器樂演奏的聲音;然後,將磁帶軸翻轉並播放反向器樂演奏聲;之後,用磁帶B在容易產生自然混響的的環境(例如混響室、音樂廳等)錄製下反向器樂演奏的混響聲;然後,將磁帶B的磁帶軸翻轉,播放反向混響聲,這樣的聲音就是前置反向混響;最後,在混音臺中混合正向播放的磁帶A(器樂演奏)和反向播放的磁帶B(前置反向混響)。
現代音樂製作技術中,反向音頻已經不再複雜。接下來我們在數字音頻工作站中,實現上文提到的前置反向混響效果。
第一步
將需要添加效果的原始音頻(白色)複製一軌道,並在前方留下與原始音頻等長的空白區域(藍色)。
第二步
將複製後的音軌反向(綠色),在反向後的音軌上掛載任何你喜愛的混響插件,本例中使用的是Native Instruments出品的RC48混響。
第三步
將混響的乾濕比調至100%(僅保留混響聲),並渲染音軌,得到僅有混響聲的新音軌(紅色)。
第四步
將渲染後的混響效果音頻反向,得到新的音軌(橙色),這個軌道就是前置反向混響的聲音。
最後,調節原始音頻和前置反向混響效果軌的音量比例。
前置反向混響可以在大多數聲音材料上使用,打擊樂循環、單個打擊樂採樣、樂音樂器演奏片段、甚至是人聲。在現代音樂製作中,前置反向混響的製作手段可以進行靈活變化,例如:將混響效果器替換為延遲效果器,或者合唱、相位、鑲邊等調製類效果器,也會獲得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