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世界發展至今除了除了我們人類的數萬年文明,更是各個板塊不斷運動的結果。在地理上世界大陸可以分為六大板,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的,這六大板塊一直都在不斷地運動。這些板塊的不斷運動,張列處就會形成海洋,擠壓處就是山脈。板塊交接的地方地殼活動就會活躍一些,這些地區地震和火山爆發甚至海嘯都會頻繁發生。
從地圖上看,南美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原本是一體的,歷經時間的改變才讓他們分裂到至今形成兩個獨立的板塊。也有過很多證據表明曾經的海洋變為陸地。早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板塊的不斷擠壓,慢慢凸顯出山脈,直到今天,喜馬拉雅山脈還在不斷地&34;。有上升就有下沉,在我國就有兩處島嶼在不斷地下沉,因為海平面不斷上升,漸漸淹沒陸地,直到完全從陸地上消失。
這個縣在山東境內,也是山東境內最大的島嶼。縣裡有大大小小20多個島嶼組成,由於這個縣的特殊位置,幾年來海平面不斷在上升。長島縣的島嶼們也在不斷的下沉,據近些年的數據觀測,長島縣早晚有一天會被海水完全淹沒,直至在陸地上消失。
由於離陸地有一段距離,而且島上的生活條件和氣候都很差,加和外界聯繫不是很方便,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會選擇待在島上,而是外出尋找生計。島上現在已經是人煙稀少了,因為陸地較少,這裡的人們世代靠海生活。但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不斷繁榮,島上又有了新的產業。即使知道自己的家園早晚有一天會被海水湮滅,但這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這幾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已經開發出很多有當地的旅遊特色的產業。特別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喜歡去這種小眾又有特色的地方,長島縣的景色和特色正符合近些年的人們的喜好。因為四面環海,又被精心設計過,所以也給當地帶來了不少的收益。
羅鬥沙島因為島嶼的樣子像一個羅鬥而得名,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海平面也在不斷地上升,康熙年間就有過相關記載。這個島的面積較之前已經縮小很多了。據記載曾經的羅鬥沙島擁有著8.6千米的海岸線,島嶼面積也多達2.6平方千米。而現在的面積只有1.6平方米,目前面臨的就是要消失的危險。這個島的風景也很優美,而且地處南方,氣候條件也更好。但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僅僅要面對海水的上升還要面對風沙的侵蝕。眼下島上的綠色植物已經大面積被腐蝕,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島上的環境也越來越差。所以這裡現在基本不適合人類生存,甚至植物和動物也不適合生存,近年來島上人類的痕跡越來越少,更別說發展旅遊業了。
日本這個國家也是由幾個大的島嶼組成的,地理位置處在板塊交界處,會經常發生地震。我們也會時常聽到日本地震的新聞。同時還有火山噴發等問題。但是板塊運動給日本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海平面的上升,日本的海平面近年來也有逐步上升的趨勢。雖然這個過程相當的緩慢,但是質變的前提就是有足夠的量變。為此日本也尋找出很多辦法,比如填海造陸,試圖找到新的居住地等。
近年來的數據都表明海平面上升速度在加快,島嶼的不斷下沉板塊運動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之一。但是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兩極的冰川不斷融化,這也是海平面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這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全球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開始保護和注意。我們改變不了板塊運動,但是我們能夠改變全球變暖的速度。延緩兩極冰川以及喜馬拉雅山脈和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速度。
不僅僅是這幾個地方,&34;馬爾地夫也面臨著這個問題,據研究表明,在未來50年-100年馬爾地夫就會徹底消失。據統計,現在海平面每年上升的速度在1.4米。上海;倫敦;紐約這些沿海城市都會受到影響。雖然說我們的人力在大自然面前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信人們會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比如目前的填海造陸,或者未來會有更加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