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矽材料楊德仁:摻鎵矽晶體及其光伏作用

2021-01-08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如果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德仁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並做發言。

專題直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給大家報告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摻鎵晶體相關的應用。

在過去十年中,太陽能光伏發展非常迅速。看兩個數據,2017年全世界光伏安裝達到2.7GW,2019年114GW,增加將近40倍,所有太陽能幾乎都是建立在矽材料上面。實際上在2019年,矽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材料中佔97.5%,所有矽是它最基礎的材料。太陽能矽材料選用P型矽,起初第一個太陽能電池選用N型,為什麼把N型變成P型?因P型做擴散磷時做PN節,它的溫度低,時間短,能耗低。N型當初是應用在空間的,發現空間有輻照,輻照以後燒制壽命會有影響,導致壽命降低,後來就全部改成P型,也就是摻硼,摻硼還有一個好處是它的分凝係數比較大,0.8,也就是說從頭部到尾部它的電阻率分布幾乎是均勻的,用起來很方便,晶體生產完成後,整根晶體可用來做太陽能電池,不浪費,這是它的一個優點。

它帶來光衰減問題,如何解決?

第一個方法,它形成沒有辦法避免,那就想辦法破壞。因此發明了兩種技術途徑,一個是在氫氣問題利用光注入去除,這是澳大利亞人做的事情。其次在氫氣下電注入載流質,這兩種路線都行,增加設備可以使得光衰減降低,但沒有根本地解決問題。

另一個方法,降低氧濃度,但用的是石英坩堝,氧又無法降低,怎麼辦?大家用了磁場,降低坩堝旋轉速度,這樣可以降低氧濃度。但用了以後磁場能耗上升,成本也有上升,且也不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種方法,把硼換掉,換一個元素做半導體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國際上,2012年有報導,左邊可以告訴大家摻硼的,一旦有光時間以後就從黑的太陽電池效率降低灰的。如果我們用摻鋁、摻鎵替代摻硼,它的所有電阻率都不會改變或者沒有光衰減的產生。除了硼摻其它的元素都可以,但實際的問題在哪裡呢?像鋁降低了壽命等等,那大家就想能不能摻鎵。

右邊兩張圖的曲線是電阻率1.5歐姆釐米和1.0歐姆,光一照壽命就降低,有光衰減。上面那個曲線可以看到的是摻鎵的10個歐姆釐米的,光照了以後不變,證明了光照衰減對摻鎵晶體是不存在的。

最早的一篇報導,1956年美國海軍實驗時期,當時研究的是矽中摻鎵研究它的紅外吸收,1990年,楊啟基教授也專門做了一篇研究,他是在區熔矽裡面摻鎵,是做探測器的,到2002年前後,日本做了一批的專利,說我們在矽晶裡面摻鎵,可以用在太陽能電池當中,實際上到了2003年,日本東京大學發了第一篇文章,在鑄造多晶矽當中說摻鎵可以沒有光衰減,所以摻鎵用在光衰減到了2008年,中國用過一波,當時的尚德太陽能用摻鎵做太陽能電池。有一段時間佔了產業相當多的比例,但是後來又放棄了。到目前又開始大規模的應用,因大家想光衰減難以克服,用摻鎵幾乎避免了光衰減,但是摻鎵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它的分離係數只有0.008,它太小了,會造成什麼現象?矽晶體的縱向電阻率從頭到尾相差比較大,或者說它尾部的1/3的晶體是不能直接利用的。

我們看這是一個圖,紅色的是摻硼的電阻率分布,而黑色的這根線從頭到尾晶體是摻鎵的,可以看到電阻率從頭到尾相差太大。帶來的問題就是坩堝料尾料鎵原子負極濃度高,重複利用困難。當然剛才講了,會導致晶體的尾部甚至1/3的地方重複利用比較困難。電池效率的抑制性又比較差,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做一點工作?

首先發現硼鎵共摻。當時一個想法就是把硼濃度降低,再加一點鎵,電阻率可以調比較好,光衰減可能會低一點。但是我們可以看一看,它的電阻率依然不能完全解決,它只是比原來的好一點,但是依然比硼會差,還有硼氧複合體,還有光衰減出現。

這是國際上報導的,可以看到,底下黑色的那根線,普通的摻硼的,它的光衰減很明顯下降的。那條藍色的線是鎵硼共摻的,紅色的線是摻鎵的,可以看到鎵硼共摻的依然有光衰減的出現,只是幅度小了一點。我們做過很多的研究,研究發現,在硼鎵共摻的晶體當中,依然有硼氧複合體,而且種類和摻硼的一樣,幾乎是一致的。

還研究,證明它的快慢兩個衰減,一開始是快速衰減過程,第二個部分是慢速的衰減過程。可以看到,快衰減跟慢衰減都是正比於載流濃度的平方值。我們還用雷射對孔穴濃度注入,研究它的快慢影響,在雷射強度增加的情況下,慢衰減的濃度會正比於雷射強度,快衰減濃度基本上保持不變,它的性能跟普通硼氧複合體幾乎相近,但它的去除不一樣。我們給大家拋高的是硼氧複合體在如何去除時,正常硼氧複合體在黑暗30分鐘200°加熱就可以去除,但用硼+共摻的沒有辦法做到。

經過研究得出,大概是320°30分鐘可以使得壽命恢復原始值,也就是硼氧複合體在硼+共摻晶體當中比普通的摻硼晶體更難消除,需要更高的溫度。這是沒有解決最後的問題,我們想第二個方法,這是我們的專利,在2012年有的。這個上面是載流質的濃度,它本來參加的濃度在尾部翹的很厲害,能不能在尾部降下來?我們通過摻磷,通過磷的補償使得電阻率控制在歐姆釐米以上。

左邊的電阻率前50%是從3個歐姆釐米以下到1個歐姆釐米,到0.6左右突然上升,這是我們補償造成的,接著又逐漸下降。右邊圖紅色部分是測出來的載流質分布情況,它比普通摻鎵載流質降下來了,我們可以把整個電阻率調在1個歐姆以下。我們說鎵磷共摻的晶體可以使電阻率控制得比較好,滿足太陽能電池的要求。但共摻後會出現問題:首先研究它的遷移率,左邊是電子遷移率,這張圖大家一下看不清楚。總的講一句話,我們根據模型做了計算,一旦補償以後遷移率下降。對矽晶體質量實際上是有影響的。

擴散長度,紅色是加磷共摻的,藍色部分是普通摻鎵,比較後發現遷移率降低。在測試擴散程度,加磷的擴散程度也降低了,似乎是不好的。但我們在裡面發現了紅外出現了加磷複合體的增距,進一步研究能夠發現零補償當中紅色是加磷的。我們研究了磷的擴散係數,沿著表面到裡面的深度,摻鎵以後磷擴散降低,那麼也就是使間壁變淺了,PNG變淺後得到了太陽能電池的短波響應,有了明顯的改善。

由於時間關係最近的一些工作不給大家細講了,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因為矽晶體可降低光衰減,但由於鉀的分離技術導致了尾部晶體電阻率降低的問題。我們提出,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如果我們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發言為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校長楊德仁院士:矽材料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個35年
    縱觀國產12寸矽片的格局,中國科學院院士、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教授向《大國之材》表示。他研究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摻氮、微量摻鍺、重摻磷等成果已在我國太空飛行器、微電子、太陽能矽晶體等領域實際應用,支撐著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技術需求,助力產業新增銷售額超40億。與矽材料難題周旋多年,白髮早已悄悄爬上他的鬢角,但談起國產半導體矽片的相關話題,這位兢兢業業的科研者眼神變得銳利,時而仰揚頓挫,時而眉頭緊鎖。
  • 浙大寧理校長楊德仁院士獲何梁何利獎
    浙江高校僅2人獲獎,其中,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半導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長期從事半導體矽材料的研究,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矽材料,太陽能光伏矽材料
  • 光伏摻鎵矽片 PERC路線的又一次跨越
    光伏摻鎵矽片 PERC路線的又一次跨越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 前言:摻鎵矽片成為行業新風向近期,關於光伏摻鎵矽片有兩條頭條新聞(分別來源於晶澳太陽能和隆基股份的官網):第一是晶澳太陽能宣布,自產高效多柵電池和組件產線全部具備切換摻鎵矽片能力。
  • 面向神經形態計算的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新進展
    最近,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研究進展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近年來圍繞矽基光電器件的核心結構作者簡介皮孝東,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先進半導體研究院教授
  • 國產高效多晶矽光伏電池轉換率排名 TOP10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18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3月20日起實施 《晶體矽光伏電池電致發光測試方法》發布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18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20 「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
  • 浙江大學兩位科技工作者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
    浙江大學共有兩位科技工作者獲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德仁教授,電氣工程學院何湘寧教授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楊德仁半導體矽材料是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楊德仁一直從事矽材料研究,他面向國家對集成電路(IC)等的重大需求,針對制約IC器件可靠性、成品率的矽材料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取得了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的系統性、創造性成就。
  • 青海省P型摻鎵單晶研究取得新進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5日,記者從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獲悉,陽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承擔的青海省重點研發與轉化計劃企業研究轉化與產業化專項「P型摻鎵單晶研發與示範」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針對P型摻硼太陽能晶體矽電池因自身硼氧複合體造成衰減導致光伏電池效率差異較大的技術瓶頸,通過與青海大學產學研協同攻關的合作模式,依據理論上摻鎵太陽能晶體矽電池穩定的原理和特性,利用單晶爐熱場控制系統數學模型,通過對設計熱場系統結構以及材料選型的進一步仿真分析,探索出適合摻鎵單晶生長的熱場系統和摻鎵單晶製造工藝,在原有的單晶爐生產線上,對單晶爐熱場結構進行了優化,對工藝參數等進行了驗證實驗和優化調整
  • 熱光伏設備或使光電轉換率突破極限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20 「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20 「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PERC技術是通過在矽片的背面增加一層鈍化層(氧化鋁或氧化矽),對矽片起到鈍化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少子壽命。為了防止鈍化層被破壞,影響鈍化效果,還會在鈍化層外面再鍍一... 2020-11-20 「通過鎵硼共摻,雖然可以解決縱向不均勻性,但依然有光衰減。
  • 楊德仁校長應邀到春暉中學作「太陽能和光伏發電」講座
    楊德仁校長應邀到春暉中學作「太陽能和光伏發電」講座 時間:2020年11月26日    編輯:鄭弟升    來源:招就處     瀏覽次數:次 11月25日下午,學校校長楊德仁應邀走進浙江省春暉中學,為高中學生作題為《太陽能和光伏發電
  • 光伏專題-太陽能電池原理
    電子帶負電,空穴帶正電,在純淨的矽晶體中,自由電子和空穴的數目是相等的。見圖1右圖。在常溫下,純淨的矽晶體中電子和空穴的數目極少,導電性極差。稱這種純淨晶體為本徵半導體。同樣如果在純淨的矽晶體中摻入少量的雜質,即3價元素,如硼(或鋁、鎵或銦等),這些3價原子的最外層只有3個價電子,當它與相鄰的矽原子形成共價鍵時,還缺少1個價電子,因而在一個共價鍵上要出現一個空穴,因此摻入3價雜質的4價半導體,也稱為P型半導體,見圖2右。
  • 【科普】什麼是光伏電池光衰?
    光伏組件製作完成之後,進行功率測試時,組件功率正常,但在光伏電站安裝並運營時發現組功率衰減較大,這種現象大多是由於光伏電池光衰引起的。光伏電池光衰可分為兩個階段:初始光致衰減和老化衰減。初始光致衰減初始的光致衰減,即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在剛開始使用的最初幾天內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但隨後趨於穩定。
  • 中科院院士楊德仁:鑄造單晶的生長和缺陷控制
    中科院院士楊德仁:鑄造單晶的生長和缺陷控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第十四屆SNEC全球光伏大會上,中科院院士楊德仁教授做了主題「鑄造單晶的生長和缺陷控制」的演講。專題直播: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論壇以下為發言實錄:楊德仁:大家好,我向大家報告的是鑄造單晶的生長和缺陷控制。大家知道,在過去15年當中!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到2018年、2019年,每年安裝量達到近100GW。
  • 從原子水平檢測矽材料的技術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