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子水平檢測矽材料的技術出爐 |
有望研發出新型矽結構材料 |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科學家們研究出一種先進的方法,能從原子尺度分析出矽材料裡的組合成分。這種技術增進了人們對原子結合形式的理解和控制,有望改善矽材料的結構性能,開發高效微晶片和新型設備。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站上。
相鄰原子之間的化學反應形成了化學鍵,決定了不同材料各自的特性。「基本上,化學鍵就是一種把兩個原子粘在一起的膠水,正是這種膠水決定了材料的特性,比如硬度、透明度等。」研究合作者、北卡羅萊納大學物理副教授凱南·甘道杜博士說,不同材料靠在一起很近時,就會形成化學鍵。在化學鍵形成過程中,利用張力能影響矽晶體的排布序列。製造商以矽為基礎材料來開發電子設備,他們知道張力可以對化學鍵的形成產生影響,但還不能在原子水平理解這一過程。
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先進的分析方法,能在特定方向實時探測化學鍵的形成,並做出反饋。結合光譜分析方法,研究人員能在原子水平對整個過程進行研究。他們演示了對氧化羥基矽(oxidation of H-terminated Si)的控制和測量。從外部施加一個單軸張力,利用二次諧波產生(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SHG)和非線性光學的各向異性對化學鍵模型進行了檢測。在整個系統中,處於張力方向上的化學鍵氧化速度比垂直方向的更快,從而產生了各向異性,導致了瞬間的結構改變,這種改變能被SHG檢測出來。
據甘道杜介紹,即使施加很小的張力,也會在一定方向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分子鍵或原子鍵,導致結構變化。能從一個特定方向上影響化學反應,我們就能在製造過程中有更多選擇,有望製造出新結構材料。
北卡羅萊納大學物理教授戴維·阿斯波尼斯說,張力作用會長時間影響整個化學過程,此前還沒人觀察過外加張力對單個化學鍵形成造成的影響。儘管我們能施加某個方向的力來控制整個反應速率,但還需要進一步認識其中的隱藏因素,從而最終製造出性能更佳的矽基材料,開發出效率更高的新設備。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