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狗和狼,哪一種野外生存能力強且壽命長?為什麼?

2021-01-13 科學獵奇

狼和野狗哪個野外獨立生存的能力強、壽命長?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一下野狗的概念。嚴格上說,家犬被遺棄後不叫野狗,叫流浪狗,而現存野生環境下真正的野狗有兩種:非洲野犬和澳洲野狗。基於這個前提,我們來比較一下三種動物的生存能力以及壽命。

首先,我們來對比一下三種動物的壽命

灰狼。灰狼是犬科下最具代表的動物,我們現在飼養的家犬就是由灰狼馴化而來的,因此,所有的家犬都被劃入了灰狼種下,只不過不同的狗並不是灰狼種下的不同亞種,因為所有的狗狗是都灰狼種家犬亞種下的動物。

現存的灰狼一共有46個亞種,它們遍布亞洲、歐洲以及北美大陸,雖然灰狼的亞種有很多,而且棲息的環境不同,但是大多數的灰狼壽命還是差不多的。一般情況下,灰狼的壽命大都在5-10年之間,個別的灰狼能夠活到15歲左右,從人工飼養下的狼看,壽命最長的為20年。

非洲野犬

非洲野犬又稱非洲野狗(廢話,犬不就是狗嗎)。從名字上看,它就是一種狗,但其實,非洲野犬與狐狸一樣,都是犬科下不同亞科的成員。從生物學分類上看,無論是狗還是灰狼都是犬科犬亞科下的動物,而非洲野犬和狐狸分別是犬科藪(sou)犬亞科和狐亞科下的動物。因此,非洲野犬不是狗,也不是狼。

從分布上看,非洲野犬主要分布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的草原之上,從體型上看,非洲野犬要比狼小一些,它們只有平均26公斤左右的體重以及1.1米左右的體長。別看它們體型不大,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它們可是有著「非洲三哥」之稱,地位僅次於草原之王獅子和非洲二哥鬣狗。

一般情況下,非洲野犬的平均壽命在10年左右,由於人工飼養的數量較少,所以目前沒有比較可靠的壽命數據。

澳洲野狗

雖然非洲野狗與狼沒什麼關係,但是澳洲野狗卻是灰狼的亞種之一。澳洲野狗對於澳洲來說是一種「入侵物種」,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澳洲野狗與伊朗狼的基因最為接近,而且在澳洲已發現的犬類遺骸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因此,科學家推斷,澳洲野狗是由五千多年前東南亞地區的人帶到澳洲的。

由於澳洲大陸上,本身就缺少食肉動物,所以生境內缺乏競爭對手,讓澳洲野狗的數量一度膨脹。但是它們有捕獵家禽和家畜的習慣,所以在人類的獵殺下,純種的澳洲野狗越來越少,再加上澳洲野狗與家犬混血,到現在為止,澳洲野狗已經被列入易危動物了。

一般情況下,澳洲野狗的平均壽命在10年左右,在人工飼養下,壽命可達15年。

因此,總的來說,單純看野生狀態下的壽命的話,非洲野犬=澳洲野狗>灰狼。

三種犬科動物的獨立生存能力

獨立生存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單獨捕獵能力、原生環境中獵物的覆蓋面以及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

從整體上看,無論是灰狼、澳洲野狗還是非洲野犬都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它們有著明顯的等級劃分,並且很少有落單的時候。所以,如果論單獨的捕獵能力的話,就與動物本身的體型有一定的關係了。

從體型上看,灰狼的平均體重大都在40公斤左右,非洲野犬的平均體重在26公斤左右,而澳洲野狗的平均體重在15公斤左右。也就是說,灰狼大於非洲野犬大於澳洲野狗,因此,論單獨捕獵能力,顯然是灰狼比非洲野犬強,而非洲野犬比澳洲野狗強。

從原生環境中的獵物覆蓋面看,三種動物幾乎是一致的,因為它們都可用單獨捕獵小型的動物,比如野兔、嚙齒類動物等等,而且當成團後,它們都能捕獵大型的食草動物。所以,從這方面看,三種動物是不分伯仲的。

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上看,灰狼和澳洲野狗都是能夠適應不同環境的動物,這一點從灰狼分布的區域就能看出,而澳洲野狗本身就是在東南亞生存的,到了澳洲依然能夠生存。但是,非洲野犬就不同了,它們只分布在非洲的熱帶草原氣候的環境下,一直以來都沒有向其他大陸擴張的跡象。因此,從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上看,灰狼=澳洲野狗>非洲野犬。

小結:三種動物的獨立生存能力都相對較弱,這是由於它們長期群居的習性導致的。但即使這樣,它們三種動物的獨立生存能力也能夠從一些細節上看出差距來,從以上三點的分析看,灰狼是獨立生存能力最強的,澳洲野狗次之,非洲野犬排在最末。

總結

灰狼是整個犬科中最強悍的存在,也是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所以論個體生存能力,它顯然要強於任何一種野狗。但是,從平均壽命上看,灰狼卻比野狗要短,這可能與更大的體型需要更多的能量,以至於捕獵的獵物大都比較大,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當狼像狗一樣被養大時會發生什麼,把狗放在野外又會怎樣?
    就像我們昨天發的文章裡說的那樣,狗可能並不是人類飼養的小狼崽進化來的,更科學的應該是狼自己親近了人類,自身馴化的結果。 狗在野外會變的像狼那樣嗎? 既然狼可以做到和人類成為朋友,那狗呢?把狗放到到野外會怎麼樣,能像狼一樣生存嗎?答案是肯定的。
  • 9900年前是家養的寵物,現在是澳洲野外成群結隊的野狗
    澳大利亞野狗(Australian dingo)的起源籠罩在神秘之中,家養的寵物曾經是它們進化中的一環,這迫使幾代生物學家努力窺探其早期歷史的線索。最近一項基因組研究揭示了新的證據,該研究提供了有關其從馴養動物到野生動物的適應性的誘人細節。
  • 狗為什麼壽命只有狼的一半,或是總近交和回交的緣故?
    狼是狗的祖先,人工培育下可活15~24年,而狗壽命只有7~12年。照理說狼生存在野外,遠離人類,由於棲息地被滲透及被捕殺,數量岌岌可危。那麼惡劣環境下是什麼造就了狼的壽命高於"溫室花朵"的狗子?影響壽命的因素無外乎生存與繁殖,我們從這兩個方面找找原因。
  • 流浪藏獒會不會跟澳洲野狗一樣,野化成高原捕食者,威脅到雪豹?
    狗是隨著人類而來的,起初作為一種家畜,最大的作用就是看家護院以及作為人類的食物儲備,後來隨著數量增多,一些家犬脫離了人類的控制,重新走向野外。隨著野性增強,成群的流浪狗不在滿足只在村莊周圍活動,它們往更人跡罕見的生態深入,而且與袋狼等相比,狗為真獸類,生存能力本就比有袋類強,且狗呈雜食性,所以很快便在大自然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將袋狼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袋狼滅絕後,縱觀整個澳洲大陸,幾乎就已經沒有任何一種大型的捕食者能夠跟澳洲野狗抗衡了,所以野狗們很快就代替了袋狼的生態位,成為當地唯一的大型捕食者。
  • 披著狗皮的狼?澳洲野狗可能威脅澳大利亞生態
    但是澳洲野狗真的是澳大利亞本土動物的拯救者嗎?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最近我們的最新研究又給這一理念蒙上了一層陰霾。將澳洲野狗作為澳大利亞生態系統守護者的靈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美國黃石公園的成功案例。黃石公園在重新引入狼後獲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但是澳大利亞的情況大有不同。
  • 長得像「村口大黃」的野狗,如何上位成為澳洲最強捕獵者?
    澳洲野狗撿鯊魚而從生活習性、捕獵行為和社會結構來看,澳洲野狗也與狼更像。它們都有嚴格的等級系統,只有雌雄首領可以繁殖狼崽,很少像家犬那樣隨意交配。此外,澳洲野狗的叫聲也能讓人不寒而慄,它們並不會像家犬一樣吠叫,而更像是狼嚎。但它們適應能力可能比狼群還要強些,可棲息在森林、沙漠、草原和高原等各種環境生存。
  • 且看東北虎與狼,西伯利亞一哥與三弟間的長期較量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從亞洲地形圖來看,西伯利亞內陸地區多為高原、平原,且寒冷異常,一年之中大雪覆蓋的時間非常長,顯然不利於老虎的狩獵及生活。另外,就老虎在全亞洲的分布來說,也多集中在東部、東南部。在食物的寬泛性和獵物的選擇上面,東北虎與狼表現出了大量的一致性,馬鹿是二者最主要的獵物,野豬是東北虎的第二大獵物,而狼群的第二大獵物則是香獐子。
  • 澳洲野狗的狼性還存,最接近狼的原始犬類
    澳大利亞的澳洲野狗往往比亞洲的野狗大,濃密的尾巴比其他野狗更近似狼,該物種具有食肉類動物才具有的較大的犬齒。    澳洲野狗的食譜很豐富,幾乎找到什麼就吃什麼,除了捕食鼠、兔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外,狗群經常合作捕獵袋鼠、袋熊、綿羊、牛犢、巨蜥等大型獵物,分布在澳大利亞的種群60%的食物是高蛋白的肉類,而亞洲種群則主要以水果
  • 哪有狼哪就有烏鴉,烏鴉不比狼吃的少,為什麼狼能忍烏鴉一起進食
    雖然狼的智商也不低,但是從使用工具和複雜的思考方式上來看,可能真的比不上烏鴉。那烏鴉為什麼會選擇狼來結成聯盟呢?動物學家研究表明,烏鴉的叫聲中能表達出三十多種不同的含義,其中一部分狼可以聽懂,而狼的一些叫聲烏鴉也可以聽懂。有句話叫「哪有狼,哪就有烏鴉」,就是說烏鴉經常和狼一起出現。有些烏鴉是食腐肉的,它們可以聞到將死的、生病的動物的氣味。
  • 非洲野狗具有非常強大的社會紐帶,強於獅子和斑點鬣狗
    在非洲野狗,也被稱為非洲獵犬、非洲畫狗、畫獵犬或畫狼,是犬科動物,原產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它是非洲最大的家族,也是Lycaon屬的唯一現存成員,與Canis的區別在於高度專業化的超級食肉飲食和缺乏狼爪的牙列。它被列為瀕危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在2016年,因為它從原來的大部分範圍內消失了。
  • 鬣狗、獵狗、豺狗、野狗傻傻分不清楚,看完這篇您就明白了
    首先,大家熟知的狗、狼、豺、狐狸(狐狸也屬於犬科,這點好多人不清楚)等都屬於犬科動物,全球共有13屬36種。黑背豺咱們先說豺,豺大小似犬而小於狼。由上方犬科圖冊可知,雖然大家通常將豺狗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同科不同屬」,可以概括的說,狼、豺、狗都是並列關係。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澳洲是塊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獨特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典型的就是袋鼠和考拉,它們也成了澳洲的標誌之一。除了袋鼠,還有種食肉動物也是有袋類哺乳動物,它叫袋狼。在人類還沒有踏足澳洲的時候,袋狼才是澳洲大陸的主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很多人聽名字就認為袋狼也是狼的一種,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
  • 在野外遇見一隻狼,生還的概率有多少?
    在野外遇見一隻狼,生還的概率有多少?這是一個前提問題,即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樣的人,遇到什麼樣的狼。看相的人仔細想了想,這裡面的信息實在太多了。再者人類,人的體質和知識不同,我指的知識說的是遇到特殊情況時的處理和反應能力,前面有些朋友說的對,在野生環境中姚明遇狼與郭敬明遇狼是否可以一樣?這東西可不傻,一般狼都會稍稍試探一下你,看你的反應和能力再決定是否需要與你一決勝負,具體結果只能看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的能力是可以自我保證的,是不是打得很慘,還是狼覺得優勢不大,沒有必要和你生死鬥一場。
  • 澳洲野狗獵殺東部灰袋鼠
    野狗,在動物界的排行榜中也有著不俗的實力,相較於狼、老虎、獅子來說相差較大這是必然,然而,面對些捕食能力較弱的動物來說,野狗確實不虛,那麼在有袋鼠的澳洲,野狗和袋鼠較量,究竟孰強孰弱呢?我們先就雙方的情況做一下詳細的了解。
  • 野外帶把鹽真的能在遇到狼時救命嗎?為什麼?
    那麼,去野外帶一把鹽真的能防狼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為什麼說狼怕鹽? 01 有刺激性氣味的物體 狼的嗅覺非常靈敏,那是因為狼的鼻腔內有著大量的嗅覺細胞,由於其鼻腔是褶皺式的,所以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也大,再加上多達2億個嗅覺細胞,讓狼有了人類40倍的嗅覺能力。 而正是這樣,狼對有刺激性氣味的物體格外的敏感。
  • 闢謠網絡雞湯:因為狼桀驁不馴,所以馬戲團裡沒有狼?
    人們提起狼,一般會想到在夜晚對著月亮昂首嗥叫的野獸,或是在曠野中追蹤獵物的狩獵團隊。很難將其與袖珍的吉娃娃、拆家的哈士奇、滿臉褶皮的巴哥犬等外貌各異的狗視為同一物種。家養的狗與野外的狼長相有區別,是大多數人不相信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主要原因。
  • 家豬和狗放生野外會變成野豬和狼嗎?
    家豬和寵物狗放生野外會變成野豬和狼嗎?實際上家豬跟野豬是同一個物種,家豬可以看作是野豬的一個亞種,兩者之間可以交配產生可育的後代;而寵物狗和狼是同一個物種,寵物狗是灰狼的亞種,兩者之間理論上是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後代的。
  • 悲催狗:貓吃,狗也吃,澳洲母野狗勾引,其他野狗成員殺死吃掉
    由於和人類的親密關係與超強的適應能力,狗可能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食肉動物。與食肉動物共存的地區,狗經常被野生食肉動物殺死吃掉,2013年出版殺死吃掉83隻狗的記錄中,多達13種動物,不僅有貓科,還有犬科動物,澳大利亞甚至有雌性澳洲野犬發情期來臨,勾引家狗,其他群成員襲擊殺死,吃掉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