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為什麼壽命只有狼的一半,或是總近交和回交的緣故?

2020-12-05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狼是狗的祖先,人工培育下可活15~24年,而狗壽命只有7~12年。照理說狼生存在野外,遠離人類,由於棲息地被滲透及被捕殺,數量岌岌可危。那麼惡劣環境下是什麼造就了狼的壽命高於"溫室花朵"的狗子?

影響壽命的因素無外乎生存與繁殖,我們從這兩個方面找找原因。

生存與繁殖

狼是高度群居動物,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制度。2歲左右達到繁殖條件,繁殖前需要尋找配偶,建立一片領地。它們會驅散爭搶領地的狼(群),接納願意臣服的狼(群)。總之頭狼更為優秀與強壯,狼群中只有它有繁殖的權利,這意味著後代的基因在不斷的優中選優,一個自然優勝劣汰的過程。

如果你仔細觀察中華田園犬,也就是自然生長的野狗。你會發現它有如下特徵:

鼻子較長:用於呼吸、排氣與吃飯,如果口鼻縮短,牙齒整體的長度會變短(進食效率差),排熱效率變低,呼吸更為困難。

寬闊的頭骨:可以存放較大的腦容量,現代的一些品種頭骨較窄腦容量大大縮水,不僅使它們變得更笨,而且會阻礙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從而導致神經系統疾病。

尖尖的耳朵:防止耳部感染,如果耳部較為鬆軟,不利於空氣流通就容易「窩藏」細菌,從而引發炎症。

較大的髖部骨骼:源於長時間運動,更加適合運動。現在的狗大部分都圈養在家中,即使是強犬——德國牧羊犬,也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

身形較為均勻:均攤身體的承重,降低身體磨損。

以上反面例子,可以對應上如今的大量純種狗。總得來說,田園犬更為接近狼,它保留了祖宗傳承下來的大量生存優勢。

田園犬是大自然在現代人類生存環境中基於狗生理需求演化的理想品種,但並非人類的理想品種。不同人的理想品種也不同,比如英國鬥牛犬,它要是不大喘氣根本就不能呼吸,而且很多新生的鬥牛犬需要剖腹,母犬根本生不出來。還有全身皮毛都是白色的犬種經常帶有神經系統缺陷,有的會出現細微的行為異常,嚴重會出現耳聾甚至早夭。

通常來說工作犬受到的鍛鍊更多,首先需要經過的篩選與檢測,再通過長期的訓練,以及後期的工作。套用半句歌詞,愛上一隻好狗,可惜我的家裡沒有草原。很多喜歡「冠軍犬」,「純正血統」,然而小範圍內近交,甚至是回交,是最為致命的。

一些優秀的基因可以通過這些手段傳承下來,但是隱性的疾病遺傳基因也會在這樣的方式下被擴大,甚至顯形。有些優秀的培育師可以通過基因、品種篩選等手段把一些較為常見的致病基因避免掉,然而最可怕的是「純血」、「冠軍」中隱藏著難以察覺的慢性健康問題,它會一代代遺傳下去,從而潛移默化地縮短壽命。

在人類不斷追求純種以及冠軍時就會形成大量的寵物在較小的基因圈中相互繁殖,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貴賓犬,科學家經過基因檢測發現一些純正的標準貴賓犬,它們的基因實際上源於最早的7隻狗組成。縮小了種群基因庫的範圍意味著遺傳多樣性的喪失,導致大量隱性基因顯現,從而影響狗子們的壽命。

狼與狗

狼群優勝劣汰的生存方式使它們更長壽,雖然生存條件惡劣,但進化論並不在乎生死,無論是幼崽的死亡,還是成狼的死亡,只要不是大批量死亡,不會大幅度縮小基因庫,狼還是能把優秀的基因流傳下去。

環境只是制約數量,狗數量遠遠大於狼的數量,這是跟人親近的緣故,「人類得道雞犬升天」。狼棲息地減少,食物匱乏,因此生存得不到保障,數量大大減少,實際上進化論雖然取決於環境,但卻不關心物種的生死,如果細究的話進化論的關鍵在於生死的時間點,只要完成繁殖任務,即使雄性交配完當天就死亡,種群數量也可以得到保障,例如母螳螂事後會吃雄螳螂,袋鼩能連續14個小時,直到自己死亡,還有黑寡婦,雄性雖然早亡,但種群依舊沒有衰敗。

狗子夭折情況實際上很常見,只不過現在人類的技術較為發達,因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生命的流逝,但是卻解決不了,狗子沒有足夠的運動量,以及已經被扭曲的基因,因此狗子的壽命低於它們的祖先狼。

相關焦點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常見的育種手段有雜交育種和分子育種,除此之外還有回交,起初人們讓植物進行回交,為的是突顯後代的某種顯性基因。回交指的是子代和兩個親本的任意一方進行交配,專業的育種師會讓植物不斷地進行回交。直到得到我們想要的後代。比如一種水果的果實有大有小,甜度也不一樣。
  • 狗和狼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獅虎曽由於是雜種,壽命很短,幼體的存活率極低,並且不能生育後代。而由公虎和母獅交配產下的後代叫「虎獅獸」。目前普遍認為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狼是犬科犬屬下的一類動物,共有39個亞種,其中家犬(也就是狗)便是其中一個亞種。經過很多年的培育,狗在全世界分化出了許多分支,但是它們都源於同一個祖先,因為它們都是由狼馴化而來的。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人見人愛的喵喵和狗子都是這麼培育出來的狗和狼其實是同一種動物,從生物學分類狗是狼的一個亞種,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人類大約在1.5萬年前就馴化了狗,但狗和狼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在所有大小不一的狗和狼之間都可以雜交。
  • 為什麼老虎喜歡捕食狗,美洲獅卻怕狗?原來都是因為狼
    為什麼老虎喜歡捕食狗,美洲獅卻怕狗?原來都是因為狼 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是地球上最常見也最有名的兩類食肉動物。在犬科動物之中,人們和狗的關係最密切,經過數千年的馴化,狗早已成了人類的好朋友,在看家護院、陪伴、救援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過相關的字眼,那就是——回交,這就是一種生物原理。回交是指兩個品種通過交配之後,所產生的下子一代與它的兩個親本中的任意一個再進行雜交的方式,生物科學裡面,將這種方式叫做回交,用回交繁育的後代則稱為回交雜種。這就是在育種工作中,科研人員經常用的方法,他們利用回交的方法來加強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是用來進行檢驗子一代的基因型的重要方法。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回交,顧名思義就是讓生物的後代與親代進行交配繁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加強某一個特定的基因。 比如:如果有一隻羊生出的後代產奶特別多,而你想要加強這個性狀,就可以使用回交的方式讓該後代與親本繼續回交,就這樣回交幾代之後,就可以得到產奶較多,同時遺傳時較為穩定的品種,可以大大提高農場的羊奶產量。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一說到回交,近親繁殖,雜交,有人就要上升到道德倫理的層面。動物世界並沒有那麼多概念可言。近交的產生近交,甚至回交與生存繁衍背道而馳,因此物種會演化出避免近交和回交的方式,比如:從生理上的釋放化學信號來識別親近,或者是策略上讓成年的後代離開出生地。
  • 狗由狼馴化而來,為何狗的叫聲和狼差別很大?
    不同的狼叫聲還不一樣呢,被人類馴化1萬年之久的狗的叫聲和狼有所區別也不難理解。狗是狼經過多代選育、雜交得來的,長時間與狼隔離生存,因此野生狼的行為會被淡化。現代一些地方在培育新的品種狗的時候,偶爾會用到狗和野生或者飼養的狼的雜交,它們沒有生殖隔離,本質上還是同一種物種,只不過生存的環境不同,使得狼和狗在近一萬年的時間內有了相當的外部特徵區別,尤其是現代人類在培育品種狗的時候用了大量的雜交、近交的培育方式,所以目前的狗品種有幾百種,其中一些由於近交的應用自出生起就有相當的遺傳病,現代的牧羊犬的脊椎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 寵物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寵物近親繁殖?
    然而人類為了獲得某個特徵的品種寵物,會讓它們進行回交。難道動物之間認不出自己的親緣關係嗎? 在斑鬣狗家族中,地位排列第二的是幼崽,無論是雌性斑鬣狗還是雄性斑鬣狗,地位都凌駕於種群中的成年雄性斑鬣狗之上,這些幼崽們由於母親的緣故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近親」不會產生倫理問題嗎?
    回交指的就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之後,產生的子一代與其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一種育種方式。通俗來說,回交其實是近親繁殖,讓親本與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輪迴親本來多次回交,從而獲得理想的後代的育種方法。
  • 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
    ,採用這種手段,育種師們培養了許多優良的牲畜品種以及植物品種,比如:回交三元豬,揚麥18小麥品種。如果沒有回交的方式,將可能導致一些優秀的牲畜或者農作物品種難以被培育,對於農業發展而言非常不利。  由於回交挑戰著人類的倫理道德,再加上過去的人們不了解生物的遺傳規律,因此在過去人們很少通過回交的方式來育種,直到孟德爾解開生物遺傳規律後,育種師們才開始嘗試使用回交作為育種手段。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不會有倫理問題嗎?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 為了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往往需要通過雜交的方法。例如,在普通的小麥中,有的是矮杆、抗倒伏能力強、但產量不高,有的是高杆、抗倒伏能力差、但產量高,為了結合小麥的優良性狀,需要對不同性狀的小麥進行雜交,以選育出高產抗倒伏的優良品種。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我們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
    而回交其實就是子一代與它的親本進行雜交。雖然看到「回交」這個詞,可能會覺得這應該是個有悖倫理的事情,但其實,在20世紀初期就有生物學家提出了回交育種法,這個方法可以改良植物的特性,可以應用在培育優良品種上去。我國的雜交水稻其實正是通過長期的回交實驗培育,才培育出了耐鹽鹼的海水稻,現在更是培育出了畝產超1500公斤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大概植物回交育種的方式就如下圖一樣。
  • 回交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為什麼人們仍然反對回交?
    提到回交,很多人會相視一笑。但其實回交作為一種育種手段,育種師們經常使用這種手段來培育新品種。 但是,回交是一把雙刃劍,用在正確的用途上時回交可以幫助動植物繁衍生息,用在錯誤的用途上時,也會給動物帶來嚴重的災難。
  • 可愛的狗,真的由兇狠的狼變來的嗎?
    王木頭人類最好的朋友一定要數狗了。你一定聽過很多有關狗忠誠的故事吧,狗可以看家護院,陪護老人小孩,還可以引導盲人。它們中大多數都非常的溫順。尤其是一些個頭比較小的狗,比如博美或是吉娃娃,好像除了賣萌之外,沒有任何的殺傷力。
  • 狗和狼基因差別只有0.2%,被嚴重低估的哈士奇會被狼當成同類嗎?
    哈士奇被戲稱為「上帝在創造狼時打的草稿」,從這句話就能看出這兩隻犬類有多麼相似。根據法國科學家對犬科動物進行的基因排序顯示,狗和狼的基因差別只有0.2%,因此狼和狗之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殖隔離,這也意味著呆萌的哈士奇和兇狠的狼可以愉快的繁殖後代。
  • 野狗和狼,哪一種野外生存能力強且壽命長?為什麼?
    狼和野狗哪個野外獨立生存的能力強、壽命長?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一下野狗的概念。嚴格上說,家犬被遺棄後不叫野狗,叫流浪狗,而現存野生環境下真正的野狗有兩種:非洲野犬和澳洲野狗。基於這個前提,我們來比較一下三種動物的生存能力以及壽命。首先,我們來對比一下三種動物的壽命灰狼。
  • 兜裡揣鹽不怕狼,狼怕鹽是真的嗎,為什麼說狗怕一摸,狼怕一託?
    兜裡揣鹽不怕狼,狼怕鹽巴是真的嗎,為什麼說狗怕一摸,狼怕一託?狼是兇猛的食肉動物,而且它們有著群居的習性,俗話說「好虎架不過群狼」,可見狼群的威猛。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即使是一頭狼,一般人赤手空拳下也是不可能戰勝的存在。
  • 同類合作 狼比狗優秀太多 但有人說:狗可能是裝的
    在這項試驗中,馬歇爾-佩希尼對比了維也納的狼科學中心(Wolf Science Center)內的狼以及狗的協作能力,因為科學中心內餵養著狼和狗,並且這兩種動物所接受的食物以及飼養方式都是類似的。在該科學中心內,狼和狼成群結隊的出現,而狗和狗也會同類結成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