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為什麼人們仍然反對回交?

2020-11-22 騰訊網

提到回交,很多人會相視一笑。但其實回交作為一種育種手段,育種師們經常使用這種手段來培育新品種。

但是,回交是一把雙刃劍,用在正確的用途上時回交可以幫助動植物繁衍生息,用在錯誤的用途上時,也會給動物帶來嚴重的災難。

回交

其實,自然界中回交非常常見,比如:樹木的果實有一部分會落在周圍地方,等到該果實萌發新芽並長大之後,其散發的花粉有可能被自己的親代接受到,形成新的種子。

除了回交之外,樹木還經常會自交,也就是自己的花粉被自己另一朵花捕捉到,形成種子。但由於植物不具備痛覺感知能力,所以即使回交、自交等交配方式會導致後代攜帶致病基因,但也不會影響後代的生存質量,只是會影響後代的生存存活率。

回交還有助於育種師們鞏固某一種基因突變的性狀,比如:育種師們曾經旱地小麥品種「長6878」作為供體親本,將水田小麥品種「濟麥22」作為輪迴親本,回交二代之後得到了新品種更偏向於輪迴親本「濟麥22」,但是在千粒重以及穗粒數等性狀上遠超輪迴親本。

除此之外,回交還能夠有效保護瀕危物種。我們知道,一些動植物具有高度分化的兩性特徵,而且在繁衍後代時,必須要兩性互相參與,而一些極度瀕危物種即使連兩個不同性別的個體都無法找到,此時也註定它們會滅絕。

為了保護它們,科學家們採用了回交的方式。比如:全世界僅剩一顆的伍德蘇鐵。而伍德蘇鐵是雌雄異株,倖存的這顆是雄性,需要一顆雌株才能有性繁殖後代,但可惜的是人們再也沒有發現另外一顆伍德蘇鐵。

蘇鐵家族早在侏羅紀時代就已經出現,並且大肆繁盛,但隨著恐龍滅絕,蘇鐵也逐漸式微,其中伍德蘇鐵更是如此,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發現全世界只有它一株,而周圍的幾株都是它用無性繁殖延續的後代。

無性繁殖雖然能延續它的基因,但無性繁殖時沒有新基因的加入,意味著子代與親代的基因、性狀等完全一致,而這也意味著該品種抵抗風險能力變低,一旦發生流行疾病,或者其他災難,很可能會導致該種群滅絕。

為了保護這種極度瀕危的物種,科學家們將伍德蘇鐵與內塔爾蘇鐵進行雜交,得到的後代再與伍德蘇鐵進行回交,當回交次數足夠多時,此時就能夠得到基因無限接近伍德蘇鐵的品種,但又不是純正的伍德蘇鐵。

(回交演示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回交既可以幫助育種師們鞏固某種新性狀,又可以保護極度瀕危的物種,那為什麼提到回交,更多的人表示的是反對呢?

回交的另一面

雖然回交有眾多優點,但是回交也有嚴重的缺點,那就是使用不當的話,會對動物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1966年時,寵物貓繁殖專家Riyadh Bawa發現自家的一隻加拿大短毛貓生下了一窩毛髮稀疏的小貓,其中一隻雄性小貓毛髮最為稀疏。對寵物市場敏感的Riyadh Bawa立即意識到,自己可以培養一種新品種,來獲得較高的市場收益。

為此,它讓這隻毛髮最為稀疏的雄性小貓與母貓進行回交,由於毛髮稀疏是隱性性狀,而母子雙方都攜帶該基因,因此誕生的後代中有一部分屬於完全的無毛貓。為了鞏固該性狀,之後的無毛貓繁殖時,都會選擇近親交配。

我們知道,動物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回交也是近親繁殖的一種,會導致一些隱性致病基因被激活,從而影響動物的生活質量。

所以,回交培育而來的品種,往往含有多種遺傳性疾病,比如:膝關節脫位,尾巴僵硬等症狀。要知道的是,這些回交而來的品種,並不會是為了適應環境,而是為了博得人們的喜歡。也就是說,我們僅憑自己的喜好,就讓數以萬計的寵物們攜帶了大量影響生活的遺傳疾病,而這是否值得呢?

總結

回交是一種技術手段,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區別在於人們將它用在什麼地方。用在適宜的地方時,回交就能夠發揮它的魔力,幫助人們保護瀕危生物,以及培育新品種。用在不好的用途時,回交也會給大量生物帶來嚴重的災難,而這項技術的好壞,其實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的育種方式,為什麼人們會反對?
    瀕危動物的挽救 很多人會說,當某個物體只剩下一個個體時,可以採用克隆的方式再複製一個。但其實,克隆的成功率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而且克隆還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克隆需要該生物的卵細胞。
  • 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
    由於回交挑戰著人類的倫理道德,再加上過去的人們不了解生物的遺傳規律,因此在過去人們很少通過回交的方式來育種,直到孟德爾解開生物遺傳規律後,育種師們才開始嘗試使用回交作為育種手段。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回交是近親繁殖的一種,我們知道近親繁殖對生物有害,而回交育種會對生物造成嚴重傷害嗎?回交挑戰動物的倫理道德了嗎?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自從人類掌握了生物的遺傳規律,人們就開始了育種事業,讓動植物能夠為人類所服務。雖然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馴化動植物,但是馴化的速度非常慢,動輒上千年。這顯然不符合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我們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
    而回交其實就是子一代與它的親本進行雜交。雖然看到「回交」這個詞,可能會覺得這應該是個有悖倫理的事情,但其實,在20世紀初期就有生物學家提出了回交育種法,這個方法可以改良植物的特性,可以應用在培育優良品種上去。我國的雜交水稻其實正是通過長期的回交實驗培育,才培育出了耐鹽鹼的海水稻,現在更是培育出了畝產超1500公斤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大概植物回交育種的方式就如下圖一樣。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之所以生物要竭盡全力避免回交,其實是因為回交也是近親繁殖的一種,會導致人體內的致病基因被提純,從而導致生物患病。 回交 對於育種師而言,回交具有許多好處,可以縮短培育新物種的時間
  • 到底什麼是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回交是目前生物育種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大大加快生物育種的速度,所以很多育種科學家在培養新物種時,會不可避免地使用回交。那麼回交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沒有倫理道德的風險呢?回交有倫理道德風險嗎?但是這種技術只要應用得當,其實可以造福於人類和生物本身。以水稻為例,野生水稻並不是一種高產、易於收穫的食物,在人類剛剛馴化水稻時,水稻的畝產量並不高,而且很多情況下水稻的產量還不如播種量。人們為了獲取產量更高的水稻,只能一代代地將顆粒飽滿、抗病性好的水稻培養下去,就這樣馴化了幾千年之後,水稻的產量才有所增加。
  • 寵物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寵物近親繁殖?
    了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寵物之間會存在回交的現象了。 寵物的回交 寵物界利用回交培養新品種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斯芬克斯貓,這是一位養貓人在1966年發現自家一窩貓中出現了毛髮稀疏的貓仔,她立即意識到這可以作為一種新品種培養,於是她將這隻貓和它的母親進行回交,產生了自然基因突變的無毛貓。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不會有倫理問題嗎?
    回交育種是培育新品種的一種常見方法,這種方法也是屬於雜交育種。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 為了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往往需要通過雜交的方法。例如,在普通的小麥中,有的是矮杆、抗倒伏能力強、但產量不高,有的是高杆、抗倒伏能力差、但產量高,為了結合小麥的優良性狀,需要對不同性狀的小麥進行雜交,以選育出高產抗倒伏的優良品種。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生育後代對生物來說,是延續種族的大事。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近親繁殖的危害,古時候人們不知道近親繁殖有什麼危害,後代就有了一些遺傳病。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和分離定律,知道了遺傳定律,我們就可以人工幹預植物,改良品種。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然而,人類卻出於各種目的讓動物回交,那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為什麼還要讓它們回交呢?而且,由於許多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自花授粉的特徵,所以即使是回交也不會給生物帶來嚴重的災難,更何況植物沒有痛覺神經,即使隱性致病基因被提純,科學家們只要將其淘汰就可以。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回交 在19世紀之前,人們並不知道生物是怎麼將自己的特徵遺傳給後代的,在這個時期,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揭開了生物的遺傳規律。 在孟德爾揭開了生物遺傳規律之後,一些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想要馴化一些更符合人們標準的動植物,展開了各種交配實驗,其中有:雜交、自交、回交、測交等。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
    人類讓生物的子代和兩個親本之間任意一個進行雜交的過程就稱為回交,在人類自身看來這種做法難以接受,因為這涉及到了倫理道德問題,其實回交也是近親雜交的一種,所以回交的方法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導致後代中的某些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缺陷的基因,並且在性狀上表現出來,因此在人類社會中近親雜交是從科學和道德上不被允許的。
  • 狗狗會近親繁殖,甚至回交!它們認不出母親,兄弟姐妹?
    但是,科學家還發現,當某個地區的生物數量減少時,該地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近親繁殖,比如:白化大猩猩就是黑猩猩近親繁殖的結果。了解了這些,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寵物之間會存在回交的現象了。寵物的回交寵物界利用回交培養新品種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斯芬克斯貓,這是一位養貓人在1966年發現自家一窩貓中出現了毛髮稀疏的貓仔,她立即意識到這可以作為一種新品種培養,於是她將這隻貓和它的母親進行回交,產生了自然基因突變的無毛貓。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過相關的字眼,那就是——回交,這就是一種生物原理。回交是指兩個品種通過交配之後,所產生的下子一代與它的兩個親本中的任意一個再進行雜交的方式,生物科學裡面,將這種方式叫做回交,用回交繁育的後代則稱為回交雜種。這就是在育種工作中,科研人員經常用的方法,他們利用回交的方法來加強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是用來進行檢驗子一代的基因型的重要方法。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近親」不會產生倫理問題嗎?
    回交的優點是可以控制遺傳性狀的定向變異,從而改良優良品種的某些缺陷,而快速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不過需要經過多次回交之後,進行幾次自交才可以得到純合型的優良品種,同時回交育種也是有不好的地方的。比如,要想得到的遺傳性狀由多個基因對控制,就很難通過回交得到想要的遺傳性狀,還有遺傳力不高的性狀是不可能通過回交顯示出來的。
  • 植物的「回交」可以理解並接受,那麼動物可以進行「回交」嗎?
    動物當然也是可以進行回交的,只是聽起來並沒有像植物「回交」那麼讓人容易理解,並且可能存在倫理上的問題。我們可以用植物先來了解一下回交是怎麼回事。一般回交在育種上用的比較多,尤其是對於一些經濟作物進行回交期望得到更完美的個體。
  • 植物回交可培育優良種,動物回交違反倫理,為啥人類要讓動物回交
    科學家在讓作物進行雜交時,通常會選擇一種名為回交的雜交方式。這種回交的雜交方式是將子一代和親本的一方進行雜交,這樣可以加強後代的某一個優良特徵,直到獲得能夠擁有穩定遺傳該特徵的後代為止。
  • 種鴿回交,回交什麼?
    種鴿進行回交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回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獲得同樣優秀或者是更加優秀的後代或者是比較合適的種鴿。但是這樣說起來範圍還是比較大的,目的明確,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還是要注意一些小細節才可以。如此一來我們就要明白我們的鴿子回交到底是要回交什麼東西。
  • 動物回交不是單純的「近親結婚」,擔心倫理道德問題,純屬想太多
    動物的回交不是只有壞處,它是拯救瀕危動物的一種方法,不能用單純的「近親結婚」看待,倫理道德問題純屬多慮了。從生物學角度出發,回交指的是子代和任意親本之間進行雜交的一種育種方式。理科生對此應該不陌生,生物教科書中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就是一個回交案例。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他就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兩個遺傳學定律。豌豆的性狀具有辨識度,而且是自花授粉,充分保持了自己的純度,不會發生其他的授粉行為。
  • 什麼是「回交」?動物的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人類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破解生物繁殖的奧秘,在國內上了初中之後,大家就開始接觸到生物這一學科,逐漸就能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一些遺傳規律。在弄明白動植物,不同性別之間的特點之後,一些科學家就開啟了專門研究兩性方面問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