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的科技已經讓人類有了幹預物種進化的能力,這看起來有為自然規律,但是對人類非常有利。比如說人類植物學家通過植物的雜交來獲得優良的品種,幫助人類獲得產量高、抗蟲害等有優良特性的作物。
科學家在讓作物進行雜交時,通常會選擇一種名為回交的雜交方式。這種回交的雜交方式是將子一代和親本的一方進行雜交,這樣可以加強後代的某一個優良特徵,直到獲得能夠擁有穩定遺傳該特徵的後代為止。
在自然狀態下,一株植物會穩定遺傳上一代的特性,並且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但是有些植株會在意外之下發生基因突變,然後出現和親代不一樣的性狀。但是這種性狀有可能能夠遺傳,也有可能不能遺傳。如果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植物突變出了有利於人類的性狀,比如說產量變大。這個時候科學家就會利用這種基因的植株,不斷進行雜交。
在雜交的過程中,有這個性狀的就會被留下,沒有的則會被淘汰。直到所有後代都能夠遺傳這種性狀之後,才算育種成功。其實在自然狀態下也有可能發生這種過程,但是時間會很長,而人類通過回交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這種時間,而且還能選擇物種進化的方向。
這種方法用在植物當中很有效,但是用在動物上卻完全不同。
我們知道,人類的近親結婚非常容易生出擁有基因缺陷的個體,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擁有遺傳病的後代。這是因為在近親繁殖時,由於兩者的基因過於相似,所以有些隱性的致病基因就更容易表達,容易生出患病的後代。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大多數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近親結婚都容易生出患病後代。因此,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會避免近親結婚。人類通過倫理道德來約束自己,而動物在自然狀態下也會用自己的辦法避免近親交配。
但是,人類也會用回交的方式來進行動物的育種。
回交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在寵物育種方面,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無毛貓就是通過回交的方式孕育出來的。在1966年,有人在一個短毛貓的後代中看到了一個毛髮稀疏的小貓,在自然條件下,這種毛髮稀疏的貓非常容易被淘汰。但是作為寵物,它卻很容易生存下來。
於是有人就利用這隻毛髮稀疏的貓和它的母親交配,最終繁殖出了世界上第一隻無毛貓。即使過去了幾十年,無毛貓的價格依然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除了無毛貓之外,還有很多寵物都是通過回交繁衍出來的。但是這些通過回交繁衍出的動物,很多都有先天性的疾病。比如說蘇格蘭折耳貓的四肢和尾巴容易出現關節畸形、柯基可能會出現腰間盤突出等,這些疾病都會讓這些動物的壽命變短。
所以說將回交用在動物方面,對動物來說還是有很大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