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戰場風雲,已經離人們而去,但是那戰爭過後的一道道傷疤,依舊需要世人去承載這一切。為了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眾多的名將在這個二戰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有些從籍籍無名,成長為一名天才將領。有些人,如果沒有戰爭,可能這一生就只會平凡老死。
雖然說戰爭是無情的,但是對於戰爭,一些優秀的將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對於戰局的扭轉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二戰有哪些世界名將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給大家盤點國際認可的二戰名將,你都知道哪幾個呢?
第一名:艾森豪
這位美國歷史上,在政界和軍界都知名的「傳奇人物」。作為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他的傳奇經歷,可以說在美國歷史上都是少有的存在。
艾森豪,在軍界升職貌似如火箭一般,飛雲之上,別人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成為五星上將,然而艾森豪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以至於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連艾森豪也十分驚訝。
不過艾森豪的成功,離不開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這個伯樂。艾森豪的突出表現,得到了馬歇爾的認可。正是馬歇爾選拔人才獨到之處,之後艾森豪的軍銜一路向上,一直到了歐洲盟軍最高司令。
正是由於艾森豪的出現,調和了歐洲戰場上英美軍隊之間的摩擦。在最後的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最終的諾曼第登陸,正是由於艾森豪的從中調停,使得大家目標一致,成功地登陸作戰,從而扭轉了戰爭被動的局面。
第二名:朱可夫
有很多人對於這位蘇聯的將領有很多的誤解,認為朱可夫的能力和他的名銜不匹配。但是筆者認為,這位擅長於大縱深作戰的蘇聯指揮家,在蘇德戰爭中,由於他成功的指揮,讓德軍的進攻速度驟降。
朱可夫從小家裡就很貧窮,到了1915年的時候,參軍入伍。隨後十月革命爆發之後,他同樣參加了紅軍。
蘇聯元帥曾經說過:
「朱可夫在我們中間是絕對稱得上出類拔萃,他不僅果敢頑強,而且足智多謀,有見地。」
朱可夫為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絕無僅有的存在,這不管是在列寧格勒戰役當中,還是在後來的守衛莫斯科當中。甚至是在最後,為了全殲圍困史達林格勒的德軍,朱可夫和他的參謀長制定了「天王星」的計劃,成功在1943年1月底,成功殲滅德軍33萬人。甚至在後來的評論中常說他為:「史達林在二戰戰場上的救火英雄。」
第三名:蒙哥馬利
這位成功地完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有名人物,其最出名的事跡便是,成功地將擁有「沙漠之狐」德國陸軍元帥的北非軍團擊敗。當時德國軍隊在北非戰場上,不可一世,由於蒙哥馬利擊敗了德軍,大大提高了士氣,杜絕了人們對「沙漠之狐」不可擊敗的恐懼感。同時,因為蒙哥馬利的戰績,也讓他一時間,名聲大噪。
在1944年的諾曼第登陸的戰鬥中,蒙哥馬利也參與了指定登陸的計劃。並且協助蒙哥馬利指揮戰鬥。他指揮的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這三場傑出的戰役,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亮點。
第四名:巴頓
美國的「坦克之父」,同時又是美國的鐵血將軍。他的部隊是美軍的戰鬥中傷亡最小的部隊,這主要還是源自巴頓的鐵血的治軍手段。我們現在看到巴頓的照片,大都是看到他頭上戴著頭盔。這個不成文的規定,或許就註定了巴頓軍事嚴明的一生。
美國的潘興上將,就曾評論巴頓是「美軍中的匪徒」。但就是這位將軍,在二戰中,以自己裝甲兵的突出特點,以及坦克本身的機動性,在二戰的戰場上,大大提高了長途奔襲的能力。其中在配合蒙哥馬利的西西里島登陸作戰的過程中,率先拿下了該島的首府。同時在1945年,巴頓率先帶領部隊突破德軍的「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進入到的德國境內。
巴頓,雖然是一個愛說髒話,經常打罵士兵的將軍。但是他也愛戴自己的士兵,每當他心情不好或者作戰失敗之後,他總會在傷病營地當中尋找自信。他對自己的士兵說:「如果你在戰場上有過三次受傷的經歷,就可以回國了,因為你已經為這個國家做出了應有貢獻。」因此,士兵每當看到巴頓巡查營地的時候,總會親切地說:「我們的老頭來了。」
總結
戰爭的開始與結束,都預示著一場災難的到來。但是二戰當中這些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為後來戰爭的勝利,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也告誡世人,要珍愛和平。
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