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的最後天,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公布了載人登月合作供應商名單,其中SPACEX名列入選的三家名單之一,獲得1.35億美元的合同!
美國阿爾特彌斯計劃
NASA這次進行的登月任務是美國重返月球的戰略目標,其第一步就是要在2024年再次將人送到月球。據美國航天局局長布裡登斯坦表示,屆時將會把一名男太空人以及第一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有趣的是,2024年這個時間點曾經發生過波折,多次傳出聲音要推後到2026、2028年完成,最近才確定下保持2024年登月時間節點不變。這是美國1972年最後一次進行載人登月後,近50年來第一次重新啟動登月計劃。
阿爾特彌斯登月及返迴路線示意
NASA這次的載人登月項目命名為「阿爾特彌斯」,阿爾特彌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和月亮之神。「阿爾特彌斯」計劃不僅是計劃將人類送到月球,而且還計劃在2028年左右,建成永久月球的基地。這次NASA進行招標的主要是載人登月登月艙環節的相關設備及系統,合同總價值9.67億美元,共三家公司入選。分別是代表「國家隊」的藍色起源,佔據大頭,獲得5.79億美元;其次是ynetics,獲得了2.53億美元的份額;最後是Spacex公司,獲得1.35億美元份額。雖然Spacex拿到的份額最少,但是星艦項目開始可以獲得NASA的認可,也是一個好消息!入選的這三家企業,將在未來10個月內獲得NASA的支持資金,以推進相關的研發工作。
星艦原型機及最終示意圖
這次載人登月中,星艦入選,反應了NASA對於載人登月活動的可靠性、低成本及可持續性的渴望。星艦雖然相對阿波羅登月的傳統方式有很大的變革,具有更高的靈活性、低成本和重複利用。與阿波羅方式相比,只需要把星艦送到地球軌道,並在地球軌道上重新加滿燃料,就可以直接前往月球,不需要指揮艙、登月艙這些傳統的裝置,可以通過垂直起降的方式自主往返月球和軌道站之間。但由於這是一個完全創新且激進的嘗試,並且目前處於原型機廠內測試階段,所以NASA肯定更偏向藍色起源採取與阿波羅登月方式差不多的模式,相對而言可靠性比較高。
spacex星艦建造過程
NASA的這次載人計劃是藉助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將太空人從地球送入太空,而沒有使用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以及「載人龍」飛船。其中主要一個原因就是重型獵鷹雖然運載能力比較強,近地軌道可以達到64噸,但是地月軌道則只有20噸左右。這個運力要將登月系統運輸過去,有點勉強,而SLS系統則可以將40噸的載荷送到地月軌道。當然,並不是說重型獵鷹就不能改進,據有關消息透露,重型獵鷹改進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驚人的130噸!而且有一點是SLS無法比較的,那就是重型獵鷹可以回收,而SLS不行!
SLS火箭底部
另外一個就是載人龍飛船的,雖然性能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對於深空飛行(目前只要超過了地球軌道,都被認為是深空飛行)來說,在生命保障系統和環境保障系統方面還是存在不足。即使可以改進,但帶來的改變是挺大的,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而獵戶座一開始就是瞄準登月的,它最多可以將6名太空人及相關物資送到月球軌道,並且可以返回地球。
SLS太空發射系統
不過無論如何,spacex現在載人龍可以接到運載太空人到空間站的任務(預計2020年5月下旬進行),表示著在飛船這一塊spacex已經站在世界的頂峰。在火箭這一塊,spacex不僅擁有獵鷹九號、重型獵鷹,而且一旦BFR的巨型獵鷹火箭製造成功,那麼將超越SLS,不,是輾壓世界一切現有的火箭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BFR是巨型火箭和星艦的合體,超強的運載能力,可重複利用,科幻的一體式未來火箭飛船,就是各國的PPT也難以企及。
BFR
話說回來,雖然只拿到NASA載人合同的一小部分,不過馬斯克造星艦,目的當然不是在於實現登月。星艦的目的是實現登陸火星,並且建立永久火星基地。殖民火星,建立火星城市,在2050年前將100萬人運輸到火星去,並以此為跳板,開始更深空的探索,這是馬斯克宏偉的計劃,也是人類星辰大海的夢想。
因此,就登月任務而言,可以說只是讓世界認可星艦的一個開始,一個正式登場前的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