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最受到網友追捧和關注的航天項目,估計非馬斯克的星艦項目不可了。因為這是一次開創性的太空探索,更是史無前例的人類創舉,甚至有人稱這是航天史上工業革命。
就在今年的3月上旬,經歷數次失敗後,報廢幾個「水罐」後,SpaceX公司終於成功完成了星艦原型機SN2的低溫壓力及推力耐受測試,這是星艦項目又取得的一個重大進展。自從SpaceX啟動星艦項目後,SN2是第一個完整通過測試的整體結構。從最初的MK1原型機失敗開始,SpaceX公司不斷地對星艦進行改善,包括優化改了焊接技術,更改了發動機推力測試的結構等,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SN2上成功通過了測試。
SN2測試成功後,曾經有媒體採訪馬斯克,問:後續的計劃是什麼?SN3的用途是進行靜態測試,還是使用SN4?馬斯克回答是:SN3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和短途飛行,SN4進行更長距離的飛行,但實際上加速建立完善飛船/猛禽的生產線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馬斯克最關心的還是星艦的進度,畢竟能看到人類移民火星是他畢生的夢想,前不久他還因為星艦進度達不到要求而發出他可能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已經死掉的悲嘆。
SN2原型機的這次測試是靜態點火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它不僅接受了低溫壓力的測試,並且同時使用了液壓千斤頂來模擬底部安裝猛禽發動機後的推力模擬測試。如果不出意外,星艦20KM跳躍懸停測試起飛重量約500噸,每臺猛禽發動機的推力大約在200噸,這對於用來支撐幾百噸星艦重量的底部發動機銜接部分來說十分有挑戰性。
在SN2進行測試的時候,SN3其實已經在同步進行製造了。根據最新進度顯示,SN3目前基本已經完成組裝,預計3月下旬或者四月初,就可以進行靜態點火測試。靜態點火測試順利通過後,就應該進行20KM跳躍及懸停測試了,這也就是馬斯克說的短途飛行,再後面當然就是SN4的近地軌道測試了。當然,如果SN3不幸失敗了,那麼SN4就會接過來SN3的任務繼續向前,SN5接替SN4的任務。馬斯克曾經表示,需要製造20個SN系列原型機,用於測試和驗證關鍵的技術,目前spacex就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最終測試成功的星際飛船(星艦)會先被發射到軌道上,然後由六艘負責加油的星際飛船添加燃料。一切準備妥當之後,飛船將飛往火星,提供高達200噸的居住艙加有效載荷質量。最早的進度計劃是2020年完成首次軌道測試,2022年首次發射貨運飛船到火星(提前運送物資、基礎設施),2024年發射首班載人飛船,2050年代初步建成永久性定居點,將100萬人運載過去,最終建成火星城。從目前進度看來,時間節點確實非常緊迫,任務挑戰難度極高,加上疫情的影響,推遲的機率很大。但是如果SN3在5月份前能完成20KM測試,今年內入軌還是很有希望的。
星艦全尺寸原型飛船:高55米,直徑9米,配上超重型一級火箭後至少達到115米。採用全不鏽鋼材料,一級配置31臺採用低溫液態甲烷/液氧作為推進劑的猛禽發動機,二級也就是星艦本體配置7臺猛禽發動機。星艦最終成型版完成後,馬斯克計劃要建造1000艘這樣的星際飛船(星艦),才能滿足人類在火星和地球之間來往需求。
要加快工程進度,就得有充足的資金和人才,前不久Space X在德克薩斯州的工廠舉辦了招聘會,希望招募更多人才加入這項工程當中。除了星艦主體部分外,SpaceX也同時在建設其它配件裝置,如頂部整流罩,飛行翼、生命保障系統等,這些都需要人的。
不要說馬斯克還有特斯拉、隧道公司、神經網絡公司等要管理,就是一個spacex公司,目前就同時進行著星鏈、星艦、龍飛船等任務,這些都足夠馬斯克忙的了。可以看出,「科技狂人」並非浪得虛名。不過也正是有了這種「狂人」,才會在2020年,人類就已經在開始準備火星移民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