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乙烯與α-烯 烴的共聚物,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分布窄,共聚單體 分布均勻等特點,LLDPE的拉伸強度大、韌性高、 耐穿刺強度高、熱封起始溫度低,廣泛應用在工 業、農業、醫藥、衛生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領域。目 前,我國LLDPE年消費量6 500~7 000 kt,約佔聚 乙烯總需求量的40%左右,未來LLDPE產品的消 費佔比仍有望進一步提升。LLDPE在加工應用過 程中存在老化降解,影響製品的使用。本工作選 取4種國內外典型LLDPE為代表,通過分析其老化 前後的力學性能、聚集態結構及鏈結構,研究了 LLDPE分子鏈結構對抗老化性能的影響。
LLDPE 7042(記作PE-1),中國石油天然氣 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
LLDPE 6010(記 作PE-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 司。
茂金屬線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2018 (記作mPE-1);
mLLDPE 3518(記作mPE-2):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
6542型熔體流動速率儀, 6001型密度梯度儀:義大利Ceast公司。
4667型拉力試驗機,美國Instron 公司。
Specyrumone型紅外光譜儀,美國PE公司。
CR-7型凝膠滲透色譜儀,德國PE公司。
Bruker- AM-400型核磁共振碳譜儀,瑞士布魯克公司。
Q200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美國TA儀器公司。
凝膠滲透色譜(GPC)測試:以0.025 g/L的鄰 苯二氯苯溶劑為流動相淋洗劑,流量為1 . 0 mL/ min,溫度為 135 °C。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分析:試樣熱壓 成50切厚的薄膜,波數為350~4 500 cm-1。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分析:以10 C/min的 速率降至50 °C,保持5 min;以10 oC/min的速率升 至170 C,記錄降溫和第二次升溫曲線。
核磁共振碳譜(13C-NMR)分析:測試溫度120 C,質量分數為35%的試樣溶於氘代-二氯代苯和 1,2,4-三氯代苯的混合液中,每個試樣經過至少 6 000次掃描,以疊加出一個良好的信噪比。
熔體流動速率(MFR)按GB/T 3682—2000測 試;
拉伸性能按GB/T 1040—2006測試;相對分子 質量及其分布按GB/T 21864—2008測試;
熔融結 晶性能按GB/T 19466.3—2004測試;
端基分布按GB/T 21186—2007測試。
24小時技術熱線:18930306939
從表1看出:在試樣老化過程中,MFR呈增大的趨勢,是由於在熱氧老化過程中發生了降解;密 度呈變大的趨勢,是由於在老化過程中發生部分 交聯所致。從表1還看出: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 mLLDPE的拉伸斷裂應力和斷裂拉伸應變都先減 小後增加,是由於熱氧老化過程初期發生降解,導 致其力學性能有所降低;而隨著老化的繼續進行, 分子鏈上不飽和鍵在熱氧作用下產生自由基的概 率增加,進一步固化交聯導致材料力學性能有所 提升,說明m LLDPE老化過程中發生了降解和交 聯反應。LLDPE的拉伸斷裂應力和斷裂拉伸應變 始終在減小,說明降解應該是LLDPE在老化過程 中的主要反應。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 mLLDPE的重均分子量 Mw和數均分子量(Mn) 都呈先增大後減小的趨勢。老化初期,相對分子 質量分布變窄且胚增大的速度快於Mw,可見Mn對 老化更為敏感,而低相對分子質量部分對Mn有較 大的貢獻,說明老化初期高相對分子質量部分可 能部分降解為低相對分子質量部分,導致Mn變化 較快;同時,Mw也在增大,說明高相對分子質量部 分在增加,推斷可能有交聯反應發生,但對比來 看,老化初期應該是降解佔主導地位。此後隨著 老化持續進行,mLLDPE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變 寬,Mw和Mn都減小,且Mn減小更為明顯,即低相對分子質量部分減小較快,推斷可能有交聯反應發 生。儘管高相對分子質量部分也在減小,應該有 降解發生,但對比來看,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交 聯反應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這與m LLDPE性能 評價結果一致。LLDPE的Mw隨著老化的進行先增 大後減小,Mn一直在增加,且相對分子質量分布 越來越窄,這說明LLDPE低相對分子質量部分一 直在增加,其老化過程應該主要受降解控制,這與 LLDPE的性能評價結果一致。
老化過程中受熱、氧及光的影響,端基會發 生很大變化,因此對老化前後端基種類及分布進 行表徵。從圖1看出:4個試樣都出現相似的特徵吸收峰,720 cm-1處為γCH2平面外彎曲振動的吸 收峰;800~1 050 cm-1存在末端乙烯基的特徵峰;1 250- 1 300 cm-1為C—O的伸縮振動峰,是由於 亞乙烯基在空氣中受熱老化,被空氣中的氧氣氧 化而出現的;1 360- 1 380 cm-1為亞甲基的變形振 動峰;1 460 - 1 470 cm-1的強吸收峰是由δCH2彎 曲振動引起的;1 700- 1 750 cm-1為羰基的伸縮振 動峰;2 900-2 920 cm-1為γCH2的伸縮振動峰。老 化前,mLLDPE在800~1 050 cm-1 的不飽和末端乙 烯基吸收峰均稍強於LLDPE,是因為在聚合過程 中,茂金屬催化劑中的Zr原子極易使β氫發生消除 而導致mLLDPE含有較多的末端乙烯基⑴。老化 後, mLLDPE的末端乙烯基呈現出增強的趨勢,而 LLDPE變化不明顯,其原因是mLLDPE在老化過 程中,羥基易發生NorrishⅡ型反應脫去氫轉化為 末端乙烯基。1 700- 1 750 cm-1的羰基吸收峰,隨 著老化時間的延長而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強,是 因為1 250~1 300 cm-1的C—O會由於熱氧老化而 被氧化為羰基,使羰基吸收峰在老化過程中有所 增強,同時在熱氧老化過程中發生的自由基鏈式 反應也會導致羰基數目增多。
從圖1還看出:老化前後,mLLDPE的羰基和 末端乙烯基等雙鍵的吸收峰變化幅度較大,與之 對應的是m LLDPE的老化性能較差。這是因為茂 金屬催化劑端點含有不飽和鍵,在聚合過程中易 發生β氫消除反應,因此,由茂金屬催化劑生產的 mLLDPE端基同樣存在大量不飽和鍵⑵,而不飽 和鍵易被氧化導致mLLDPE老化性能較差。此外, 因為m LLDPE老化後變化顯著的吸收峰主要是雙 鍵,所以可以通過表徵羰基和末端乙烯基等雙鍵 的變化反映其老化程度。
聚乙烯的熔融溫度隨片晶厚度的增大而增 加,片晶厚度對熔融溫度的影響與結晶的表面能 有關。片晶厚度小的晶體的熔融溫度更低,而且片晶厚度越小越有利於氧化的引發和進行,越易發生老化。從圖2可以看出:4個試樣老化前熔融LLDPE,這是因為mLLDPE薄膜光學性能好。但 片晶厚度小卻導致mLLDPE的抗老化性能較差。此外,在老化過程中, 4個試樣的熔融溫度均變化不大。
聚乙烯分子鏈中存在長度不同的支化側鏈 結構單元,它們的類型以及所在的位置、濃度和 分布的差別都會影響聚乙烯的加工、使用和抗老 化性能根據文獻⑷對試樣的13C-NMR譜圖 中的各峰進行歸屬。從圖3可以看出:老化前後的 LLDPE的brB2峰明顯高於mLLDPE,表明LLDPE的 嵌段結構較多,共聚單體分布均勻性較m LLDPE 差。試樣在老化過程中δCH2峰逐漸變小,brB2峰 逐漸增大,說明試樣的嵌段結構在老化過程中增 多,共聚單體分布均勻性變差。實際上,共聚單體 分布不均勻會使試樣大分子鏈上形成較多的長亞 甲基序列,這些長亞甲基序列在結晶時可摺疊形 成更大尺寸的片晶[5],平均片晶尺寸越大,聚乙烯 的熔融溫度越高,與LLDPE的平均熔融溫度高於 mLLDPE相吻合。
a) mLLDPE和LLDPE在老化過程中均發生了 降解和交聯反應。
b) mLLDPE較LLDPE易發生老化;聚乙烯老 化過程中端基結構最顯著的變化是羰基和末端乙烯基增多;由於茂金屬催化劑端點含有不飽和鍵, 同時在聚合過程中易發生β氫消除反應,因此導致 mLLDPE抗老化性能較差。
c) mLLDPE的片晶厚度普遍小於LLDPE,而 片晶厚度越小越易被氧化,因此mLLDPE的耐老 化性能較差。
d) LLDPE的嵌段結構較多,而mLLDPE共聚 單體分布均勻性好於LLDPE可能是導致mLLDPE 耐老化性弱於LLDPE的原因之一。
[1 ] Hoang E M,Allen N S,Liauw C M,et al. The thermo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metallocene polyethylenes. Part1:long-term thermal oxidation in the solid state[J]. Polym Degrad Stab, 2006, 91(6):1363-1372.
[2] 童建穎,王偉倩.茂金屬聚烯烴的進展[J].化工生產與技 術, 2004, 11( 3):29-32.
[3] 朱清仁. 聚乙烯支化鏈種類、長度及其它微量結構的13C-NMR 定量研究[J].石油化工,1989, 18 (7):472- 479.
[4] 李俊,毛立新.茂金屬聚乙烯支化表徵[J].塑料工業,2004, 32( 1 ) :44-46.
[5] 左勝武,邱敦瑞,林龍,等.乙烯-1-己烯共聚PE的微觀結構 與熱性能[J].合成樹脂及塑料,2010, 27(3):61-64.
素材來源 |合成樹脂及塑料
作者 | 楊琦 任鶴
編輯 | 陳斯佳
技術顧問 | 鄒桀
轉載請註明 | 聚烯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