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電路設計要點最全匯總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1】射頻電路元器件封裝的注意事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91593.htm

  成功的RF設計必須仔細注意整個設計過程中每個步驟及每個細節,這意味著必須在設計開始階段就要進行徹底的、仔細的規劃,並對每個設計步驟的進展進行全面持續的評估。而這種細緻的設計技巧正是國內大多數電子企業文化所欠缺的。

  近幾年來,由於藍牙設備、無線區域網路(WLAN)設備,和行動電話的需求與成長,促使業者越來越關注RF電路設計的技巧。從過去到現在,RF電路板設計如同電磁幹擾(EMI)問題一樣,一直是工程師們最難掌控的部份,甚至是夢魘。若想要一次就設計成功,必須事先仔細規劃和注重細節才能奏效。

  射頻(RF)電路板設計由於在理論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常被形容為一種「黑色藝術」(black art) 。但這只是一種以偏蓋全的觀點,RF電路板設計還是有許多可以遵循的法則。不過,在實際設計時,真正實用的技巧是當這些法則因各種限制而無法實施時,如何對它們進行折衷處理。重要的RF設計課題包括:阻抗和阻抗匹配、絕緣層材料和層疊板、波長和諧波...等。

  該視頻是描述了射頻電路中,新建電路元器件封裝大小的注意事項。

  在 WiFi 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射頻電路的布線(RF Circuit Layout Guide)是極為關鍵的一個過程。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在原理上已經設計的很完善,但是在實際的制板,上件過後發現很不理想,實際上這些都是布線(Layout)做的不夠完善的原因。本文將以一個無線網卡的布線實例及本人的一點工作經驗為大家講解一下射頻電路在布線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電路板的疊構(PCB Stack Up)

  在進行布線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電路板的疊構,就像蓋房子要先有房子的牆壁。電路板的疊構的確定與電路設計的複雜度,電磁兼容的考慮等很多因素有關。下圖給出了四層板,六層板和八層板的常用疊構方式。

  在無線網卡的PCB疊構中,基本上不會出現單面板的情況,所以本文也不會對單面板的情況加以討論。

  兩層板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四層板的設計中,我們一般會將第二層作為完整的地平面,同時,也會把重要的信號線走在頂層(當然包括射頻走線),以便於很好的控制阻抗。在六層板或者更多層板的設計中,我們同樣會將第二層作為完整的地平面,然後在頂層走最重要的信號線。

  PS:可以使用Polar計算單端阻抗與阻抗等,有些Layout軟體自身就集成了阻抗計算器,如Allegro。

  阻抗控制

  在我們進行原理設計與仿真之後,在Layout中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阻抗控制。眾所周知,我們應該儘量保證走線的特徵是50歐姆,這主要和線寬有關,在本實例中,是兩層半,在Polar中採用Surface Coplanar Line模型進行阻抗的計算,我們可以得到一組比較理想的值:Height(H)=39.6mil, Track(W)=30mil, Track(W1)=30mil,Thickness=1OZ=1.4mil, Separation(S)=7mil, Dielectric(Er)=4.2,對應的特徵阻抗是52.14歐姆,符合要求。如下圖中高亮的線就是這樣的一條射頻走線。

  射頻元器件的擺放

  相信做過射頻設計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應該儘可能的使走線的長度較短,元器件擺放的越緊湊越好(特殊要求除外),同時,也會儘可能的保證元器件的擺放對布線很有利(不要使走線繞來繞去的)。如下圖,是射頻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的周圍器件的擺放,我們看到,元器件之間的距離很小。

  射頻走線應該注意的問題

  如前所述,射頻走線的長度要儘量短,線寬嚴格按照計算好的值去設定。在走線是尤其要注意的是,射頻走線中不要有任何帶有尖狀的折點,在走線的轉折處,最好要用弧線來實現,如下圖

  其次,在多層板的走線中,有可能重要的射頻線要產生不可避免的交叉,這時我們就要使用我們最不想使用的東西:過孔。這樣,會有部分射頻信號線走到底層甚至中間層,但無論是哪一層,射頻走線一定會有參考平面,這時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要跨層,或者說不要使地平面不連續。

  過孔的放置

  過孔的放置真的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本文只討論那種接地的過孔。

  首先,射頻走線的旁邊的地線最好能通過過孔打穿,接到底層或者中間層的地平面上,這樣可以是任何幹擾信號或者輻射有最短的到地的通路,但是,過孔與射頻信號線的距離又不能太近,否則會嚴重影響射頻信號質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可靈活把握,如下圖,我們看到,高亮的信號線兩層分布著很多過孔。

  其次,在面積較大的地平面處,我們通常會放置很多的過孔用於連接不同層的地。這在射頻電路的布線中,要注意的就是大過孔要沒有規律的打,最好能弄成菱形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各種幹擾。

  【2】射頻電路電源設計注意事項

  (1)電源線是EMI 出入電路的重要途徑。通過電源線,外界的幹擾可以傳入內部電路,影響RF電路指標。為了減少電磁輻射和耦合,要求DC-DC模塊的一次側、二次側、負載側環路面積最小。電源電路不管形式有多複雜,其大電流環路都要儘可能小。電源線和地線總是要很近放置。

  (2)如果電路中使用了開關電源,開關電源的外圍器件布局要符合各功率回流路徑最短的原則。濾波電容要靠近開關電源相關引腳。 使用共模電感,靠近開關電源模塊。

  (3)單板上長距離的電源線不能同時接近或穿過級聯放大器(增益大於45dB)的輸出和輸入端附近。避免電源線成為RF信號傳輸途徑,可能引起自激或降低扇區隔離度。長距離電源線的兩端都需要加上高頻濾波電容,甚至中間也加高頻濾波電容。

  (4)RF PCB的電源入口處組合併聯三個濾波電容,利用這三種電容的各自優點分別濾除電源線上的低、中、高頻。例如:10uf,0.1uf,100pf。並且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靠近電源的輸入管腳。

  (5)用同一組電源給小信號級聯放大器饋電,應當先從末級開始,依次向前級供電,使末級電路產生的EMI 對前級的影響較小。且每一級的電源濾波至少有兩個電容:0.1uf,100pf。 當信號頻率高於1GHz時,要增加10pf濾波電容。

  (6)常用到小功率電子濾波器,濾波電容要靠近三極體管腳,高頻濾波電容更靠近管腳。三極體選用截止頻率較低的。如果電子濾波器中的三極體是高頻管,工作在放大區,外圍器件布局又不合理,在電源輸出端很容易產生高頻振蕩。線性穩壓模塊也可能存在同樣的問題,原因是晶片內存在反饋迴路,且內部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在布局時要求高頻濾波電容靠近管腳,減小分布電感,破壞振蕩條件。

  (7)PCB的POWER部分的銅箔尺寸符合其流過的最大電流,並考慮餘量(一般參考為1A/mm線寬)。

  (8)電源線的輸入輸出不能交叉。

  (9)注意電源退耦、濾波,防止不同單元通過電源線產生幹擾,電源布線時電源線之間應相互隔離。電源線與其它強幹擾線(如CLK)用地線隔離。

  (10)小信號放大器的電源布線需要地銅皮及接地過孔隔離,避免其它EMI幹擾竄入,進而惡化本級信號質量。

  (11)不同電源層在空間上要避免重疊。主要是為了減少不同電源之間的幹擾,特別是一些電壓相差很大的電源之間,電源平面的重疊問題一定要設法避免,難以避免時可考慮中間隔地層。

  (12)PCB板層分配便於簡化後續的布線處理,對於一個四層PCB板(WLAN中常用的電路板),在大多數應用中用電路板的頂層放置元器件和RF引線,第二層作為系統地,電源部分放置在第三層,任何信號線都可以分布在第四層。

  第二層採用連續的地平面布局對於建立阻抗受控的RF信號通路非常必要,它還便於獲得儘可能短的地環路,為第一層和第三層提供高度的電氣隔離,使得兩層之間的耦合最小。當然,也可以採用其它板層定義的方式(特別是在電路板具有不同的層數時),但上述結構是經過驗證的一個成功範例。

  (13)大面積的電源層能夠使Vcc布線變得輕鬆,但是,這種結構常常是引發系統性能惡化的導火索,在一個較大平面上把所有電源引線接在一起將無法避免引腳之間的噪聲傳輸。反之,如果使用星型拓撲則會減輕不同電源引腳之間的耦合。

  上圖給出了星型連接的Vcc布線方案,該圖取自MAX2826 IEEE 802.11a/g收發器的評估板。圖中建立了一個主Vcc節點,從該點引出不同分支的電源線,為RF IC的電源引腳供電。每個電源引腳使用獨立的引線在引腳之間提供了空間上的隔離,有利於減小它們之間的耦合。另外,每條引線還具有一定的寄生電感,這恰好是我們所希望的,它有助於濾除電源線上的高頻噪聲。

  使用星型拓撲Vcc引線時,還有必要採取適當的電源去耦,而去耦電容存在一定的寄生電感。事實上,電容等效為一個串聯的RLC電路,電容在低頻段起主導作用,但在自激振蕩頻率(SRF):

  之後,電容的阻抗將呈現出電感性。由此可見,電容器只是在頻率接近或低於其SRF時才具有去耦作用,在這些頻點電容表現為低阻。

  給出了不同容值下的典型S11參數,從這些曲線可以清楚地看到SRF,還可以看出電容越大,在較低頻率處所提供的去耦性能越好(所呈現的阻抗越低)。

  在Vcc星型拓撲的主節點處最好放置一個大容量的電容器,如2.2μF。該電容具有較低的SRF,對於消除低頻噪聲、建立穩定的直流電壓很有效。IC的每個電源引腳需要一個低容量的電容器(如10nF),用來濾除可能耦合到電源線上的高頻噪聲。對於那些為噪聲敏感電路供電的電源引腳,可能需要外接兩個旁路電容。例如:用一個10pF電容與一個10nF電容並聯提供旁路,可以提供更寬頻率範圍的去耦,儘量消除噪聲對電源電壓的影響。每個電源引腳都需要認真檢驗,以確定需要多大的去耦電容以及實際電路在哪些頻點容易受到噪聲的幹擾。

  良好的電源去耦技術與嚴謹的PCB布局、Vcc引線(星型拓撲)相結合,能夠為任何RF系統設計奠定穩固的基礎。儘管實際設計中還會存在降低系統性能指標的其它因素,但是,擁有一個「無噪聲」的電源是優化系統性能的基本要素.

相關焦點

  •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指南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介紹了TDA7513的射頻電路設計方法,根據實際設計經驗提出了提高射頻電路EMC特性和噪聲特性的設計方法和措施,並指出了射頻電路性能測試的注意要點。
  • 對於設計射頻電路電源的12個要點與經驗分享
    你注意到電源對你的射頻系統的影響嗎?對於高性能的無線通信系統,電源對射頻的影響可能是「隱性」的,但卻不可忽視。這裡收集整理了業界廣泛關注的幾條設計射頻電路電源的要點與經驗,小夥伴們轉走不謝~  (1)電源線是EMI 出入電路的重要途徑。通過電源線,外界的幹擾可以傳入內部電路,影響RF電路指標。
  •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指南 —電路圖天天讀(131)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介紹了TDA7513的射頻電路設計方法,根據實際設計經驗提出了提高射頻電路EMC特性和噪聲特性的設計方法和措施,並指出了射頻電路性能測試的注意要點。射頻電路是收音機電路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射頻電路設計不好,收音機的噪限靈敏度和信噪比以及其它技術指標都會大大下降,甚至只能手動收到很少的幾個廣播電臺,自動搜索電臺功能失效。
  • 全面詳解射頻技術原理電路及設計電路
    (在以上基本配置之外,還應包括相應的應用軟體)  射頻技術—典型的射頻電路  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
  • 談談射頻電路設計及經驗
    射頻電路板設計由於在理論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常被形容為一種「黑色藝術」,但這個觀點只有部分正確,RF電路板設計也有許多可以遵循的準則和不應該被忽視的法則。  RF電路設計的常見問題  1、數字電路模塊和模擬電路模塊之間的幹擾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二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地在地和正電源(>3 V)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納秒級的。
  • 新型射頻開關轉換電路的設計與應用
    在本設計中,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應用pin diodes的射頻開關轉換電路,實現的功能是4路RF輸入信號選擇其中任意2路RF信號輸出。 總體結構設計 開關將應用於此共振的測試系統,它基於LabView軟體平臺,由計算機提供給電壓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是數位訊號,只能提供高低電平,高電壓為5V,低電壓為0V,因此需要進行電壓轉換才能提供給開關電路。
  • PCB設計中射頻接口和射頻電路的特性
    打開APP PCB設計中射頻接口和射頻電路的特性 肖冰 發表於 2019-09-21 05:49:00 不過,目前市面上有一些EDA軟體具有諧波平衡(harmonic balance)、投射法(shooting method)…等複雜的算法,可以快速和準確地仿真射頻電路。但在學習這些EDA軟體之前,必須先了解射頻電路的特性,尤其要了解一些專有名詞和物理現象的意義,因為這是射頻工程的基礎知識。
  • 非接觸式IC卡射頻前端電路設計
    與早期識別技術相比,射頻識別具有無接觸、工作距離 大、精度高、信息收集處理快捷、環境適用性較好、可以實現多目標、移動目標識別等一系列優點,在近年來獲得了極為迅速的發展。本文提出的是一種基於 ISO/IEC1444322 標準B 型非接觸式IC 卡的射頻前端電路設計方案,它利用較簡單的電路形式滿足了相關性能要求。該設計已經在上華半導體公司(CSMC) 通過流片驗證。
  • 射頻電路設計的常見問題及五大經驗總結
    電路板設計由於在理論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常被形容為一種「黑色藝術」,但這個觀點只有部分正確,RF電路板設計也有許多可以遵循的準則和不應該被忽視的法則。)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如果不採用地線層,大多數地線將會較長,電路將無法具有設計的特性。4、天線對其他模擬電路部分的輻射幹擾在 PCB電路設計中,板上通常還有其他模擬電路。例如,許多電路上都有模,數轉換(ADC)或數/模轉換器(DAC)。射頻發送器的天線發出的高頻信號可能會到達ADC的模擬淙攵恕R蛭 魏蔚緶廢唄範伎贍莧縑煜咭謊⒊齷蚪郵RF信號。
  • 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原理與設計
    目前實際應用的GPS接收機電路一般由天線單元、射頻單元、通信單元和解算單元等四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本文在分析GPS衛星信號組成的基礎上,給出了射頻前端GP2010的原理及應用。令(So/No)≥(So/No)min時對應的接收機輸入信號功率的最小可檢測信號功率為Simin,通常用它表示接收機的靈敏度。由於接收機的輸入噪聲額定功率Ni=kT0Bn (7)式(7)中k為玻爾茲曼常數,k=1.38×10 -23J/K,T0為單元電路的室內溫度17℃(290K,絕對溫度),Bn為單元電路的帶寬。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的結構設計
    接收電路的第一級LNA的設計必須滿足:(1)較高的線性度以抑制幹擾和防止靈敏度下降;(2)足夠高的增益,使其可以抑制後續級模塊的噪聲;(3)與輸入輸出阻抗的匹配,通常為50Ω;(4)LNA設計中使用比較多的結構之一,因為這種結構能夠增加LNA的增益,降低噪聲係數,同時增加輸入級和輸出級之間的隔離度,提高穩定性。
  • 射頻MOS功率放大電路模擬器的設計方案分析
    引言本文設計的50MHz/250W 功率放大器採用美國APT公司生產的推挽式射頻功率MOSFET管ARF448A/B進行設計。APT公司在其生產的射頻功率MOSFET的內部結構和封裝形式上都進行了優化設計,使之更適用於射頻功率放大器。下面介紹該型號功率放大器的電路結構和設計步驟。
  • PCB設計中射頻電路的特性解析
    打開APP PCB設計中射頻電路的特性解析 發表於 2019-04-25 14:57:44 射頻電路(RF circuit)的許多特殊特性,很難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說明,也無法使用傳統的模擬仿真軟體來分析,譬如SPICE。
  • 射頻識別電路中高頻功放的設計
    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他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射頻識別系統由閱讀器和應答器(標籤)構成。當他工作時,閱讀器通過天線發送出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標籤進入磁場時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獲得能量,發送出自身編碼等信息被讀取器讀取並解碼後送至電腦主機進行有關處理。高頻功率放大器是閱讀器的關鍵部件,主要功能是對標籤信號的返回信號進行功率放大。1 工作原理  圖1為射頻識別電路中的高頻功率放大器原理框圖。
  • EDA365:案例圖解射頻PCB設計的幾個要點
    在電子產品和設備中,電路板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件,它起著電路系統的電氣和機械等的連接作用。如何將電路中的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要求,在PCB上排列組合起來,是PCB設計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布局設計不是簡單的將元器件在PCB上排列起來,或者電路得以連通就行的。
  • 射頻接收系統晶體振蕩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關鍵詞 射頻 晶體振蕩器 SPICE模擬 工程估算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振蕩器的研究、設計和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了適應無線尋呼接收機、FM-SCA股票機、PDA等通信產品的小型化,在射頻接收電路中一本振採用了晶體振蕩電路。一、 射頻接收中晶體振蕩電路的設計及工程估算1.
  • 915MHz電子標籤射頻接口電路的總體設計
    按照915MHzRFID電子標籤的要求,設計它主要由射頻接口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 ,射頻接口部分是研究的重點,具體設計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5399.htm  對於電子標籤,射頻接口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非接觸式電子標籤能量和數據的無線傳輸都是由這 部分電路來完成的。
  • 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一.什麼是射頻電路?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射頻電路指處理信號的電磁波長與電路或器件尺寸處於同一數量級的電路。
  • 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的功率放大電路的仿真設計
    射頻功率放大器不僅在通訊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還逐漸被應用於其他領域內。本文為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所設計的大功率射頻放大器電路,滿足工作於射頻低端。藉助ADS仿真軟體採用負載牽引技術的設計方式,通過對整體效率、功率增益、功率容量等一系列的對比。得出最佳輸入、輸出阻抗,並進行阻抗匹配電路的設計。
  • 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有何區別?射頻電纜和雙絞線的聯繫與區別?
    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有何區別?   對於高速數字電路而言,雖然還是關注電壓,但是其設計方法和射頻電路的設計方法相近,也需要考慮阻抗阻抗匹配,因為反射電壓的存在會導致額外的誤碼率。   射頻電路:   1.關注阻抗匹配或功率,這是設計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參數,其他中間參數都可以由功率和阻抗來確定;   2.關注頻率響應,通常在頻域內進行分析,因為對於射頻電路模塊而言,帶寬範圍很重要;   3.喜歡用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哎儀或噪聲測試儀等進行測試,這些儀器輸入/輸出阻抗低,一般都是50歐,往往會對電路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在阻抗匹配條件下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