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狂賺2萬倍!身家650億,被稱中國最牛天使投資人,今被立案調查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EMBA微金

假如你是收音機愛好者,一定知道或用過德生這個品牌。上世紀90年代,德生收音機風靡全國,特別是外語專業學生為了練習聽力,更是人手一臺。

德生收音機的創始人,叫龔虹嘉,他也是安防龍頭海康威視(002415.SZ)的創始股東。

11月13日晚,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胡揚忠和龔虹嘉於11月11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兩名董事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龔虹嘉除了是海康威視的董事之外,還是上市公司富瀚微(300613.SZ)的董事、中源協和(600645.SH)的董事長,因此這兩家公司也發布了龔虹嘉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胡潤百富榜》,龔虹嘉以608億排名第26位。

今年53歲的龔虹嘉本來喜歡並擅長文科,高考時還獲得全省唯一的作文滿分。他本來想做記者、當律師,但老師勸他考入了華中科技大學,學習計算機。

他或許沒有想到,不喜歡、不擅長理工科的自己會在日後成為科技創業者,而自己的校友、同學,成就了他的多筆投資神話。

「我的大學讀書、工作、創業、做天使投資人,甚至包括娶妻,都是在一個非常窄的圈子裡面進行的。

幾十年來,數番來來回回,我都和這幾十個人發生著各種聯繫。人生這麼多的大事都在一個專業班上完成,而且還從與班上同學合作賺得自己第一、二、三桶金。這就讓常人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天理難容了。

在清科創投基金一次年會上,龔虹嘉自稱是中國「運氣」最好的天使投資人,他問臺下的創業者:「那麼,運氣來了你能不能抓住?」

1994年,就職於深圳一家國營單位的龔虹嘉正面臨著一次創業的機遇。在他的兩位領導劉俊峰和梁偉看來,這個小夥子「人品正、腦子靈」,可以作為創業合伙人。

於是,三人辭職下海,成立了德生收音機。

90年代初,受到電視毀滅性打擊,全國幾十家收音機廠商都在降價求生,高端品牌又長期被國外壟斷,但德生從二者之間找到了一個舒適區間:

首先,以當時的消費水平,普通消費者很難支付百元以上的外國貨;其次,我國幅員遼闊,電視機徹底顛覆收音機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再次,在一個夕陽行業裡創業,競爭者也相對較少。

德生收音機主打價格合理、性能穩定、外觀美觀、售後服務有保證的特點。通過適當推廣,德生收音機很快風靡全國,在當時50元以上的收音機市場佔有率超過70%。」

這家看似做不成的公司,如今已經做成了中國馳名商標,產品已經遠銷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越南、緬甸、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與人生第一次創業接踵而來的,是龔虹嘉人生的第一筆上市退出的投資。

1995年,3個60多歲的科學家在杭州創辦了一家做「移動計費」的公司——德康通信技術公司,龔虹嘉成為其第一個投資人。

在今天的天使投資標準看來,他自己也覺得當年「荒唐」。「但是看到這3個老頭有一點常人不具備的經驗、人脈或者小成果」,他出手了。

經過幾年發展,德康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手機實時計費軟體公司,當時,公司有6個省的手機計費系統在開發實施。

正值用人之際,寧波電信局的一位領導向德康的創始人推薦了丁磊。但一心只想做網際網路的丁磊覺得德康是一家電信軟體公司,離他的夢想差太遠,並且他堅定地認為,要投身網際網路,把必須先去到當時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深圳。

幾乎與丁磊在廣州創立網易的同時,德康遭遇了生死危機。公司的快速發展引來了當時「杭州最牛公司」東方通信的覬覦。

東信也看準了移動計費市場,時任董事長的施繼清砸了3000萬,「不計代價」從德康挖人。「東信就在馬路對面租了1000平方米的寫字樓,技術骨幹和市場經理以上的人全給挖走了,文檔也給帶走了。」

然而,系統開發不能有大的閃失,否則除了會丟掉手中的合同,還會面臨巨額合同違約索賠。

這時,丁磊的中學同班同學張濤走入了龔虹嘉的視野。張濤是丁磊專門推薦給德康的,當時僅入職不足4個月,才華還沒被競爭對手東信發覺,這給龔虹嘉留下一個絕地反擊的好苗子。

於是,他一夜之間將張濤提拔為公司總工程師,負責重組公司的技術團隊。

在那場被龔虹嘉稱作「譁變」的危機中,他始終與德康站在一起。即使公司領導層只剩下他和一位管市場的副總經理,他依然不懼壓力、臨危受命,並慧眼識人,大膽提拔了張濤,幫助公司度過了危機。

1998年,德康通過置換股份與田溯寧的亞信公司合併,2000年5月,亞信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赴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也是龔虹嘉人生第一次通過公司上市退出的公司。

除了通信領域,龔虹嘉還在安防領域投資過一些公司,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海康威視,憑這次投資,他獲得了2萬倍回報。

海康威視的緣起,依然是龔虹嘉的「小圈子」。海康威視的創業團隊裡,陳宗年和胡揚忠是龔虹嘉華中科技大的校友,有著多年數字音視頻監控系統研究和實踐經驗,技術體系已臻完整。

龔虹嘉希望能為有夢想的校友做些事情。

今天的海康威視,市值3065億元(2019年11月15日數據),是絕對的行業龍頭。

此時再去計算作為海康威視最早天使投資人之一的龔虹嘉持有的海康威視的市值,已超過540億元,再加上在這期間他先後19次減持套現的資金97.48億元,分紅10多億,他最初245萬元投資的海康威視,增值居然超過2萬倍!

2萬倍是什麼概念?當年投資9.1萬美元給蘋果的天使投資人最終獲得了1692倍回報,最牛天使投資人Thomas Alberg投資亞馬遜10萬美元,最終的回報也不過260倍。

投中像海康威視這樣的行業內「獨角獸」,本身並不稀罕。真正稀罕的是,他是如此的「長情」,一次投資,持有時間長達16年之久。

即便是在海康威視2010年上市之後的7年時間裡,龔虹嘉也只是少量套現,依然高比例持股(截至2017年12月,龔虹嘉持有海康威視13.85億股,持股比例高達15.01%,為海康威視第二大股東)。

十多年前投資海康威視的時候,龔虹嘉也只是抱著「幫幫老同學」這樣的簡單目的,並未曾暢想過有一天海康威視會走得如此之遠。

胡揚忠2017年在接受安防方面專業雜誌採訪時說,企業成功更多的是因為沒有雜念,在恰當的時機做了恰當的事。

他們曾經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們卻是最願意堅持的。這股「守拙」式的勁,讓海康今天成為安防的全球龍頭企業。

文章來源:財經人物第一線、騰訊財經、券商中國、投資界、每日財經新聞

相關焦點

  • 暴賺2萬倍,中國「孫正義」斬倉180億,他下個投資神話在哪?
    海康威視2020年9月21日最新的市值為3388.50億元,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安防龍頭,也是A股安防領域市值最高的企業。  海康威視的投資,曾讓龔虹嘉在投資圈「一戰成名」。海康威視成立之初,龔虹嘉注資245萬元拿下49%股份,持股16年這筆投資暴增2萬倍。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投資界獲悉,黃崢持股下降原因之一,是黃崢與天使投資人共同擁有的Pure Treasure Limited公司,持有拼多多 551,154,700股普通股。其中,180,382,480股(佔公司總股份3.77%)屬於該天使投資人,此次全部劃轉至該天使投資人名下,不再由黃崢控制。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 關注
    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89.84億美元計算,屬於這位天使投資人的回報為41億美元(超280億元人民幣)。一戰賺了至少287億元,這位神秘的天使投資人到底是誰?這是中國創投圈最受關注的未解之謎之一。最神秘天使投資人,隱匿黃崢身後如果說黃崢是中國最神秘的CEO,那他背後的天使投資人則更甚。剛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就突如其來地卸任,黃崢的舉動耐人尋味。不為人知的是,在黃崢卸任的背後,拼多多的那位天使投資人已經悄悄地將百億資金收入囊中。
  • 3000億科技白馬股出事!副董事長和總經理突遭查,起因員工激勵?
    來源:一波說市值超過3000億的安防龍頭突遭意外,11月13日晚,海康威視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海康威視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兩名董事胡揚忠、龔虹嘉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兩名董事目前均為海康威視高管,胡揚忠為總經理,龔虹嘉為副董事長。
  • 矽谷最牛逼的50個天使投資人
    矽谷最牛逼的天使人都有哪些?外媒在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之後評選出了前50位,他們當中有大家熟悉的創業教父Paul Graham,有投資過Google的網際網路鼻祖,還有許多網際網路新銳,比如科技偶像Kevin Rose,傑克.多西以及Quora創始人Adam D'Angelo等,也有許多天使投資人,他們不為人熟知,卻投資了許多著名科技公司。
  • 矽谷最活躍50大天使投資人大盤點
    像大衛-莫林(Dave Morin)和大衛-麥克盧爾(Dave McClure)這樣的天使投資者,能夠給創業公司提供數萬美元的投資。無論是獨立投資人,還是早期投資公司,他們均能夠讓新的企業家籌集到他們通常難以得到的第一筆投資。下面是矽谷最活躍的50大天使投資人。  1.
  • 藍月亮上市,創始人身家暴增600億
    以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數據為基礎,羅秋平夫婦的排名達到第46位。藍月亮也給高瓴資本帶來了不菲的投資收益。以首日855億港元的市值計算,持股10%的高瓴資本對應的市值達85.5億港元,加上已經分紅的2.3億港元,對比當初投入的3億人民幣,高瓴資本這筆投資獲得了24.67倍的回報。
  • 全球最牛十大投資人,沈南鵬第一!華人佔四席!他們讓世界驚嘆!
    來源 l 投資家網作者 l 海瑟薇4月2日晚間,有「投資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了2019年度Midas全球創投排行百人榜單。本次上榜的中國投資者數量(21人)、女性投資者數量(12人)均創下記錄,達到史無前例的峰值。
  • 中國最牛的夫妻,「敗光」家產到處遊玩,繞地球轉一圈還賺2億!
    中國最有「頭腦」夫妻遊客,敗光上億家產旅遊,環球一趟反賺2億旅行可能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一種生活,但是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不是非常的高,旅行一趟就要花費許多的積蓄,所以一年到頭一些家庭能出門旅行一次就不錯了。
  • 金牌天使投資人告訴你,為什麼不要急著投資虛擬貨幣和區塊鏈 |...
    獵雲註:本文作者:Jason Calacanis,Uber、Talla等150家初創企業的天使投資人,同時也是投資暢銷書《ANGEL》的作者。本文由三言財經(Sanyan Blockchain)編譯,部分內容有調整。為什麼我要警告大家?
  • 中國「新消費領域」投資機構10強/10大投資人/最具發現力...
    以今年年中剛剛興起的無人零售風口為例, 鯨準收錄企業已達138家,其中57家獲得融資,總融資額達到48億4730萬人民幣,其中種子輪10家,天使輪22家,Pre-A8家,A輪10家,A+輪3家,其他輪次4家。目前無人零售領域仍處於中早期,但已然成為資本最為集中的風口,未來亦擁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 快手將於2月5日在港上市;唯品會被立案調查;小米加盟商自曝已虧...
    其他支持者包括風險投資公司DCM、DST Global和紅杉資本中國等。招股書還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快手收入從83億上升至391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實現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48%。截至2020年6月30日,快手應用日活2.58億人,加上快手小程序數據,平均日活躍用戶達3.02億,月活躍用戶數7.76億。
  • 千億級P2P小牛資本被立案!「良退」半年僅兌付2.38億
    長達半年多的「良退」進程,僅兌付資金2.38億元。日前,累計成交額達千億級的P2P網貸平臺小牛資本集團,被深圳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 「良退」半年後被警方立案 2021年1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外通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於2021年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 "小牛在線」、"小牛私募」平臺)立案偵查。
  • 起底中國十大影視上市公司老闆 揭上億身家背景
    一、「資深操盤手」張強:上億身家 險成韓三平繼承人  年齡:  50歲  職位:  阿里影業CEO  身家:  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以62.44億港元投資獲得文化中國59.32%股份,成為文化中國的第一大股東,張強身家上億毋庸置疑
  • 中國人口14億,身家過億的人有多少?「答案」或出乎想像
    在去年年末,我國人口已突破了14億,人口紅利也助力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我國也誕生了不少的富豪。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中國身家在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數量就有799位,比美國多了173位。
  • 這個河南人半年賺1千多億,先捐2億給武漢,再捐8億給西湖大學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河南人卻爆發了,半年就賺到1千多億。這個人就是中國豬王秦英林。秦英林是牧原股份的老闆,如今說到這家公司許多人已經不陌生了。可以說牧原股份在過去1年中成為了資本的明星,目前市值已經暴漲到3千多億。秦英林目前的身價已經超過了2千億,超越了許家印成為了河南首富。秦英林目前的身家僅次於雙馬,甚至超過了拼多多的老闆黃崢。
  • 【摘要】天使投資的七個步驟:項目搜尋、項目篩選、項目估值、盡職...
    :項目搜尋、項目篩選、項目估值、盡職調查、投資合同談判與籤訂、投資後管理、資本退出。) 【項目搜尋:熟人介紹最靠譜】項目來源主要有五類:一、親人或朋友推薦二、由於職業關係產生的項目源三、項目推薦會或相關會議四、天使投資俱樂部及團體間的相互交流產生項目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系列活動結束 投資百人戰...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在上海召開。黃浦江論壇是一年一度中國天使投資人最大的相聚盛會,從2014年首屆黃浦江論壇至今已舉辦了七屆,這七年,也是中國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七年。
  • 期貨四絕『西狂』-林廣茂
    現任天津易孚澤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靠著對市場的驚人理解,創造了從600萬到20多億的奇蹟, 【英雄要問出處】 林廣茂是81年生人,2002年前後林廣茂從北京物資學院證券期貨專業畢業。當時的北京物資學院是僅有的幾個開設了期貨專業的學校之一,被譽為中國期貨的「黃埔軍校」,林廣茂就是在此處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
  • ...AR獨角獸Magic Leap將獲超5億投資;基因測序獨角獸23andMe 獲...
    第一資本是中國幾家公開上市的民營券商之一,曾是摩根大通銀行在國內的證券合資夥伴。按照上周五收盤時66億美元市值測算,購買24%股份大約需要投資15億美元。不過,消息人士稱,由於尚未就估值達成協議,這筆交易暫未最終敲定。京東拒絕對有關內容或京東金融的財務計劃加以評論。第一資本、華熙新餘和能星均為對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