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賺2萬倍,中國「孫正義」斬倉180億,他下個投資神話在哪?

2021-01-07 網易

  

  文 | 高嵩

  編輯 | 劉巖

  頭圖來源 | pexels

  龔虹嘉又拋售了海康威視。

  9月7日,海康威視股東龔虹嘉減持9344.85萬股,股份減少1%,套現金額達37.37億元,龔虹嘉的持股比例也降至12.43%。

  海康威視2020年9月21日最新的市值為3388.50億元,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安防龍頭,也是A股安防領域市值最高的企業。

  海康威視的投資,曾讓龔虹嘉在投資圈「一戰成名」。海康威視成立之初,龔虹嘉注資245萬元拿下49%股份,持股16年這筆投資暴增2萬倍。

  此筆投資的回報倍數,比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變為2000億美元增至近1萬倍更勝一籌,龔虹嘉也因此獲得中國「孫正義」、「中國最牛天使投資人」的稱謂。

  福布斯發布的2019年中國富豪榜顯示,龔虹嘉家族憑藉投資海康威視積累的608.1億元財富位列第26位,排在他前面的是小米的雷軍,身家615.2億元。

  當年只是抱著「幫幫老同學胡揚忠創業」投資的海康威視,成為了龔虹嘉日後長達數十年積累財富的關鍵來源,但在不知不覺中,這位極為低調的最牛天使投資人正在從海康威視的「榮光」中默默套現離開。

  龔虹嘉,一位極其「佛系」的投資人,在海康威視一役後真的鐵了心般連續套現減倉,他打算「激流勇退」?抑或是為新的爆發式機會做提前布局?

  

  連續22次減持海康威視,意在「隱退」?

  「在海康威視上我們掙了1萬倍,應該『洗腳上田』,做一個快樂的人,思考了兩年之後,覺得上帝給我這麼好的運氣,錢從哪裡來,還得從哪裡去,然後就折騰了一個創新谷。」2015年12月在與胡海泉、薛蠻子、徐小平等頂級投資人的對談中,龔虹嘉曾如此說道。

  

  龔虹嘉 圖片來源:英諾基金官網

  「洗腳上田」,原意為把腳洗乾淨後離開農田,指農民離開傳統的農耕生活,進城打工或經商。龔虹嘉藉此比喻,似乎在表明海康威視投資上自己的「隱退」之心。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8月開始,龔虹嘉至少套現海康威視22次,累計套現金額達到183.37億元(不含普康投資減持)。

  而龔虹嘉對海康威視的連續減持,一度驚動監管方進行調查。2019年11月13日晚間,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胡揚忠、龔虹嘉於2019年11月11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胡揚忠和龔虹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但對於在哪些方面涉嫌信披違法違規,上述公告並沒有提及。

  市場一度猜想,此調查雖然涉及涉嫌信披違法違規,也許另有隱情,可能和胡揚忠和龔虹嘉過往增減持股份未及時進行信披有關。

  但最近,龔虹嘉又再度拋售33.37億元海康威視股票,打破了針對其減持披露信息違規的猜測。

  海量拋售海康威視股票,無疑證實了龔虹嘉「洗腳上田」的說法。事實上不只是海康威視,龔虹嘉參投公司的情況也在近幾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但他並未如2015年會上所講,退居「二線」,完全做一個快樂的「天使投資人」,專心在早期天使投資上,而是重倉入局,探索了TMT之外的全新賽道。

  

  「荒唐」的冷門投資

  在不被看好,甚至被認為很荒唐的賽道蟄伏,但在之後卻被證明極具價值,這是龔虹嘉與其他投資人的不同之處。龔虹嘉當年所投的項目很多都很冷門。「三不」的「非主流」投資原則,貫徹在了龔虹嘉過去投資的始終。

  「我自認為不是最聰明的人,但我一直堅信用平凡的人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我為自己定了『三不』原則:別人不想做、不願做、不敢做的事情,我們才可以去做。因為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機會,我們競爭不過更優秀的人。」在一篇分析自己投資原則的文章中龔虹嘉如此寫道。

  

  龔虹嘉 圖片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比如,1994年時,當房地產熱潮到達巔峰的時刻,人人都為地產瘋狂,龔虹嘉選擇用積累起來的300萬元資金創立德生科技,專攻「夕陽產業」收音機,德生成功成為中國收音機第一品牌,德生科技也在2017年成功上市。

  在IT開始盛行的時候,龔虹嘉選擇投資德康,跟一些退休的技術專家一起做研究,當年輕人和老人的管理方式和發展理念發生衝突時,在分裂幾乎要毀掉德康時,龔虹嘉依然堅定對原班底的支持。1998年12月3日,德康被亞信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

  再比如,1990年代,當很少人知道智慧卡,龔虹嘉卻在北京握奇瀕臨倒閉之時,選擇投資握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握奇因為要賣3塊錢的價錢,固執地放棄了上市。根據第一財經報導,到2015年,握奇的年銷售額達到17億元,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分支機構,為全球63個國家提供數據產品及安全的服務,超過30億個握奇產品服務於交易安全與身份認證。

  2002年,當2.5G上的流媒體應用還很少被人提起,富年的編解碼技術還缺乏這演示的平臺,龔虹嘉卻做起了H.264的編解碼晶片,並且一口氣圍繞這個產業鏈設立了5家關聯公司。進入2005年,隨著手機進入3G時代,富年科技的流媒體技術受到行業的熱烈追捧。

  龔虹嘉在行業內習慣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在他參與創辦的十幾家公司裡,一旦公司走上正軌,他就會把位子讓給別人,自己則另起爐灶,去做其他的事情。

  事實上,除了在富年科技和富瀚微電子的投資上仍然保持活躍度之外,龔虹嘉已經從眾多曾經為他帶來輝煌戰績的投資項目中退居二線,甚至徹底離開。

  企查查數據顯示,亞信德康已經註銷,龔虹嘉通過獨資控股企業Wealth Strategy Holding Limited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聯合光電1.64%的股份全數拋售,龔虹嘉分別於2016年12月26日和2020年5月12日卸任握奇數據和芯原微電子的董事。而根據董秘的回覆,龔虹嘉作為德生科技早期股東,已經於德生科技IPO前退出了全部股份。

  這些看似「退居二線」的操作背後,龔虹嘉並非真正打算「退休養老」,而是在為跨界全新賽道做準備。

  

  不甘只做LP,親自操刀新領域

  清退一系列過往投資之後,龔虹嘉一度把重心放在做LP上。

  

  圖片來源:機構投資者評論

  龔虹嘉創辦的深圳嘉道谷投資,以及聯合創辦的嘉豪投資,都誕生在了現金滿屋的2014年。藉助這兩個資本,龔虹嘉成為眾多頭部資本的LP,陸續投資了美團天使投資人李竹所創辦的英諾天使基金、高瓴、紅杉、IDG、經緯等知名海歸派創投。

  近幾年,順為、源碼等在產業領域和市場表現俱佳的機構也納入了嘉豪基金的GP名單。另外,作為清科LP,龔虹嘉也與清科倪正東共同投資了顏值App、垂直文化娛樂社交平臺「星雲」等項目。投資深圳創新谷,他與朱波的互動也頗多。

  2013年,龔虹嘉與朱波、周鴻禕、薛蠻子、李竹、包凡、陳宏、俞永福等人共同發起成立創新谷,總部位於深圳。

  企查查數據顯示,深圳創新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人、持股60.31%的大股東為龔傳軍,與龔虹嘉是兄弟關係,龔虹嘉在此公司擔任董事。

  創新谷完成的公開投資事件有75起,投資領域為龔虹嘉最熟悉的TMT領域,8成以上為天使輪、種子輪投資,投資時間都在2018年以前。

  2015年12月清科舉辦的一次大會上,龔虹嘉談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時表示,「正折騰一個創新谷,幾年下來,最近我們折騰了一個最神奇的項目:我們投資了一個98年出生的高中生。這個小女孩很神奇,公司叫神奇百貨,不知道能掙多少倍,我們拭目以待。」

  事實證明,這個被龔虹嘉頗為看好的神奇百貨項目,讓他遭遇了「翻車踩雷」。2016年1月,神奇百貨融資消息傳出,其A輪融資2000萬元由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創新谷跟投。不過,神奇百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經歷非法裁員、數據造假、涉嫌漏稅等一系列負面風波後走向「死亡」,龔虹嘉期待的收益並未出現。

  在創新谷之外,嘉嘉道谷投資是龔虹嘉真正的「親生子」,也是在嘉道谷,龔虹嘉終於走出了TMT的投資「舒適圈」。

  企查查數據顯示,深圳嘉道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27日,持股86.67%的大股東陳春梅為龔虹嘉的妻子,持股13.33%的股東龔傳軍為龔虹嘉的兄弟,龔虹嘉擔任總經理。

  

  與創新谷集中投資TMT領域不同,嘉道谷86起公開投資事件中,有18起涉及醫療健康領域。而醫療健康,也事實上成為龔虹嘉走出TMT領域,重倉投資的核心賽道。

  

  下一個「海康威視」在哪?

  持股16年,投資海康威視暴增2萬倍。龔虹嘉這筆投資似乎難以超越。

  2018年3月「新物種起源」萬物生長大會上,當被問及下一個可能會出現的「海康威視」,龔虹嘉說,「如果有的話,可能會在生命科技方面。

  龔虹嘉如此判斷,也如此行動。龔虹嘉在投資醫療初創企業之外,重倉進入了上市公司中源協和,並少見地親自進入公司管理層。

  2017年11月,中源協和公告與深圳嘉道、王曉鴿籤署了框架協議,擬買下上海傲源。整個交易總計作價12億,其中需要向深圳嘉道支付對價9.6億,考慮配套融資5億,交易完成後,深圳嘉道持有公司9.7%的股份。

  2018年7月23日,龔虹嘉以其境外自有資金2.47億通過QFII方式完成中源協和股票的專項增持,買下了中源協和3%的股權。由此,龔虹嘉對中源協和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12.7%,成為僅次於德源投資的第二大股東。

  

  中源協和董事長龔虹嘉(右),副董事長、總經理李德福(左)(來源:中源協和官網)

  2018年12月8日,中源協和發布公告稱,原公司董事長李德福辭去董事長和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任副董事長。隨後,龔虹嘉全面走到臺前出任中源協和董事長。

  一邊從海康威視套現「補血」,一邊花費數十億元投資中源協和,龔虹嘉的投資重心轉道,讓中源協和頗受關注。

  中源協和主營業務覆蓋細胞存儲,基因檢測,新藥研發,體外診斷試劑、基因、蛋白、抗體的研產銷等全產業鏈條。中源協和從2010年開始主業向「細胞工程+基因工程」轉型,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表現一直比較一般,直到2015年才實現上市25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淨利潤。但到2016年,淨利潤就立即縮水了4/5,再到2017年,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也繼續跳水下降。

  儘管表現不佳,但2018年龔虹嘉入局中源協和,其後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中源協和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6585萬元、5395萬元、8070萬元,同比變化分別為471.58%、-16.13%、28.82%。

  龔虹嘉敢於入局的理由是,中源協和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幹細胞業務。公司公告信息顯示,中源協和旗下的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是中國首批經衛計委批准設置並通過執業驗收的造血幹細胞庫,已為臨床提供 2,000 餘例移植供體,而中源協和已經在已在全國包括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 安徽、浙江、江西、江蘇、上海、福建、重慶、貴州、雲南、海南、甘肅及武漢建立了細胞資源庫。

  幹細胞一度被視作為是醫療技術由衛健委監管,由於醫院可以自行研製幹細胞技術,其產業化一度非常受限。2016年,中源協和一度準備收購莆田系細胞免疫技術企業上海柯萊遜,而後因柯萊遜捲入「魏則西事件」,中源協和終止收購。

  也因為「魏則西事件」後續發酵,後續政策對幹細胞技術的監管全面收緊,行業轉冷。但在2020年8月25日,政策逐漸鬆綁並規範化,CDE發布徵求意見稿將幹細胞作為藥物進行上市監管,這意味著幹細胞技術未來將由醫院自行研發給患者使用的「灰色地帶」走入正規產業化。

  另一細胞治療的熱門領域CAR-T在2017年作為藥品監管上市後,復星凱特、藥明巨諾、南京傳奇等一系列CAR-T企業發展壯大,復星凱特、藥明巨諾的CAR-T產品也進入到最後的上市衝刺。對比CAR-T細胞治療作為藥品監管上市後的發展路徑,幹細胞技術產業化的前景也正在明朗化。

  

  左手半導體,右手醫療健康

  除去中源協和之外,龔虹嘉還重度參與了另一家腫瘤精準診斷檢測公司泛生子的A、B、C輪融資,合計投資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2020年6月20日,泛生子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IPO首日市值過百億元,龔虹嘉在泛生子的重倉投資中也收穫頗豐。

  醫療健康之外,龔虹嘉對TMT領域前沿如半導體、集成電路仍然保有持續的熱情。企查查數據顯示,龔虹嘉仍然全資控制富年科技,仍然在上市公司富瀚微電子擔任董事,其關聯人龔傳軍持有富瀚微電子2.52%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富瀚微電子的核心業務之一便是晶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研發生產。

  

  來源:光源資本數據整理,創業邦製圖

  巧合的是,龔虹嘉又在冷門時入局,提前踩中了後來的投資熱點賽道。

  2020年上半年,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成為了投資同比增速最快的兩個領域,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215%和12%。在這兩個領域,龔虹嘉能否發掘和培育第二個萬倍投資收益的「海康威視」?值得繼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投資狂賺2萬倍!身家650億,被稱中國最牛天使投資人,今被立案調查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胡潤百富榜》,龔虹嘉以608億排名第26位。今年53歲的龔虹嘉本來喜歡並擅長文科,高考時還獲得全省唯一的作文滿分。他本來想做記者、當律師,但老師勸他考入了華中科技大學,學習計算機。他或許沒有想到,不喜歡、不擅長理工科的自己會在日後成為科技創業者,而自己的校友、同學,成就了他的多筆投資神話。
  • 從崩潰邊緣到坐擁 600 億現金:孫正義如何書寫逆轉傳奇
    今年春天軟銀股價在短短兩周內縮水 500 億美元,一度到了崩潰邊緣。然而在大股東之一、對衝基金埃利奧特的指導和幹預下,軟銀大舉回購股票、並出售資產獲得了多達 600 億美元的可用現金。但隨著坐擁大量現金儲備的孫正義頻頻在公開市場進行短線交易,埃利奧特不禁擔憂這位軟銀創始人會不會走上過去的老路。
  • 暴賺1.8萬倍!5萬資產巨變9個億,耗時50年,戴維斯傳奇投資八大秘訣
    在他85歲離世時,初始投資的5萬美元已經魔術般地變成了9億美元,戴維斯整個投資生涯賺取了1.8萬倍的收益,大名鼎鼎的「戴維斯雙擊」業已成為投資界廣泛使用的分析方法。戴維斯是一位長期投資者,長期投資到底應該是多長?戴維斯的行動告訴我們:長期不是下個季度,也不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甚至不是五年或十年,一旦他買入了優秀的公司,他最佳決策是一直持有。
  •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冒險家孫正義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超級觀點
    楊琳樺(Lynn Yang):上上周(8月12日),軟銀公布了新的季報,季度利潤是120億美金(去年全年虧損數字是130億美金),然後,願景基金的投資收益是28億美元(去年全年虧損的數字是180億美金),主要是因為:願景旗下一些投資組合公司像Uber、Slack的市值,在這個季度期間上漲。另外通過股票回購計劃,自今年3月以來,軟銀的股價已經上漲了近140%。
  • 股價瘋漲 豪賺8個億!他卻被迫斷臂求生 虧錢逃命!|檀公司
    最多時光靠炒期貨就暴賺了7.6億元,足足是2019年淨利潤的6.4倍。可最近,頻頻發布公告,期貨虧錢了,最近不到一個月時間,炒期貨已經累計平倉虧損2.49億元。是不是仿佛看到很多人炒股時的樣子,賺錢時春風得意,結果最終逃不過虧損的命。哪有什麼大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 孫正義到底怎麼了?「納斯達克巨鯨」終止衍生品交易
    三季度軟銀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斬獲了創紀錄的7844億日元(約75億美元)利潤。媒體指出,這都要歸功於該基金去年11月以 13.5億美元投資貝殼找房。自今年8月上市到9月30日,貝殼找房的股價飆升,軟銀的持股回報率高達375%。但在上市股票和其他工具上的投資 " 損失了1317 億日元(約13億美元)。
  • 暴賺20倍 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洗衣液一哥今日招股 募資或超農夫...
    原標題:暴賺20倍,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洗衣液一哥」今日招股,募資或超農夫山泉,打新熱潮來襲? 摘要 【暴賺20倍 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
  • 世界負債第一的人:欠了銀行1.1萬億,平均每天還2億利息,他是誰
    這也成為了軟銀集團投資歷史中,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孫正義也成為了創投界最成功的資本運作人,改變了整個創投行業的遊戲規則。實際上,創投網際網路的這股風暴,正是由孫正義帶起來的。2000年的他,在投資阿里巴巴的之前,剛通過套現雅虎的股票使得其身價大漲百億美。
  • 軟銀孫正義:300年後人類平均能活200歲
    今年7月孫正義(軟銀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在軟銀一次活動上,曾做了題為《向世界挑戰》的演講,他認為,2018年後電腦將超過人腦,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將大大進步,三百年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達到200歲。
  • 觀點:「賣國賊」孫正義和「壞分子」蒂姆庫克
    讓我們來看看第一個問題,關於阿里巴巴這件事,很多在微信朋友圈流傳甚廣的文章告訴我們說,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日本人孫正義,馬雲只是日本人的打工仔,阿里巴巴賺的錢都到日本去了,更有甚者,有些文章還說,每在淘寶買一件東西就是給日本侵略中國貢獻了一顆子彈
  • 全世界負債最高的首富:他欠債1.1萬億,每天利息就要還兩三億!
    孫正義一生中最成功的幾次投資幾乎都與中國有關,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並且這筆投資的獲利也佔到了孫正義整個職業生涯的8成以上。孫正義在阿里所持的股份,一直到現在依舊在源源不斷地為他輸送「新鮮」的收入。 就拿阿里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62%為例子,僅僅是第一季度,孫正義所在的軟銀,便從阿里獲利高達25.6億美元。
  • 孫正義:AI奇點將到來 智慧機器人會和人一樣多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Son)近日表示,人工智慧(AI)奇點將到來,有朝一日智慧機器人的數量將和人一樣多。孫正義周一晚間在"喚醒良知基金會"(AppealofConscienceFoundation)舉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講。
  • 神探下的索羅斯:我不是冷血動物,而是冷血投資動物
    2.專挑弱者進攻 索羅斯和巴菲特或者林奇不同,他的投資很有攻擊性。 索羅斯實際上都在發動一場場金融戰爭。 在這一系列戰爭中,索羅斯的武器就是「做空+槓桿」。
  • 成本20000,他們卻賺了2個億
    前有《女巫布萊爾》6萬美刀狂賺2.49億,後有《鬼影實錄》1.5萬換來12866倍的票房回報。國內也有某部低成本恐怖片,嘗試玩偽紀錄片卻因技術原因撤檔的案例。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洛奇》以100萬的投資狂攬2.25億,成為了76年年度票房冠軍,拿下三座奧斯卡小金人。
  • 軟銀CEO孫正義:30年內超智慧機器人數量將超人類,鞋子會比人聰明
    據澎湃新聞2月28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27日,於巴塞隆納舉辦的2017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日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再放豪言,聲稱在接下來的30年內,超級智慧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人類,屆時將有逾1萬億件物品被接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也將比人腦更聰明。
  • 泛亞國際暴跌近90%:現金流緊張 機構稱有股東股票被斬倉
    12月29日消息,泛亞國際午後慘遭洗倉,股價暴跌近90%,17億市值只剩2億。到底發生了什麼?泛亞國際主要業務為在香港及中國內地提供景觀建築服務、在中國內地及義大利從事餐飲業務及在中國內地從事石墨烯業務。
  • 一個遊戲迷的交易封神之路:從20萬做到15億!
    這3300股爆賺6億日元。 交易如此成功的CIS卻不像我們網上常見的投資高手那樣年少專研技術,經歷挫折,最終大成,成為西裝筆挺的華爾街精英。CIS說,能贏是因為自己掌握了兩個秘訣: 找到哪部機器最有可能派獎, 能在充斥煙味和嘈雜噪音的彈珠機遊樂室一次堅持玩13個小時,因為必須一口氣連續玩幾千次遊戲才能利用概率押中。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其中,180,382,480股(佔公司總股份3.77%)屬於該天使投資人,此次全部劃轉至該天使投資人名下,不再由黃崢控制。 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89.84億美元計算,屬於這位天使投資人的回報為41億美元(超280億元人民幣)。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 關注
    與此同時,他所持股份比例從2020年4月的43.3%降至29.4%。不到3個月,黃崢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下降了13.9%,身家縮水千億人民幣。投資界獲悉,黃崢持股下降原因之一,是黃崢與天使投資人共同擁有的Pure Treasure Limited公司,持有拼多多 551,154,700股普通股。
  • 英國疫情下,這個中國公司3億賣掉倫敦大樓,是賺是虧?
    最終成交價為3096萬英鎊(約合3.26億港幣,2.72億人民幣)。 2016年7月11日,國銳斥資2778萬英鎊(約2.8億港元,2.4億人民幣)從房地產投資公司Picton手中收購了Boundary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