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2月26日,天宇將上演壯觀的日環食天象,太陽將變成「金指環」,我國因為在環食帶外圍,全境只可以看到日偏食。雖然沒法看到「金指環」,但「天狗咬日」也頗為令人期待。
全境可見日偏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這次日食的時間,基本上在中午到午後,整個偏食的持續時間大概在3個小時,非常適合開展觀測活動。比如南京地區,初虧是12點46分,食甚為14點01分,復圓為15點09分,一般天文愛好者可以選擇在食甚前後觀賞一段時間即可。不同地方的具體時間各不相同。有關這次日食的具體情況,可查詢相關預報,比如紫金山天文臺的天象預報網頁。
對於中國來說,這次日食無緣看到環食,但全境可見偏食。不過各地可見偏食的食分大小不一,最大的如海南地區,可以達到0.5以上,可以看到日面被遮擋一半以上;小的如東北地區,只有0.1左右,這幾乎難以覺察了。
雖然中國地區錯過了這次日食的環食,但明年我們將非常幸運地迎來觀賞日環食的大好時機。2020年6月21日夏至這天下午,日環食的環食帶橫穿中國南部,並且這次日環食的食分超過0.99,近乎於一次日全食了,非常值得期待。
2012年5月21日廈門海邊日環食的偏食階段,圖片由胡方浩提供
如何觀賞
胡方浩介紹,日食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是難得的開展天文觀測的好時機。歷史上最著名的日食觀測案例,莫過於整整80年前的1919 年5月29日,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在非洲西海岸所作的日全食觀測,測量恆星星光經過太陽時的偏折,藉以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般來說,日全食是太陽物理學家們觀測研究日冕的好時機,日環食也有許多專業的研究內容可以藉機開展。
對於我們一般的天文愛好者來說,事情就輕鬆多了,日食主要就是觀賞和攝影創作的好時機。這裡主要提幾點觀賞日食時的注意事項。
準備:查詢當地的日食情況,如時間,食分等,做到心中有數。
地點:只要在日食發生時能看到太陽就可以,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的遮擋。由於這次日偏食持續的時間較長,有3個小時左右,所以要考慮到在這3個小時裡,隨著太陽的西落,視野始終不會受到阻礙。當然,也可以選擇只在食甚前後觀賞一段時間即可。
設備:建議使用專用的巴德膜眼鏡,便宜好用,能確保眼睛安全。一些「偏方」、「土方」不要採用,比如使用塗了墨水的玻璃片、深色塑料膠片、臉盆裡滴墨水反照太陽像等,這些方式對眼睛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
如果你對日環食還不甚了解,小編奉上精美漫畫為您解讀~
交匯點記者 蔡姝雯
圖片由胡方浩提供
漫畫由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聯盟、光明網聯合出品,轉載於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微信公眾號
策劃 沈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