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賦》:「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相比於身處在同一個地球的海洋領域,人們對太空的了解遠比對深海更多。雖然我國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中國在航空領域的發展在世界也是處於前列的,國家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以發展航空事業,希望在此領域能夠有所突破。
作為很多孩子小時候夢想之一的太空人,楊利偉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航天英雄,他在2003年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他搭載的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代表著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國的航天事業也就此邁進了新的階段,也正是因為執行了這次任務,楊利偉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被稱為我國「太空第一人」。不過現在我們幾乎看不到關於他的報導,那麼在經過十多年後,曾經的航空英雄如今現狀如何呢?
楊利偉從小就有一個太空夢,為了實現夢想,他努力學習,十八歲的時候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在1995年國家為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選拔航天員的時候,一眾太空人參選。雖然這是一個很光榮的任務,但是也充滿了風險,參加任務的太空人不僅需要優秀的身體素質和強大心理素質,還需要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
楊利偉憑藉自身優秀的條件入選,之後他經過各種訓練,也預想過可能發生的意外,等待著飛船升空的那天。終於在2003年10月15日,這個註定讓國人銘記的日子,神舟五號飛船載著太空人楊利偉正式登上太空。電視直播了這一場面,全國人民都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幕。在飛船按照軌跡完成環繞地球的任務後,楊利偉也平安回到了地球,他也當之無愧被稱為中國「太空第一人」。
神舟五號這一任務的完成也使得楊利偉成為我國幾乎家喻戶曉的航天英雄。儘管取得這樣的成功,楊利偉也依舊兢兢業業工作,絲毫沒有懈怠,繼續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在完成自己在航天院的工作的同時,也幫助指導新一代的航天員學習和訓練。
並且在之後的一些飛行任務中也給予了一些意見和指導,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少的貢獻,楊利偉也因此先後被評為特級航天員和副軍級將領。雖然楊利偉的事跡被很多人知道,但太空人就像科學家之類的群體一樣,並不像明星一樣會經常曝光在媒體之下,所以一般人對他們也不是太了解。儘管取得了不少榮譽,楊利偉依舊默默努力工作,並不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線。
自從2003年成功完成任務後,楊利偉太空人就退居幕後,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很少有人知道他現狀如何,其實當年楊利偉在執行任務前受過傷,不過為了載人飛船能順利升空,他當時並沒有告訴別人,直到最近才被大家知道。
就像運動員都會退役一樣,身為太空人的楊利偉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也早已不如從前了,他也開始轉而從事一些地面指揮工作,之後還擔任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辦公室主任。儘管楊利偉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其間他的身份也有過很多次變化,但不變的是他一直踏踏實實地工作,為國家的航空事業做著貢獻。
雖然太空人不像明星那麼被人們關注,但是他們更值得我們尊重,不只是太空人,還有眾多默默無聞的科研人員們,正是他們的努力,我們的祖國在航空和科學領域才能取得這樣的進步,儘管他們大部分人都不被大眾所知,但是這也影響不了他們為祖國的貢獻。
參考資料:
《長門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