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中國古代的傳說之中,有《嫦娥奔月》這樣一個悽冷的故事,嫦娥在情急之下吃了不屬於她的長生藥,身體突然輕飄飄起來,接著就失重開始奔向月亮,成為月宮仙子。古時候的人們也會想像天空之外是什麼,是宗教人士所說的凌霄寶殿嗎,還是虛無飄渺的存在呢?當然,他們也曾研究過一些方法上天,但因為技術的落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到了近代以來,科學理論的極大豐富給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飛上太空再也不是人們心中的幻想,而是可以通過科技達到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希望在這個技術層面努力追趕上西方國家,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而首個登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作為中國的特級航天員,副軍級的他,在如今是個什麼身份呢?
2003年,我國第一架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正式升空,楊利偉作為飛船的駕駛者,也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出色地完成了航天任務,完好無損地從太空回到地球,這代表著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航空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由此,楊利偉也被稱為我國「太空第一人」。
作為全國人民敬仰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驕傲自滿的人,他在航空航天領域努力鑽研,立功不斷,先後被評為特級航天員和副軍級頭銜。
楊利偉從小就對宇宙有著很熱情的嚮往,更是在後來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繼續追逐夢想。1995年,國家準備發射神舟五號,正在選任航天員。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在此之前,中國可從來沒有把人送上過太空,技術條件也是不能保證的,航天員不僅要經受嚴格的身體素質考驗,更要掌握很多的專業知識。
楊利偉在眾多候選人之間脫穎而出,要接受進入太空的嚴格訓練,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在經過了8年的嚴格訓練和充分準備之後,神舟五號終於要發射升空了。這是全中國歷史性的一幕,全國人民都緊張地等待著結果,之後神舟五號離開地球,進入宇宙,完成了在宇宙的一系列任務,順利返回了。一時間舉國同慶,全國人民都沸騰起來了,而完成任務的楊利偉也受到了國家的眾多表彰。
接下來的日子,楊利偉繼續在中央航天院工作,指導我國新一代的航天員們進行下一層次的突破訓練,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繼續做出傑出的貢獻。之後的幾次航天飛行計劃中,楊利偉都給予了技術性的指導,幫助新任航天員適應航天任務。
如今的楊利偉身體素質早已大不如前,有次執行任務時還意外受傷了,為了不讓太多人知道這個消息為他擔憂,他一直隱瞞自己的傷情,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他現在是航天局的辦公室主任,負責地面指揮工作,繼續發光發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航天員們把自己的青春熱血揮灑在中國的航天事業上,先國家而後自己,才能換來我國航天大國的地位。可歌可泣,可歌可頌!
參考資料: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