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副軍級楊利偉,如今近況怎樣呢

2020-12-06 文藝術史

「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徐庭筠《詠竹》

虛心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很多人儘管擁有名利,頭頂著聚光燈,但他們仍不改初心,虔誠以待。航天英雄楊利偉為我國宇航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被稱為中國太空第1人。如今,已經是特級太空人,並且軍銜為副軍級的楊利偉,卻依舊虛心對待周圍的一切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楊利偉的近況怎樣呢?

浩渺的宇宙,一直是人們想去探索的地方。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有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這些傳說也象徵了人們對於太空的嚮往,不過因為古時候的技術落後,因此古人無法實現探索太空的願望。直到現代社會,由於科技力量在不斷的發展,各國開始在宇宙方面探索。

我國在1949年之後,開始發展航空事業,直至2003年,我國開啟了第一架載人航天飛船。當時,楊立偉和神舟5號正式升空,這一消息舉國沸騰,楊利偉更是成為載人航天英雄。當楊利偉完成任務之後,也代表著我國探索太空的首次成功,從此楊利偉成為人盡皆知的英雄。

完成這次艱巨任務後,楊立偉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反而和以往一樣,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隨後,楊利偉也被評為了特級航天員。

完成這項任務後,楊利偉成為民族英雄,可是他依舊兢兢業業的工作,希望為我國航天事業再次做出貢獻。任務完成之後,楊利偉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他開始指導新一代的航天員,為我國培育出新的航天人才。

與此同時,楊利偉也繼續在工作崗位中,為我國航天事業提出各種寶貴的建議,甚至給了科學家們新的探索構想。在此之後,我國還發射了幾次宇宙飛船,楊利偉也都給予了技術指導。

可以說,這些後續的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回,都與楊利偉有關。楊利偉儘管沒有再次參與飛行,他卻是十足的幕後英雄,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在耕耘和努力。

楊利偉回來之後,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當時,楊利偉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也發生了一些意外,導致楊利偉身體受傷,但楊利偉不想讓公眾擔憂,因此一直隱瞞這個事實。

直到最近,人們才發現,原來航天英雄楊利偉的身體已經落下病根。隨著時間的流逝,楊利偉的年紀越來越大,他也越發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很多時候都力不從心,所以他只能從事一些指導工作,給後輩提供些建議。

現如今,楊利偉成為我國航天工程的辦公室主任,儘管他已經55歲了,卻依舊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為我國航天事業繼續耕耘,奉獻自己的力量。

從古至今,愛國之情一直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裡。愛國是一種情懷,也是每個人身上的使命,在不同的年代,愛國的行為也不同。在戰亂年間,愛國是在前線作戰;在和平年代裡,愛國是在各項事業中爭做先鋒,是維護國家秩序的良好公民。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楊利偉是我們的航天英雄,在回到地面後,楊利偉也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不適,而放棄前行,反而依舊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楊立偉不會躺在功勞簿上享受鮮花與掌聲,他只會繼續耕耘,為更多的後輩提出指導性建議,為了我國的宇航事業不斷地奮鬥。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如今,新的一代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都應該有和楊利偉一樣的民族氣節,為中國的各項事業而奮鬥。為了國家的榮譽,哪怕就此犧牲也在所不惜。

在新時代,楊利偉將民族精神,愛國之情付諸於實踐之中,他願意為了國家負重前行。航天英雄楊利偉不應該被忘記,他永遠是我們的載人航天英雄,也是我們向太空探索的第一人。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其之」。面對國家的利益,楊利偉不願意計較個人得失,在國家和個人面前,他永遠將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

參考資料:

徐庭筠《詠竹》

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相關焦點

  • 航天英雄楊利偉,特級航天員,副軍級,在如今他是什麼身份?
    中國古代的傳說之中,有《嫦娥奔月》這樣一個悽冷的故事,嫦娥在情急之下吃了不屬於她的長生藥,身體突然輕飄飄起來,接著就失重開始奔向月亮,成為月宮仙子。古時候的人們也會想像天空之外是什麼,是宗教人士所說的凌霄寶殿嗎,還是虛無飄渺的存在呢?當然,他們也曾研究過一些方法上天,但因為技術的落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 航天英雄楊利偉,特級航天員、副軍級的他,如今現狀如何?
    ,他在2003年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他搭載的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代表著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國的航天事業也就此邁進了新的階段,也正是因為執行了這次任務,楊利偉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被稱為我國「太空第一人」。
  • 我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特級航天員,副軍級,現在什麼身份?
    說起楊利偉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就連小編幼時的夢想就是成為像楊利偉一樣的太空人。那麼作為中國的「太空第一人」,楊利偉現在究竟怎麼樣了呢?短短五年時間,楊利偉就成功晉升成為少將軍銜以及副軍級職務。不僅如此,他還是中國的特級太空人。人們常說技多不壓身,對於楊利偉來說這屬於榮譽在身。
  • 我國「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楊利偉,現狀如何?
    要說給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太空第一人」楊利偉。距離楊利偉第一次登上月空至今,其實已有17年的時間。17年過去了,這位特級太空人,現狀如何了?眾所周知,月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大差別,即使登月之前楊利偉已經做了多重防護,但是登月之旅還是讓他的身體受到很大損傷
  • 航天員楊利偉職務晉升
    最新消息,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楊利偉少將已出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此前他擔任該辦公室副主任。4月23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慶祝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暨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頒獎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在發布環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楊利偉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 解讀:11位執行過航天任務的航天員,現在什麼級別?什麼軍銜?
    陸軍少將 副軍級楊利偉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這份榮耀的背後也是未知的危險。可想而知,在漫漫太空裡,他經歷了怎樣的孤獨?楊利偉現為副軍級劉伯明 陸軍少將 副軍級作為翟志剛的老鄉,劉伯明在翟志剛執行太空漫步任務過程中,默默付出了很多。劉伯明是一個很有韌性的航天員,當年中考他英語得零分,可依舊考上了縣城最好的學校。經過多年努力,他成為了航天員大隊中英語最好的人。
  • 向上的力量|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在「向上的力量·未來十年」演講盛典的舞臺這樣說道「我們的夢想和國家的需要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航天邁入航天強國,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航天員的生活和訓練是怎樣的?航天英雄楊利偉這樣形容他們團隊的生活「說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體會過就不知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擁有過就不知其中的真諦」。航天員脫離地球的引力進入太空,就要承受火箭把自身推舉到這個軌道上的加速度。
  • 中國進過太空的11名航天員,如今都是啥軍銜?8少將2中校1上校
    2003年10月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迄今為止,共有11名航天員進入了太空,他們分別是誰?如今都是什麼軍銜呢?楊利偉是遼寧葫蘆島人,畢業於航空航天大學,1997年通過層層考核,被選為預備航天員。經過6年的刻苦訓練後,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船在太空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圓滿完成了這次航天任務。楊利偉也因此成了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如今他是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
  • 還記得「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嗎?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英雄,他...
    有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想要飛上太空,成為一名航天員,不過航天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它的選拔條件是非常嚴苛的,那麼大家還記得「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嗎?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英雄,他現狀如何?
  • 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從太空回來後過得怎樣呢?
    自從2003年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位飛上太空的航天員(神舟五號任務)之後9年,在2012年,執行神舟九號任務的劉洋成為我國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女航天員,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大約兩周的時間,創造了我國載人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在劉洋飛上太空的那一天,剛好是人類史上第一位女太空人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飛上太空49周年紀念日。
  • 楊利偉和中國航天員首飛第一梯隊
    楊利偉和中國航天員首飛第一梯隊 2003-10-23 16:39 作者:金焱 楊永楨 2003年第43期
  • 90年90個第一丨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張磊峰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關泠說,楊利偉的「第一次」,也是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使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其實這個『第一次』絕不僅僅屬於我,更屬於共同奮鬥的航天人,屬於國家和民族,甚至屬於全人類。」楊利偉說,「是無數人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無數人的很多次才造就了這個『第一次』。」
  • 楊利偉出身空軍,還是國家特級太空人,為何軍銜卻是陸軍的
    在1988年的時候,他成為了我國第一代航天員,接受訓練,之前他考上了空軍第八飛行學院,在這裡他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他對自己很嚴格,不僅是飲食,在訓練上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強健的體魄。
  • 楊利偉上太空為何要帶手槍?蘇聯航天員慘痛教訓,給中國敲響警鐘
    眾所周知,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03年,楊利偉身為中國首位前往太空的航天員,引來了無數國家的關注,而有關楊利偉的傳聞極多,例如曾有人說楊利偉當年上太空時帶了手槍,此傳聞雖說並未得到證實,但這種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是存在一定原因的。而這都是因蘇聯太空人的教訓,給我國敲響了警鐘。
  • 楊利偉:培養世界胸懷的中國太空人
    自從楊利偉在2003年乘坐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後,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施載人航天項目的國家。中國航天員因此被賦予了一個獨特的稱謂——Taikonaut(太空人)——中國詞彙「太空」的漢語拼音與太空人的英文單詞「astronaut」的結合體。
  • 為什麼楊利偉上太空要帶槍?蘇聯航天員的教訓,全世界引以為戒
    2003年,太空人楊利偉乘坐載人飛船登上太空,全國人民興奮有加,更是感慨萬分。不過,  楊利偉在登上太空時還隨身攜帶了槍  支  ,這就有些令人不解。為什麼楊利偉上太空要帶槍?原來,這是出於蘇聯航天員的教訓,讓全世界引以為戒。
  • 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與日本首位航天員毛利衛東京對話
    新華社東京12月14日電  (記者華義)中國首位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與日本首位航天員、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14日在東京舉行一場對話。
  • 為什麼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上太空一定要帶這支槍械?與外星人有關?
    眾所周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已經實現了人類上太空的夢想,不久之後,美國也去太空遨遊了幾圈,在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中國,在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五號終於發射成功,這也標誌著中國人靠著自己的本事成功實現了上太空的願望。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作為第一個成功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當時又經歷了怎樣一番驚險的旅行呢?在1998年後,他通過了航天部門的多次考驗,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基於楊利偉的優秀素養,在2003年時他就被評為三級航天員,同時也被選中成為載人航天飛船的太空人。
  • 太空歸來17年,楊利偉給孩子的公益航天課來啦
    它來自「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的講述。從太空順利返回17年後,講起正式進入太空的那個瞬間,他依然激動得難以自抑,太空的美景在他嘴裡,天然是一段詩篇。2003年,伴隨著點火轟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由長徵二號F火箭送入太空,作為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和中國首個踏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在萬眾矚目裡,度過了21個小時,像童話裡的小王子一樣,每90分鐘欣賞一次日出和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