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N 與其它的 NAD+前體如煙醯胺核糖(NR)、煙酸(NA)和煙醯胺(NAM)在結構上相似,均含有吡啶環結構;但煙酸(NA)和煙醯胺(NAM)在應用方面存在一些缺點,如煙醯胺會引起噁心和臉紅,據報導高劑量服用煙醯胺會引起肝臟毒性。
最新的一項臨床前研究表明,與 NMN 相比煙醯胺(NAM)在大鼠體內停留的時間更短。煙酸(NA)作為一種即時釋放的製劑在使用時會導致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作為緩釋製劑可能引起肝毒性。在 NAD+前體中,煙醯胺核糖(NR)和 NMN 是例外,這兩種代謝物的不良副作用報導較少,NR 和 NMN 一樣具有口服生物利用性。
與 NMN 類似產品有煙酸(NA)、煙醯胺(NAM)、煙醯胺核糖(NR)、氧化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等。這類成分都有作為膳食補充劑的口服產品。
煙酸(NA)即維生素 B3,是人體必需的 13 種維生素之一,屬於水溶性維生素,NA 在動物體內可轉化為煙醯胺(NAM)。天然的 NA 可來源於動物內臟或肌肉組織,也可來源於水果、蔬菜、種子、真菌等。1867 年煙酸(NA)首次在實驗室合成,1937 年生化學家 Conrad Elvehjem 發現 NA能治療狗的糙皮病,使得 NA 及其衍生物 NAM 開始應用在疾病治療中,此後 NA 實現工業化。現在 NA 的生產主要有化學合成法(包括各種氧化法和水解法)、生物合成法(包括酶催化法和發酵法)。
煙醯胺(NAM)是煙酸(NA)的醯胺化合物,有時 NAM 也被稱為維生素 B3。NAM在瘦肉、豆類、魚類、花生的含量較豐富。其發現歷史與 NA 相同,工業化的 NAM 合成方式與 NA 類似,需要先形成 NA,再對 NA 進行醯胺化反應得到 NAM。
煙醯胺核糖(NR)天然存在於牛奶和奶製品中。1944 年,NR 作為流感嗜血桿菌的生長因子首次被科學家發現。2004 年,NR 作為 NAD+的前體被用於抗衰老研究。2012 年,NR 開始產業化,作為一種提升 NAD+水平的膳食補充劑。天然形態的 NR 極不穩定,目前應用於膳食補充劑的 NR 都是以其氯化物形式。
氧化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即氧化型輔酶 I。NAD+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所有活細胞的代謝都離不開輔酶 I。NAD+最早於 1904 年在酵母的酒精發酵過程中被發現,隨著 NAD+抗衰老研究的興起和深入,2018 年前後,市面上出現了以 NAD+為主要成分的膳食補充劑。然而 NAD+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攝入的 NAD+主要在小腸內被刷狀緣細胞水解。
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即還原型輔酶 I,其與 NAD+一起作為細胞中重要的氧化還原對,同時被發現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NADH 於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進行臨床研究,主要用於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帕金森症、抑鬱症等疾病,也用於提升細胞能量。從 20 世紀 90 年代,市面上開始出現 NADH 的膳食補充劑。由於 NADH 本身具有還原性質,因而是細胞中天然的高效抗氧化物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於NMN的研究不斷深入,目前已知的複合型NMN(NMN與NADH)兩種成分複合,大大提高了NAD+的轉化效率,以及人體對於NAD+的吸收。